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换热设备及空调、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2021-10-29 22: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空调 风量 装置 换热 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器和至少一个风栅;所述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区,所述至少一个风栅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区中的至少一个换热区的进风侧,所述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可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栅包括:风栅框架;至少两个叶片,依次排列于所述风栅框架内;叶片转动机构,安装在所述风栅框架上且与所述至少两个叶片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栅框架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每个所述叶片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侧,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转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转轴、电机和传动部件;所述至少两个转轴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叶片一一对应,所述叶片通过对应的转轴安装在所述风栅框架内;每个所述转轴均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传动部件套设于所有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电机设置于指定转轴的第一端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部件和所述至少两个转轴带动叶片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栅还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条,安装于所述风栅框架内,每个所述支撑条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至少两个通孔与所述至少两个叶片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叶片穿过所有支撑条上对应位置的通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只安装一个风栅,所述风栅安装在目标换热区的进风侧,所述目标换热区是所有换热区在未安装风栅时同一风机频率下风速最低的换热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的范围为0度至90度。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换热器的上方,且所述风机在所述换热器处产生负压。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设备。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位于室外机中。11.一种风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调,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的能力需求;根据所述能力需求控制所述空调中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能力需求控制所述空调中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包括:确定换热器的各换热区与电子膨胀阀的对应控制关系;确定所述换热器安装的风栅个数;根据所述对应控制关系、所述风栅个数和所述能力需求,控制所述空调中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风栅个数为一个,且所述换热器的各换热区分别由各自对应的电子膨胀阀控制各自的冷媒流量,控制所述空调中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包括:若所述能力需求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和/或,安装有所述风栅的换热区对应的电子膨胀阀为最大开度,则控制所述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为第一角度;若所述能力需求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或,安装有所述风栅的换热区对应的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为最大开度乘以所述能力需求,则控制所述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为第二角度;若所述能力需求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和/或,安装有所述风栅的换热区对应的电子膨胀阀关闭,则控制所述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为0;其中,所述第二角度小于所述第一角度。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一角度:f1=f0×△
t1,其中,f1表示所述第一角度,f0=90
°


t1表示预设的换热器风量分布的第一仿真系数。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二角度:f2=f0×
qc,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角度,f0=90
°
,qc表示所述能力需求。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风栅个数为一个,且所述换热器的各换热区由同一个电子膨胀阀控制冷媒流量,控制所述空调中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包括:若所述能力需求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控制所述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为第三角度;若所述能力需求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控制所述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为第四角度,其中,所述第三角度大于所述第四角度。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三角度:f3=f0×△
t2,其中,f3表示所述第三角度,f0=90
°


t2表示预设的换热器风量分布的第二仿真系数。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第四角度:f4=f0×
qc,其中,f4表示所述第四角度,f0=90
°
,qc表示所述能力需求。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风栅个数为至少两个,且所述换热器的各换热区由同一个电子膨胀阀控制冷媒流量,控制所述空调中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包括:控制第一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大于第二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其中,所述第一风栅所安装的换热区比所述第二风栅所安装的换热区在未安装风栅时同一风机频率下的风速高,且同一风栅在能力需求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的叶片开启角度大于在能力需求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时的叶片开启角度。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风栅个数为至少两个,且所述换
热器的各换热区分别由各自对应的电子膨胀阀控制各自的冷媒流量,控制所述空调中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包括:针对安装有风栅且对应的电子膨胀阀处于开启状态的至少两个换热区,控制第一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大于第二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其中,所述第一风栅所安装的换热区比所述第二风栅所安装的换热区在未安装风栅时同一风机频率下的风速高,且同一风栅对应的电子膨胀阀开度越大,该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越大;针对安装有风栅且对应的电子膨胀阀处于关闭状态的换热区,控制对应的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为0。21.一种风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空调,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空调的能力需求;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能力需求控制所述空调中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风量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换热设备及空调、风量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换热设备包括:换热器和至少一个风栅;所述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区,所述至少一个风栅分别对应安装在所述至少两个换热区中的至少一个换热区的进风侧,所述风栅的叶片开启角度可调。本发明在换热器的换热区的进风侧安装叶片开启角度可调的风栅,通过对叶片开启角度的调整能够对进入换热器的空气流动方向进行调整,改变进气流程,从而改善换热器风速及风量分布不均的问题,提高换热器换热效率和换热性能。换热效率和换热性能。换热效率和换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熊建国 曹勋 张仕强 郭建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7
技术公布日:2021/10/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