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磁吸移动电源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11: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充电 电源 特别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磁吸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信息的网络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也越来越依赖各种电子设备,特别是手机,更是需要随身携带。随之而来的问题是电子设备的耗电量也明显增大,而目前移动电源是用户常用的充电方式。目前,大多数电子设备通过连接usb数据线的方式进行充电,充电时需要将连接线的一端插入到移动电源的输出接口,另一端插入到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如此导致连接线与移动电源的输出接口频繁的插拔,使得移动电源的输出接口容易磨损,进而导致松动和接触不良等问题,使得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磁吸移动电源,旨在减少移动电源的输出接头因频繁插接而发生磨损的情况。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磁吸移动电源,包括:
5.壳体,设有用于供电子设备放置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处设有输出接头;
6.电池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输出接头电连接;以及
7.输入接头,所述输入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输出接头磁吸连接,另一端用以插接于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
8.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支撑底座和侧靠支架,所述侧靠支架凸设于所述支撑面,并位于所述输出接头的一侧。
9.可选地,所述支撑面还设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侧靠支架间隔,所述输出接头位于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侧靠支架之间;和/或,所述电池组件至少部分设于所述侧靠支架。
10.可选地,所述磁吸移动电源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电池组件电连接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快充电路,所述输出接头上设有至少一个快充导电件,所述快充导电件与所述电路板的快充电路电连接,所述输入接头设有与所述快充导电件抵接的第一导电件。
11.可选地,所述输出接头设有第一磁体,所述输入接头设有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呈异性磁极相对设置。
12.可选地,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均呈环形设置,所述第一磁体环设于所述快充导电件的外周,所述第二磁体环设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外周。
13.可选地,所述第一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均为导电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电路板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输入接头的负极线电连接。
14.可选地,所述输出接头设有正极导电件,所述输入接头对应所述正极导电件设有第二导电件;
15.所述正极导电件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快充导电件,所述正极导电件两相对侧的快充导电件以所述正极导电件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或者,所述快充导电件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正极导电件,所述快充导电件两相对侧的正极导电件以所述快充导电件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16.可选地,所述输出接头设有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所述输入接头对应所述正极导电件设有第二导电件、且对应所述负极导电件设有第三导电件;
17.所述正极导电件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快充导电件,所述正极导电件两相对侧的快充导电件以所述正极导电件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正极导电件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负极导电件,所述正极导电件两相对侧的负极导电件以所述正极导电件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或者,
18.所述负极导电件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快充导电件,所述负极导电件两相对侧的快充导电件以所述负极导电件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负极导电件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正极导电件,所述负极导电件两相对侧的正极导电件以所述负极导电件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或者,
19.所述快充导电件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正极导电件,所述快充导电件两相对侧的正极导电件以所述快充导电件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所述快充导电件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所述负极导电件,所述快充导电件两相对侧的负极导电件以所述快充导电件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或者,
20.所述输出接头设有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所述正极导电件、所述负极导电件和所述快充导电件中任意两者以其余一者为中心呈同心环状,所述输入接头对应所述正极导电件设有第二导电件、且对应所述负极导电件设有第三导电件。
21.可选地,所述输出接头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输入接头的端部插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2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的支撑面处设置输出接头,并设有输入接头与输出接头磁吸连接,如此在使用时,可以先将输入接头插入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再将电子设备放在支撑面,并使输入接头与输出接头磁吸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磁吸移动电源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如此相较于输出接头和输入接头通过插接导电的方式,能够减少输出接头和输入接头之间的摩擦,从而能够减少输出接头和输入接头因频繁插接而发生磨损的情况,有利于延长磁吸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磁吸移动电源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中磁吸移动电源拆下输入接头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1中磁吸移动电源放上电子设备后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28.图5为图1中输入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号说明:
[0030][0031][0032]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4]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5]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6]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磁吸移动电源,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等。
[003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该磁吸移动电源包括壳体10、电池组件和输入接头30,壳体10设有用于供电子设备40放置的支撑面11,支撑面11处设有输出接头20;电池组件设于壳体10内,并与输出接头20电连接,输入接头30的一端与输出接头20磁吸
连接,另一端用以插接于电子设备40的充电接口。具体而言,输入接头30与输出接头20磁吸连接时,即输入接头30与输出接头20导电连接,以实现电力传输。应当理解,输出接头20至少具有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输入接头30对应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分别设有导电结构,从而在输入接头30与输出接头20磁吸连接时,实现输出接头20和输入接头30导电连接,从而可以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0038]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10的支撑面11处设置输出接头20,并设有输入接头30与输出接头20磁吸连接,如此在使用时,可以先将输入接头30插入电子设备40的充电接口,再将电子设备40放在支撑面,并使输入接头30与输出接头20磁吸连接,从而可以通过磁吸移动电源对电子设备40进行充电。如此相较于输出接头20和输入接头30通过插接导电的方式,能够减少输出接头20和输入接头30之间的摩擦,从而能够减少输出接头20和输入接头30因频繁插接而发生磨损的情况,有利于延长磁吸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0039]
而且输入接头30主要用于输出接头20和电子设备40之间的导电结构,故而可以将输入接头30的结构简化,使得输入接头30的尺寸较小,从而可以将输入接头30长时间插在电子设备40的充电接口处,如此有利于减少输入接头30和电子设备40的插拔次数,从而能够减少输入接头30和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因频繁插接而发生磨损的情况,有利于延长输入接头30和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的使用寿命,还能减少灰尘等进入电子设备40的充电接口的可能。
[0040]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支撑底座12和侧靠支架13,侧靠支架13凸设于支撑面11,并位于输出接头20的一侧。即将电子设备放置在支撑面11上时,可以通过侧靠支架13供电子设备靠放,从而便于用户观看电子设备的屏幕,例如用户看视频或视频通话等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支撑面11设有环形凸起,从而可以使得环形凸起与支撑面11围合形成供电子设备放入的放置槽。
[0041]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面11还设有限位凸起15,限位凸起15与侧靠支架13间隔,输出接头20位于限位凸起15和侧靠支架13之间。即电子设备40充电时放在限位凸起15和侧靠支架13之间,可以通过侧靠支架13支撑电子设备40,并通过限位凸起15限制电子设备40朝远离侧靠支架13的方向运动,使得电子设备40能够稳定放置在支撑面11上,能有效防止电子设备40从支撑面11上掉落,保证电子设备40放置充电时稳定。
[0042]
在一实施例中,电池组件至少部分设于侧靠支架13。即可以将电池组件整体设于侧靠支架13,也可以将电池组件部分设于侧靠支架13,另一部分设于支撑底座12。如此可以利用侧靠支架13的空间设置电池组件,可以使得电池组件的容量较大,满足多次充电需求。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电池组件整体设于支撑底座12。
[0043]
请参照图2、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磁吸移动电源包括设于壳体10内且与电池组件电连接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快充电路,输出接头20上设有至少一个快充导电件,快充导电件与电路板的快充电路电连接,输入接头30设有与快充导电件抵接的第一导电件31。
[0044]
壳体10设有输入接口,输入接口与电路板电连接,输入接口用于与充电器或充电宝电连接,以用作磁吸移动电源的电源输入端。其中,输入接头30根据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对应设置,例如可以为lightning接头、micro

usb接头或者type

c接头等。快充导电件21的数量可以根据对应的快充协议进行设置,例如在一些快充协议中,只需要一个快充导电件
21即可实现数据传输,并满足快充协议的需求,此时可以只设置一个快充导电件21。在另一些快充协议中,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快充导电件21来实现数据传输,以满足快充协议的需求,此时则需要对应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快充导电件21。
[0045]
输入接头30插接于手机的充电接口时,第一导电件31电连接手机的对应线路,快充导电件21和第一导电件31用于快充电路和手机之间通讯连接,以获取手机最大的充电电流等等信息,从而使得快充电路将合适的电流通过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传输给手机,从而实现快速充电。该磁吸移动电源可以放置背包等包具中使用,也可以放置在桌面使用,还可以在汽车中使用。
[0046]
通过在磁吸移动电源的电路板中设置快充电路,并在输出接头20设置连接快充电路的快充导电件21,在输入接头30上设置第一导电件31,当输出接头20和输入接头30磁吸连接时,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之间除了电源正负极的对应接触,还使得快充导电件21与第一导电件31接触。如此当输入接头插在电子设备的充电接口时,可以实现磁吸移动电源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电源连接和通讯连接,以使快充电路获取手机最大的充电电流等等信息,进而使得快充电路可以将合适的电流通过电源正极和电源负极传输给手机,从而实现快速充电,能够提升充电速度,减少充电时间。而且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采用磁吸连接时,能够便于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配合定位,而且相较于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插接的方式,如此能减少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之间的磨损。
[0047]
输出接头20还设置有正极导电件22和负极导电件23,正极导电件22有与电路板的电源正极线路连接,负极导电件23有与电路板的电源负极线路连接。输入接头30对应正极导电件22设有第二导电件32、对应负极导电件23设有第三导电件33,即在输入接头30与输出接头20磁吸连接时,快充导电件21与第一导电件31接触,正极导电件22与第二导电件32接触,负极导电件23与第二导电件32接触。
[0048]
在一实施例中,输出接头20设有第一磁体24,输入接头30设有第二磁体34,第一磁体24和第二磁体34呈异性磁极相对设置。如此在输出接头20和输入接头30均设置磁体时,能够提升输出接头20和输入接头30之间的磁力,提升输出接头20和输入接头30磁吸稳定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输出接头20和输入接头30中一者设有磁体,另一者设有磁吸件(非磁体)。
[0049]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体24和第二磁体34均呈环形设置,第一磁体24环设于快充导电件21的外周,第二磁体34环设于第一导电件31的外周。具体而言,第一磁体24的形状和第二磁体34的形状对应设置,即第一磁体24的形状与第二磁体34的形状大致相同,且两者的尺寸大致相当,如此可以使得第一磁体24和第二磁体34尺寸较大,且磁吸面积较大,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磁吸稳定性。而且将快充导电件21设于第一磁体24内侧,第一导电件31设于第二磁体34内侧时,可以利用第一磁体24和第二磁体34内侧空间,能够提升输出接头20和输入接头30的结构紧凑性,减小输出接头20和输入接头30的尺寸。其中,第一磁体24和第二磁体34可以呈圆环状、椭圆环状、跑道环状或者多边环形等等。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磁体24和第二磁体34也可以呈长条状,例如输出接头20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一磁体24,输入接头30设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第二磁体34,两个第一磁体24与两个第二磁体34一一对应磁吸连接,快充导电件21设于两个第一磁体24之间,第一导电件31设于两个第二磁体34之间。
[0050]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磁体24与第二磁体34均为导电体,第一磁体24与电路板的负极电连接,第二磁体34与输入接头30的负极线电连接。即利用第一磁体24作为输出接头20的负极,利用第二磁体34作为输入接头30的负极,当第一磁体24与第二磁体34连接时,即可使得输入接头30的负极和输出接头20的负极连接。如此可以避免在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额外设置负极端子的情况,有利于简化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的结构,减小尺寸。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另外设置负极端子。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磁体24作为输出接头20的正极。
[0051]
输出接头20设有正极导电件22,输入接头30对应正极导电件22设有第二导电件32,即在输入接头30与输出接头20磁吸连接时,快充导电件21与第一导电件31接触,正极导电件22与第二导电件32接触。利用第一磁体24作为输出接头20的负极,第二磁体34作为输入接头30的负极时,为避免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之间发生正负极接反的情况,达到防呆效果,在一实施例中,正极导电件22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快充导电件21,正极导电件22两相对侧的快充导电件21以正极导电件22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输入接头30上的第一导电件31和第二导电件32的数量和分布方式可与输出接头20上正极导电件22和快充导电件21的数量和分布方式一致,即第二导电件32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电件31,第二导电件32两相对侧的第一导电件31以第二导电件32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多个第一导电件31与多个快充导电件21一一对应设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第二导电件32的其中一侧设有第一导电件31,或者第一导电件31呈环状设置,并环绕于第二导电件32的外周。
[0052]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快充导电件21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正极导电件22,快充导电件21两相对侧的正极导电件22以快充导电件21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输入接头30上的第一导电件31和第二导电件32的数量和分布方式可与输出接头20上正极导电件22和快充导电件21的数量和分布方式一致,即第一导电件31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电件32,第一导电件31两相对侧的第二导电件32以第一导电件31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多个第二导电件32与多个正极导电件22一一对应设置。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仅在第一导电件31的其中一侧设有第二导电件32,或者第二导电件32呈环状设置,并环绕于第一导电件31的外周。
[0053]
其中,为保证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之间接触可靠,第一导电件31和第二导电件32可以为弹片结构或者为弹簧顶针(pogo pin)。或者快充导电件21和正极导电件22为弹片结构或者为弹簧顶针。
[0054]
不同于将第一磁体24作为输出接头20的负极的实施例,在另一实施例中,输出接头20设有正极导电件22和负极导电件23,输入接头30对应正极导电件22设有第二导电件32、且对应负极导电件23设有第三导电件33。即在输入接头30与输出接头20磁吸连接时,快充导电件21与第一导电件31接触,正极导电件22与第二导电件32接触,负极导电件23与第三导电件33接触。如此使得正极导电件22、负极导电件23、第二导电件32和第三导电件33均可以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材质制成,有利于提升导电效果,提升电力传输效率。其中,为保证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之间接触可靠,第一导电件31、第二导电件32和第三导电件33可以为弹片结构或者为弹簧顶针。或者快充导电件21、正极导电件22和负极导电件23为弹片结构或者为弹簧顶针。
[0055]
在输出接头20设有正极导电件22和负极导电件23发的实施例中,为避免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之间发生正负极接反的情况,达到防呆效果,在一实施例中,正极导电件22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快充导电件21,正极导电件22两相对侧的快充导电件21以正极导电件22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正极导电件22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负极导电件23,正极导电件22两相对侧的负极导电件23以正极导电件22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输入接头30上的第一导电件31、第二导电件32和第三导电件33的数量和分布方式可与输出接头20上快充导电件21、正极导电件22和负极导电件23的数量和分布方式一致,即第二导电件32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电件31,第二导电件32两相对侧的第一导电件31以第二导电件32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多个第一导电件31与多个快充导电件21一一对应设置。
[0056]
本实施例中,正极导电件22、各个快充导电件21和各个负极导电件23沿同一方向分布,即正极导电件22、各个快充导电件21和各个负极导电件23大致沿同一条直线分布,如此有利于减小输出接头20在另一方向(垂直于正极导电件22、各个快充导电件21和各个负极导电件23的分布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使得输出接头20较薄。而且也可以使得输入接头30上的第一导电件31、第二导电件32和第三导电件33大致沿同一条直线分布,有利于减小输入接头30的厚度。其中,可以将快充导电件21设于正极导电件22和负极导电件23之间,即以正极导电件22为中心,由内至外依次为快充导电件21、负极导电件23;也可以将负极导电件23设于正极导电件22和快充导电件21之间,即以正极导电件22为中心,由内至外依次为负极导电件23、快充导电件21;还可以将各个快充导电件21至正极导电件22的距离与各个负极导电件23至正极导电件22的距离相等。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正极导电件22和各个快充导电件21沿一个方向分布,正极导电件22和各个负极导电件23沿另一个方向分布,即任意一个快充导电件21和任意一个负极导电件23在正极导电件22的周向上均呈间隔分布。
[0057]
另一实施例中,负极导电件23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快充导电件21,负极导电件23两相对侧的快充导电件21以负极导电件23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负极导电件23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正极导电件22,负极导电件23两相对侧的正极导电件22以负极导电件23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该实施例中输入接头30上的第一导电件31、第二导电件32和第三导电件33和输出接头20上快充导电件21、正极导电件22和负极导电件23的分布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58]
再一实施例中,快充导电件21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正极导电件22,快充导电件21两相对侧的正极导电件22以快充导电件21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且快充导电件21的两相对侧各设有至少一个负极导电件23,快充导电件21两相对侧的负极导电件23以快充导电件21为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该实施例中输入接头30上的第一导电件31、第二导电件32和第三导电件33和输出接头20上快充导电件21、正极导电件22和负极导电件23的分布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59]
在一实施例中(该实施例图未示出),输出接头设有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正极导电件、负极导电件和快充导电件中任意两者以其余一者为中心呈同心环状,输入接头对应正极导电件设有第二导电件、且对应负极导电件设有第三导电件。例如以正极导电件为中心,负极导电件和快充导电件呈同心环状,其中,可以将负极导电件和快充导电件中任
意一者作为内环,另一者作为外环,此时输入接头上以第二导电件为中心,由内至外依次为负极导电件和快充导电件或依次为快充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
[0060]
或者以负极导电件为中心,正极导电件和快充导电件呈同心环状,其中,可以将正极导电件和快充导电件中任意一者作为内环,另一者作为外环,此时输入接头上以第三导电件为中心,由内至外依次为正极导电件和快充导电件或依次为快充导电件和正极导电件。
[0061]
或者以快充导电件为中心,负极导电件和正极导电件呈同心环状,其中,可以将负极导电件和正极导电件中任意一者作为内环,另一者作为外环,此时输入接头上以第一导电件为中心,由内至外依次为负极导电件和正极导电件或依次为正极导电件和负极导电件。
[0062]
如此设置,输入接头相对输出接头旋转任意角度时,均能够保证输入接头和输出接头正确连接,避免线路接错的情况发生。
[0063]
其中,为保证输入接头和输出接头接触可靠,第一导电件、第二导电件和第三导电件可以为弹片结构或者为弹簧顶针。
[0064]
请参照图2、图4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电件31、第二导电件32和第三导电件33在同一方向上分布设置。即可以使得输入接头30上的第一导电件31、第二导电件32和第三导电件33大致沿同一条直线分布,如此有利于减小输入接头30的厚度,可以使得输入接头30的厚度与手机厚度较为接近,甚至可以使输入接头30的厚度小于手机厚度。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第一导电件31、第二导电件32和第三导电件33中任意两者以其余一者为中心呈同心环状。
[0065]
在一实施例中,输出接头20设有第一安装槽25,输入接头30的端部插接于第一安装槽25内。即输入接头30与输出接头20磁吸连接的端部插接于第一安装槽25内,如此能够通过第一安装槽25对输入接头30进行限位,提升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的连接稳定性,而且在将输入接头30与输出接头20磁吸连接的过程中,还能便于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定位连接,保证输入接头30和输出接头20之间连接精准。其中,第一安装槽25可以呈圆槽、椭圆槽或多边形槽等等,输入接头30的端部形状与第一安装槽25的形状对应设置。此外,第一磁体24可以设于第一安装槽25内,也可以设于第一安装槽25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输出接头20设置第一安装槽25,将输出接头20的端部插接于第一安装槽25内。或者输出接头20和输入接头30均不设置第一安装槽25。
[0066]
在一实施例中,输入接头30设有第二安装槽35,第一安装槽25内对应第二安装槽35设有安装凸起26,即输入接头30插接于第一安装槽25内时,安装凸起26部分伸入第二安装槽35,快充导电件21和正极导电件22安装于安装凸部,第一导电件31和第二导电件32安装于第二安装槽35内。如此通过第二安装槽35将设置第一导电件31和第二导电件32收容在内,能够对第一导电件31和第二导电件32提供有效保护。在一实施例中,快充导电件21、负极导电件23和正极导电件22均安装于安装凸起26,第一导电件31、第二导电件32和第三导电件33均安装于第二安装槽35内。
[0067]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面11设有让位槽14,输出接头20至少部分安装于让位槽14内,如此能够避免输出接头20过多凸出于支撑面11,在将电子设备放在支撑面11进行充电时,可以减小电子设备与支撑面11之间的间隙,使得电子设备放置更加稳定。也可以使得输出
接头20与输入接头30磁吸连接时,使得电子设备与支撑面11抵接,以能够通过支撑面11支撑电子设备。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输出接头20凸设于支撑面11上。
[006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