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波束发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2021-10-29 22: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波束 发射 装置 通信 方法


1.本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发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波束赋形是一种使用传感器阵列定向发送和接收信号的信号处理技术。波束赋形的目标是建立和维护一个合适的波束对(beam pair)。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下行传输的最优波束对,对上行传输而言也是最优的波束对,称之为波束一致性(beam correspondence)。
3.现有技术中,在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建立波束对的场景下,网络设备需要应用多个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对于网络设备等功耗不敏感设备不存在困扰。但对于有功率节省(powersaving) 需求的发送端或是侧链(sidelink)网络(又称为物物直连技术网络)中的设备来说,例如,在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建立波束对的场景下,如果仍然应用多个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则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功耗和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发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采用多个波束发送同步信号造成功耗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发射方法,该方法包括:
6.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一波束,多个第一波束携带同步信号。第一通信装置切换至第二模式。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二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二波束,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多个第二波束携带同步信号。
7.采用上述方法,由于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二模式下发送的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在第一模式下发送的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因此可以实现-减少第一通信装置的功耗开销和资源开销。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为6个、或8个、或12个、或16个、或24 个、或32个、或36个。
9.采用上述设计,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协议规定确定。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64个。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切换至第二模式。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值、第一通信装置的发热量大于预设发热量值、第一通信装置的移动速度低于预设速度值、第一通信装置位于第一通信装置的服务小区的预设区域、第一通信装置的信道质量参数大于预设值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12.采用上述设计,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进行模式切换。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个第二波束为全向波束,多个第一波束为全向波束。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装置获取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确定多个第二波束。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多个第二波束。
15.采用上述设计,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第一信息,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其中,第一
信息又可称为辅助信息,第一信息包括多个第二波束的隐含指示或关联指示。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二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二波束可以是指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二模式下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二波束。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通信装置位于第一预设区域,其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预设区域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其中,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与第一预设区域相对应。
17.采用上述设计,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通过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多个第二波束。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为第二通信装置对应的全球定位系统 gps信息;或者,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为第二通信装置相对于第一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二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二波束可以是指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二模式下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二波束。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指示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确定多个第二波束,第一信息包括指示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
20.采用上述设计,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通过指示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确定多个第二波束。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是由与第二通信装置连接的网络设备提供的;或者,第一信息由第一通信装置通过与第二通信装置建立的蓝牙连接获取的;或者,第一信息是由第一通信装置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或者,第一信息是通过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广播信息获取的。
22.采用上述设计,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第一信息。
2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装置确定多个第三波束,多个第三波束是多个第二波束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后确定的。第一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三波束,多个第三波束携带同步信号。
24.采用上述设计,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三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可以在减少功耗开销和资源开销的同时,实现第一通信装置能够与其他通信装置快速建立通信质量较佳的波束对。
2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角度是根据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和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确定的。
2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者,第一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
2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第二通信装置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通信装置切换至第一模式,第一通信装置切换至第一模式。
28.采用上述设计,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从第二模式回退至第一模式。
2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切换至第一模式。
30.采用上述设计,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从第二模式回退至第一模式。
3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
用于配置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32.采用上述设计,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通信装置配置第二模式和第一模式。
3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发射方法,该方法包括:
34.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网络设备应用多个第一波束发送的信号。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
3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同步信号。
36.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应理解的是,这里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还可以为收发单元。当该装置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可以是收发器;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执行该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网络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当该装置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发送单元和接收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执行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指令,以使该芯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该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指令,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网络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37.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38.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包含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39.第六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40.第七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的方法。
附图说明
4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42.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中sidelink的场景示意图之一;
43.图2(b)为本技术实施例中sidelink的场景示意图之二;
4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ssb的结构示意图;
4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发送波束硬件结构的示意图;
4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波束发射方法的概述流程图之一;
47.图6(a)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机a在服务小区中的位置示意图之一;
48.图6(b)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手机a在服务小区中的位置示意图之二;
4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波束的示意图之一;
50.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个第三波束的示意图之一;
51.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波束与预设区域的关系的示意图;
52.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波束的示意图之二;
53.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个第三波束的示意图之二;
54.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波束发射方法的概述流程图之一;
55.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56.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58.本技术实施例中涉及的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例如,手机或无人机等)、交通工具(例如,车辆、船、飞机,机器人,电动车等),可穿戴设备(例如,眼镜、耳机、手表,头戴式可视(head mount display,hmd)设备等),或者通信装置还可以为芯片或传感设备等。
59.其中,网络设备是网络侧中一种用于发射或接收信号的实体,如新一代基站(generationnode b,gnb)。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全球移动通信系统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接入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odeb等。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指集中单元(central unit,cu)或者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是 cu和du组成的。其中,cu和du在物理上可以是分离的,也可以部署在一起,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此外,在其它可能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是其它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本技术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为方便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中,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称为网络设备。
60.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能够接收网络设备调度和指示信息的无线终端设备,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或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或者互联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手机(mobile phone))、计算机和数据卡,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ervice,
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 ap)、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 (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站(subscriber station,ss)、用户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终端(terminal)、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等。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可穿戴设备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nr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等。
61.随着通信技术的演进,万物互联也在不断加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在release 14和release15期间,在lte中引入了对车辆联车辆 (vehicle-to-vehicle,v2v)和车联万物(vehicle-to-everything,v2x)服务的支持,以便将3gpp 平台扩展到汽车行业。nr v2x将补充lte v2x以实现先进的v2x服务,并支持与lte v2x 的互通。
62.本技术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功率节省(powersaving)场景、sidelink场景和其他有快速接入需求的场景。此外,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适用于其他d2d场景,如手机手表互连,v2x等,一般地,针对应用波束发送信号的场景,本技术实施例均可适用。
63.其中,powersaving场景是指具有降低功耗需求的场景。示例性地,在powersaving场景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无数据传输时选择休眠,关闭射频链路。
64.在sidelink场景中,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可以直接发送数据,发端不需要先把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再通过核心网转发给收端,因此可以大大减少数据传输的时延。v2x sidelink的通信场景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图2(a)中,gnb、ng-enb或enb为两车之间的长期演进车联万物侧链(lte v2x sl)和新无线车联万物侧链(nr v2x sl)提供控制或配置。在图2(b)中,在5g nr与4g无线接入网的双连接(nr eutra-dual connectivity, ne-dc)场景下,两车之间的nr v2x sl为主链接,两车之间的lte v2x sl为辅链接。在 5g核心网下的4g无线接入网与5g nr的双连接(next generation e-utra nr-dualconnectivity,ngen-dc)场景下,两车之间的lte v2x sl为主链接,两车之间的nr v2xsl为辅链接。在4g无线接入网与5g nr的双连接(e-utra nr-dual connectivity,en-dc) 场景下,两车之间的lte v2x sl为主链接,两车之间的nr v2x sl为辅链接。
65.在nr系统中,在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覆盖范围外和部分覆盖情况下均支持终端设备之间的sidelink广播,组播和单播传输。用于传输的物理信道包括物理直连链路控制信道 (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pscch)、物理直连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channel,pssch)和物理直连链路反馈信道(physical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psfch)。在nr中,sidelink传输是基于资源池的。所谓资源池,是一个逻辑上的概念,一个资源池包括多个物理资源。在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时,终端设备需要从资源池中选择一个物理资源进行传输。这个资源选择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指示信息,从资源池中选择一个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二是终端设备自主从资源池中随机选择一个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66.示例性,本技术实施例具体可以应用但不限于以下场景:
67.1、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建立波束对的场景。例如,enb应用多个波束向ue发送同步信号,或者ue应用多个波束向enb发送同步信号。
68.2、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建立波束对的场景。例如,手机应用多个波束向hmd发送同步信号,或者hmd应用多个波束向手机发送同步信号。或者,车辆a应用多个波束向车辆b 发送同步信号,车辆b应用多个波束向车辆a发送同步信号。
69.应理解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举例以及图1、图2(a)和图2(b),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70.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的时频结构如图3所示,与lte不同, nr中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和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signal,pss)/副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组合在一起,在时域上占用连续4个符号,频域上占用20个rb,组成一个ss/pbch block。ssb支持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6ghz以下),120khz/240khz(6ghz以上)。
71.其中,pss和sss在时域上各占用一个符号,频域上占用127个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 re)。pss占用ss/pbch block中的符号0,sss占用ss/pbch block中的符号2。以及pbch 信道占用ss/pbch block中的符号1和符号3,其中还占用符号2中的部分re。
72.ssb支持波束扫描,并且需要在5ms内扫描完成,在一个无线帧中,可以支持ssb在前5ms(前半帧)发送或者在后5ms(后半帧)中发送。波束扫描的多个ssb组成ssb burst, ssb burst里面的ssb个数称为ssb burst size,对于sub3g,定义最大4个ss/pbch block;对于sub3g~sub6g,定义最大8个ss/pbch block;above 6g,定义了最大64个ss/pbch block。
73.ssb的周期为5ms,10ms,20ms,40ms,80ms和160ms。在初始小区搜索时,ssb的周期为20ms。
74.在大多数情况下,根据无线波的物理特性,当使用中低频段的信号时候,能够在所有方向上发射信号或者可以在相对宽的角度上发射信号。然而,当使用高频频段的情况下,特别是非常高的高频频段,需要使用大天线阵列,此时发射信号的形式为波束。
75.波束赋形技术通过调整相位阵列的基本单元的参数,使得某些角度的信号获得相长干涉,而另一些角度的信号获得相消干涉,从而实现某些角度和方向的信号增强。波束赋形从硬件实现上可以分为数字波束赋形、模拟波束赋形和混合波束赋形三种方式。三种方式分别从数字硬件、模拟硬件和混合方式实现对数据先加权再发送,以产生具有方向性的波束,波束对准目标终端设备,同时多天线的发射信号在目标终端设备相干叠加,从而提高目标终端设备的解调信噪比,改善小区边缘的用户体验。波束赋形权值随无线信道环境变化而变化,以保证波束时刻对准目标用户。
76.波束赋形获取下行加权向量的方式一般是利用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测量上行信道,通过特征波束成型(eigen beamforming,ebf),等增益传输(equal gaintransmission,egt),最大比例传输(maximal ratio transmission,mrt)等算法进行加权计算。
77.如图4所示,s1和s2为两个信号,w11,w21,w31,w41为一组预编码矩阵,w12, w22,w32,w42为一组预编码矩阵。s1与w11相乘的结果与s2与w12相乘的结果求和,可以通过天线发射如图3所示的波束,同理,还可以得到其他波束。其中,s1和s2为两个码字,或称为两路数据流,s1和s2是通过物理层计算得到的。
78.3gpp 38.101协议的规定,5g nr主要使用两段频率:fr1频段和fr2频段。fr1频段的频率范围是450mhz——6ghz,又叫传统蜂窝频段(sub 6ghz)频段;fr2频段的频率范围是24.25ghz——52.6ghz,即高频毫米波(mmwave)频段。5g nr协议规定,波束赋形适用于sub 6ghz频段和mmwave频段。
79.一般地,波束管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80.(1)初始波束建立(initial beam establishment)。
81.(2)波束调整(beam adjustment),主要用来适应终端设备的移动和旋转,以及环境中的缓慢变化。
82.(3)波束恢复(beam recovery),用于处理快速变化的环境破坏当前波束对的情况。
83.其中,现有的初始波束建立流程如下:
84.波束建立发起方发送多个ssb,这些ssb依次发送并且每个ssb承载在不同的波束上。其中,ssb可以和下行波束相关联,也可以和上行随机接入时机、前导码等资源相联系,以便接收端可以通过随机接入流程获取相关波束,从而建立起初始的波束对。在随后的通信过程中,接收端会保持随机接入时所使用的波束,并将之作为最优的波束对进行发送。除非有其他机制,触发接收端选择更优的波束对。
85.以下简要介绍一个场景中,确定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最优波束对的过程。其中,网络设备以gnb为例,终端设备以ue为例。
86.在ue接入进入连接态后,gnb通过配置的同步信号执行下述过程,以实现确定gnb和 ue间的最优波束对。其中,同步信号可以为ssb。
87.首先,gnb在不同的时刻应用不同的发送波束发送同步信号,ue采用固定的接收波束对同步信号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上报给gnb,以便于gnb选择最优波束。示例性地,测量结果包括不同发送波束对应的同步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 测量值和/或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等。
88.然后,gnb在不同的时刻始终使用获得的最优波束发送同步信号,ue使用不同的接收波束来测量gnb发送的同步信号,从而获得ue的最优波束。示例性地,ue使用不同的接收波束来测量gnb发送的同步信号,得到不同接收波束对应的rsrp测量值,ue选择rsrp 测量值中的最大测量值对应的接收波束作为最优波束。
89.通过上述过程,gnb和ue各自确定的最优波束为最优波束对,通过重复上述过程,还可以实现调整最优波束对,以持续保证gnb和ue始终工作在最优波束对。
90.但是,在上述过程中,gnb的发送波束的最大波束数量为64个,对于网络设备等功耗不敏感设备不存在困扰。但对于有power saving需求的发送端或是sidelink网络中的设备来说,如果仍然应用64个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则将会存在很大的功耗和资源浪费。
91.如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发射方法,该方法包括:
92.步骤500: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一波束,多个第一波束携带同步
信号。
93.步骤510:第一通信装置切换至第二模式。
94.应理解的是,上述第一模式是指非节能模式,第二模式为节能模式。或者又可描述为,第一模式的节能需求低于第二模式的节能需求。
9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示例性地,在第一通信装置接入网络设备的过程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至少两种不同的模式。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第一通信装置具有两种不同的模式,分别为节能模式和非节能模式。又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第一通信装置具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模式,且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模式分别对应的节能等级互不相同。
96.进一步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切换至第二模式。示例性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监测与第一预设条件相关的参数,若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触发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97.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值、第一通信装置的发热量大于预设发热量值、第一通信装置的移动速度低于预设速度值、第一通信装置位于第一通信装置的服务小区的预设区域、第一通信装置的信道质量参数大于预设值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98.在一示例中,第一通信装置监测信道质量参数,这里的信道质量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等,若第一通信装置确定信道质量参数大于预设值,例如,snr大于预设snr值,或者cqi大于预设cqi值且snr大于预设snr值,则第一通信装置从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
99.在另一示例中,第一通信装置监测自身在服务小区中所处的位置,如图6(a)所示,若第一通信装置(例如手机a)位于服务小区的中心区域,第一通信装置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较好,因此,第一通信装置可以从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以实现节省功耗。如图6(b) 所示,若第一通信装置(例如手机a)位于服务小区的边缘区域,第一通信装置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可能较差,因此,第一通信装置继续维持第一模式,不切换至第二模式,以保证第一通信装置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不会因模式切换而进一步恶化。
100.步骤520: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二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二波束,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多个第二波束携带同步信号。
10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二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二波束可以是指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二模式下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二波束。应理解的是,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一波束可以是指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模式下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一波束,或者向其他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一波束。
102.其中,第一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者,第一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
103.示例性地,若第一通信装置为手机,第二通信装置为hmd,用户手持手机与自身佩戴的 hmd进行通信,手机与hmd之间的距离较近,手机可以在第二模式下向hmd发送多个第二波束。或者,若第一通信装置为车辆a,第二通信装置为车辆b,车辆a与车辆b属于一个车
队,车辆a与车辆b进行通信,车辆a可以在第二模式下向车辆b发送多个第二波束。或者,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当前电量较低,例如电量低于20%,该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模式下向网络设备发送多个第二波束。
104.此外,应理解的是,步骤320中涉及的同步信号与步骤300中涉及的同步信号为功能相同的,但是在不同时刻发送的同步信号。步骤320中涉及的同步信号和步骤300中涉及的同步信号可以是指ssb。
105.以下针对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和波束发射方向进行说明:
106.针对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
107.在一示例中,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可以为64个,多个第二波束数量可以为6个、或8个、或12个、或16个、或24个、或32个、或36个。在另一示例中,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可以为32个,多个第二波束数量可以为6个、或8个、或12个、或16个、或24个。
108.其中,第一通信装置可以通过协议规定或者通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配置确定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示例性地,可以通过协议规定或通过网络设备配置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为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的1/n,n为正整数,且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为正整数。
109.在nr中,网络设备通过传输配置指示(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tci)指示波束信息,例如tci包括波束的标识,每个tci指示的波束既可以作为发送波束,也可以作为接收波束,其中,每个波束对应一个tci。初始配置的tci可以通过rrc信令携带,通过初始配置的tci的数量可以确定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示例性地,标准tci共包括64种配置,通过rrc携带64个tci,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64个。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媒体访问控制控制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 中携带tci,终端设备可以通过mac ce携带的tci的数量确定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或者,网络设备可以通过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携带tci,终端设备可以通过dci携带的tci的数量确定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
110.进一步地,在nr中,网络设备发送64个波束,终端设备选择其中信号最优的8个波束作为发送波束。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通信装置从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64/m个波束,第二通信装置可以选择其中信号最优的1-3 个波束作为发送波束,其中m和64/m为正整数。
111.采用上述设计,由于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因此能够减少功耗开销和资源开销。
112.针对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可能设计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
113.第一种可能的设计:多个第二波束为全向波束,多个第一波束为全向波束。
114.其中,多个第二波束可以通过多个第一波束均匀减少获得。例如,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n,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n的1/2,或1/4,或1/8,或1/m等,其中,n、m和n/m为正整数。
115.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假设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64个(未画出),多个第二波束数量为8个,其中,多个第二波束可以看作是多个第一波束每隔7个波束抽出一个波束得到的。
116.此外,第一通信装置采用第二波束发送之后,还可以进一步确定多个第三波束,多
个第三波束是多个第二波束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后确定的,第一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三波束,多个第三波束携带同步信号。例如,如图8所示,在图7的基础上,多个第二波束顺时针旋转相同角度θ得到多个第三波束。采用上述设计,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三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可以在减少功耗开销和资源开销的同时,实现第一通信装置能够与其他通信装置快速建立通信质量较佳的波束对。
117.其中,多个第二波束的旋转方向和/或旋转角度可以预先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18.在一示例中,上述角度可以是根据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和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确定的。例如,若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64个,多个第二波束数量为32个,多个第二波束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5.625度得到多个第三波束,此时,多个第三波束与多个第二波束构成多个第一波束。
119.在另一示例中,上述角度可以根据第一通信装置当前的信道质量或第一通信装置当前在服务小区所处的区域等因素确定,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120.一般地,由于波束旋转目的是为了覆盖多个第二波束没有覆盖的范围,因此,通过多个第二波束旋转后得到的多个第三波束可以覆盖部分多个第二波束没有覆盖的范围,例如,旋转角度可以为当前相邻波束的夹角的1/2,且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完成后,可以立即执行发送多个第三波束。例如,若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64个,多个第二波束数量为8个,多个第二波束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5.625度得到第1组多个第三波束,进一步地,第1组多个第三波束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5.625度得到第2组多个第三波束,以此类推,可以得到7 组不同于多个第二波束的多个第三波束。多个第二波束和7组多个第三波束可以构成多个第一波束。或者,若多个第二波束数量为8个,多个第二波束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22.5度得到多个第三波束。
121.在此基础上,第一通信装置在采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后,再下一次发送时,采用多个第二波束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得到的多个第三波束发送,并在采用多个第三波束发送后,再采用多个第三波束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得到的多个第四波束发送,以此类推,可以在减少功耗开销和资源开销的同时,达到与第一波束相同或更好的覆盖效果,提高通信质量。
122.第二种可能的设计:多个第二波束可以为非全向波束,多个第一波束可以为全向波束。此时,第一通信装置需要获取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其中,第一信息用于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其中,第一信息又可称为辅助信息,第一信息包括多个第二波束的隐含指示或关联指示。
123.示例性地,第一信息是由与第二通信装置连接的网络设备提供的;或者,第一信息由第一通信装置通过与第二通信装置建立的蓝牙连接获取的;或者,第一信息是由第一通信装置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或者,第一信息是通过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广播信息获取的。应理解的是,第一信息还可能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12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
125.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通信装置位于第一预设区域,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预设区域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其中,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与第一预设区域相对应。因此,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为多个第一波束的波束发
射方向的部分朝向。
126.示例性地,当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终端设备可以自主建立并存储预设区域,以及波束发射方向参数、波束硬件参数三者的对应关系。如表1和图9所示。预设区域的个数为4个,分别为预设区域1至预设区域4。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手机的位置信息确定手机位于预设区域1,则进一步可以根据上述对应关系确定与预设区域1对应的波束发射方向参数和波束硬件参数。
127.应理解的是,表1中所示的预编码矩阵可以是通过协议定义的。其中,基带芯片可以根据波束发射方向参数(w11,w21,w31,w41)确定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基带芯片和 /或控制电路(或控制模块)可以将波束硬件参数[电阻1,电压1,电流1,电感1]发送至参数调整电路,其中,参数调整电路为射频电路的一部分。射频电路采用波束硬件参数[电阻1,电压1,电流1,电感1]发送多个第二波束。
[0128]
表1
[0129]
预设区域波束发射方向参数波束硬件参数预设区域1(w11,w21,w31,w41)[电阻1,电压1,电流1,电感1]预设区域2(w12,w22,w32,w42)[电阻2,电压2,电流2,电感2]预设区域3(w13,w23,w33,w43)[电阻3,电压3,电流3,电感3]预设区域3(w14,w24,w34,w44)[电阻4,电压4,电流4,电感4]
[0130]
其中,在表1中,w11,w21,w31,w41为与预设区域1对应的波束发射方向参数,w11, w21,w31,w41为一组预编码矩阵;w12,w22,w32,w42为与预设区域2对应的波束发射方向参数,w12,w22,w32,w42为一组预编码矩阵;w13,w23,w33,w43为与预设区域 3对应的波束发射方向参数,w13,w23,w33,w43为一组预编码矩阵;w14,w24,w34, w44为与预设区域4对应的波束发射方向参数,w14,w24,w34,w44为一组预编码矩阵。电阻1,电压1,电流1,电感1为与预设区域1对应的波束硬件参数,电阻2,电压2,电流 2,电感2为与预设区域2对应的波束硬件参数,电阻3,电压3,电流3,电感3为与预设区域3对应的波束硬件参数,电阻4,电压4,电流4,电感4为与预设区域3对应的波束硬件参数。
[0131]
应理解的是,区域划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且波束发射方向参数和波束硬件参数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图9的区域划分方式以及表1所示的参数仅为举例,不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
[0132]
其中,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二通信装置对应的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信息。或者,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可以为第二通信装置相对于第一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例如,用户手持手机与自身佩戴的头盔进行通信,头盔位于手机的左上方。
[0133]
其中,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可以采用但不限于通过技术获得: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nr定位技术(包含小区块),无线上网(wi-fi) 定位,蓝牙(bluetooth)定位,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无线通信技术,紫蜂协议(zigbee)。其中,uwb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uwb不使用载波,而是使用短的能量脉冲序列,并通过正交频分调制或直接排序将脉冲扩展到一个频率范围内。
[0134]
例如,第一通信装置与手机a和手机b进行通信,则根据手机a的位置信息和手机b 的位置信息,确定如图10所示的第二波束。
[0135]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包括指示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
[0136]
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指示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其中,第二通信装置位于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所覆盖的区域。
[0137]
示例性地,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主动上报指示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该信息用于请求第一通信装置根据该信息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波束。例如,这里的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为ue或hmd等。
[0138]
此外,第一通信装置确定多个第三波束,多个第三波束是多个第二波束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角度θ后确定的。第一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三波束,多个第三波束携带同步信号。如图11所示,在图10的基础上,多个第二波束顺时针旋转相同角度得到多个第三波束。采用上述设计,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三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可以在减少功耗开销和资源开销的同时,实现第一通信装置能够与其他通信装置快速建立通信质量较佳的波束对。
[0139]
其中,多个第二波束的旋转方向和/或旋转角度可以预先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0140]
此外,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二模式回退至第一模式的可能实现方式。
[014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第二通信装置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通信装置切换至第一模式,则第一通信装置根据该指示信息从第二模式切换至第一模式。
[0142]
示例性地,第二通信装置通过测量第一通信装置发送的多个第二波束,确定多个第二波束的信号质量均较差,则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向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第一通信装置切换至第一模式。
[0143]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从第二模式切换至第一模式。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与上述第一预设条件相关,示例性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的电量高于预设电量值、第一通信装置的发热量小于预设发热量值、第一通信装置的移动速度高于预设速度值、第一通信装置位于第一通信装置的服务小区的边缘区域、第一通信装置的信道质量参数小于预设值中的至少一个。例如,第一通信装置确定自身电量低于20%,第一通信装置从第一模式切换至第二模式,第一通信装置在充电一段时间后,若第一通信装置的当前电量高于20%,则第一通信装置从第二模式切换至第一模式,或者,若第一通信装置的当前电量高于30%,则第一通信装置从第二模式切换至第一模式。因此,第一预设条件中的相关门限设置与第二预设条件中的相关门限设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此外,第二预设条件也可以与上述第一预设条件不相关,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144]
本技术考虑了sidelink之间的波束建立,两个终端设备通过pc5建立sidelink波束对时,根据定时机制,应当采用ssb等特定信号进行波束配对。
[0145]
基于此,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发射方法,该方法包括:
[0146]
步骤1200: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网络设备应用多个第一波束发送的信号。
[0147]
其中,这里的信号可以为同步信号或其他类型的信号,例如数据信号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0148]
步骤1210: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
[0149]
其中,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可以是指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向网络设备或其他终端设备发送同步信号。
[015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同步信号。
[0151]
示例性地,在sidelink场景下,终端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应用的波束的最大波束数量小于网络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应用的波束的最大波束数量。可以通过终端设备预配置好或通过网络设备配置的形式配置终端设备发送同步信号应用的波束的最大波束数量。例如,sidelink场景应用的最大波束数量为uu场景应用的最大波束数量的1/m,m为正整数。又例如,针对fr1 频段,由原先的64个波束变为64/m个波束。针对fr2频段,由原先的64个波束变为64/m 个波束。
[0152]
在nr标准中,网络设备通过tci指示波束信息,例如,tci包括波束的标识,每个tci 指示的波束既可以作为发送波束,也可以作为接收波束,其中,每个波束对应一个tci。初始配置的tci可以通过rrc信令携带,通过初始配置的tci的数量可以确定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示例性地,标准tci共包括64种配置,通过rrc携带64个tci,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64个。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mac ce中携带tci,终端设备可以通过mac ce携带的tci的数量确定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或者,网络设备可以通过dci携带tci,终端设备可以通过dci携带的tci的数量确定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
[0153]
进一步地,在nr中,网络设备发送64个波束,终端设备选择其中信号最优的8个波束作为发送波束。采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第一通信装置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64/m个波束,第二通信装置可以选择其中信号最优的1-3个波束作为发送波束,其中m和64/m为正整数。
[0154]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可以是指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同步信号。其中,第一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
[0155]
示例性地,若第一通信装置为手机,第二通信装置为hmd,用户手持手机与自身佩戴的 hmd进行通信,手机与hmd之间的距离较近,手机可以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向头盔发送同步信号。或者,若第一通信装置为车辆a,第二通信装置为车辆b,车辆a与车辆b属于一个车队,车辆a与车辆b进行通信,车辆a可以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向车辆b发送同步信号。
[0156]
以下针对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和波束发射方向进行说明:
[0157]
针对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
[0158]
在一示例中,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可以为64个,多个第二波束数量可以为6个、或8个、或12个、或16个、或24个、或32个、或36个。在另一示例中,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可以为32个,多个第二波束数量可以为6个、或8个、或12个、或16个、或24个。
[0159]
采用上述设计,由于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因此能够减少功耗开销和资源开销。
[0160]
针对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可能设计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
[0161]
第一种可能的设计:多个第二波束为全向波束,多个第一波束为全向波束。
[0162]
其中,多个第二波束可以通过多个第一波束均匀减少获得。例如,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n,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可以为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n的1/2,或1/4,或1/8,或1/m等,其中,n、m和n/m为正整数。
[0163]
示例性地,如图7所示,假设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64个(未画出),多个第二波束数量为8个,其中,多个第二波束可以看作是多个第一波束每隔7个波束抽出一个波束得到的。
[0164]
此外,第一通信装置采用第二波束发送之后,还可以进一步确定多个第三波束,多个第三波束是多个第二波束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后确定的。第一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三波束,多个第三波束携带同步信号。例如,如图8所示,在图7的基础上,多个第二波束顺时针旋转相同角度θ得到多个第三波束。采用上述设计,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三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可以在减少功耗开销和资源开销的同时,实现第一通信装置能够与其他通信装置快速建立通信质量较佳的波束对。
[0165]
其中,多个第二波束的旋转方向和/或旋转角度可以预先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0166]
在一示例中,上述角度可以是根据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和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确定的。例如,若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64个,多个第二波束数量为32个,多个第二波束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5.625度得到多个第三波束,此时,多个第三波束与多个第二波束构成多个第一波束。
[0167]
在另一示例中,上述角度可以根据第一通信装置当前的信道质量或第一通信装置当前在服务小区所处的区域等因素确定,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0168]
一般地,由于波束旋转目的是为了覆盖多个第二波束没有覆盖的范围,因此,通过多个第二波束旋转后得到的多个第三波束可以覆盖部分多个第二波束没有覆盖的范围,例如,旋转角度可以为当前相邻波束的夹角的1/2,且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完成后,可以立即执行发送多个第三波束。例如,若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64个,多个第二波束数量为8个,多个第二波束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5.625度得到第1组多个第三波束,进一步地,第1组多个第三波束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5.625度得到第2组多个第三波束,以此类推,可以得到7 组不同于多个第二波束的多个第三波束。多个第二波束和7组多个第三波束可以构成多个第一波束。或者,若多个第二波束数量为8个,多个第二波束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22.5度得到多个第三波束。
[0169]
在此基础上,第一通信装置在采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后,再下一次发送时,采用多个第二波束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得到的多个第三波束发送,并在采用多个第三波束发送后,再采用多个第三波束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得到的多个第四波束发送,以此类推,可以在减少功耗开销和资源开销的同时,达到与第一波束相同或更好的覆盖效果,提高通信质量。
[0170]
第二种可能的设计:多个第二波束还可以为非全向波束,多个第一波束可以为全向波束。此时,第一通信装置需要获取第一信息,根据第一信息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其中,第一信息用于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其中,第一信息又可称为辅助信息,第一信息包括多个第二波束的隐含指示或关联指示。
[0171]
示例性地,第一信息是由与第二通信装置连接的网络设备提供的;或者,第一信息
由第一通信装置通过与第二通信装置建立的蓝牙连接获取的;或者,第一信息是由第一通信装置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或者,第一信息是通过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广播信息获取的。应理解的是,第一信息还可能是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0172]
第一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可能的设计:
[017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包括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
[0174]
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二通信装置位于第一预设区域,第一通信装置根据第一预设区域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其中,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与第一预设区域相对应。因此,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为多个第一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部分朝向。
[0175]
示例性地,当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预设区域,以及预设区域与波束发射方向参数、波束硬件参数的对应关系。如表1和图9所示。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通信装置配置4个预设区域,分别为预设区域1至预设区域4。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手机的位置信息确定手机位于预设区域1,则进一步可以根据上述对应关系确定与预设区域1对应的波束发射方向参数和波束硬件参数。
[0176]
其中,在表1中,w11,w21,w31,w41为与预设区域1对应的波束发射方向参数,w11, w21,w31,w41为一组预编码矩阵;w12,w22,w32,w42为与预设区域2对应的波束发射方向参数,w12,w22,w32,w42为一组预编码矩阵;w13,w23,w33,w43为与预设区域 3对应的波束发射方向参数,w13,w23,w33,w43为一组预编码矩阵;w14,w24,w34, w44为与预设区域4对应的波束发射方向参数,w14,w24,w34,w44为一组预编码矩阵。电阻1,电压1,电流1,电感1为与预设区域1对应的波束硬件参数,电阻2,电压2,电流 2,电感2为与预设区域2对应的波束硬件参数,电阻3,电压3,电流3,电感3为与预设区域3对应的波束硬件参数,电阻4,电压4,电流4,电感4为与预设区域3对应的波束硬件参数。
[0177]
应理解的是,区域划分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且波束发射方向参数和波束硬件参数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图9的区域划分方式以及表1所示的参数仅为举例,不作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
[0178]
其中,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为第二通信装置对应的gps信息。或者,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为第二通信装置相对于第一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例如,用户手持手机与自身佩戴的头盔进行通信,头盔位于手机的左上方。
[0179]
其中,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可以采用但不限于通过技术获得:gps,gnss,nr定位技术(包含小区块),wifi定位,bluetooth定位,uwb无线通信技术,zigbee。其中,uwb 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uwb不使用载波,而是使用短的能量脉冲序列,并通过正交频分调制或直接排序将脉冲扩展到一个频率范围内。
[0180]
例如,第一通信装置与手机a和手机b进行通信,则根据手机a的位置信息和手机b 的位置信息,确定如图10所示的第二波束。
[0181]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信息包括指示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
[0182]
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指示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其中,第二通信装置位于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所覆盖的区域。
[0183]
示例性地,第二通信装置可以主动上报指示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
息,该信息用于请求第一通信装置根据该信息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波束。
[0184]
此外,第一通信装置确定多个第三波束,多个第三波束是多个第二波束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角度θ后确定的。第一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三波束,多个第三波束携带同步信号。如图 11所示,在图10的基础上,多个第二波束顺时针旋转相同角度得到多个第三波束。采用上述设计,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三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可以在减少功耗开销和资源开销的同时,实现第一通信装置能够与其他通信装置快速建立通信质量较佳的波束对。
[0185]
其中,多个第二波束的旋转方向和/或旋转角度可以预先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0186]
上述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各个网元本身、以及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技术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技术的范围。
[0187]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1300,该装置1300包括收发单元1302和处理单元1301。
[0188]
一示例中,装置13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通信装置的功能。该装置还可以是第一通信装置中的芯片系统。
[0189]
收发单元1302,用于在第一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一波束,所述多个第一波束携带同步信号;
[0190]
处理单元1301,用于切换至第二模式;
[0191]
所述收发单元1302,用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二波束,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所述多个第二波束携带同步信号。
[0192]
一示例中,装置13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通信装置的功能。该装置还可以是第一通信装置中的芯片系统。
[0193]
处理单元1301调用于收发单元1302,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应用多个第一波束发送的信号;
[0194]
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
[0195]
关于处理单元1301、收发单元1302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方法实施例中的记载。本技术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0196]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变形,该装置可以为芯片系统。本技术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示例性地,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接口电路,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执行
上述各个实施例的方法。其中,处理器完成上述处理单元1301的功能,接口电路完成上述收发单元 1302的功能。
[0197]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1400。该装置1400中包括:通信接口1401、至少一个处理器1402、至少一个存储器1403。通信接口1401,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14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存储器14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402调用存储器1403存储的计算机程序,通过通信接口1401收发数据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0198]
示例性地,当该装置为第一通信装置时,存储器14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402 调用存储器1403存储的计算机程序,通过通信接口1401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
[0199]
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信接口1401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处理器140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存储器1403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存储器1403和处理器1402耦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隔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作为另一种实现,存储器1403还可以位于装置1400之外。处理器1402可以和存储器1403协同操作。处理器1402可以执行存储器1403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403中的至少一个也可以包括于处理器1402中。本技术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 1401、处理器1402以及存储器1403之间的连接介质。例如,本技术实施例在图14中以存储器1403、处理器1402以及通信接口1401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0200]
可以理解的,上述图13所示实施例中的装置可以以图14所示的装置1400实现。具体的,处理单元1301可以由处理器1402实现,收发单元1302可以由通信接口1401实现。
[0201]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个实施例所示的方法。
[0202]
实施例1、一种波束发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0203]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第一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一波束,所述多个第一波束携带同步信号;
[0204]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切换至第二模式;
[0205]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二波束,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所述多个第二波束携带同步信号。
[0206]
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为6个、或8 个、或12个、或16个、或24个、或32个、或36个。
[0207]
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 64个。
[0208]
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3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切换至第二模式,包括:
[0209]
实施例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切换至所述第二模式;
[0210]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值、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发热量大于预设发热量值、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移动速度低于预设速度值、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服务小区的预设区域、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信道质量参数大于预设值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0211]
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4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多个第二波束为全向波束,所述多个第一波束为全向波束。
[0212]
实施例6、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4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还包括:
[0213]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
[0214]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
[0215]
实施例7、根据实施例6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二波束,包括:
[0216]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二波束;
[0217]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包括:
[0218]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位于第一预设区域;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
[0219]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
[0220]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相对应。
[0221]
实施例8、根据实施例7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对应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
[0222]
实施例9、根据实施例6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二波束,包括:
[0223]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二波束;
[0224]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包括:
[0225]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指示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
[0226]
实施例10、根据实施例7至实施例9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第一信息是由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连接的网络设备提供的;或者,所述第一信息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通过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建立的蓝牙连接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广播信息获取的。
[0227]
实施例11、根据实施例7至实施例10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第一通
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
[0228]
实施例12、根据实施例7至实施例11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还包括:
[0229]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
[0230]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
[0231]
实施例13、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11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还包括:
[0232]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
[0233]
实施例14、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13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还包括:
[0234]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多个第三波束,所述多个第三波束是所述多个第二波束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后确定的;
[0235]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多个第三波束,所述多个第三波束携带同步信号。
[0236]
实施例15、根据实施例14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角度是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和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确定的。
[0237]
实施例16、根据实施例1至13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还包括:
[0238]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
[0239]
实施例17、一种波束发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0240]
第一通信装置接收网络设备应用多个第一波束发送的信号;
[0241]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
[0242]
实施例18、根据实施例17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还包括:
[0243]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应用所述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同步信号。
[0244]
实施例19、根据实施例17或实施例18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为6个、或8个、或12个、或16个、或24个、或32个、或36个。
[0245]
实施例20、根据实施例19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64个。
[0246]
实施例21、根据实施例17至实施例20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多个第二波束为全向波束,所述多个第一波束为全向波束。
[0247]
实施例22、根据实施例17至实施例20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还包括:
[0248]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
[0249]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
[0250]
实施例23、根据实施例22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包括:
[0251]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同步信号;
[0252]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包括:
[0253]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位于第一预设区域;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
[0254]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
[0255]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相对应。
[0256]
实施例24、根据实施例23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对应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
[0257]
实施例25、根据实施例22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同步信号,包括:
[0258]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同步信号;
[0259]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多个第二波束,包括:
[0260]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根据指示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
[0261]
实施例26、根据实施例23至实施例25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第一信息是由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连接的网络设备提供的;或者,所述第一信息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通过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建立的蓝牙连接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广播信息获取的。
[0262]
实施例27、根据实施例22至26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
[0263]
实施例28、根据实施例17至27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还包括:
[0264]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确定多个第三波束,所述多个第三波束是所述多个第二波束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后确定的;
[0265]
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多个第三波束,所述多个第三波束携带同步信号。
[0266]
实施例29、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所述角度是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和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确定的。
[0267]
实施例30、一种波束发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为第一通信装置,该装置包括:
[0268]
收发单元,用于在第一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一波束,所述多个第一波束携带同步信号;
[0269]
处理单元,用于切换至第二模式;
[0270]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发送多个第二波束,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所述多个第二波束携带同步信号。
[0271]
实施例31、根据实施例30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为6个、或8 个、或12个、或16个、或24个、或32个、或36个。
[0272]
实施例32、根据实施例30或实施例31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64个。
[0273]
实施例33、根据实施例30至实施例32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切换至所述第二模式;
[0274]
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电量低于预设电量值、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发热量大于预设发热量值、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移动速度低于预设速度值、所述第
一通信装置位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服务小区的预设区域、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信道质量参数大于预设值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0275]
实施例34、根据实施例30至实施例33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多个第二波束为全向波束,所述多个第一波束为全向波束。
[0276]
实施例35、根据实施例30至实施例33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处理单元调用所述收发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
[0277]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
[0278]
实施例36、根据实施例35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二波束;
[0279]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位于第一预设区域;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
[0280]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相对应。
[0281]
实施例37、根据实施例36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对应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
[0282]
实施例38、根据实施例35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多个第二波束;
[0283]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指示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
[0284]
实施例39、根据实施例36至实施例38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第一信息是由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连接的网络设备提供的;或者,所述第一信息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通过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建立的蓝牙连接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广播信息获取的。
[0285]
实施例40、根据实施例36至实施例39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
[0286]
实施例41、根据实施例36至实施例40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
[0287]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
[0288]
实施例42、根据实施例30至实施例40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切换至所述第一模式。
[0289]
实施例43、根据实施例30至实施例42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多个第三波束,所述多个第三波束是所述多个第二波束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后确定的;
[0290]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多个第三波束,所述多个第三波束携带同步信号。
[0291]
实施例44、根据实施例43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角度是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和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确定的。
[0292]
实施例45、根据实施例30至44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
[0293]
实施例46、一种波束发射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
[0294]
处理单元调用于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应用多个第一波束发送的信号;
[0295]
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同步信号;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
[0296]
实施例47、根据实施例46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应用所述多个第二波束发送同步信号。
[0297]
实施例48、根据实施例46或实施例47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为6个、或8个、或12个、或16个、或24个、或32个、或36个。
[0298]
实施例49、根据实施例48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为64个。
[0299]
实施例50、根据实施例46至实施例49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多个第二波束为全向波束,所述多个第一波束为全向波束。
[0300]
实施例51、根据实施例46至实施例49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还包括:
[0301]
所述处理单元调用于所述收发单元,用于获取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
[0302]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
[0303]
实施例52、根据实施例51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同步信号;
[0304]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位于第一预设区域;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
[0305]
根据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
[0306]
其中,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区域相对应。
[0307]
实施例53、根据实施例52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对应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信息;或者,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位置信息。
[0308]
实施例54、根据实施例51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应用多个第二波束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同步信号;
[0309]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指示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确定所述多个第二波束;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指示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波束发射方向的信息。
[0310]
实施例55、根据实施例52至实施例54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第一信息是由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连接的网络设备提供的;或者,所述第一信息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通过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建立的蓝牙连接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是由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的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或者,所述第一信息是通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发送的广播信息获取的。
[0311]
实施例56、根据实施例52至55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第二终端设备;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
[0312]
实施例57、根据实施例52至56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多个第三波束,所述多个第三波束是所述多个第二波束向同一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后确定的;
[0313]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多个第三波束,所述多个第三波束携带同步信号。
[0314]
实施例58、根据实施例57所述的波束发射装置,所述角度是根据所述多个第一波束的数量和所述多个第二波束的数量确定的。
[0315]
实施例59、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实施例1至实施例 16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
[0316]
实施例60、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实施例17至实施例 29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
[0317]
实施例61、一种芯片,其中,所述芯片与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耦合,使得所述芯片在运行时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如实施例1至实施例29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
[0318]
实施例6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在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如实施例1至实施例29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
[0319]
实施例63、一种包含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如实施例1至实施例29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波束发射方法。
[0320]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术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321]
本技术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322]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323]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324]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