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3 02: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背光 模组 装置 显示 光学


1.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高可靠度以及光学品味佳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目前市场对于液晶显示面板皆朝向薄型化的方向发展,在薄型化的过程中,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包含的元件互相影响的程度也相对增加,进而导致可靠度以及发光面质量的问题,例如液晶显示面板在经历较大温度变化时体积的膨胀或缩减,可能导致因反射件、印刷电路板及光学膜片位移所造成的漏光或者经长期使用或挑战测试前后的光学品味不佳等问题,故如何提高背光模组的可靠度及发光面质量为需要不断改进的项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高可靠度以及光学品味佳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4.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含固定框架、导光板、印刷电路板、光源单元以及反射件,该固定框架包含第一侧及第二侧,该导光板包含固定侧及入光侧,该固定侧固设于该固定框架的该第一侧,且该入光侧邻近该第二侧,该印刷电路板固设于该导光板的邻近该入光侧处,该光源单元电性连接于该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用以驱动该光源单元发出光线,其中,该光源单元所发出的光线经由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进入该导光板并自该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光,该反射件固设于该印刷电路板的邻近该入光侧处,且该反射件沿该导光板的入光侧朝向该固定侧延伸,该反射件与该固定框架分离。
5.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其包含固定框架、导光板、印刷电路板、光源单元以及反射件,该固定框架包含第一侧及第二侧,该导光板包含固定侧及入光侧,该固定侧固设于该固定框架的该第一侧,且该入光侧邻近该第二侧,该印刷电路板固设于该导光板的邻近该入光侧处,该光源单元电性连接于该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用以驱动该光源单元发出光线,其中,该光源单元所发出的光线经由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进入该导光板并自该导光板的出光面出光,该反射件固设于该导光板的邻近该入光侧处,且该反射件沿该导光板的入光侧朝向该固定侧延伸,该反射件与该固定框架分离。
6.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含液晶面板以及上述的背光模组,其中,该背光模组设置在该液晶面板的下方并且将光提供给该液晶面板。
7.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借由导光板的固定侧固设于该固定框架的该第一侧,使得设置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的其他元件不用固设于该固定框架,因此当该导光板的体积发生变化时(例如热胀冷缩),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以及设置于该处的元件可以相对于该固定框架同步地位移,其中,只有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是可相对于该固定框架位移的,该固定侧相对于该固定框架是不可位移的,因此,本发明的该导光板
以及设置于该入光侧的元件不会因为该导光板的体积发生变化而改变其相对位置,据此,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在经历各种温度变化时可以具有较高的可靠度或发光面质量。再者,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与周围元件组合在一起且并未固设于该固定框架,因此可以简化组装步骤,并减少背光模组元件组装的困难度。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9.图2为沿着图1的剖切线a-a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10.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详细结构剖面图。
11.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12.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详细结构剖面图。
13.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通过参考以下的详细描述并同时结合附图可以理解本发明,须注意的是,为了使读者能容易了解本发明及为了附图的简洁,本揭露中的多张附图只绘出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一部分,且至少部分附图中的特定元件并非依照实际比例绘图。此外,图中各元件的数量及尺寸仅作为示意,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15.当相应的构件例如膜层或区域被称为「在另一个构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构件上,或者两者之间可存在有其他构件。另一方面,当构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构件上」时,则两者之间不存在任何构件。另外,当构件被称为「在另一个构件上」时,两者在俯视方向上有上下关系,而此构件可在另一个构件的上方或下方,而此上下关系取决于装置的取向(orientation)。
16.应当理解,当构件或膜层被称为「连接至」另一个构件或膜层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此另一构件或膜层,或者两者之间存在插入的构件或膜层。当构件被称为「直接连接至」另一个构件或膜层时,两者之间不存在有插入的构件或膜层。另外,当构件被称为「耦接于另一个构件(或其变体)」时,它可以直接地连接到此另一构件,通过一个或多个构件间接地连接(例如电性接)到此另一构件。当构件或膜层被称为「固定地设置于」或「固设于」另一个构件或膜层时,此构件或膜层以及另一构件或膜层互相连接且无法相对于彼此位移。
17.须知悉的是,以下所举实施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不与本发明相冲突下,将数个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进行替换、重组、混合以完成其他实施例。
18.请参考图1及图2,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沿着图1的剖切线a-a的结构剖面示意图。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包括背光模组10以及液晶面板30,其中,背光模组10设置在液晶面板30下方并且将光提供给液晶面板30。背光模组10包含固定框架12、导光板14、印刷电路板16、光源单元18以及反射件20,其中,印刷电路板16亦可选择为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且可适应于固定框架12或导光板14的结构。固定框架12包含背板11以及承载部13,其中,背板11用以承载导光板14,承载部13用以供液晶面板30放置,且固定框架12另包含第一侧12a以及与第一侧12a相对的第二侧12b(例如天侧与地侧),导光板14包含固定侧14a、与固定侧14a相对的入光侧14b以及连
接于固定侧14a与入光侧14b之间的出光面14c,导光板14的固定侧14a设置(例如借由导光板胶带15固定地设置)于固定框架12的第一侧12a,而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位于邻近第二侧12b处,即仅有导光板14的固定侧14a固设于固定框架12上,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并未固定于固定框架12因而形成自由端。印刷电路板16设置(例如固定地设置)于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光源单元18电性连接印刷电路板16,印刷电路板16可用以驱动光源单元18发出光线,其中,光源单元18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进入导光板14,并且自导光板14的出光面14c出光,反射件20设置(例如固定地设置)于印刷电路板16上,且反射件20沿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朝向固定侧14a延伸并覆盖于导光板14的出光面14c上,换句话说,印刷电路板16与反射件20设置于导光板14的出光面14c的邻近入光侧14b处,且印刷电路板16位于反射件20与导光板14之间。
19.较佳地,反射件20包含固定部21,反射件20借由固定部21固设于印刷电路板16的邻近入光侧14b处,也就是指反射件20与固定框架12分离。值得一提的是,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周围的元件(例如印刷电路板16、光源单元18以及反射件20)均未固设于固定框架12。较佳地,背光模组10更包含设置于导光板14的出光面14c上的光学膜片22,其中,光学膜片22邻近于入光侧14b的一部分覆盖于反射件20上。
20.当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承受高温受热时,借由导光板14的固定侧14a固设于固定框架12上,使得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并未固设于固定框架12,也就是说,印刷电路板16以及反射件20附着于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但未固着于固定框架12。换句话说,当导光板14因受热而使得体积沿着方向d膨胀时,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沿着方向d相对于固定框架12位移,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位移并非导光板14相对于固定框架12位移,而是由于体积变化而导致的导光板14未固设的一端(即自由端)相对于固定框架12移动,印刷电路板16、光源单元18以及反射件20可以与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相对于固定框架12同步位移。另一方面,当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承受低温,即导光板14受冷而体积缩减时,印刷电路板16、光源单元18、反射件20以及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沿着相反于方向d的方向位移。
21.请参考图3,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详细的结构剖面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包含背光模组10以及液晶面板30,其中,液晶面板30借由上面板胶带302及下面板胶带304设置于固定框架12上。印刷电路板16借由电路板胶带162固设于导光板14的出光面14c上且邻近入光侧14b,反射件20借由反射件胶带164固定设于印刷电路板16上,导光板14的固定端14a借由导光板胶带15固设于固定框架12的第一侧12a,导光板14与固定框架12之间还设置有主反射件32,主反射件32借由主反射件胶带34固设于固定框架12,主反射件32用以反射导光板14内的光,以使导光板14内的光能从出光面14c射出,在本实施例中,光学膜片22包含有棱镜片24、下扩散膜25以及上扩散膜26,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值得注意是,从光源单元18到反射件20的边缘定义有反射距离rd,由于反射件20固设于导光板14,因此当导光板14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反射距离rd可以维持不变,以进一步达成减少漏光的功效。
22.依据上述配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借由导光板14的固定侧14a固设于固定框架12的第一侧12a,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以及其周围的元件并未固设于固定框架12而可相对位移,一方面可确保导光板14的热胀冷缩在固定框架12中得到空间上的纾解,使导光板14不易发生变形,如此,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更高的可靠度;另一方面,当本发明的显示装
置100在经历温度、湿度变化时,印刷电路板16、光源单元18、反射件20与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及/或光学膜片22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而只有该些元件与固定框架12之间的相对位置会改变,因此可进一步防止背光模组10漏光以及因漏光所产生的发光面质量不佳的问题。如此一来,本发明的显示装置100具有较高的可靠度及更佳的光学品味。再者,由于不需要将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与周围元件与固定框架12进行黏合,因此可以简化组装步骤,并减少背光模组10元件组装的困难度。
23.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包括背光模组50以及液晶面板30。具体而言,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主要差异在于:背光模组50的反射件20固设于导光板14的邻近入光侧14b处,且印刷电路板16与反射件20分别设置于导光板14的邻近入光侧14b的相反两侧。值得注意的是,反射件20固设于导光板14的出光面14c,反射件20并未固设于固定框架12,换句话说,反射件20可相对于固定框架12位移。另一方面,印刷电路板16设于导光板14的与出光面14c相对的另一面上,借此可随着导光板14的热胀冷缩而相对位移,进而确保印刷电路板16与光源单元18相对于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c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进而确保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具有较高的可靠度与较佳的光学品味。
24.依据上述配置,本案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的印刷电路板16、光源单元18、反射件20以及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均未固设于固定框架12,因此,本发明的显示装置200不会因经历温度变化而导致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的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由此可防止背光模组50漏光以及因漏光所产生的发光面质量不佳的问题,以及可减少背光模组50元件组装的困难度。
25.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详细的结构剖面图。其中,固定框架12的第一侧12a处以及周围元件,均与图3相同,为了简明起见,图5仅绘示固定框架12的第二侧12b处与周围元件,省略固定框架12的第一侧12a处以及周围元件的绘示。显示装置200包括背光模组50以及液晶面板30,液晶面板30借由下面板胶带304设置于固定框架12上,背光模组50的印刷电路板16置于导光板14以及固定框架12之间且设于导光板14的靠近固定框架12的第二侧12b,而反射件20直接固设于导光板14并覆盖于光源单元18上。相似地,从光源单元18到反射件20的边缘定义有反射距离rd,由于反射件20固设于导光板14,因此当导光板14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反射距离rd可以维持不变,以进一步达成减少漏光的功效。
26.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包括背光模组60以及液晶面板30。具体而言,此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300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的元件配置相似,印刷电路板16、光源单元18、反射件20固设于导光板14的入光侧14b,而非固设于固定框架12,主要差异在于:反射件20设置于印刷电路板16以及导光板14之间。因此,当导光板14的体积发生变化时,印刷电路板16、光源单元18、反射件20不会因为温度变化而导致元件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由此可防止背光模组60漏光以及因漏光所产生的发光面质量不佳等问题。
27.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借由导光板的固定侧固设于该固定框架的该第一侧,使得设置于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的其他元件不用固设于该固定框
架,因此当该导光板的体积发生变化(例如热胀冷缩)时,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以及设置于该入光侧处的元件可以相对于该固定框架同步地位移,其中,只有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是可相对于该固定框架位移的,该固定侧相对于该固定框架是不可位移的,因此,本发明的该导光板以及设置于该入光侧的元件不会因为该导光板的体积发生变化而改变其相对位置,据此,本发明的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在经历各种温度变化时可以具有较高的可靠度或发光面质量。再者,该导光板的该入光侧与周围元件组合在一起且并未固设于该固定框架,因此可以简化组装步骤,并减少背光模组元件组装的困难度。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29.【附图标记列表】
30.100,200,300
ꢀꢀꢀꢀꢀ
显示装置
31.10,50,60
ꢀꢀꢀꢀꢀꢀꢀꢀ
背光模组
32.11
ꢀꢀꢀꢀꢀꢀꢀꢀꢀꢀꢀꢀꢀꢀ
背板
33.12
ꢀꢀꢀꢀꢀꢀꢀꢀꢀꢀꢀꢀꢀꢀ
固定框架
34.12a
ꢀꢀꢀꢀꢀꢀꢀꢀꢀꢀꢀꢀꢀ
第一侧
35.12b
ꢀꢀꢀꢀꢀꢀꢀꢀꢀꢀꢀꢀꢀ
第二侧
36.13
ꢀꢀꢀꢀꢀꢀꢀꢀꢀꢀꢀꢀꢀꢀ
承载部
37.14
ꢀꢀꢀꢀꢀꢀꢀꢀꢀꢀꢀꢀꢀꢀ
导光板
38.14a
ꢀꢀꢀꢀꢀꢀꢀꢀꢀꢀꢀꢀꢀ
固定侧
39.14b
ꢀꢀꢀꢀꢀꢀꢀꢀꢀꢀꢀꢀꢀ
入光侧
40.14c
ꢀꢀꢀꢀꢀꢀꢀꢀꢀꢀꢀꢀꢀ
出光面
41.15
ꢀꢀꢀꢀꢀꢀꢀꢀꢀꢀꢀꢀꢀꢀ
导光板胶带
42.16
ꢀꢀꢀꢀꢀꢀꢀꢀꢀꢀꢀꢀꢀꢀ
印刷电路板
43.162
ꢀꢀꢀꢀꢀꢀꢀꢀꢀꢀꢀꢀꢀ
电路板胶带
44.164
ꢀꢀꢀꢀꢀꢀꢀꢀꢀꢀꢀꢀꢀ
反射件胶带
45.20
ꢀꢀꢀꢀꢀꢀꢀꢀꢀꢀꢀꢀꢀꢀ
反射件
46.22
ꢀꢀꢀꢀꢀꢀꢀꢀꢀꢀꢀꢀꢀꢀ
光学膜片
47.24
ꢀꢀꢀꢀꢀꢀꢀꢀꢀꢀꢀꢀꢀꢀ
棱镜片
48.25
ꢀꢀꢀꢀꢀꢀꢀꢀꢀꢀꢀꢀꢀꢀ
下扩散膜
49.26
ꢀꢀꢀꢀꢀꢀꢀꢀꢀꢀꢀꢀꢀꢀ
上扩散膜
50.30
ꢀꢀꢀꢀꢀꢀꢀꢀꢀꢀꢀꢀꢀꢀ
液晶面板
51.302
ꢀꢀꢀꢀꢀꢀꢀꢀꢀꢀꢀꢀꢀ
上面板胶带
52.304
ꢀꢀꢀꢀꢀꢀꢀꢀꢀꢀꢀꢀꢀ
下面板胶带
53.32
ꢀꢀꢀꢀꢀꢀꢀꢀꢀꢀꢀꢀꢀꢀ
主反射件
54.34
ꢀꢀꢀꢀꢀꢀꢀꢀꢀꢀꢀꢀꢀꢀ
主反射件胶带
55.d
ꢀꢀꢀꢀꢀꢀꢀꢀꢀꢀꢀꢀꢀꢀꢀ
方向
56.rd
ꢀꢀꢀꢀꢀꢀꢀꢀꢀꢀꢀꢀꢀꢀ
反射距离。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