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探测监控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1: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无人机 探测 监控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探测监控无人机。


背景技术:

2.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其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等装置设备,可通过地面站或飞手操作跟踪、定位飞行设备,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使用方便等优点。随着测绘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探测无人机极大地降低了测量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无人机探测是目前水下地形测量的主要工作方式。然而现有的探测监控无人机,多采用陆地平面起降方式,其起降场合单一,遇到复杂环境很容易因场地不平而歪斜。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的无人机起降时容易因场地不平而产生歪斜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探测监控无人机,能够确保无人机起落的稳定性和缓冲极速降落带来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而产生震荡使无人机弹起或侧翻。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探测监控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下端设有若干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支杆,所述支杆上端通过限位框与无人机本体连接,所述支杆上端铰接在限位框内;所述支杆下端连接有缓冲底座,所述支杆下端可在缓冲底座内移动,所述支杆下端与缓冲底座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6.本实用新型在无人机本体的下端设有若干起落架,以在无人机本体降落过程中缓冲底座与地面接触时,通过支杆线段在缓冲底座内的移动压缩和/或拉伸第一弹簧,从而缓冲冲击带来的震荡。
7.作为支杆上端与限位框铰接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框内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支杆上端转动连接。
8.作为支杆与缓冲底座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缓冲底座设有卡槽,所述支杆下端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在卡槽内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卡槽槽壁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本体设有一对称的两侧设有机架,所述机架外端通过若干第二弹簧连接有防护帽,以防止误操作时无人机侧壁出现碰撞而损坏无人机,继而延长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10.具体而言,所述防护帽为弧形结构。
11.优选的,所述机架与无人机本体连接处设有加强筋,以增强机架与无人机本体的连接强度。
12.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本体侧壁上下两端均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无人机本体之间通过若干第三弹簧相连。
13.具体而言,所述无人机本体设有供防护板滑动的滑动槽,所述第三弹簧沿滑动槽长度方向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本体另一对称的侧壁设有侧翼片, 能够在无人机飞行时减少空气阻力对无人机的影响、减少无人机的动力消耗,从而提高无人机的实用性。
15.进一步的,所述无人机本体上端设有鳍板,以减少无人机在水中移动的阻力,同时也便于控制无人机在水中的移动方向。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1.通过在无人机底端设置可转动的起落支杆,能够提升无人机起落的稳定性,并且支杆配合弹簧在缓冲底座内移动,能够缓冲极速降落带来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过大而产生震荡使无人机弹起或侧翻;
18.2.通过在无人机侧壁设置侧翼片,能够减少空气阻力对无人机的影响、减少无人机的动力消耗,从而提高无人机的实用性;
19.3.通过在无人机的外侧对称设置防护板,并配合弹簧在活动槽内活动,能够缓冲撞击对无人机的影响,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无人机出现碰撞而造成炸机,从而延长了无人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起落架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翼片俯视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27]1‑
无人机本体,2

监控摄像头;3

限位框;4

支杆;5

缓冲底座;6

机架;7

防护帽;8

螺旋桨片;9

加强件;10

侧翼片;11

防护板;12

转轴;13

限位板;14

第一弹簧;15

卡槽;16

第二弹簧;17

鳍板;18

第三弹簧;19

活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0029]
结合附图,一种探测监控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的底端设有用于监控探测的监控摄像头2。所述无人机本体1的下表面设有限位框3,限位框3内设有转轴12,且转轴12的与支杆4的上端转动连接,支杆4的底端设有限位板13,且限位板13外侧与第一弹簧14一端相连,第一弹簧14的另一端一端连接有缓冲底座5。缓冲底座5内设有容纳限位
板13的卡槽15,无人机本体1的一对称侧壁对称设置有机架6,机架6外端与第二弹簧16一端相连,并且第二弹簧16的另一端设有防护帽7。同时机架6的上设有螺旋桨片8,且机架6与无人机本体1相连的一端设有加强件9。另外,无人机本体1的侧壁上下两端设有防护板11,且无人机本体1内设有活动槽19,以供防护板11在活槽内滑动,并且防护板11的背面设有第三弹簧18,以通过第三弹簧18缓冲防护板11与无人机本体1之间的冲击。最后,无人机本体1的上端还设有鳍板17,侧壁设有侧翼片10。
[0030]
具体来说,支杆4与缓冲底座5为活动连接,且支杆4与限位框3为转动连接,通过支杆4与缓冲底座5的连接方式,使支杆4能够在缓冲底座5内缓冲一端距离,避免急速降落造成震荡而倾斜。
[0031]
具体而言,防护帽7内表面等间距分布有第二弹簧16,且防护帽7呈弧形状结构;通过在防护帽7内表面等间距分布第二弹簧16,并将第二弹簧16的另一端与机架6进行连接,并配合防护帽7的形状结构,能够为机架6提供缓冲保护,避免在水内探测时而触礁造成螺旋桨片8的损坏,增加了对无人机本体1的保护。
[0032]
对于侧翼片10,无人机本体1每侧的侧翼片10等间距分布多个,且侧翼片10呈三角形状结构,能够减少无人机本体1在空中飞行的阻力,减少无人机本体1的动力消耗,提高了无人机本体1的实用性。
[0033]
对于防护板11,防护板11对称设置在无人机本体1各侧壁的上下两端,且防护板11呈弧形状态结构,并且防护板11为嵌入式安装,能够在不影响无人机本体1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对无人机本体1整体进行防碰撞保护。
[0034]
对于鳍板17,鳍板17对称设置在无人机本体1上下两端,且鳍板17呈弧形状结构,以在无人机本体1水下探测时,减少水给无人机本体1带来的阻力,并且能够增加无人机本体1在水下移动的稳定性。
[0035]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0036]
使用时,电机启动机架6的螺旋桨片8,使无人机本体1整体向上升,同时监控摄像头2也随着无人机本体1的提升,视野也随着提升,并且多层的侧翼片10能够通过自身形状,在无人机本体1横向飞行时,减少空气给无人机本体1带来的阻力,减少无人机本体1的能源消耗,同时也增加了飞行的稳定性。
[0037]
在降落过程中,限位框3配合转轴12的转动使支杆4处于垂直状态,在与地面接触时,限位板13配合第一弹簧14在卡槽15内移动,使缓冲底座5在极速降落时,能够缓冲冲击带来的震荡,避免无人机出现倾斜而导致破损。
[0038]
当无人机在水中进行探测时,能够通过倾斜无人机本体1来改变驱动方式,其中防护帽7配合第二弹簧16能对机架6整体进行防护,避免在水下探测时与物品碰撞而造成螺旋桨片8损坏。防护板11的全面设置,并且防护板11为弧形,并配合第三弹簧18在活动槽19内活动,能够很好的全面为无人机本体1进行缓冲防护。同时鳍板17能够减少水的阻力,也便于方向的控制。而加强件9增加机架6整体连接处的强度,增加无人机本体1运动的稳定性,从而增加了整体的实用性。
[0039]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


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