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风帽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8: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风帽 特别 建筑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帽。


背景技术:

2.住宅建设中,风帽是卫生间和住房排气道系统的重要部件。中国专利cn211622432u公开了一种风帽,包括外导风筒、导流体、以及内导风筒;其中外导风筒罩设在风帽连接管的上方外侧,其内部形成向上的排气通道,导流体支撑在外导风筒上并位于排气通道内;其中导流体设置在风帽连接管顶部排烟口的上方一侧,内导风筒沿导流体的上端面向上延展,形成能够接收飘落至外导风筒内壁后产生反弹风或雨水的侧壁,并在该侧壁与外导风筒的内壁之间形成上下贯通排气的引流区段;其中,从风帽连接管顶部排烟口排出的烟气经过导流体后折向,穿过引流区段后,从外导风筒的顶部出口排出。但该实用新型风帽具有内外导风桶,结构复杂,造成住宅排气道内排气阻力增大,进而影响排气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帽,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降低烟气流动的阻力,提高烟气的排放效果。
4.本实用新型供了一种风帽,包括底座、导流部件和连接杆;
5.所述底座能够可拆卸连接在排气道的顶端,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形状与所述排气道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并且轴线与所述排气道轴线重合的通气孔;
6.所述导流部件和所述底座间隔设置,并通过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导流部件具有面对所述底座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为轴线与所述通气孔轴线重合,并朝向所述底座凸起的球缺形曲面;
7.所述排气道内的烟气能够流经所述通气孔,并从所述导流部件和所述底座之间朝向远离所述通气孔轴线的方向排出。
8.较优地,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连接杆以所述通气孔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形阵列排布。
9.较优地,在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轴线与所述通气孔轴线平行的第一螺孔,在所述导流部件上设置有轴线与所述导流面的轴线平行,并与所述第一螺孔相对应的第二螺孔;
10.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一螺孔相匹配的第一螺纹部,另一端具有与所述第二螺孔相匹配的第二螺纹部,所述连接杆通过所述第一螺纹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螺孔内,并通过所述第二螺纹部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孔内。
11.较优地,所述第一螺孔内螺纹的旋向与所述第二螺孔内螺纹的旋向相反。
12.较优地,在所述导流面上敷设防腐材料。
13.较优地,在所述排气道的顶端预设连接螺栓,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螺栓相对应的连接通孔,所述连接螺栓能够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并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连接螺
栓上的连接螺母,将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排气道的顶端。
14.较优地,所述底座具有面对所述导流部件的第一表面,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
15.所述第一表面为轴线与所述通气孔的轴线重合,并朝向所述导流部件凸起的球缺形曲面。
16.较优地,还包括导风筒;
17.所述底座具有背对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上设置有轴线与所述通气孔轴线重合的球缺形的第一减重凹槽,所述通气孔穿所述第一减重凹槽的内壁;
18.所述导风筒位于所述第一减重凹槽内,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通气孔和所述排气道的端口上,以使所述排气道内的烟气能够通过所述导风筒流向所述通气孔。
19.较优地,在所述导流部件背对所述导流面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减重凹槽。
20.较优地,还包括顶盖;
21.所述顶盖覆盖所述第二减重凹槽,并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导流部件上。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帽,采用所述导流部件具有面对所述底座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为轴线与所述通气孔轴线重合,并朝向所述底座凸起的球缺形曲面;并且所述排气道内的烟气能够流经所述通气孔,并从所述导流部件和所述底座之间沿垂直于所述通气孔轴线的方向排出的技术方案,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而且能够降低烟气流动的阻力,提高烟气的排放效果。
附图说明
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风帽一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
25.图中:1

底座;11

通气孔;12

连接通孔;13

第一表面;14

第二表面;15

第一减重凹槽;2

导流部件;21

导流面;22

第二减重凹槽; 3

连接杆;31

第一螺纹部;32

第二螺纹部;4

排气道;41

连接螺栓; 42

连接螺母;5

导风筒;6

顶盖;7

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所示,一种风帽,包括底座1、导流部件2和连接杆3。底座 1能够可拆卸连接在排气道4的顶端,在底座1上设置有形状与排气道4 的截面形状相匹配,并且轴线与排气道4轴线重合的通气孔11。导流部件2和底座1间隔设置,并通过连接杆3可拆卸连接在底座1上,导流部件2具有面对底座1的导流面21,导流面21为轴线与通气孔11轴线重合,并朝向底座1凸起的球缺形曲面。使用时,排气道4内的烟气能够流经通气孔11,并在导流部件2和底
座1之间朝向远离通气孔轴线的方向流动,实现烟气从导流部件2和底座1之间排出。由于导流部件2 具有面对底座1的导流面21,导流面21为轴线与通气孔11轴线重合,并朝向底座1凸起的球缺形曲面,能够使在远离通气孔11轴线的方向导流面21和底座1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这样能够降低烟气流动的阻力,提高烟气的排放效果。同时由于采用导流部件2通过连接杆3可拆卸连接在底座1上的方式,在对风帽运输时,可以将导流部件2和底座1拆开,并在安装时组装到一起,不仅便于制作同时还降低了运输成本。在实际制作时,在导流面21上敷设防腐材料,以防止烟气中的水蒸气等对导流面21造成腐蚀,进而能够提高导流部件2的使用寿命。
28.具体地,如图1所示,连接杆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连接杆3以通气孔11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形阵列排布。通过至少两个连接杆3 将底座1和导流部件2连接在一起,能够保证二者之间的可靠固定,同时能够提高风帽整体的稳定性。其中导流部件2通过连接杆3可拆卸连接在底座1上的具体方式可以如图1中所示,在底座1上设置有轴线与通气孔11轴线平行的第一螺孔(图未示出),在导流部件2上设置有轴线与导流面21的轴线平行,并与第一螺孔相对应的第二螺孔(图未示出)。连接杆3的一端具有与第一螺孔相匹配的第一螺纹部31,另一端具有与第二螺孔相匹配的第二螺纹部32,连接杆3通过第一螺纹部31螺纹连接在第一螺孔内,并通过第二螺纹部32螺纹连接在第二螺孔内。优选地,第一螺孔内螺纹的旋向与第二螺孔内螺纹的旋向相反,这样便于对导流部件2和底座1进行拆装。需要说明的是导流部件2通过连接杆3可拆卸连接在底座1上的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方案,也可以采用其他任意能够实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29.底座1连接在排气道4顶端的方式可以如图1中所示,在排气道4 的顶端预设连接螺栓41,底座1上设置有与连接螺栓41相对应的连接通孔12,连接螺栓41能够穿过连接通孔12,并通过螺纹连接在连接螺栓 41上的连接螺母42,将底座1固定在排气道4的顶端。在实际制作中,连接螺栓4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并且至少两个连接螺栓41以排气道4 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形阵列布设,连接通孔12的数量与连接螺栓41的数量相等,并一一对应,也就是说至少两个连接螺孔以通气孔11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形阵列。这样不仅便于将底座1的安装或拆卸工作,同时能够使底座1与排气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进而保证了风帽整体安装的牢固性。
30.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底座1具有面对导流部件2的第一表面13,通气孔11贯穿第一表面13,第一表面13为轴线与通气孔 11的轴线重合,并朝向导流部件2凸起的球缺形曲面。采用这样的方式,使第一表面13成为一个导风原理与导流面21相同的另一个导流面,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烟气流动的阻力,使烟气的排放效果变得更好。
31.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导风筒5。底座1具有背对第一表面 13的第二表面14,第二表面14上设置有轴线与通气孔11轴线重合的球缺形的第一减重凹槽15,通气孔11穿第一减重凹槽15的内壁。导风筒 5位于第一减重凹槽15内,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在通气孔11和排气道4的端口上,以使排气道4内的烟气能够通过导风筒5流向通气孔11。这样能够降低底座1的制作成本,同时还能够保证排气道4内的烟气顺利流向通气孔11。其中导风筒5与通气孔11和排气道4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卡接等任意能够达到使用要求的可拆卸连接方式。
32.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在导流部件2背对导流面21的表面上设置有第二
减重凹槽22,以降低导流部件的制作成本。由于在实际使用时,导流部件2上的导流面21通常是面朝下方,也就是说第二减重凹槽22的开口通常是朝上的。为了防止雨水或灰尘进入第二减重凹槽22 形成积存,可如图1中所示,还包括顶盖6,顶盖6覆盖第二减重凹槽22,并通过螺纹紧固件7可拆卸连接在导流部件2上,其中螺纹紧固件7 的数量可以为至少两个,以保证顶盖6与导流部件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需要说明的是,顶盖6与导流部件2之间的连接并不仅限于次,也可以卡接等其他任意可以实现发明目的的方式。
33.以上实施例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降低烟气流动的阻力,提高烟气的排放效果优点。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