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镀反射光学薄膜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镀 薄膜 反射 光学薄膜


1.本实用新型属于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反射光学薄膜。


背景技术:

2.电镀反射光学薄膜,是一种通过电镀形成的光学电镀薄膜,常用于对光线进行反射,薄膜科学上的解释为: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的2维材料。例:光学薄膜、复合薄膜、超导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塑料薄膜等等。薄膜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印刷等行业。薄膜材料是指厚度介于单原子到几毫米间的薄金属或有机物层。电子半导体功能器件和光学镀膜是薄膜技术的主要应用。传统的电镀反射光学薄膜在使用时,电镀薄膜结构稳定性不足,同时电镀薄膜的抗撕裂稳定性差,同时电镀层连接部牢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镀反射光学薄膜,具有电镀薄膜结构稳定,同时抗撕裂强度高,且电镀层相互连接牢靠的特点。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镀反射光学薄膜,包括反光镀层,所述反光镀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铜镍底镀层,所述铜镍底镀层的下表面设置有镀漆防护层,所述铜镍底镀层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编织金属网层和第二编织金属网层,所述第一编织金属网层设置有两层,所述第二编织金属网层设置有一层,一层所述第二编织金属网层设置在两层第一编织金属网层之间,所述反光镀层包括亮锡镀层、无氰光亮镀银层和金属纤维丝,所述亮锡镀层设置在两层无氰光亮镀银层之间以及铜镍底镀层和无氰光亮镀银层之间,所述金属纤维丝设置在铜镍底镀层、亮锡镀层和无氰光亮镀银层的内部。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镀反射光学薄膜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氰光亮镀银层和亮锡镀层均设置有四层,且所述无氰光亮镀银层和亮锡镀层错位分布。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镀反射光学薄膜优选技术方案,每层所述第一编织金属网层均由三层细丝编织而成,每层所述第二编织金属网层有四层细丝编织而成。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镀反射光学薄膜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编织金属网层的厚度为第一编织金属网层厚度的二分之一,且所述第一编织金属网层单根细丝为椭圆状,所述第二编织金属网层单根细丝为圆形。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镀反射光学薄膜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光镀层的厚度为铜镍底镀层厚度的二分之一。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反光镀层下表面设置的铜镍底镀层,以及铜镍底镀层下表面设置的镀漆防护层,便于铜镍底镀层对反光镀层之间,同时便于镀漆防护层对铜镍底镀层的下表面进行防护,增加了电镀薄膜的稳定性,同时铜镍底镀层的内部通过第一编织金属网层和第二编织金属网层进行支撑,同时一层第二编织金属网层设置在两层第一编织金属网层之间,增加了两层第一编织金属网层通过第二编织金属网层进行连接的便捷性,同时反光镀层由亮锡镀层、无氰光亮镀银层和金属纤维丝构成,且亮
锡镀层设置两层无氰光亮镀银层之间以及无氰光亮镀银层和铜镍底镀层之间,增加了无氰光亮镀银层的稳定性,同时金属纤维丝设置在铜镍底镀层、亮锡镀层和无氰光亮镀银层的内部,增加了反光镀层和铜镍底镀层连接的牢靠性,使得反光镀层和铜镍底镀层收到外部牵拉力时通过金属纤维丝进行连接。
附图说明
10.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编织金属网层和第二编织金属网层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反光镀层;11、亮锡镀层;12、无氰光亮镀银层;13、金属纤维丝;2、铜镍底镀层;21、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2、第二编织金属网层;3、镀漆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实施例
17.请参阅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镀反射光学薄膜,包括反光镀层1,反光镀层1的下表面设置有铜镍底镀层2,铜镍底镀层2的下表面设置有镀漆防护层3,铜镍底镀层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和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设置有两层,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设置有一层,一层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设置在两层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之间,反光镀层1包括亮锡镀层11、无氰光亮镀银层12和金属纤维丝13,亮锡镀层11设置在两层无氰光亮镀银层12之间以及铜镍底镀层2和无氰光亮镀银层12之间,金属纤维丝13设置在铜镍底镀层2、亮锡镀层11和无氰光亮镀银层12的内部。
18.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反光镀层1下表面设置的铜镍底镀层2,以及铜镍底镀层2下表面设置的镀漆防护层3,便于铜镍底镀层2对反光镀层1之间,同时便于镀漆防护层3对铜镍底镀层2的下表面进行防护,增加了电镀薄膜的稳定性,同时铜镍底镀层2的内部通过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和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进行支撑,同时一层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设置在两层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之间,增加了两层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通过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进行连接的便捷性,同时反光镀层1由亮锡镀层11、无氰光亮镀银层12和金属纤维丝13构成,且亮锡镀层11设置两层无氰光亮镀银层12之间以及无氰光亮镀银层12和铜镍底镀层2之间,增加了无氰光亮镀银层12的稳定性,同时金属纤维丝13设置在铜镍底镀层2、亮锡镀层11和无氰光亮镀银层12的内部,增加了反光镀层1和铜镍底镀层2连接的牢靠性,使得反光镀层1和铜镍底镀层2收到外部牵拉力时通过金属纤维丝13进行连接。
19.具体的,无氰光亮镀银层12和亮锡镀层11均设置有四层,且无氰光亮镀银层12和亮锡镀层11错位分布。
20.本实施例中,便于亮锡镀层11对无氰光亮镀银层12进行支撑,增加了无氰光亮镀银层12附着的稳定性,提高了电镀薄膜结构的稳定性。
21.具体的,每层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均由三层细丝编织而成,每层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有四层细丝编织而成,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的厚度为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厚度的二分之一,且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单根细丝为椭圆状,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单根细丝为圆形。
22.本实施例中,增加了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和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增加了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和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对铜镍底镀层2进行支撑的牢靠性,提高了铜镍底镀层2结构的强度,增加了铜镍底镀层2抗撕裂性能。
23.具体的,反光镀层1的厚度为铜镍底镀层2厚度的二分之一。
24.本实施例中,便于铜镍底镀层2对反光镀层1进行支撑。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生产时,把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和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通过细丝编织而成,同时两层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设置在一层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的外部,把铜镍底镀层2通过电镀包裹在第一编织金属网层21和第二编织金属网层22的外部,同时铜镍底镀层2在电镀上层时把金属纤维丝13包裹在内部,并在铜镍底镀层2的上表面依次交错电镀四层亮锡镀层11和无氰光亮镀银层12,使得亮锡镀层11和无氰光亮镀银层12包裹在金属纤维丝13的外部,把镀漆防护层3电镀在铜镍底镀层2的下表面。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