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公交车智能进站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29 22: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公交车 地说 系统 进站 智能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公交车系统,具体地说,涉及公交车智能进站系统。


背景技术:

2.公交车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载体,乘坐公交出行是目前倡导的环保出行方式。随着城市人口的逐步密集,对于公共交通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道路车辆密集,交通堵塞问题时有发生。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204207u公开了一种可查看公交车进站时间的站点牌电子显示装置,包括公交车车载gps终端、数字中心服务器、信息发射器、带有gps定位功能的站点信息接收终端和带有显示屏的公交车站牌,通过公交车站牌上的站点显示指示,能直观的让等候乘客方便及时了解公交车运行及到站位置时间信息,避免市民到公交车站无预期长时间的等候,提高市民乘坐公交车效率。
4.虽然通过站牌进行显示,提高了市民的乘车效率,可是公交车必须每站停靠,每站停靠都要提前变道并道、停靠、报站、开门、关门、启动、变道等过程,而坐过公交车的人都知道,并不是每个站都有停靠的必要,例如,车上无人下车,站内无人上车,那么这样因停站伴随的一系列操作都是无用功,不仅是无用功还会降低公交车运营效率,更有甚至还会在变道过程中出现剐蹭等交通事故,拖慢整个道路车辆流速造成交通拥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公交车智能进站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公交车智能进站系统,包括智能进站平台,所述智能进站平台包括站点终端、调度单元和车载终端,所述车载终端的输出端与调度单元连接,用于将车载数据发送至调度单元,所述站点终端与调度单元建立通信,用于调取调度单元内的车载数据,所述站点终端包括站点乘客交互模块,所述车载终端包括车载交互模块,其中:
7.车载交互模块包括下车需求输入模块和驾驶员通知模块,站点乘客交互模块和下车需求输入模块分别将搭乘需求和下车需求经过调度单元发送至驾驶员通知模块,驾驶员通知模块用于提醒驾驶员上下车需求。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载终端还包括车辆定位模块和车载处理模块,车辆定位模块用于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车载处理模块用于对车辆定位模块获取的位置信息进行处理,并发至调度单元。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站点乘客交互模块采用液晶电子触控显示屏,用于显示预存于调取调度单元内的电子地图和通过该站点的各条公交线路运营图。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驾驶员通知模块通知的方式包括音乐、语言和灯光提醒。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辆接近相应站点时驾驶员通知模块发出通知。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辆接近相应站点的计算公式如下:
[0013][0014]
其中,为发出信号;为经过滤波器处理的位置信号;τ
k
为k时刻下车辆的位置信息;h为接近相应站点的位置函数。
[0015]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晶电子触控显示屏用于输入所在站点的搭乘需求信息,其输入方式包括触摸输入和语音输入。
[0016]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站点乘客交互模块和下车需求输入模块均采用公交搭乘手机app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数据的接收。
[0017]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灯光提醒通过灯光显示面板进行显示。
[0018]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进站平台还包括收费模块,收费模块支付的方式包括乘车卡和手机支付。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0]
该公交车智能进站系统中,只有在有乘客需要在某站点下车或站点乘客需要在某站点上车时,才需要在到达站点之前执行在变道、停靠、报站、开门、关门、启动、变道等操作过程,在不必进站时驾驶者(也可以无人驾驶的电脑模块)能提前知悉,则可免去这一系列操作,从而使公交车有选择性地进站,大大缩短行车时间,增加运力,提高公路的通行效率,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附图说明
[002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模块流程框图;
[002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收费模块工作流程框图;
[002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站点乘客交互模块工作流程框图;
[002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显示面板布局示意图。
[0025]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26]
100、智能进站平台;
[0027]
110、站点终端;111、站点乘客交互模块;
[0028]
120、调度单元;
[0029]
130、车载终端;131、车辆定位模块;132、车载处理模块;133、车载交互模块;1331、下车需求输入模块;1332、驾驶员通知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实施例1
[0032]
本发明提供公交车智能进站系统,请参阅图1所示,包括智能进站平台100,智能进站平台100包括站点终端110、调度单元120和车载终端130,具体的,车载终端130的输出端与调度单元120连接,用于将车载数据发送至调度单元120,另外站点终端110通过微型处理器与调度单元120建立通信,以调取调度单元120中的车载数据,站点终端110包括站点乘客交互模块111)(可为液晶电子触控显示屏,能够显示预存于调取调度单元120的电子地图和通过该站点的各条公交线路运营图),车载终端130包括车辆定位模块131、车载处理模块132和车载交互模块133,而车载交互模块133又包括下车需求输入模块1331和驾驶员通知模块1332。
[0033]
其中,站点乘客交互模块111与调度单元120信号连接,以将搭乘需求发送至驾驶员通知模块1332,车辆定位模块131与车载处理模块132信号连接,车载处理模块132采用车载微型计算机,该车载微型计算机集成了网络信号发射和接收模块,其中,车辆定位模块131通过gps定位模块获取位置信息,然后由车载微型计算机接收处理后再发送给调度单元120,以提高位置信息的精确度。
[0034]
在公交车内,当车内乘客需要在某站点下车时,可通过下车需求输入模块1331输入自己的下车目标站点需求,由车载处理模块132处理后,发送给驾驶员通知模块1332,待驾驶员(驾驶员为虚拟名称,既可以是真实的司机,也可是无人驾驶车辆的驾驶模块)驾驶的车辆接近相应站点时,由驾驶员通知模块1332向驾驶员发出提醒,车辆接近相应站点的计算公式如下:
[0035][0036]
其中,为发出信号;为经过滤波器处理的位置信号,滤波器是公交车上位置信号发出器自带的,用于对位置信号进行过滤;τ
k
为k时刻下车辆的位置信息;h为接近相应站点的位置函数,该位置函数是公交车与驶往站点(即公交车即将接近的站点)的距离函数,用于计算公交车与驶往站点的距离,假设公交车距离驶往站点(前提是该站点有乘客下车或者上车)20m时需要驾驶员通知模块1332向驾驶员发出提醒,此时位置函数h利用gps定位系统计算公交车距离驶往站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到达20m时驾驶员通知模块1332向驾驶员发出提醒,而提醒方式可为音乐、语言或灯光来提醒,优选采用灯光提醒,这样只有驾驶员可以看到,从而降低对乘客的影响。
[0037]
乘客所在站点的位置信息预存于调度单元120中,站点乘客交互模块111能够向乘客提供经过该站点的所有公交车次及运营线路,在站点内,如果有候车乘客需要乘坐某车次公交车(例如256路公交车),则该乘客可以在站点乘客交互模块111通过液晶电子触控显示屏输入自己要乘坐的车次(包括触摸输入和语音输入),并且可以在该站点乘客交互模块111上查看该车次距离自己的距离,判断等候时间,如果等候时间过久,如果有急事可选择搭乘出租车,或可以做一些买水、如厕等准备活动。
[0038]
值得说明的是,乘客输入的搭乘需求将通过网络通信信号发送至调度单元120,由于每辆公交车都有自己的车辆定位模块131,可以实时所在车辆的位置,并将定位信息发送给调度单元120,调度单元120则从256车次公交车中选择距离站点位置最近的一班作为通知对象,将乘客在某站点有搭乘公交的需求信息(若有多人输入同一路公交车号,则还会统计该站点乘客的数量等信息)发送该通知对象的车载处理模块132,并经车载处理模块132
处理后,通过驾驶员通知模块1332对驾驶员进行提醒,因此只有在有乘客需要在某站点下车或站点乘客需要在某站点上车时,才需要在到达站点之前执行在变道、停靠、报站、开门、关门、启动、变道等操作过程,在不必进站时驾驶者也可以无人驾驶的电脑模块能提前知悉,则可免去这一系列操作,从而使公交车有选择性地进站,大大缩短行车时间,增加运力,提高公路的通行效率,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0039]
进一步说明的是,站点终端110、调度单元120和车载终端130采用互联网或云通信连接,而车辆定位模块131、车载交互模块133和车载处理模块132之间可采用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连接。
[0040]
实施例2
[0041]
为了提高支付的实用性,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请参阅2图所示,公交车还具有收费模块,该收费模块也与车载处理模块132连接,该收费模块支持用户使用乘车卡、手机支付等方式支付车费,而站点乘客交互模块111也可以支持顾客采用乘车卡、手机支付等方式提前购票,该票经投放到公交车后使用完成。
[0042]
实施例3
[0043]
为了提高使用的便捷性,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请参阅图3所示,站点乘客交互模块111和下车需求输入模块1331均采用公交搭乘手机app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数据的接收,其中:
[0044]
站点等候的乘客通过该手机app可以定位乘客所在站点,并向乘客提供经过该站点的所有公交车次及运营线路;
[0045]
车内的乘客可通过手机app向车载处理模块输入下车目标站点。
[0046]
实施例4
[0047]
为了便于驾驶员直观的获取到站站点信息、下车需求信息以及上车需求信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请参阅图4所示,驾驶员通知模块1332的灯光显示面板包括到站站点提示灯a、站点下车需求提示灯b、站点上车需求提示灯c,车辆定位模块131实时定位其公交车车辆距离站点的距离,并将定位信息实时发送给车载处理模块132,由车载处理模块132根据站点乘客的上车需求和车内乘客的下车需求等实际情况,在到站之前,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到站站点提示灯a、站点下车需求提示灯b、站点上车需求提示灯c熄灭或闪烁,以代表不同的意义,提前通知驾驶员做好停靠站点和打开前后车门的准备。
[004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