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8: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空调器 制冷 机及 室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上设有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12),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新风模块用于将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连通,所述新风模块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开口(111)连通的污风进风口(210);制氧模块(300),所述制氧模块(300)设置在所述壳体(100)内,所述制氧模块(300)用于向所述室内环境提供氧气,所述制氧模块(300)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二开口(112)连通的制氧出气口(310);其中,所述第一开口(111)与所述第二开口(112)间隔预定距离,以避免所述第二开口(112)排出的氧气进入所述第一开口(1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第一侧板(120)和第二侧板(130);所述新风模块位于所述壳体(100)的腔体的靠近所述第一侧板(120)的一端,所述制氧模块(300)位于所述壳体(100)的腔体的靠近所述第二侧板(130)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111)和所述第二开口(112)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00)的顶板(14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壳体(100)的长度方向,所述顶板(140)具有第一端部(141)和第二端部(142);沿所述壳体(10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开口(111)与所述第一端部(141)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所述顶板(140)的五分之一;沿所述壳体(10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开口(112)与所述第二端部(142)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小于或等于所述顶板(140)的五分之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模块(300)还包括:制氧模块壳体(320),所述制氧模块壳体(320)上设置有制氧进风口(330)和所述制氧出气口(310),所述制氧进风口(330)用于供室内环境中的空气进入所述制氧模块(300),所述制氧出气口(310)用于供所述制氧模块(300)内的氧气流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电器盒,所述制氧模块壳体(320)与所述电器盒之间的间隔距离小于所述新风模块与所述电器盒之间的间隔距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模块壳体(320)上设置有走线部(500),所述制氧模块(300)的电解装置(340)的电源线从所述制氧模块壳体(320)内伸出后伸入所述电器盒内,所述走线部(500)与所述制氧模块壳体(320)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用于定位所述电源线的定位槽。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模块(300)还包括电解装置(340),所述电解装置(340)设置在所述制氧模块壳体(320)内,以使从所述制氧进风口(330)进入的环境空气经过所述电解装置(340)后由所述制氧出气口(310)流出;所述电解装置(340)包括第一卡接部(342),所述第一卡接部(342)凸出于所述电解装置(340)的外表面设置;所述制氧模块壳体(320)包括制氧模块盖(325),所述制氧模块盖(325)上开设有卡接槽(3251);
其中,所述第一卡接部(342)插设在所述卡接槽(3251)内,以限制所述电解装置(340)相对于所述制氧模块盖(325)的位移。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模块(300)还包括电解装置(340),所述电解装置(340)包括第一连接部(343),所述第一连接部(343)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340)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部(343)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制氧模块壳体(320)包括制氧模块盖(325)和第二连接部(3252),所述第二连接部(3252)设置在所述制氧模块盖(325)内侧,所述第二连接部(325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34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3252)内穿设有紧固件,以实现所述电解装置(340)与所述制氧模块盖(325)的固定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模块壳体(320)包括:制氧模块支架(324);所述制氧模块盖(325),所述制氧模块盖(325)与所述制氧模块支架(324)相互连接以形成所述制氧模块壳体(320);其中,所述制氧模块(300)还包括第二过滤膜(350),所述第二过滤膜(350)设置在所述制氧模块支架(324)和所述电解装置(340)之间,用于过滤环境空气中的氮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模块(300)还包括:过滤膜支架(360),所述过滤膜支架(360)包括第一过滤膜支架(361)和第二过滤膜支架(362),所述第二过滤膜(350)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膜支架(361)和所述第二过滤膜支架(362)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过滤膜支架(361)与所述制氧模块支架(3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膜支架(361)与所述第二过滤膜支架(362)可拆卸地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模块支架(324)的内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部(326);所述第一过滤膜支架(361)的外侧设置有第三限位部(3611),所述第三限位部(3611)上开设有第三限位孔;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326)贯穿于所述第三限位部(3611)上的所述第三限位孔内;所述第一限位部(326)和所述第三限位部(3611)均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326)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三限位部(3611)一一对应地设置。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模块支架(324)的内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327),所述第二限位部(327)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过滤膜支架(361)的外侧设置有第四限位部(3612),所述第四限位部(3612)上开设有第四限位孔,以使紧固件穿设在所述第二限位孔和所述第四限位孔内;其中,所述第二限位部(327)和所述第四限位部(3612)均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限位部(327)和至少一个所述第四限位部(3612)一一对应地设置。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膜支架(361)上设置有凸起部(3616);所述第二过滤膜支架(362)上设置有卡扣(3621),所述卡扣(3621)上开设有卡接孔;
其中,所述凸起部(3616)卡入所述卡扣(3621)上的卡接孔内;所述凸起部(3616)和所述卡扣(3621)均为至少一个,至少一个所述凸起部(3616)和至少一个所述卡扣(3621)一一对应地设置。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模块(300)还包括:第一过滤膜(341),所述第一过滤膜(341)设置在所述电解装置内,用于过滤环境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其中,所述第二过滤膜(350)和所述第一过滤膜(341)将所述制氧模块壳体(320)分为第一腔体部、第二腔体部和第三腔体部,所述第一腔体部与所述制氧进风口(330)连通,所述第三腔体部与所述制氧出气口(310)连通。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模块支架(324)上开设有多个第一排气孔(371),所述多个第一排气孔(371)与所述第一腔体部连通,以将所述第一腔体部内的气体排出;所述制氧模块(300)包括多个第一挡板组件,所述多个第一挡板组件与所述多个第一排气孔(371)一一对应地设置,以通过各个所述第一挡板组件打开或关闭相应的所述第一排气孔(371);所述制氧模块(300)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372),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372)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体部内的气体压力,以根据所述第一腔体部内的气体压力控制所述多个第一挡板组件的打开或关闭;和/或,所述制氧模块盖(325)上开设有多个第二排气孔(381),所述多个第二排气孔(381)与所述第二腔体部连通,以将所述第二腔体部内的气体排出;所述制氧模块(300)包括多个第二挡板组件,所述多个第二挡板组件与所述多个第二排气孔(381)一一对应地设置,以通过各个所述第二挡板组件打开或关闭相应的所述第二排气孔(381);所述制氧模块(300)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382),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382)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腔体部内的气体压力,以根据所述第二腔体部内的气体压力控制所述多个第二挡板组件的打开或关闭;和/或,所述制氧模块盖(325)上开设有多个第三排水孔(391),所述多个第三排水孔(391)与所述第三腔体部连通,以将所述第三腔体部内的液体排出;所述制氧模块(300)包括多个第三挡板组件,所述多个第三挡板组件与所述多个第三排水孔(391)一一对应地设置,以通过各个所述第三挡板组件打开或关闭相应的所述第三排水孔(391);所述制氧模块(300)包括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三腔体部内的液体深度,以根据所述第三腔体部内的液体深度控制所述多个第三挡板组件的打开或关闭。1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器室内机(10),所述空调器室内机(10)是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空调器室内机包括:新风模块,新风模块设置在壳体内,新风模块用于将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连通,新风模块包括用于与第一开口连通的污风进风口;制氧模块,制氧模块设置在壳体内,制氧模块用于向室内环境提供氧气,制氧模块包括用于与第二开口连通的制氧出气口;其中,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间隔预定距离,以避免第二开口排出的氧气进入第一开口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新风装置易将制氧装置提供的氧气排出室外的问题。置提供的氧气排出室外的问题。置提供的氧气排出室外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郭强 夏光辉 王现林 梁烘嘉 程冬杰 王天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10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