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渗漏抗菌无纺布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2:0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复合膜 地说 渗漏 抗菌 无纺布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渗漏抗菌无纺布复合膜。


背景技术:

2.透气复合膜采用非织造的无纺布作为基层,并在无纺布上复合透气膜层,采用pe、pp等聚合材料加工形成具有一定透气效果的薄膜,在薄膜上形成微孔能够供空气透过,并能够阻挡液态的水分,从而使得复合膜整体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效果;而将该透气的薄膜复合于无纺布基层上,使得复合膜一侧具有一定的吸水效果,表面也相对输送柔软;在复合膜的整体上,则具有良好的强度性能,能够满足卫生、防护用品的透气防护要求。
3.由于复合膜当中所复合粘结的无纺布层具有一定的渗水和吸附性,水分从复合膜一侧的无纺布上被吸附进入,会顺着无纺布向复合膜的边缘方向渗透,产生渗漏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居中复合膜而言,边缘位置为复合透气膜层,其可能存在的渗漏缺陷更加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防渗漏抗菌无纺布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透气和防水效果,具有良好的舒适和健康性。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渗漏抗菌无纺布复合膜,包括透气膜层以及设置于透气膜层一侧的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包括居中于透气膜层的无纺布主层和两侧的无纺布辅层,所述无纺布主层和无纺布辅层通过热熔胶间隔粘结于透气膜层,无纺布主层和无纺布辅层之间的间隙上覆盖有防水透气条。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透气条的宽度大于无纺布主层和无纺布辅层的间隙宽度,所述防水透气条的两侧分别与无纺布主层和无纺布辅层粘结。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透气条与无纺布主层的连接处设置热压边,所述热压边沿着防水透气条的长度方向设置。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透气条的中间与透气膜层粘结。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纺布主层与透气膜之间设置吸附层,所述吸附层为海绵。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纺布层的表面设置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为若干抗菌纤维缠绕而成的片体。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纤维包括竹纤维或纳米银纤维。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膜层的宽度大于无纺布主层的宽度,且小于两无纺布辅层靠近边的间距。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通过吸水透气的无纺布层和透气膜层进行复合,使得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效果,并且在复合膜的一侧形成相对柔软亲肤的表面,提高复合膜的接触舒适性;通过将无纺布层分隔呈多段,并且呈间隔分布,形成隔离水分渗透的间隙,从而能够防止复合膜中间区域的水分向两侧扩散渗透,避免从两侧出现渗漏的情况,从而使得薄膜具有稳定有效的防水透气效果。
16.抗菌层当中的抗菌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能够抑制和杀灭部分有害菌,从而提高复合膜的抗菌安全性;通过设置海绵制成的吸附层,能够大大提升复合膜的吸湿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效果,从而提高复合膜整体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抗菌无纺布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一;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抗菌无纺布复合膜的结构示意图二;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层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透气膜层;2、无纺布层;3、无纺布主层;4、无纺布辅层;5、间隙;6、防水透气条;7、热压边;8、吸附层;9、抗菌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

图4所示,一种防渗漏抗菌无纺布复合膜,包括透气膜层1和无纺布层2,透气膜层1采用聚酯材料支撑的透气薄膜状结构,表面具有微孔,能够供空气透过,并防止水分渗透,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效果,将透气膜层1与无纺布层2复合,使得复合膜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能。
24.复合膜当中的无纺布层2的表面复合有抗菌层9,抗菌层9为若干抗菌纤维缠绕而成的片体,也呈无纺布结构,通过水刺或粘结的方式连接与无纺布层2的表面;其中的抗菌纤维可采用竹纤维或纳米银纤维,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能够抑制和杀灭部分有害菌,从而提高复合膜的抗菌安全性。
25.无纺布层2的组成结构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居中于透气膜层1的无纺布主层3和两侧的无纺布辅层4,无纺布主层3和无纺布辅层4通过热熔胶间隔粘结于透气膜层1;无纺布层2局域复合膜的中间位置,并且其宽度占复合膜整体宽幅的一半以上,起到主要的水分吸附以及接触包覆作用;无纺布辅层4则位于复合膜的两侧边缘位置,使得复合膜能够在边缘位置仍保持无纺布的柔软亲肤的触感;无纺布主层3和无纺布辅层4之间形成间隔,当水分从中间的无纺布主层3向外渗透到该间隙5的位置停止,无法再向外渗透。从而能够防止复合膜中间区域的水分向两侧扩散渗透,避免从两侧出现渗漏的情况,从而使得薄膜具有稳定有效的防水透气效果。
26.在无纺布主层3和无纺布辅层4之间的间隙5上覆盖有防水透气条6,并且防水透气
条6的宽度大于无纺布主层3和无纺布辅层4的间隙5宽度,防水透气条6将该间隙5覆盖,且防水透气条6的两侧分别与无纺布主层3和无纺布辅层4粘结,能够将分离后的无纺布层2相互粘结,提高无纺布层2的各个部分的连接稳定性和强度。防水透气条6的中间则与透气膜层1粘结,粘结后能够将防水透气条6稳定连接,增强对无纺布层2整体的连接固定;防水透气条6也采用与透气膜层1一致的材料,使得复合膜对应的该位置也具有良好的透气防水效果。
27.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纺布层2的连接强度,在防水透气条与无纺布主层3的连接处设置热压边7,热压边7沿着防水透气条6的长度方向;热压边7通过高温热压的方式形成,热压时,将防水透气条与无纺布之间融合连接,高温使得该位置的无纺布的疏松度变差,相应的吸水渗水效果也降低,形成平实的条型结构,也能够对无纺布主层3当中水分向两侧渗透的限制,便于对复合膜所制备产品的导水吸水方向进行控制。
28.为了提高复合膜的局部吸水性能,在无纺布主层3与透气膜之间设吸附层8,吸附层8采用具有良好弹性和吸水效果的海绵,其厚度根据膜材的需要具体选择,能够大大提升复合膜的吸湿效果,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效果,从而提高复合膜整体的舒适性。
29.该复合膜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图1所示,可将透气膜层1完全覆盖无纺布层2的宽度,即两无纺布辅层4外边缘与透气膜层1一致,从而形成复合膜;如图2所示,透气膜层1的宽幅也可设置稍小,小于两无纺布辅层4靠近边的间距,将无纺布层2的两侧边缘露出,且大于无纺布主层3的宽度,将中间的无纺布主层3完全覆盖形成居中复合膜,从而能够提高复合膜整体的适用性。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