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及其光伏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0: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光伏 组件 封装 可折叠 还了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了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应用的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光伏发电技术已越来越普及,光伏发电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进而光伏发电成本也实现了快速下降。目前下降光伏发电成本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提高单片光伏组件的功率以降低度电成本。常规的单片光伏组件采用玻璃封装(可称其为玻璃光伏组件),由于玻璃受到其尺寸限制以及重量限制的原因,使得单片光伏的尺寸无法做到无限制地做大。而且大尺寸的玻璃光伏组件运输极为不方便,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单片玻璃光伏组件的功率极限为400

600w左右。目前具有更高功率的光伏组件产品大多需采用多个单片光伏组件通过机械构件实现可折叠式机械连接的方式,这种折叠式机械连接的所需的机械结构连接件数量较多,导致高昂的结构成本,并且不同单片光伏组件之间依然需要采用接线盒、线缆进行电连接,接线成本高、线损大。
3.申请人经过检索还发现,公告号为cn20649836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光伏组件,包括底布、窗口布和光伏电池结构,所述的窗口布上整齐排列有若干能打开的窗口,若干所述的光伏电池结构设于底布与窗口布之间并与窗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若干光伏电池结构上设有柔性线路板,通过与柔性线路板相连的柔性导线实现光伏电池结构之间的串联、并联或串并混联,横向的柔性线路板间隔地设于光伏电池结构顶部一侧和底部一侧,纵向的柔性线路板设于光伏电池结构底部或顶部的中段,且横向的柔性线路板与纵向的柔性线路板不同时设于光伏电池结构的底部或顶部。该方案采用底布、特别设有用于透光窗口的窗口布来作为实现柔性折叠的额外主体结构,一方面来说,该方案最大的问题在于:窗口布在阻水性能、耐压等级上存在隐患,水汽易从开口处、布本身进入组件内部,腐蚀金属件和电池,对光伏组件的寿命和可靠性造成影响,不适用于光伏电站用的1000v\1500v高压系统;另一方面,该方案不仅增加了光伏组件的结构成本,而且在实施时需要将多个光伏组件与窗口布中的窗口精密配合,这对层压铺设工艺带来了极大的实施难度,难以真正进行规模推广应用。
4.为此,本技术人基于在光伏组件封装应用领域的多年专注研究,决定寻求技术方案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及其光伏发电系统,通过简单可靠、成本低、易于批量实施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大功率尺寸单片光伏组件的包装、搬运以及运输等难题,还明显降低了线损,创造性打破了目前传统单片光伏组件的功率上限,有力推动了kw级单片光伏组件产品的技术实施进程,进而还可以推动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向更高便捷化和高效化的技术水平。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至少包括2个光伏电池串单元,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通过柔性导电带进行电连接形成单片光伏组件;其中,
8.各光伏电池串单元分别设有正面封装层和背面封装层,且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的间隙内设有用于封装柔性导电带的柔性封装结构;
9.所述正面封装层和/或背面封装层包括与各光伏电池串单元对应封装的刚性层单元,使得各相邻的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形成柔性可折叠区域,用于实现对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的柔性折叠效果。
10.优选地,所述刚性层单元为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或玻璃层或固化复合板材层。
11.优选地,单个所述光伏电池串单元的正面封装层和/或背面封装层包括其面积大于其对应光伏电池串单元面积的柔性封装膜层(例如可以为氟膜、封装胶膜、背板或其他合适的柔性封装膜层等),该柔性封装膜层同时作为与其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的柔性封装膜层,可以进一步利于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整体获得更加优异的封装防护效果,使得产品本身可以体现出良好的防水和耐压性能。
12.优选地,所述柔性可折叠区域的厚度小于所述光伏电池串单元的封装厚度,利于高效折叠。
13.优选地,所述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的两端分别作为出线端,通过接线盒实现电连接输出。
14.优选地,所述接线盒内无二极管。
15.优选地,各光伏电池串单元内包括若干光伏电池串,在至少2个光伏电池串之间并联旁路二极管。
16.优选地,单个所述光伏电池串单元的额定功率范围为50

600w。
17.优选地,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的间隙范围为1

50mm。
18.优选地,一种光伏发电系统,采用若干个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通过线缆进行电连接安装后得到。
1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功率均为额定功率值。
20.本实用新型提出通过柔性导电带将多个光伏电池串单元直接进行电连接形成单片光伏组件,同时确保各光伏电池串单元的封装层包括有刚性层单元以及位于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间隙内的柔性导电带设有柔性封装结构;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以该刚性层单元作为折叠参照界面,而且由于各相邻的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的结构由柔性导电带以及柔性封装结构组成,进而形成了在相邻的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形成了柔性可折叠区域的特定结构,最终可以实现对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的柔性折叠效果;该柔性折叠效果从单片组件的结构根源上彻底解决了自身无法自折叠问题,无需通过设置大量机械结构件来实现间接折叠效果,避免成本高、线损高的缺点,或采用窗口布层压结构来进行高难度铺设折叠,避免了施工难度过高而无法批量实施的难题,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可靠、成本低、易于批量实施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大功率尺寸单片光伏组件的包装、搬运以及运输等难题,还明显降低了线损,创造性打破了目前传统单片光伏组件的功率上限,有力推动了kw级单片光伏组件产品的技术实施进程,进而还可以推动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向更高便捷化和高效化的
技术水平。
21.本实用新型针对光伏组件的封装特点,还特别优选提出了可折叠轻质柔性光伏层压组件和可折叠玻璃光伏层压组件的两款典型核心产品;
22.其中,在可折叠轻质柔性光伏层压组件中,本技术人具体优选提出采用本技术人在先研发的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材料作为正面柔性封装层,巧妙性利用了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作为封装层,经层压固化后自身具有的独特刚性强度,使得各相邻的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形成柔性可折叠区域,实现可折叠效果;同时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经层压后又能赋予层压组件适当的柔性效果,使得可折叠的光伏层压组件产品整体呈现出轻质柔性效果,利于包装、搬运以及运输,特别适用在具有承载重量要求或具有曲面安装需求的光伏安装工程中。
23.针对传统光伏组件仍然大多采用玻璃封装的现状,本技术人具体优选提出了可折叠玻璃光伏层压组件,各光伏电池串单元的正面封装层主要采用正面玻璃层作为主体结构,将实现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电连接的柔性导电带通过特定的柔性封装结构进行封装,使其具有良好的防水和绝缘耐压性能,使得各相邻的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形成柔性可折叠区域,实现了玻璃光伏层压组件的可折叠效果,解决了大功率尺寸传统玻璃封装光伏组件难以包装、搬运以及运输的问题,创造性地打破了目前传统单片玻璃光伏组件(包括双玻组件)的功率上限。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展开状态;
25.图2是图1所示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呈部分柔性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图1所示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的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呈部分柔性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可折叠轻质柔性光伏层压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可折叠轻质柔性光伏层压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单个光伏电池串单元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中可折叠玻璃光伏层压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32.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7中可折叠玻璃光伏层压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33.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8中可折叠玻璃光伏层压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至少包括2个光伏电池串单元,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通过柔性导电带进行电连接形成单片光伏组件;其中,各光伏电池串单元分别设有正面封装层和背面封装层,且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的间隙内设有用于封装柔性导电带的柔性封装结构;正面封装层和/或背面封装层包括与各光伏电池串单元对应封装的刚性层单元,使得各相邻的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形成柔性可折叠区域,用于实现对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的柔性折叠效果。
3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
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实施例1:请参见图1以及图2所示的一种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10,包括2个呈并排设置的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之间通过柔性导电带11进行电连接形成单片光伏组件;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采用4个光伏电池串12,请进一步结合参见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每2个光伏电池串12之间并联1个旁路二极管13,每个光伏电池串12包括10个电池片12a,电池片12a采用尺寸为:166mm*166mm的整片电池片结构,单个电池片功率为6.14w;每个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的额定功率为245.6w;
3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选择其他规格的电池片作为各光伏电池串的电池片,例如整片或各种尺寸规格的切片,也可以选择不同数量的光伏电池串,还可以选择具有各种串、并联关系的光伏电池串作为本技术中的光伏电池串单元结构,本实施例对其没有特别限制之处;
38.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分别设有正面封装层和背面封装层,且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之间的间隙内设有用于封装柔性导电带的柔性封装结构;正面封装层和/或背面封装层包括与各光伏电池串单元对应封装的刚性层单元,使得各相邻的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形成柔性可折叠区域14,用于实现对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之间的柔性折叠效果;在具体实施时,刚性层单元为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也可以为玻璃层或固化复合板材层,主要具有一定刚性效果、便于作为折叠参照界面即可;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个光伏电池串单元的正面封装层和/或背面封装层包括其面积大于其对应光伏电池串单元面积的柔性封装膜层(例如可以为位于正面的氟膜、热塑胶膜等正面柔性封装膜层,和/或位于位于背面的背板、热塑胶膜等背面柔性封装膜层),该柔性封装膜层同时作为与其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的柔性封装膜层;该方案尤其适合用于当刚性层单元为为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或固化复合板材层时的封装实施方案,可以进一步利于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整体获得更加优异的封装防护效果,使得产品本身可以体现出良好的防水和耐压性能。更具体的封装方案说明可以进一步参见下实施例3

5以及下实施例6

8。
39.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封装结构可以采用柔性封装管或柔性封装条结构或其他合适的封装结构,只要能实现对柔性导电带11的有效封装防护效果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特别唯一限定。也可以根据实际采用的刚性层材质来选择合适的柔性封装结构。
40.当然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适用更多数量,例如,可以设置成具有多排和/或多列的若干光伏电池串单元,折叠方向可以为排状和/或列状,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技术的记载内容结合公知常识可获得更多实施例,本技术不再具体一一展开说明。
41.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个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的额定功率范围为50

600w,将单片光伏封装组件10进行折叠后不需要占用过多面积,利于包装、搬运以及运输;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产品的设计需要,选择其他额定功率范围的光伏电池串单元;
42.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导电带11可以采用镀锡铜带,通过镀锡铜带与其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的汇流条焊接连接,考虑到耐弯折性能,进一步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导电带11采用编制铜带,可以提高柔性可折叠区域14的耐弯折性能;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可折叠区域14的厚度小于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的封装厚度,利于高效折叠;为了利于电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封装防护性,本技术建议: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之间的间隙范围为1

50mm,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选择其他参数范围的间隙设计;
43.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10的两端分别作为出线端,通过接线盒15a,15b实现电连接输出;进一步优选地,输出的接线盒分别为公母2个接线盒,接线盒15a,15b内没有设置二极管,电连接结构简单,器件成本低。
44.本实施例提出通过柔性导电带11将2个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直接进行电连接形成单片光伏组件,同时确保各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的封装层包括有刚性层单元以及位于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之间间隙内的柔性导电带设有柔性封装结构;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以该刚性层单元作为折叠参照界面,而且由于各相邻的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之间的结构由柔性导电带11以及柔性封装结构组成,进而形成了在相邻的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形成了柔性可折叠区域14的特定结构,最终可以实现对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之间的柔性折叠效果;该柔性折叠效果从单片组件的结构根源上彻底解决了自身无法自折叠问题,无需通过设置大量机械结构件来实现间接折叠效果,避免成本高、线损高的缺点,或采用窗口布层压结构来进行高难度铺设折叠,避免了施工难度过高而无法批量实施的难题,本实施例通过简单可靠、成本低、易于批量实施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大功率尺寸单片光伏组件的包装、搬运以及运输等难题,还明显降低了线损,创造性打破了目前传统单片光伏组件的功率上限,有力推动了kw级单片光伏组件产品的技术实施进程。
45.本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如上所述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10的制备方法,具体可采用:预先通过柔性导电带对2个光伏电池串单元10a,10b进行电连接得到单片光伏组件,完成对单片光伏组件进行层压前的封装层铺设(属于公知层压工艺的常规准备步骤),单次进行常规层压工艺制备即可得到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整个实施制备的步骤简单,易于操作,非常适合进行规模推广应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合适的连续复合设备来实施连续复合工艺(相当于层压效果)来制备本实施例中的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10,本实施例对此没有特别限制。
46.本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采用若干个如上所述的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10通过线缆进行电连接安装后得到,能够实现快速安装搭建,进而推动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向更高便捷化和高效化的技术水平。
47.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其余技术方案同上实施例1,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2中,请参见图4所示,可折叠单片光伏封装组件20包括6个光伏电池串单元20a、20b、20c、20d、20e、20f,各相邻的光伏电池串单元20a、20b、20c、20d、20e、20f之间形成柔性可折叠区域21。
48.针对光伏组件的封装层压特点,并通过进一步的优选封装方案,本技术特别优选提出了可折叠轻质柔性光伏层压组件和可折叠玻璃光伏层压组件的两款典型核心产品,具体可分别参见以下实施例。
49.实施例3:在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基础上,请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3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可折叠轻质柔性光伏层压组件30,通过单次层压工艺制备得到,包括2个光伏电池
串单元30a,30b,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30a,30b之间通过柔性导电带31进行电连接形成单片光伏组件;其中,各光伏电池串单元30a,30b分别设有正面柔性封装层和背面柔性封装层;正面柔性封装层和背面柔性封装层均包括与各光伏电池串单元30a,30b对应封装的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32,33,使得各相邻的光伏电池串单元30a,30b之间形成柔性可折叠区域34,用于实现对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30a,30b之间的柔性折叠效果;
50.优选地,为了利于对单片光伏组件的封装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正面柔性封装层包括位于正面外侧的柔性耐候防护层35(具体采用氟膜),以及位于正面内侧的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32;背面柔性封装层包括位于背面外侧的柔性背板层36(可采用公知柔性背板),以及位于背面内侧的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33;同时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30a,30b之间的间隙内设有用于封装柔性导电带的柔性封装条37,柔性封装条37在层压时与正面柔性封装层和背面柔性封装层复合为一体,进一步利于封装效果;具体优选地,柔性封装条37的材质可以选择常规的热塑胶膜材料,例如eva、poe、pvb或其他合适的胶膜材料,本实施例对其没有特别限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通过在柔性导电带31上套设用于封装防护效果的柔性封装套管来替代柔性封装条37;
51.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折叠轻质柔性光伏层压组件30的重量不超过3kg/m2,更优选地,重量不超过2kg/m2,具有优异的轻质柔性效果;柔性导电带31采用编织铜带;编织铜带与其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的汇流条焊接连接,确保柔性可折叠区域34具有更佳的耐弯折性能;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常规导电带;
52.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单个光伏电池串单元30a,30b的额定功率范围为50

600w,单个光伏电池串单元30a,30b的面积不大于2m2,在实现大功率的轻质柔性光伏层压组件30基础上,而且利于后续的包装、搬运。
53.实施例4:本实施例的其余技术方案同上实施例3,区别在于,请参见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4中的可折叠轻质柔性光伏层压组件40,其单个光伏电池串单元40a,40b中的氟膜45和柔性背板46作为柔性封装膜层,其面积均大于其对应光伏电池串单元面积,该氟膜和柔性背板同时作为与其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的氟膜和柔性背板,利于层压过程中的快速铺设,而且也可以进一步利于对柔性导电带的封装防护效果,确保折叠轻质柔性光伏层压组件40相对于折叠轻质柔性光伏层压组件30能获得更加优异的防水以及耐压等相关性能,本实施例4相对于实施例3可以作为更加优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4仍然保持实施例3中的柔性封装条37,由于考虑到氟膜45和柔性背板46作为连续层结构会覆盖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40a,40b之间的间隙,已经实现对柔性导电带41的封装效果,因此也可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不在间隙中额外设置的柔性封装条37,这些变化同样也属于本技术的实施范围。
54.实施例5:本实施例的其余技术方案同上实施例3,区别在于,请参见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5中,位于正面的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52以及位于背面的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53与光伏电池串单元50a,50b之间设有柔性热塑胶膜层58,具体可采用eva、poe、pvb或其他合适的胶膜材料。当然还可以根据优选的柔性封装层应用到本实施例3

5中轻质柔性光伏层压组件的封装方案中,可以获得更多优选的实施例;也可以不额外设置氟膜和背板层,这些变化的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的实施范围。
55.同样地,如实施例4所述,本实施例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柔性热塑胶膜层58设置为连续状,使其同时作为与其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的柔性热塑胶膜层,可以确保单
片光伏组件整体可以获得更加优异的封装效果。
56.本实施例3

5巧妙性利用了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作为封装层,经层压固化后自身具有的独特刚性强度,使得各相邻的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形成柔性可折叠区域,实现可折叠效果;同时热固性粉末涂料复合纤维布层经层压后又能赋予层压组件适当的柔性效果,使得可折叠的光伏层压组件产品整体呈现出轻质柔性效果,利于包装、搬运以及运输,特别适用在具有承载重量要求或具有曲面安装需求的光伏安装工程中。
57.实施例6:在实施例1提出的技术方案基础上,请参见图8所示,本实施例6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可折叠玻璃光伏层压组件60,通过层压工艺制备得到,包括2个光伏电池串单元60a,60b,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60a,60b之间通过柔性导电带61进行电连接形成单片光伏组件;其中,各光伏电池串单元60a,60b分别设有正面封装层和背面封装层,且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之间的间隙内设有用于封装柔性导电带61的柔性封装结构;正面封装层包括与各光伏电池串单元60a,60b对应封装的正面玻璃层62,使得各相邻的光伏电池串单元60a,60b之间形成柔性可折叠区域63,用于实现对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60a,60b之间的柔性折叠效果;考虑到采用正面玻璃封装方案的层压组件产品通常不需设置氟膜,正面玻璃层62位于外表面且无法设置成连续形状,为了确保对柔性可折叠区域63获得良好的封装防护效果,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封装结构包括套接在柔性导电带外部的热塑封装管64;
58.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背面封装层包括与各光伏电池串单元对应封装的背面玻璃层6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背板层,与实施例4同理,背板层可以设置为连续形状,使其同时作为与其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的背板层;具体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本实施方式中,正面玻璃层62与光伏电池串单元60a,60b之间设有正面柔性胶膜层66;背面玻璃层65与光伏电池串单元60a,60b之间设有背面柔性胶膜层67,例如采用eva、poe、pvb或其他合适的胶膜材料。
59.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可折叠区域63的厚度小于光伏电池串单元60a,60b的封装厚度,利于高效折叠;具体优选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柔性折叠区域63的厚度范围为0.7

2mm,更优选为:0.7

1.5mm。
60.实施例7:本实施例的其余技术方案同上实施例6,区别在于,请参见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7中的可折叠玻璃光伏层压组件70,柔性封装结构还包括用于封装柔性导电带71的柔性封装条72,柔性封装条72位于热塑封装管64的外周,进一步利于封装防护效果,确保可折叠玻璃光伏层压组件70整体可以更加优异的防水性以及耐压等相关性能。
61.实施例8:本实施例的其余技术方案同上实施例6,区别在于,请参见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8中的可折叠玻璃光伏层压组件80,正面柔性胶膜层86、背面柔性胶膜层87的面积均大于与其对应光伏电池串单元80a,80b的面积,该正面柔性封装膜层86以及背面柔性胶膜层87同时作为与其相邻光伏电池串单元80a,80b的柔性封装膜层,进一步利于封装防护效果,确保可折叠玻璃光伏层压组件70整体可以更加优异的防水性以及耐压等相关性能。
62.本实施例6

8实现了玻璃光伏层压组件的可折叠效果,特别采用了热塑封装管结合柔性封装条组成的柔性封装结构,实现了可折叠玻璃光伏层压组件中柔性可折叠区域的防水和绝缘耐压性能;解决了大功率尺寸传统玻璃封装光伏组件难以包装、搬运以及运输的问题,创造性地打破了目前传统单片玻璃光伏组件(包括双玻组件)的功率上限。
63.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
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64.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