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8: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源适配器 充电 装置 旋转 实施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


背景技术:

2.手机、笔记本等移动终端设备经常需要与其适配的电源适配器进行充电,一些电源适配器的插脚是固定不动的,导致电源适配器体积较大,携带不便,并且,不利于电源适配器与不同种类的插座进行配合,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有利于减小电源适配器的体积,方便携带。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包括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转动连接的插脚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设有缺口槽,所述插脚部设置在所述缺口槽处,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设有延伸至所述缺口槽处的开口槽;所述插脚部包括第二壳体、转轴和插脚,所述插脚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转轴固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且所述转轴的端部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通过转动所述插脚部,所述插脚能够从所述开口槽转入或/和转出所述第一壳体。
5.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侧壁,所述开口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第一开口槽,所述第一开口槽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子槽;所述插脚包括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通过转动所述插脚部,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能够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一子槽转入或/和转出所述第一壳体。
6.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开口槽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子槽;通过转动所述插脚部,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还能够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二子槽转入或/和转出所述第一壳体。
7.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有分别容纳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的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均与所述缺口槽连通,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子槽位置相对应。
8.可选地,所述转轴的端部固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的抵持部抵接;所述阻尼件与所述抵持部配合能够使所述插脚部在多个转动位置停留。
9.可选地,所述阻尼件为环状并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抵持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所述阻尼件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与所述两个挡板抵接。
10.可选地,所述阻尼件包括棱柱状本体,所述棱柱状本体的周向侧壁包括多个限位面;所述抵持部包括固定柱和设于所述固定柱上的压片,所述固定柱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压片抵接于所述棱柱状本体的周向侧壁上;当所述插脚部在所述多个转动位置中
的其中一个停留时,所述压片抵接在所述多个限位面的其中一个上。
11.可选地,所述转轴固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转轴的两端从所述第二壳体内伸出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第一滑环,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第二滑环,所述第一滑环和所述第二滑环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的两端并均与所述转轴转动配合;所述插脚包括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所述第一插脚和所述第二插脚均伸入所述第二壳体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滑环和所述第二滑环抵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滑环连接的第一金属弹片,所述第二导电件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滑环连接的第二金属弹片,所述第一金属弹片和所述第二金属弹片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3.可选地,所述主体部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电路板,以及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一金属弹片和第二金属弹片;所述转轴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包括第一导电杆和设于所述第一导电杆上的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的第一转轴孔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导电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弹片抵接;所述第二转轴包括第二导电杆和设于所述第二导电杆上的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的第二转轴孔转动配合,所述第二导电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弹片抵接;所述插脚包括第一插脚和第二插脚,所述第一插脚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导电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插脚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二导电杆的第二端连接。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包括主体部和与主体部转动连接的插脚部,插脚部设置在主体部设置的缺口槽处,主体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设有开口槽,通过转动插脚部,插脚部设置的插脚能够从开口槽转入或/和转出第一壳体,如此,当需要使用电源适配器时,可转动插脚部以将插脚转出第一壳体,当电源适配器不使用时,插脚可以收纳于主体部内,可以减小电源适配器的体积,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在插脚收纳于主体部的第一壳体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在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在又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在又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1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在插脚收纳于主体部的第一壳体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6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8为图6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9为图6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第一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为:
26.10、主体部,11、第一壳体,12、缺口槽,13、第一开口槽,14、电路板,111、面壳,112、底壳,131、第一子槽,151、第一滑环,152、第一金属弹片,161、第二金属弹片,1111、第一侧壁,1121、第一容纳槽,1122、第二容纳槽,1123、抵持部,1124、第二侧壁;
27.20、插脚部,21、第二壳体,22、转轴,24、阻尼件,211、罩体,212、端盖,231、第一插脚,232、第二插脚;
28.301、第一抵持部,302、第二抵持部,311、固定柱,312、压片,41、第一金属弹片,42、第二金属弹片;
29.213、第一罩体,214、第二罩体,221、第一转轴,222、第二转轴,2211、第一导电杆,2212、第一转动部,2213、第一阻尼件,2221、第二导电杆,2222、第二转动部,2223、第二阻尼件。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1.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32.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文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限定。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示例性地,如图1至图4所示,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在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包括主体部10和与所述主体部10转动连接的插脚部20;所述主体部10的一端设有缺口槽12,所述插脚部20设置在所述缺口槽12处,所述主体部10包括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延伸至所述缺口槽12处的开口槽;所述插脚部20包括第二壳体21、转轴22和插脚,所述插脚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1上,所述转轴22固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1上且所述转轴22的端部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内;通过转动所述插脚部20,所述插脚能够从所述开口槽转入或/和转出所述第一壳体11。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包括主体部10和与主体部10转动连接的插脚部20,插脚部20设置在主体部10设置的缺口槽12处,主体部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
壳体11设有开口槽,通过转动插脚部20,插脚部20设置的插脚能够从开口槽转入或/和转出第一壳体11,如此,当需要使用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时,可转动插脚部20以将插脚转出第一壳体11,当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不使用时,插脚可以收纳于主体部10内,可以减小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体积,方便携带。
36.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在插脚收纳于主体部10的第一壳体11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4为图1示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在插脚处于第一壳体11外的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第一侧壁1111,所述开口槽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侧壁1111上的第一开口槽13,所述第一开口槽13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子槽131;所述插脚包括第一插脚231和第二插脚232,通过转动所述插脚部20,所述第一插脚231和所述第二插脚232能够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一子槽131转入或/和转出所述第一壳体11。本示例中,两个第一子槽131均贯穿第一侧壁1111,且两个第一子槽131的一端均延伸至缺口槽12处。
37.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111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124,所述开口槽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1124上的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子槽;通过转动所述插脚部20,所述第一插脚231和所述第二插脚232还能够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二子槽转入或/和转出所述第一壳体11。本示例中,两个第二子槽均贯穿第二侧壁1124,且两个第二子槽的一端均延伸至缺口槽12处。两个第二子槽分别与两个第一子槽131位置相对应。
38.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如图1至图4所示,可以将图1状态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插脚部20顺时针转动90度(该过程中,所述第一插脚231和所述第二插脚232分别从第一开口槽13的两个所述第一子槽131转出所述第一壳体11)后,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插脚部20的插脚朝上;将图2状态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插脚部20顺时针转动90度后,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状态如图3所示,此时插脚部20的插脚朝右;将图3状态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插脚部20顺时针转动90度后,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插脚部20的插脚朝下;将图4状态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插脚部20顺时针转动90度(该过程中,所述第一插脚231和所述第二插脚232分别从第二开口槽的两个所述第二子槽转入所述第一壳体11)后,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插脚部20的插脚朝左并收纳于主体部10的第一壳体11内,如此,插脚部20可以进行顺时针360度转动。同理,插脚部20可以逆时针360度转动,使插脚朝向任意方向,比如,可以将图1状态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插脚部20逆时针转动90度(该过程中,所述第一插脚231和所述第二插脚232分别从第二开口槽的两个所述第二子槽转出所述第一壳体11)后,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状态如图4所示,此时插脚部20的插脚朝下;可以将图2状态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插脚部20逆时针转动90度(该过程中,所述第一插脚231和所述第二插脚232分别从第一开口槽13的两个所述第一子槽131转入所述第一壳体11)后,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状态如图1所示,此时插脚部20的插脚收纳于主体部10的第一壳体11内。
39.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111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1124,所述第二侧壁1124可以设有分别容纳所述第一插脚231和所述第二插脚232的第一容纳槽1121和第二容纳槽1122;所述第一容纳槽1121和所述第二容纳
槽1122均与所述缺口槽12连通,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子槽131位置相对应。本示例中,第二侧壁1124上可以设置或不设置所述第二开口槽,当不设置所述第二开口槽时,可以通过顺时针转动所述插脚部20,使所述第一插脚231和所述第二插脚232分别从第一开口槽13的两个所述第一子槽131转出所述第一壳体11,并可以通过逆时针转动所述插脚部20,使所述第一插脚231和所述第二插脚232分别从第一开口槽13的两个所述第一子槽131转入所述第一壳体11。当设置所述第二开口槽时,所述第一容纳槽1121和所述第二容纳槽1122可以分别围绕第二开口槽的两个所述第二子槽设置,所述第一插脚231和所述第二插脚232可以分别收纳于第一容纳槽1121和第二容纳槽1122内。示例性地,第二侧壁1124的与第一侧壁1111相对的侧面上可以设有两个环形凸筋,两个环形凸筋内部分别形成第一容纳槽1121和第二容纳槽1122。两个环形凸筋的形状可以均为矩形,两个环形凸筋的一端均形成开口以使两个环形凸筋内部均与缺口槽12连通。
40.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1可以包括面壳111和底壳112,面壳111包括所述第一侧壁1111,底壳112包括所述第二侧壁1124。所述面壳111还可以包括相对设置且互相平行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以及位于第一壳体11的第一端的弧面侧壁。第一壳体11的第二端设有所述缺口槽12,所述缺口槽12可以由所述面壳111和所述底壳112共同形成。所述第二壳体21的形状可以与所述缺口槽12的形状可以相适配。转轴22可以垂直于面壳111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第一侧壁1111和第二侧壁1124相对的侧面可以均设置有支撑筋,支撑筋上设有与转轴22的圆周外表面转动配合的弧形凹槽。第二壳体21的外表面上可以设有多个凸棱,有利于增大第二壳体21的外表面的粗糙度,方便手动转动插脚部20。
4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转轴的端部可以固设有阻尼件,所述阻尼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的抵持部抵接;所述阻尼件与所述抵持部配合能够使所述插脚部在多个转动位置停留。示例性地,如图5所示,所述转轴22的端部可以固设有阻尼件24,所述阻尼件24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的抵持部1123抵接。本实施例中,当转动插脚部20时,阻尼件24与第一壳体11的抵持部1123之间产生滑动摩擦,对转轴22的转动起到阻尼作用,这样,通过设置阻尼件24,可以使转轴22能够停留在任意转动位置,且转动插脚部20时有一定手感。
42.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阻尼件24可以为环状并套设于所述转轴22上,所述抵持部1123可以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所述阻尼件24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可以分别与所述两个挡板抵接。示例性地,所述转轴22的两端可以均设有所述阻尼件24,两个阻尼件24可以分别与第一壳体11的两个抵持部1123对应抵接配合,可以提高阻尼效果。
43.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阻尼件24可以为柔性材料制成,比如橡胶等材料。在其他示例中,所述阻尼件24可为弹片、弹簧等。
44.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转轴22固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1内,所述转轴22的两端从所述第二壳体21内伸出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内;所述主体部1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的电路板14,以及与所述电路板14电连接的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可以包括第一滑环151,所述第二导电件可以包括第二滑环,所述第一滑环151和所述第二滑环分别套设在所述转轴22的两端并均与所述转轴22转动配合;所述插脚包括第一插脚231和第二插脚232,所述第一插脚231和所述第二插脚232均伸入所
述第二壳体21内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滑环151和所述第二滑环抵接。本示例中,所述第一插脚231和所述第二插脚232分别通过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与电路板14电连接。
45.本实施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导电件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滑环151连接的第一金属弹片152,所述第二导电件还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二滑环连接的第二金属弹片161,所述第一金属弹片152和所述第二金属弹片161均与所述电路板14电连接。示例性地,电路板14、第一金属弹片152和第二金属弹片161可以均通过螺钉固定于第一壳体11上,第一金属弹片152的一端与电路板14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环151连接(比如焊接),第一滑环151套设在转轴22的第一端且部分地伸入第二壳体21内。第一插脚231的一端可以伸入第二壳体21内并可以设有第一卡持部,第一卡持部可以抵接于第一滑环151的外圆周面上并与第一滑环151的外圆周面转动配合。同理,第二插脚232与第二滑环的连接方式可以与第一插脚231与第一滑环151的连接方式相同。示例性地,第二壳体21可以包括设有开口的罩体211和设于罩体211开口处的端盖212,所述第一插脚231和第二插脚232可以固定于端盖212上。
46.如图6至图7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在插脚收纳于主体部的第一壳体内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所述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包括主体部10和与所述主体部10转动连接的插脚部20;所述主体部10的一端设有缺口槽12,所述插脚部20设置在所述缺口槽12处。所述主体部10包括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延伸至所述缺口槽12处的开口槽;所述插脚部20包括第二壳体21、转轴和插脚,所述插脚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1上,所述转轴固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1上且所述转轴的端部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内;通过转动所述插脚部20,所述插脚能够从所述开口槽转入或/和转出所述第一壳体11。
4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包括主体部10和与主体部10转动连接的插脚部20,插脚部20设置在主体部10设置的缺口槽12处,主体部10包括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设有开口槽,通过转动插脚部20,插脚部20设置的插脚能够从开口槽转入或/和转出第一壳体11,如此,当需要使用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时,可转动插脚部20以将插脚转出第一壳体11,当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不使用时,插脚可以收纳于主体部10内,可以减小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体积,方便携带。
48.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7所示,所述插脚包括第一插脚231和第二插脚232。所述第一壳体11可以包括面壳111和底壳112,面壳111包括所述第一侧壁1111,底壳112包括所述第二侧壁1124。所述第一侧壁1111上设有所述第一开口槽13,所述第一开口槽13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子槽131。所述第二侧壁1124上设有所述第二开口槽,所述第二开口槽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子槽。所述第二侧壁1124上还可以设有分别容纳所述第一插脚231和所述第二插脚232的第一容纳槽1121和第二容纳槽1122。本示例中,第一开口槽13、第二开口槽,以及第一容纳槽1121和第二容纳槽1122的结构和设置方式可以与图1至图5示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结构相同。本示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插脚部20可以实现逆时针或顺时针360度转动,并可以将插脚收纳于主体部10的第一壳体11内。
49.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所述转轴包括同轴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1上的第一转轴221和第二转轴222。第一转轴221和第二转轴222的结构可以相同,第一转轴221和第二转轴222可以对称设置。如图9所示,图9为一些示例中第一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第一转轴221可以包括第一导电杆2211和设于所述第一导电杆2211上的第一转动部2212,所述第一转动部2212与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的第一转轴孔转动配合。所述第二转轴222可以包括第二导电杆2221和设于所述第二导电杆2221上的第二转动部2222,所述第二转动部2222与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置的第二转轴孔转动配合。示例性地,第一导电杆2211和第二导电杆2221可以均为方形杆,两者的一端均伸入第二壳体21内。第一导电杆2211和第二导电杆2221分别固定在第二壳体21的两个侧壁上设置的两个方形孔内。第二壳体21可以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一罩体213和第二罩体214。
50.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第一导电杆221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阻尼件2213(图9示出),第二导电杆2221上可以设置有第二阻尼件2223。第一阻尼件2213可以与第一壳体11上设置的第一抵持部301抵接,第二阻尼件2223可以与第一壳体11上设置的第二抵持部302抵接。第一抵持部301和第二抵持部302可以均设置在第一壳体11的底壳112上。第一阻尼件2213与第一抵持部301配合,以及第二阻尼件2223与第二抵持部302配合,可以使所述插脚部20在多个转动位置停留。
51.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第一阻尼件2213(图9示出)和第二阻尼件2223可以均包括棱柱状本体,所述棱柱状本体的周向侧壁包括多个限位面(限位面可以为平面),比如,棱柱状本体可以为四棱柱状结构,包括四个限位面,相邻两个限位面之间可以通过弧面圆滑过渡。第一抵持部301和第二抵持部302可以均包括固定柱311和设于所述固定柱311上的压片312,所述固定柱311固定在所述第一壳体11上,所述压片312抵接于所述棱柱状本体的周向侧壁上。当所述插脚部20在所述多个转动位置中的其中一个停留时,所述压片312抵接在所述多个限位面的其中一个上。示例性地,固定柱311的底端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壳体11的底壳112上,压片31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柱311的顶端,压片312的另一端可以抵接在棱柱状本体的周向侧壁上。第一抵持部301和第二抵持部302可以均为一体塑胶件,压片312具有一定的弹性,手动转动插脚部20过程中,压片312受到阻尼件的挤压可发生变形,从而保证插脚部20可进行360度转动,当插脚部20转动至某个位置时,比如转动至图2所示状态(插脚朝上)时,压片312抵接在阻尼件的棱柱状本体的一个限位面上,此时插脚部20在撤去外力后不能转动,如此可以将插脚部20锁紧并停留在该转动位置上,方便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使用。
52.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7、图8所示,所述主体部10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内的电路板14,以及与所述电路板14电连接的第一金属弹片41和第二金属弹片42。所述第一导电杆221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弹片41抵接,所述第二导电杆222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弹片42抵接。所述插脚包括第一插脚231和第二插脚232,所述第一插脚231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壳体21内并与所述第一导电杆22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插脚232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壳体21内并与所述第二导电杆2221的第二端连接。这样,第一插脚231通过第一导电杆2211和第一金属弹片41与电路板14电连接,第二插脚232通过第二导电杆2221和第二金属弹片42与电路板14电连接。示例性地,电路板14、第一金属弹片41和第二金属弹片42可以均固定在第一壳体11的底壳112上。
53.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插脚部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360度转动,并通过插脚部的转轴上设置的阻尼件与主体部的第一壳体内设置的抵持部的配合,可以使插脚部在多个转动位置停留,如此,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在使
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插座的环境调节插脚部的转动位置,这样可以避免遮挡插座的排插孔或者墙上的插孔,当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与墙上的插孔配合时,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及与其连接的数据线不易妨碍墙边摆放家具。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旋转的电源适配器的整体厚度可以做到较薄。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