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预制混凝土型钢桁架双皮墙安装用垫块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1: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垫块 桁架 型钢 预制 混凝土


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型钢桁架双皮墙安装用垫块。


背景技术:

2.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越来越多用于民用住宅以及工业厂房的建设,大幅降低了人工和周转材料的投入,预制混凝土型钢桁架双皮墙(即ptw)就是可用作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建筑材料。ptw由型钢桁架将两块预制混凝土板连接而成,在地下室侧墙施工时,根据装配式建筑方式深化地下室原有图纸后进行ptw的墙体预制,将墙体运送至现场后,通过吊装方式将墙体安装至安装位置,墙与墙之间的柱体钢筋采用搭接绑扎,最后整体浇筑。
3.ptw墙体吊装时,需要使用垫块进行墙体的标高调节以及找平,为了根据需要精确调整高度,可以将垫块叠加在一起,改变垫块的高度,多个垫块叠加时一般通过涂抹粘结剂进行粘接固定。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上述垫块之间粘接后,需要等粘结剂凝固后才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将垫块叠加在一起后能够更快的固定在一起,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型钢桁架双皮墙安装用垫块。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混凝土型钢桁架双皮墙安装用垫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预制混凝土型钢桁架双皮墙安装用垫块,包括底盖、顶盖、叠加块和限位组件,所述叠加块至少有一个,所述底盖的上表面设有坐落槽,所述顶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坐落柱,所述叠加块的下表面安装有拼接柱,所述叠加块的上表面设置有拼接槽,所述叠加块设置在底盖和顶盖之间,所述坐落槽的槽壁与相邻叠加块上的拼接柱插接,所述坐落柱与相邻叠加块上的拼接槽的槽壁插接;当叠加块大于一个时,相邻两所述叠加块上的拼接柱与拼接槽的槽壁插接;所述底盖、顶盖和叠加块通过限位组件固定在一起。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叠加块通过拼接柱插在相邻的拼接槽中而依次连接,顶盖与相邻的叠加块通过安装柱插接在拼接槽中连接,底盖与相邻的叠加块通过拼接柱插接在坐落槽中连接,从而底盖、顶盖和叠加块连接在一起构成垫块,且通过改变叠加块的数量,可以调节垫块整体的高度;限定组件用于将底盖、顶盖和叠加块固定在一起,可以提高垫块整体的稳定性;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使用粘结剂粘接,将底盖、顶盖和叠加块叠加在一起后只需操作限定组件即可固定,不用等待粘结剂凝固,具有更快、更稳定的效果。
9.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固定件、联动件和卡位件,所述限位块设置在坐落柱和拼接柱的周壁底端,所述拼接柱与叠加块转动连接,所述坐落柱与顶盖转动连接;所述坐落槽和拼接槽的槽壁上均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坐落槽和拼接槽的槽壁上均设置有沿周向延伸的环槽,所述环槽与导向槽相通,所述限位块通过相邻的导向
槽滑移至环槽中,且所述限位块转动后与相邻环槽的轴向槽壁抵接;所述联动件与坐落柱和拼接柱连接,所述坐落柱与拼接柱通过联动件同步转动,所述固定件与坐落柱连接,所述坐落柱通过固定件与顶盖固定,所述卡位件与底盖、顶盖和叠加块连接,所述底盖、顶盖和叠加块通过卡位件固定。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叠加块叠加在一起后,只需将相邻拼接柱插入相邻的叠加块的拼接槽,此时限位块插入导向槽中并可以沿着导向槽的槽壁滑移,将限位块滑入环槽中,从而限位块可以沿着环槽的槽壁转动,转动拼接柱即可将限位块转动,限位块即与环槽的轴向槽壁抵接,因此两相邻叠加块沿拼接柱的轴向被固定在一起;同理,将坐落柱插接在相邻的拼接槽中,限位块即可沿着导向槽滑入相邻叠加块的环槽中,转动后即可将顶盖与相邻叠加块沿拼接柱的轴向被固定在一起;将接近底盖的拼接柱插入坐落槽中并将限位块滑至环槽中,然后转动拼接柱,即可将底盖与相邻的叠加块固定;联动件可以使得坐落柱和所有拼接柱同步转动,从而减少转动次数,使用更加方便;固定件可以将坐落柱和拼接柱与顶盖相对固定,从而使得坐落柱和拼接柱不会随意转动,提高了稳定性;卡位件可以将底盖、顶盖和叠加块沿周向相对固定,从而使得底盖、顶盖和叠加块不会随意绕拼接柱的轴向自转,有利于提高垫块整体的稳定性。
11.优选的,所述联动件包括联动块,所述联动块固定连接在拼接柱和坐落柱的底壁上,所述拼接柱的顶端设有联动槽,所述联动槽与拼接槽相通,所述联动块插接在相邻的联动槽的槽壁上,所述联动块与联动槽的槽壁沿周向卡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块插接在联动槽内并与联动槽的槽壁沿周向卡接后,则互相连接的拼接柱和坐落柱即可沿周向卡接,因此转动坐落柱,所有拼接柱即跟随坐落柱同步转动,从而可以减少转动的次数,提高效率。
13.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转动柄和固定块,所述顶盖远离坐落柱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坐落柱与顶盖连接的一端伸入凹槽内,所述转动柄转动设置在凹槽内并与坐落柱的端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凹槽的底壁上,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卡槽,所述转动柄与卡槽的槽壁沿坐落柱的转动周向插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滑移至环槽内后,转动转动柄即可同步转动坐落柱,从而在联动件的带动下拼接柱跟随坐落柱同步转动,当转动柄转动至固定块处并卡接在卡槽内时,转动柄与卡槽的槽壁摩擦定位,从而转动柄不能转动,因此可以将转动柄与顶盖相对固定,即坐落柱和拼接柱相对固定,减少因坐落柱和拼接柱随意转动使得限位块从导向槽内滑出,导致底盖、叠加块和顶盖意外分离的情况发生。
15.优选的,所述卡位件包括卡位块,所述卡位块设置在叠加块和顶盖的底壁上,所述底盖和叠加块的顶壁上设有卡位槽,所述卡位块与相邻的卡位槽的槽壁插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位块插接在卡位槽内后,从而底盖、顶盖和叠加块即沿周向相对固定,从而只能绕拼接柱的轴向同步转动,由于固定件将坐落柱和拼接柱顶盖相对固定,从而垫块整体相对固定,从而可以提高垫块整体的稳定性。
17.优选的,所述固定件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安装在凹槽的底壁上,所述转动柄与定位块抵接时,所述限位块与导向槽相对。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叠加块、顶盖和底盖互相分离时只需将转动柄与定位块抵接,即可确定限位块与导向槽相对,即可将导向块沿着限位槽的槽壁滑移拉出,从而不
用多次操作转动柄找到合适的角度,将导向块对准限位槽,使得操作更方便。
19.优选的,所述叠加块和顶盖的周壁底端沿周向设有密封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底盖、叠加块和顶盖叠加在一起后,密封板可以将底盖、叠加块和顶盖之间缝隙相对密封,从而在使用的过程中,减少沙土从缝隙处进入拼接槽和坐落槽中。
21.优选的,所述凹槽的槽口处槽壁上螺纹连接有槽盖。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槽盖可以将凹槽相对密封,同时可以使得顶盖的上表面相对平整,有利于提高使用时的标平效果。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本技术设置拼接柱、拼接槽、坐落柱和坐落槽,并通过拼接柱与拼接槽配合、坐落柱与坐落槽配合,可以将多个叠加块叠加在一起,调节垫块整体的高度,且具有能更快、更稳定的使用效果;
25.2.本技术设置联动块和联动槽,并通过联动块插接在联动槽内,可以使得拼接柱即跟随坐落柱同步转动,从而减少转动次数,使用更加方便;
26.3.本技术设置转动柄和固定块,并通过转动柄与固定块摩擦定位,可以使得坐落柱和拼接柱与转动并一起相对固定在顶盖,提高垫块整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用于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一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用于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一垫块结构的爆炸图。
29.图3是用于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一垫块结构的俯视图。
30.图4是用于体现图3中a

a处的剖视图。
31.图5是用于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一环槽结构的剖视图。
32.图6是用于体现图4中的b处的放大图。
33.图7是用于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8是用于体现图4中的d处的放大图。
35.图9是用于体现本技术实施例二垫块结构的正视图。
36.图10是用于体现图9中c

c处的剖视图。
37.附图标记说明:1、底盖;11、坐落槽;2、顶盖;21、坐落柱;22、凹槽;23、槽盖;3、叠加块;31、拼接柱;311、联动槽;32、拼接槽;4、限位组件;41、限位块;411、第一限块;412、第二限块;42、固定件;421、转动柄;422、固定块;4221、卡槽;423、定位块;43、联动件;431、联动块;4311、第一联块;4312、第二联块;44、卡位件;441、卡位块;442、卡位槽;5、导向槽;51、第一导槽;52、第二导槽;6、环槽;61、第一环形槽;62、第二环形槽;7、密封板;71、第一封板;72、第二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

10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预制混凝土型钢桁架双皮墙安装用垫块。
40.实施例一
41.参照图1和图2,预制混凝土型钢桁架双皮墙安装用垫块包括底盖1、顶盖2、叠加块3和限位组件4;叠加块3只有一个,叠加块3的底端转动安装有拼接柱31,拼接柱31是圆柱,叠加块3的顶端设有拼接槽32,叠加块3设置在顶盖2和底盖1之间;顶盖2的底端转动安装有坐落柱21,坐落柱21是圆柱,坐落柱21的底端插接在拼接槽32内并与拼接槽32的槽壁滑移抵接,顶盖2的底端与叠加块3的顶端抵接;底盖1的顶端设有坐落槽11,拼接柱31插接在坐落槽11内且拼接柱31与坐落槽11的槽壁滑移抵接,底盖1的顶端与叠加块3的底端抵接,限位组件4与坐落柱21和拼接柱31连接,底盖1、顶盖2和叠加块3通过限位组件4固定在一起。
42.将叠加块3放置在底盖1上,将拼接柱31插入坐落槽11内,推动叠加块3,从而拼接柱31即可沿着坐落槽11的槽壁滑移,最终拼接柱31完全插入坐落槽11内,而且叠加块3的底端抵接在底盖1的顶端;在将顶盖2放置在叠加块3上,将坐落柱21插接在拼接槽32内,推动顶盖2,从而坐落柱21即沿着拼接槽32滑移,最终坐落柱21完全插入拼接槽32中,而且顶盖2的底端与叠加块3的顶端抵接;然后操作限位组件4,将底盖1、顶盖2和叠加块3固定在一起,即可使用。
43.参照图3和图4,限位组件4包括限位块41、固定件42、联动件43和卡位件44。
44.参照图4和图5,限位块41包括第一限块411和第二限块412,第一限块411一体连接在拼接柱31的周壁底端,第二限块412一体连接在坐落柱21的周壁底端;坐落槽11和拼接槽32的槽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导向槽5,坐落槽11和拼接槽32的槽壁上设有沿周向延伸的环槽6,导向槽5和环槽6相通;为了方便描述,坐落槽11内的导向槽5为第一导槽51,拼接槽32内的导向槽5为第二导槽52;坐落槽11内的环槽6为第一环形槽61,拼接槽32内的环槽6为第二环形槽62;联动件43与坐落柱21和拼接柱31连接,联动件43用于驱动坐落柱21和拼接柱31同步转动;固定件42与坐落柱21和顶盖2连接,固定件42用于将坐落柱21与顶盖2相对固定;卡位件44用于将底盖1、顶盖2和叠加块3沿坐落柱21周向相对固定在一起。
45.将叠加块3放置在底盖1上,将拼接柱31插入坐落槽11内,同时,将第一限块411插入第一导槽51内;推动叠加块3,则第一限块411沿着第一导槽51的槽壁滑移,并最终滑至第一环形槽61内;再将顶盖2放置在叠加块3上,将坐落柱21插入拼接槽32中,同时第二限块412插入第二导槽52内,推动顶盖2,则第二限块412沿着第二导槽52的槽壁滑移,并最终滑移至第二环形槽62中。
46.操作联动件43,使得坐落柱21和拼接柱31同步转动,然后转动坐落柱21,从而第一限块411沿着第一导槽51的槽壁转动,同时,第二限块412沿着第二导槽52的槽壁转动,转动指定角度后,停止转动,则第一限块411沿转动轴向与第一导槽51的槽壁卡接,第二限块412沿转动轴向与第二导槽52的槽壁卡接;然后操作固定件42,将坐落柱21与顶盖2相对固定,则拼接柱31也与顶盖2相对固定,从而第一限块411和第二限块412不能转动;再操作卡位件44,将底盖1、顶盖2和叠加块3相对固定在一起,则垫块整体相对稳定。
47.参照图4,卡位件44包括卡位块441,卡位块441分别一体连接在叠加块3和顶盖2的底壁上,卡位块441可以是方块;底盖1和叠加块3的顶壁上均设有卡位槽442,当底盖1、叠加块3和顶盖2三者叠加在一起时,叠加块3上的卡位块441插入底盖1的卡位槽442内,顶盖2的叠加块3插入叠加块3的卡位槽442内,卡位块441与卡位槽442的槽壁卡接,从而底盖1、叠加块3和顶盖2沿周向卡接。
48.参照图4和图6,联动件43包括联动块431,联动块431可以是方形块,联动块431一
体连接在坐落柱21远离顶盖2的底壁上,拼接柱31的顶端设有联动槽311,联动槽311与拼接槽32相通;将坐落柱21插入拼接槽32内,且第二限块412插入第二导槽52内时,推动顶盖2,则第二限块412沿着第二导槽52滑移至第二环形槽62内;同时联动块431插入联动槽311内,而且,联动块431与联动槽311的槽壁沿周向卡接,从而转动坐落柱21,拼接柱31即同步转动。
49.参照图7和图8,固定件42包括转动柄421、固定块422和定位块423;顶盖2远离坐落柱21的一端设有凹槽22,凹槽22的槽口处槽壁上螺纹连接有槽盖23,槽盖23的顶端与顶盖2的顶端齐平,槽盖23的顶端设有纹路,槽盖23上的纹路可以增大摩擦力;坐落柱21的顶端伸入凹槽22内,转动柄421设置在凹槽22内,转动柄421可以是长方体形,转动柄421与坐落柱21的顶端一体连接;固定块422一体连接在凹槽22的底壁上,固定块422的侧面设有卡槽4221,卡槽4221的槽壁上设有摩擦垫;定位块423固定安装在凹槽22的底壁上,定位块423和固定块422沿坐落柱21的转动周向排列,夹角为90
°

50.扭动转动柄421,则坐落柱21跟随转动柄421同步转动;当第二限块412位于第二环形槽62内时,扭动转动柄421并与固定块422抵接,将转动柄421的侧壁插入卡槽4221内,则转动柄421的侧壁与卡槽4221的槽壁摩擦定位,从而转动柄421与固定块422相对固定,即坐落柱21与顶盖2相对固定;摩擦槽盖23上表面,推动槽盖23转动并螺纹连接在凹槽22的槽壁上,即可使用垫块;将槽盖23反向转动并取下,扭动转动柄421并与定位块423抵接,第二限块412与第二导槽52相对,此时拉动顶盖2,第二限块412即可沿着第二导槽52的槽壁滑出,从而可以将顶盖2与叠加块3分离。
51.参照图7,为了减少沙土从底盖1、叠加块3和顶盖2之间缝隙进入拼接槽32和坐落槽11中,叠加块3和顶盖2的周壁底端沿周向设有密封板7,密封板7包括第一封板71和第二封板72,第一封板71与叠加块3的周壁底端一体连接,第二封板72与顶盖2的周壁底端一体连接;当底盖1、叠加块3和顶盖2三者叠加在一起时,第一封板71的内周壁与底盖1的周壁抵接,从而第一封板71将叠加块3与底盖1之间的缝隙相对密封,而且可以沿周向将叠加块3和底盖1相对固定;同时,第二封板72的内周壁与叠加块3的周壁上端抵接,从而第二封板72将叠加块3与顶盖2之间的缝隙相对密封,而且可以沿周向将叠加块3和顶盖2相对固定。
52.实施例一的实施原理为:将叠加块3放置在底盖1上,然后将拼接柱31插入坐落槽11内,同时将第一限块411插入第一导槽51内,然后推动叠加块3,则第一限块411沿着第一导槽51的槽壁滑移并最终进入第一环形槽61内,第一封板71的内周壁与底盖1的周壁抵接,叠加块3的卡位块441插入底盖1的卡位槽442内;然后将顶盖2放置在叠加块3上,将坐落柱21插入拼接槽32内,同时将第二限块412插入第二导槽52内;然后推动顶盖2,则第二限块412沿着第二导槽52的槽壁滑移到第二环形槽62内;同时,联动块431插入联动槽311内,卡位块441插入卡位槽442内,第二封板72的内周壁与叠加块3的周壁上端抵接。
53.按住槽盖23的顶端并推动槽盖23旋转,将槽盖23取下;然后扭动转动柄421,将转动柄421与固定块422抵接,并将转动柄421的侧壁卡接在卡槽4221的槽壁上,再将槽盖23盖在凹槽22的槽口处,反向转动槽盖23,将槽盖23封闭凹槽22并且槽盖23的顶端与顶盖2的顶端齐平,然后即可使用。
54.实施例二
55.参照图9和图1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叠加块3有三个,联动块
431包括第一联块4311和第二联块4312,第一联块4311分别一体连接在三个拼接柱31的底壁上,第二联块4312一体连接坐落柱21的底壁上。
56.实施例二的实施原理为:将三个叠加块3沿竖直方向叠加在一起,拼接柱31自上而下插入相邻的叠加块3的拼接槽32内,而且第一限块411插入相应的第二导槽52内,然后自上而下推动叠加块3,第一限块411沿着第二导槽52滑移并滑入第二环形槽62内;同时,第一联块4311插入相邻的叠加块3的联动槽311内,卡位块441插接在相邻的叠加块3的卡位槽442内,第一封板71的内周壁与相邻的叠加块3的周壁上端抵接。
57.然后将三个叠加块3放置在底盖1上,将与底盖1相邻的拼接柱31插入坐落槽11内,同时,与底盖1相邻的第一限块411插入第一导槽51内,然后推动叠加块3,与底盖1相邻的叠加块3的第一限块411滑入第一环形槽61内,与底盖1相邻的叠加块3的第一联块4311与第一环形槽61的底壁转动抵接,同时,与底盖1相邻的卡位块441插入底盖1的卡位槽442内,与底盖1相邻的第一封板71的内周壁与底盖1的周壁抵接。
58.然后将顶盖2放置在最顶端的叠加块3上,将坐落柱21插入相邻的叠加块3的拼接槽32内,同时,将第二限块412插入相邻的叠加块3的第二导槽52内;然后推动顶盖2,则第二限块412沿着第二导槽52的槽壁滑移到第二环形槽62内,同时,第二联块4312插入相邻的叠加块3的联动槽311内,顶盖2的卡位块441插入相邻的叠加块3的卡位槽442内,第二封板72的内周壁与相邻的叠加块3的的周壁上端抵接。
59.按住槽盖23的顶端并推动槽盖23旋转,将槽盖23取下;然后扭动转动柄421,将转动柄421与固定块422抵接,并将转动柄421的侧壁卡接在卡槽4221的槽壁上,再将槽盖23盖在凹槽22的槽口处,反向转动槽盖23,将槽盖23封闭凹槽22并且槽盖23的顶端与顶盖2的顶端齐平,然后即可使用。
6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