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粘合带和粘接体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5: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粘合 粘接


1.本发明涉及粘合带和粘接体。


背景技术:

2.粘合带的作业性优异且粘接可靠性高,因此作为接合手段而在oa设备、it
·
家电产品、汽车等各产业领域中广泛用于部件固定用途、部件的临时固定用途、表示产品信息的标签用途等(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

8972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4.然而,近年,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在这些家电、汽车等各种产业领域中,使用完毕的产品的再循环、再利用的要求提高。在对各种产品进行再循环、再利用时,拆卸该使用完毕的产品,将产品中的各部件取下,但在将各部件取下时,需要剥离部件的固定、标签使用的粘合带的作业。但是,该粘合带设置于产品中的各个位置,期望通过能够更简易除去来降低作业成本。具体而言,随着近年来的高性能化的各种产品中,部件被高密度安装。在上述产品中,在将各部件固定于框体、其它部件等(以下,简称为框体)时,如图4所示,在框体21与部件20之间设置粘合带22。但是,在如上述所示,在为了进行再循环等拆卸产品的情况下,为了取下部件20,需要拉伸该粘合带22的把手部分而将粘合带剥离,但以往有时无法将粘合带剥离。更具体而言,在高密度安装部件的设备中,例如邻近于使用具有橡胶基材的粘合带而贴附的部件,其它构件也安装于框体。此外,为了避开该其它构件而剥离粘合带,将该粘合带的把手部分相对于贴附面在大角度(例如60
°
以上)的方向拉伸而剥离,如此以大的角度拉伸时,有时会对粘合带施加负荷而撕裂。并且,由于无法容易地除去粘合带,因此成为作业成本增大的主要原因。
5.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粘合带及粘接体,其中,即使在如上述所示相对于贴附面带有角度剥离该粘合带时,也能够降低对粘合带的负荷而防止撕裂。
6.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得到如下见解,从而完成本技术发明:如图4所示,在使用粘合带22将部件20固定于框体21等的情况下,在相对于贴附面带有角度从部件20剥离粘合带22时,在开始粘合带22的拉伸时,在粘合带22中的贴附于部件20的角23附近的部分在其伸长开始时施加大的力,如果粘合带22的外表面中的与部件20的角23附近相接的部分在粘合带的伸长开始时平滑地伸长,则能够降低对粘合带22的负荷。
即,本技术发明如以下所示。
7.〔1〕一种粘合带,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材层和位于该基材层两面的粘合剂层,在上述粘合带的1个端部侧的至少一侧表面上具有厚度为40μm以下的被覆部,上述基材层的断裂伸长率为200~3000%,断裂强度为1.5~80mpa。〔2〕根据上述〔1〕记载的粘合带,其中,上述被覆部的厚度为0.5~20μm。〔3〕根据上述〔1〕或〔2〕记载的粘合带,其中,沿着上述粘合带的长度方向测定得到的上述被覆部的长度为0.5~100mm。〔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记载的粘合带,其中,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含有填料。〔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记载的粘合带,其中,上述被覆部通过印刷而形成。〔6〕一种粘接体,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1〕~〔5〕中任一项记载的粘合带、贴附于该粘合带的一侧表面上的第一被粘物、以及贴附于该粘合带的另一侧表面上的第二被粘物,上述粘合带中与上述被覆部相比靠近端部侧的部分位于贴附有该粘合带的第一被粘物的第一贴附面的外侧,划分上述第一贴附面的角位于上述被覆部上。
8.本发明能够提供粘合带和粘接体,其中,即使在相对于贴附面带有角度剥离粘合带时也能够降低对粘合带的负荷而防止撕裂。
附图说明
9.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粘合带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粘合带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使用图1的粘合带贴附被粘物的状态的该粘合带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使用以往的粘合带将部件贴附于框体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粘合带》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具备基材层3和位于该基材层3两面的粘合剂层4。另外,粘合带1在粘合带1的1个端部侧的至少一侧表面上具有厚度为40μm以下的被覆部2,基材层3的断裂伸长率为200~3000%,断裂强度为1.5~80mpa。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通过具有上述构成,即使在相对于贴附面带有角度剥离粘合带1时,也能够降低对粘合带1的负荷而防止撕裂。
11.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中,其形状可根据贴附粘合带1的对象而设为任意形状,例如,如图1所示,优选设为具有2个以上端部的形状。具体而言,粘合带1具有粘合带1的端部的数量的构成粘合带1中的1个端部的矩形部分,各个矩形部分的一侧朝向粘合带1的中央侧,各个另一侧(成为端部的一侧)朝向粘合带1的外侧,由此,粘合带1可形成具有2
个以上端部的形状。更具体而言,在粘合带1的端部为2个的情况下,2个矩形部分的一侧彼此相连,从而2个矩形部分连续,如图1所示,整体为直线状(该情况下,整体也为矩形)。另外,在端部为3个以上的情况下,通过形成为将矩形状部分的一侧朝向粘合带1的中央部分分别连接、将另一侧从中央部分朝向外侧延伸(扩展)的形状,能够形成例如y字状(图2)等形状。应予说明,粘合带1的上述矩形部分无需严格地为矩形,只要整体成为在一个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则也可以弯曲。另外,作为粘合带1整体的形状,也可以弯曲或弯折。此外,粘合带1的宽度也可以在长度方向上变化。
1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粘合带1在粘合带1的一个端部侧的至少一侧表面上具有被覆部2。具体而言,图示的粘合带1具有2个端部,在其中1个端部附近(比端部靠近中央侧)的部分形成有被覆部2。应予说明,具体的距形成有被覆部2的端部的一端的距离可根据贴附粘合带1的对象而任意设定。通过如此从端部分离形成被覆部2,能够将端部侧作为剥离粘合带1时的把手部分。另外,在图示的示例中,在多个端部中的1个端部附近设置有被覆部2,但也可在多个端部中的一部分端部附近、或者多个端部中的全部端部附近设置被覆部2。
13.在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中,被覆部2在粘合带1的表面上形成,使从宽度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一端(边缘)横穿到另一端(边缘)。另外,被覆部2在图示的示例中形成于粘合带1的一侧表面上,但在另一侧的表面上,也同样可形成于端部附近,优选以在俯视粘合带1时一侧表面上的被覆部2与另一侧表面上的被覆部2重叠的方式形成,更优选形成于相同的范围。
14.在此,对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以往,在高密度安装部件的设备中,邻近于使用粘合带贴附的部件,其它构件也安装于框体。此外,为了避开该其它构件而剥离粘合带,相对于贴附面带有角度拉伸剥离该粘合带的把手部分,有时对粘合带施加负荷而撕裂。与此相对,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将部件固定于框体等的情况下,通过以该粘合带1的被覆部2(特别是,在被覆部2中,也是粘合带1的端部侧)位于部件的贴附面中与划分贴附面的角相邻的部分的方式进行贴附,在相对于贴附面带有角度从部件剥离粘合带1时,被覆部2能够缓和施加于粘合带1中贴附于部件的角附近的部分(相当于被覆部2)的其开始伸长时的大的力。因此,能够降低对粘合带1的负荷而防止撕裂。
1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中,被覆部2的大小可为任意的,被覆部2的沿着长度方向测定得到的长度优选为0.5~100mm,更优选为1~50mm,进一步优选为10~30mm。通过将该长度设为0.5mm以上,容易根据部件的角贴合被覆部2,并且在剥离粘合带1时,即使带角度拉伸粘合带1的把手部分,也能够降低对粘合带1的负荷,有效防止撕裂。另外,在将粘合带1的把手部分带有角度地拉伸时,在开始拉伸粘合带1时,对粘合带1中贴附于部件的角附近的部分,在其伸长开始时施加更大的力,因此被覆部2的长度只要是足以在粘合带1的伸长开始时容易剥离的长度即可。此外,通过将被覆部2的沿着长度方向测定得到的长度设为100mm以下,容易维持粘合带1的粘合性。另外,通过将该长度设为100mm以下,被覆部2不会变得过大,能够抑制对粘合带1的粘合性的影响。
16.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中,如上所述,能够将粘合带1的端部,具体而言与被覆部2相比靠近端部侧作为把手部分,在该把手部分,如后所述,可在粘合带1的表面贴合
规定的膜5,或者不形成粘合剂层4。但是,在把手部分,也可利用与被覆部2相同的材料、形态(厚度、形成方法等)进行被覆。在把手部分利用与被覆部2相同的材料、形态进行被覆的情况下,上述优选的被覆部2的沿着长度方向测定得到的长度可设为加和该把手部分的长度而得到的长度。
17.另外,粘合带1的宽度可为任意的,特别是粘合带1的形成有被覆部2的端部的沿着宽度方向测定得到的长度优选为0.5~100mm,更优选为10~50mm。通过使该长度为0.5~100mm,可在确保粘合带1的粘合性的同时成为容易使用的大小。另外,粘合带1整体的长度可根据其贴合对象而任意设定。
18.在本实施方式中,被覆部2的厚度为40μm以下。在该厚度厚的情况下,即使在将部件贴附于框体等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以该被覆部2为契机而降低利用粘合带1进行的部件的固定。但是,通过使该厚度为40μm以下,能够充分降低对粘合带1的粘合性的影响,此外在拉伸剥离粘合带时能够不妨碍带的伸长而不撕裂地进行剥离。另外,该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μm以下。另一方面,从粘合性的观点出发,该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从被覆部2的充分的强度、耐久性的观点出发,其下限值优选为0.5μm,更优选为1μm,进一步优选为3μm。
19.该被覆部2的厚度可按照jis k6783,通过使用千分表的方法测定。
20.应予说明,被覆部2优选在存在被覆部2的范围整体被覆粘合剂层4,但是,例如如后述所示,通过印刷使被覆部2形成为点状等,被覆部2中可以包含局部未被被覆的部分(也可以将散布的被覆部位的整体作为被覆部2)。在该情况下,被覆部2中的未被被覆的面积相对于被覆部2的面积的比例优选为7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以下。
21.在此,被覆部2只要能够被覆粘合带1的粘合剂层4而降低粘合剂层4的粘合性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通过各种印刷油墨的印刷来形成。作为印刷油墨的种类,可以举出非粘合性的公知惯用水性油墨、油性油墨、uv油墨(紫外线固化性油墨)、胶乳油墨等。其中,优选在短时间内固化,不对被覆部2周围的粘合剂层4的粘合剂造成影响且在粘合剂层4的表面上容易形成被覆部2的uv油墨。作为印刷油墨的颜色,可使用无色或有色的颜色,从使粘合带1的被覆部2与贴附于粘合带1的部件等被粘物的角的对位容易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有色。作为印刷方法,可通过凸版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方式、柔版印刷方式、胶版印刷方式等公知的印刷方式进行。其中,优选在粘合剂层4的表面的任意部分容易进行印刷的凸版印刷方式。
22.作为uv油墨的组成,包括环氧丙烯酸酯系、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聚酯丙烯酸酯系的组成,其中,环氧丙烯酸酯的表面固化性优异,粘合剂从uv油墨下侧的渗出少,故优选。
23.作为uv油墨的粘度,没有特别限定,容易进入粘合剂面的微小凹凸的、粘度低的物质即可。具体而言,23℃的粘度优选为15000mpa
·
s以下,更优选为11000mpa
·
s以下。
24.另外,优选在uv油墨中添加剥离剂。作为剥离剂,优选有机硅系、长链烷基聚合物、聚烯烃、醇酸树脂、氟化合物等,特别优选有机硅系剥离剂。作为配合有剥离剂的uv油墨,可举出dic株式会社制造的“daicure carton低臭剥离op varnish”。
25.被覆部2的滑动角优选为40
°
以下,更优选为35
°
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
°
以下,最优
选为15
°
以下。滑动角越小,在拉伸拆卸时的胶带时不会对胶带施加负荷,胶带越难以撕裂。应予说明,滑动角是在an型摩擦测定机(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公司制造)中使用jis p8147(纸和纸板

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的倾斜法测定得到的角度。
26.另外,被覆部2的断裂伸长率优选为5~2000%,更优选为20~1000%,进一步优选为30~300%,特别优选为50~600%。通过使被覆部2的断裂伸长率为上述范围的下限以上,从而即使在粘合带1牢固粘接于被粘物的情况下,剥离粘合带1时的用于拉伸粘合带1的应力也不会变得过大,在剥离工序中粘合带1也不会过度伸长,可容易进行剥离。另外,通过使被覆部2的断裂伸长率为上述范围的上限以下,从而剥离粘合带1时的粘合带1的拉伸距离不会变得过长,能够在小空间内进行作业,故优选。
27.另外,被覆部2的断裂强度优选为1~80mpa,更优选为3~60mpa,进一步优选为5~50mpa,特别优选为7~40mpa。通过使被覆部2的断裂强度为上述范围的下限以上,从而在拉伸剥离粘合带1时也能够抑制粘合带1被撕裂,用于使粘合带1伸长的载荷不会过度,因此基于剥离的剥离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将粘合带1拉伸而使其变形时需要的力也依赖于粘合带1的厚度。例如,在欲拉伸剥离厚度厚且断裂强度高的粘合带1的情况下,无法充分拉伸而无法剥离。
28.接着,对粘合带1的被覆部2以外的结构进行说明。

基材层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具有作为粘合剂层4的载体的基材层3。本实施方式中的粘合带1的基材层3的断裂伸长率为200~3000%,断裂强度为1.5~80mpa。
29.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材层3的材料,只要基材层3具有上述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含有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a)。作为可用于基材层3的材料的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a),可使用选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与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嵌段共聚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共聚物,优选为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为苯乙烯的苯乙烯系共聚物。另外,作为上述共轭二烯化合物,优选异戊二烯、丁二烯、乙烯丁烯、乙烯丙烯。其中,作为上述嵌段共聚物(a),优选选自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丙烯共聚物等二嵌段共聚物、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等三嵌段共聚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共聚物,更优选选自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丁烯共聚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共聚物,特别优选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
30.在将该材料设为100质量%时,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材层3的材料包含的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a)的比例优选为50~100质量%,更优选为60~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65~10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70~100质量%。通过为该范围,可得到苯乙烯系共聚物具有的优异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应力。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基材层3的材料中,除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a)以外,还可使用聚烯烃、聚碳酸酯等各种热塑性树脂,可使用一种或同时使用多种。
31.作为苯乙烯系共聚物,相对于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总质量,优选使用以13质量%~60质量%的范围具有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苯乙烯系共聚物,更优选使用以15~50质量%的范围具有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苯乙烯系共聚物,进一步优选使用以16~45质量%的范围具有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苯乙烯系共聚物,更进一步优选使用以17~35质量%的范围具有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结构单元的苯乙烯系共聚物。由此,容易在合适的范围得到断裂伸长率、断裂应力。
32.【化学式1】
33.作为上述苯乙烯系共聚物,使用含有2种以上结构不同的共聚物的苯乙烯系共聚物,可使用组合含有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苯乙烯系共聚物。上述苯乙烯系共聚物,相对于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合计质量,优选使用以0质量%~80质量%的范围含有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的苯乙烯系共聚物,更优选使用以0质量%~70质量%的范围含有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的苯乙烯系共聚物,进一步优选使用以0质量%~50质量%的范围含有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的苯乙烯系共聚物,更进一步优选使用以0质量%~30质量%的范围含有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的苯乙烯系共聚物。通过设为上述范围,在维持优异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应力的同时能够兼顾热耐久性。
34.另外,作为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优选使用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以标准聚苯乙烯换算测定的重均分子量(凝胶渗透色谱,东曹公司制造sc

8020,高分子量柱tskgelgmhhr

h,溶剂:四氢呋喃)为1万~80万的范围的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更优选使用3万~50万的范围的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更进一步优选使用5万~30万的范围的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通过为上述范围,能够确保加热流动性、溶剂稀释时的相容性,因此在制造工序中的作业性良好,并且可得到具备热耐久性的粘合带1的方面更优选。
35.上述苯乙烯系共聚物,例如可使用线状结构、支链结构或多支链结构等单一结构的共聚物,也可混合使用不同结构的共聚物。线状结构丰富的苯乙烯系共聚物对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赋予优异的断裂伸长率。另一方面,为支链结构、多支链结构,且在分子末端配置有苯乙烯嵌段的结构可采取准交联结构,可赋予优异的凝聚力。因此,优选根据需要的机械特性混合使用。
36.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应用以往已知的制造方法。例如包括:通过阴离子活性聚合法将苯乙烯嵌段和异戊二烯嵌段逐次聚合的方法、制造具有活性的活性末端的嵌段共聚物后使其与偶联剂反应而偶联得到的嵌段共聚物的方法。
37.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应用以往已知的制造
方法。例如包括:通过阴离子活性聚合法将苯乙烯嵌段和异戊二烯嵌段逐次聚合的方法。
38.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与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应用以往已知的制造方法。例如包括:混合使用上述制造的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方法。另外,也可在一个聚合工序中同时以混合物的形式制造。作为更具体的一个方式,通过阴离子活性聚合法,首先,第一,在聚合溶剂中,使用阴离子聚合引发剂使苯乙烯单体聚合,形成具有活性的活性末端的聚苯乙烯嵌段。接着,第二,从聚苯乙烯嵌段的活性的活性末端使异戊二烯聚合,得到具有活性的活性末端的苯乙烯

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接着,第三,使该具有活性的活性末端的苯乙烯

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的一部分与偶联剂反应,形成偶联的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然后,第四,上述具有活性的活性末端的苯乙烯

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的剩余部分利用聚合终止剂使其活性的活性末端失活,形成苯乙烯

异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
39.‑‑
增粘树脂
‑‑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基材层3中,为了提高与粘合剂层4的密合性、提高耐热性,可使用增粘树脂。其中,可优选使用软化点为80℃以上的增粘树脂,软化点更优选为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0℃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110℃以上。上述软化点是指利用jisk2207规定的方法(干球式)测定得到的值。
40.作为增粘树脂,例如优选使用在常温(23℃)为固体状的增粘树脂,可使用c5系石油树脂、c5系/c9系石油树脂、脂环族系石油树脂等石油树脂。上述石油树脂容易与苯乙烯

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构成苯乙烯

异戊二烯嵌段

苯乙烯共聚物的聚异戊二烯结构相容,其结果,可更进一步提高粘合带1的初始粘接力和热耐久性。作为上述c5系石油树脂,可使用脂肪族系石油树脂,例如可使用escorez1202、1304、1401(东燃化学合同会社制造)、wingtack 95(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mpany制造)、quintone k100、r100、f100(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造)、piccotac95、piccopal100(rika hercules制造)等。
41.作为上述c5系/c9系石油树脂,可使用上述c5系石油树脂与c9系石油树脂的共聚物,例如可使用escorez 2101(tonex制造)、quintone g115(日本zeon制造)、hercotac 1149(rika hercules制造)等。作为上述脂环族系石油树脂,可对上述c9系石油树脂进行氢化而得到,例如可使用escorez 5300(tonex制造)、alcon p

100(荒川化学工业制造)、regalite r101(rika fine tech制造)等。
42.作为上述增粘树脂,除上述c5系石油树脂、c5系/c9系石油树脂和脂环族系石油树脂以外,例如还可使用聚合松香系树脂、c9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松香系树脂、萜烯

酚醛树脂、苯乙烯树脂、香豆酮

茚树脂、二甲苯树脂、酚醛树脂等。其中,作为上述增粘树脂,从兼顾更进一步优异的初始粘接性和热耐久性的方面出发,优选组合使用上述c5系石油树脂和聚合松香系树脂。
43.上述增粘树脂,相对于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总量,优选在0质量%~100质量%的范围使用,更优选在0质量%~70质量%的范围使用,进一步优选在0质量%~50质量%的范围使用,更进一步优选在0质量%~30质量%
的范围使用。通过在上述范围使用,提高粘合剂层4与基材层3的界面密合性并且容易兼顾粘合带1的优异的断裂伸长率、热耐久性。
44.‑‑
其它成分
‑‑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树脂基材中,在不损害特性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可含有其它聚合物成分、交联剂、抗老化剂、紫外线吸收剂、填充剂、阻聚剂、表面调节剂、抗静电剂、消泡剂、粘度调节剂、耐光稳定剂、耐候稳定剂、耐热稳定剂、抗氧化剂、流平剂、有机颜料、无机颜料、颜料分散剂、二氧化硅珠、有机珠等添加剂;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五氧化锑等无机系填充剂等的物质。
45.‑‑
基材层的特性
‑‑
上述基材的厚度优选为10~2490μm,更优选为30~300μm,进一步优选为60~200μm,更进一步优选为70μm~1150μm。通过使上述基材的厚度为上述范围,粘合带1容易追随被粘物的应变,容易得到高粘接强度,拉伸粘合带1的同时剥离时需要的应力不会变得过大,故优选。
46.另外,上述基材层3的断裂伸长率为200~3000%,优选为650~2800%,更优选为700~2700%,进一步优选为750~2600%。通过使上述基材层3的断裂伸长率为上述范围的下限以上,从而即使在上述粘合带1牢固粘接于被粘物的情况下,剥离粘合带1时的用于拉伸粘合带1的应力也不会变得过大,在剥离工序中粘合带1也不会过度伸长,可容易进行剥离。另外,通过使上述基材层3的断裂伸长率为上述范围的上限以下,从而剥离粘合带1时的粘合带1的拉伸距离不会变得过长,能够在小空间内进行作业,故优选。
47.另外,上述基材层3的断裂强度为1.5~80mpa,优选为2.0~60mpa,更优选为2.5~50mpa,进一步优选为3.0~40mpa。通过使上述基材层3的断裂强度为上述范围的下限以上,从而在拉伸剥离粘合带1时也能够抑制粘合带1被撕裂,用于使粘合带1伸长的载荷不会变得过度,因此基于剥离的剥离作业变得容易。另外,将粘合带1拉伸而使其变形时需要的力也依赖于粘合带1的厚度。例如,在欲拉伸剥离厚度厚且断裂强度高的粘合带1的情况下,无法充分拉伸而无法剥离。
48.上述基材层3的伸长25%时的应力优选为0.15~10.0mpa,更优选为0.25~7.0mpa,进一步优选为0.35~5.0mpa,更进一步优选为0.45~2.0mpa。通过使粘合带1伸长25%时的应力为上述范围,能够得到适合于粘合带1的粘接强度,在剥离的工序中也能够比较容易进行剥离。在低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在将硬质的被粘物彼此固定的同时在粘合带1的剪切方向上产生载荷的情况下,担心粘合带1剥离。另外,在超过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在粘合带1的剥离工序中,为了使粘合带1伸长而需要的力变得过大。
49.上述基材层3伸长50%时的应力优选为0.15~10.5mpa,更优选为0.25~7.5mpa,进一步优选为0.35~5.0mpa,更进一步优选为0.5~2.5mpa。通过使粘合带150%伸长时的应力为上述范围,能够得到适合于粘合带1的粘接强度,在剥离工序中也能够比较容易进行剥离。在低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在将硬质的被粘物彼此固定的同时在粘合带1的剪切方向上产生载荷的情况下,担心粘合带1剥离。另外,在超过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在粘合带1的剥离工序中,为了使粘合带1伸长而需要的力变得过大。
50.上述基材层3伸长50%时的应力优选为伸长25%时的应力的100~160%,更优选为103~150%,进一步优选为105~140%,更进一步优选为110~130%。
通过使粘合带1伸长50%时的应力相对于粘合带1伸长25%时的应力为上述范围,能够使粘合带1的剥离时用于剥离而需要的应力稳定。
51.上述基材层3的储能模量e’(23℃)优选为1.0
×
104~1.0
×
108pa,更优选为5.0
×
104~5.0
×
107pa,进一步优选为1.0
×
105~1.0
×
107pa,更进一步优选为3.0
×
105~7.0
×
106pa。通过使基材层3的断裂点应力为上述范围,从而容易追随被粘物的应变等,容易得到优异的粘接强度,还可确保粘合带1的尺寸稳定性,因此可得到合适的贴附作业性。
52.作为上述基材层3,为了更进一步提高与粘合剂层4的密合性,可使用设置有底涂层的基材层,实施基于喷砂法、溶剂处理法等的表面的凹凸化处理、电晕放电处理、铬酸处理、火焰处理、热风处理、臭氧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氧化处理等表面处理的基材层。
53.作为上述基材层3的制造方法,包括基于挤出成型的铸造法、单轴拉伸法、逐次二次拉伸法、同时双轴拉伸法、吹胀法、管法、压延法、溶液法等。其中,可优选使用基于挤出成型的铸造法、基于单轴拉伸法、逐次二次拉伸法、同时双轴拉伸法、吹胀法、管法的制造方法,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需要的机械强度选择即可。
54.上述基材层3可以为单层结构、2层、3层或其以上的多层结构。在多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使至少1个层为具有上述树脂组成的层,从而容易发挥必要的机械特性,故优选。另外,例如可通过共挤出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与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方法得到3层结构的基材层3。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例如在欲具有适度的尺寸稳定性、刚性的情况下,上述基材层有时可作为适合的构成使用。
55.‑
粘合剂层

在本实施方式中,粘合剂层4的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使用与基材层3具有良好的密合性的粘合剂,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剂、橡胶系粘合剂、有机硅系粘合剂等。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粘合剂层4的粘合剂,也可使用水分散性的乳液型粘合剂。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容易得到较强的粘合力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系粘合剂。
56.‑‑
丙烯酸系粘合剂
‑‑
作为丙烯酸系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包含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作为单体单元的至少1种丙烯酸系聚合物。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例如为烷基的碳原子数为2~14个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示例,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异戊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
‑2‑
乙基己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壬酯、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等。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是指丙烯酸烷基酯或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57.丙烯酸系聚合物中,优选在0.1~15质量%的范围共聚侧链具有羟基、羧基、氨基等极性基团的丙烯酸酯、其它乙烯基系单体。另外,在2~10质量%的范围共聚丙烯酸单元,粘合性优异,故优选。由此,来自于上述单体的结构单元在丙烯酸系聚合物中成为交联点,可调整粘合成分的硬度而表现出目标粘合力。
58.丙烯酸系聚合物可通过利用溶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
紫外线照射法、电子束照射法进行共聚而得到。为了兼顾涂布性和粘合物性,丙烯酸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40万~140万,进一步优选为60万~120万。上述重均分子量为基于凝胶渗透色谱(gpc)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作为测定条件,柱使用tskgelgmhxl[东曹制造],柱温40℃,洗脱液为四氢呋喃,流量为1.0ml/分钟,标准聚苯乙烯使用tsk标准聚苯乙烯。
[0059]
为了进一步提高粘合剂的凝聚力,优选添加交联剂。作为交联剂,例如可举出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环氧系交联剂、螯合物系交联剂等。特别是在设置粘合剂层4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异氰酸酯系交联剂或环氧系交联剂。作为交联剂的添加量,优选以粘合剂层4的凝胶分率成为25~80%的方式进行调整。进一步优选的凝胶分率为30~70%。其中,最优选35~60%。如果凝胶分率为25%以上,则粘合剂具有适度的凝聚力,因此在击键试验中不易产生偏移。另一方面,如果凝胶分率为80%以下,则粘合剂不会变得过硬,与基板等被粘物的粘接力良好。关于凝胶分率,将熟化后的粘合剂层4的组合物浸渍于甲苯中,测定放置24小时后残留的不溶成分的干燥后的质量,以相对于原来的质量的百分率表示。
[0060]
‑‑
橡胶系粘合剂
‑‑
作为橡胶系粘合剂,包含天然橡胶、其改性物等天然橡胶系聚合物、合成橡胶系聚合物、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b)等橡胶系聚合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另外,作为橡胶系粘合剂,优选含有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b)。其中,可使用选自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与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嵌段共聚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共聚物,优选上述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为苯乙烯的苯乙烯系共聚物。另外,作为上述共轭二烯化合物,优选异戊二烯、丁二烯、乙烯丁烯、乙烯丙烯。其中,作为上述嵌段共聚物(b),优选选自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丙烯共聚物等二嵌段共聚物、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等三嵌段共聚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共聚物,更优选选自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

乙烯丁烯共聚物、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共聚物,特别优选选自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共聚物。
[0061]
作为上述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相对于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总质量,优选使用以10质量%~80质量%的范围具有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的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更优选使用以12~60质量%的范围具有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的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进一步优选使用以15~40质量%的范围具有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的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更进一步优选使用以17~35质量%的范围具有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结构单元的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由此,能够得到优异的粘接性和耐热性。
[0062]
【化学式2】
[0063]
作为上述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可使用含有2种以上结构不同的共聚物的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可使用组合含有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上述苯乙烯系树脂,相对于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合计质量,优选使用以0质量%~80质量%的范围含有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的树脂,进一步优选使用以0质量%~77质量%的范围含有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的树脂,特别优选使用以0质量%~75质量%的范围含有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的树脂,更进一步优选使用以0质量%~70质量%的范围含有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的树脂。通过设为上述范围,可使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兼顾优异的粘接性能和热耐久性。
[0064]
另外,作为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优选使用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以标准聚苯乙烯换算测定的重均分子量(凝胶渗透色谱,东曹公司制造sc

8020,高分子量柱tskgelgmhhr

h,溶剂:四氢呋喃)为1万~80万的范围的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更优选使用3万~50万的范围的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更进一步优选使用5万~30万的范围的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通过为上述范围,可确保加热流动性、溶剂稀释时的相容性,因此,制造工序中的作业性良好,并且在得到具备热耐久性的粘合带1方面更优选。
[0065]
上述苯乙烯系共聚物例如可使用线状结构、支链结构或多支链结构等单一结构的共聚物,也可混合使用不同结构的共聚物。将线状结构丰富的苯乙烯系树脂用于粘合剂层4时,对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赋予优异的粘接性能。另一方面,为支链结构、多支链结构,并且在分子末端配置有苯乙烯嵌段的结构可采取准交联结构,可赋予优异的凝聚力,因此可赋予高的保持力。上述苯乙烯系共聚物优选根据需要的特性混合使用。
[0066]
上述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应用以往已知的制造方法,可利用与上述基材层3有关的记载相同的方法进行制造。
[0067]
‑‑
增粘树脂
‑‑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粘合剂层4的粘合力,优选添加增粘树脂。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的粘合剂层4中添加的增粘树脂,可举出松香、松香的酯化物等松香系树脂;二萜烯聚合物、α

蒎烯

苯酚共聚物等萜烯系树脂;脂肪族系(c5系)、芳香族系(c9)等石油树脂;以及,苯乙烯系树脂、酚醛系树脂、二甲苯树脂等。另外,也可以添加除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以外的丙烯酸系树脂作为增粘树脂。
[0068]
作为增粘树脂的添加量,在粘合剂树脂为丙烯酸系聚合物的情况下,相对于丙烯酸系聚合物100质量份,优选添加10~60质量份。在重视粘接性的情况下,最优选添加20~50质量份。另外,在粘合剂树脂为橡胶系树脂的情况下,相对于橡胶系树脂100质量份,优选添加增粘树脂80~150质量份。应予说明,通常在粘合剂树脂为有机硅系树脂的情况下,不添加增粘树脂。
[0069]
应予说明,在粘合带1的粘合剂包含乙烯基芳香族嵌段共聚物(b)的情况下,作为粘合剂可含有的增粘树脂,优选使用软化点为80℃以上的增粘树脂。由此,可得到具备优异的初始粘接性和热耐久性的粘合剂和粘合带1。上述软化点是指利用jisk2207规定的方法(干球式)测定得到的值。
[0070]
作为增粘树脂,例如优选使用在常温(23℃)为固体状的增粘树脂,可使用c5系石油树脂、c5系/c9系石油树脂、脂环族系石油树脂等石油树脂。上述石油树脂容易与构成苯
乙烯系树脂的聚异戊二烯结构相容,其结果,可更进一步提高粘合剂和粘合带的初始粘接力和热耐久性。作为上述c5系石油树脂,可使用脂肪族系石油树脂,例如可使用escorez1202、1304、1401(东燃化学合同会社制造)、wingtack 95(goodyear tire and rubber company制造)、quintone k100、r100、f100(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造)、piccotac95、piccopal100(rika hercules制造)等。
[0071]
作为上述c5系/c9系石油树脂,可使用上述c5系石油树脂与c9系石油树脂的共聚物,例如可使用escorez 2101(tonex制造)、quintone g115(日本zeon制造)、hercotac 1149(rika hercules制造)等。作为上述脂环族系石油树脂,可对上述c9系石油树脂进行氢化而得到,例如可使用escorez 5300(tonex制造)、alcon p

100(荒川化学工业制造)、regalite r101(rika fine tech制造)等。
[0072]
作为上述软化点为80℃以上的增粘树脂,除上述c5系石油树脂、c5系/c9系石油树脂和脂环族系石油树脂以外,例如还可使用聚合松香系树脂、c9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松香系树脂、萜烯

酚醛树脂、苯乙烯树脂、香豆酮

茚树脂、二甲苯树脂、酚醛树脂等。其中,作为上述软化点为80℃以上的增粘树脂,从兼顾更优异的初始粘接性和热耐久性的方面出发,优选组合使用上述c5系石油树脂和聚合松香系树脂。上述软化点为80℃以上的增粘树脂,相对于上述苯乙烯系树脂的总量优选在3质量%~100质量%的范围使用,更优选在5质量%~80质量%的范围使用,在得到兼顾更进一步优异的粘接性和优异的热耐久性的粘合剂和粘合带1的方面,更优选在10质量%~80质量%的范围使用。
[0073]
另外,为了获得恒温环境下的贴附性、初始粘接性,也可与上述软化点为80℃以上的增粘树脂组合而使用软化点为

5℃以下的增粘树脂。上述流动点是指通过依据jisk2269规定的方法的方法测定得到的值。作为上述软化点为

5℃以下的增粘树脂,优选使用室温为液态的增粘树脂。上述室温为液态的增粘树脂优选选自公知的上述增粘树脂。作为上述软化点为

5℃以下的增粘树脂,例如可使用操作油、聚酯、聚丁烯等液态橡胶等,其中,从表现出更进一步优异的初始粘接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聚丁烯。
[0074]
上述软化点为

5℃以下的增粘树脂,相对于上述增粘树脂的总量,优选在0质量%~40质量%的范围使用,更优选在0质量%~30质量%的范围使用。作为上述软化点为

5℃以下的增粘树脂,相对于上述苯乙烯系树脂的总量,优选在0质量%~40质量%的范围使用,在0质量%~30质量%的范围使用,可提高初始粘接力而良好粘接,且可得到充分的热耐久性。
[0075]
上述软化点为80℃以上的增粘树脂和上述软化点为

5℃以下的增粘树脂的质量比例优选为5~50的范围,在得到兼顾优异的初始粘接性和优异的保持力的粘合剂和粘合带1的方面,更优选为10~30的范围。
[0076]
上述苯乙烯系树脂与上述增粘树脂,优选在[苯乙烯系树脂/增粘树脂]表示的质量比为0.5~10.0的范围组合使用,在0.6~9.0的范围使用,可提高初始粘接力,且可得到优异的热耐久性。另外,上述质量比[苯乙烯系树脂/增粘树脂]大于1,例如在贴附于被粘物
的曲面部等时防止由粘合带1的斥力引起的剥离(耐斥力性)的方面,优选。
[0077]
‑‑
填料粒子
‑‑
在本实施方式中,粘合剂层4的粘合剂优选含有填料粒子。通过使粘合剂包含填料粒子,从而在使粘合片伸长时填料粒子从粘合剂层4露出,由此粘合剂层4与被粘物的粘接面积变小,因此即使粘合片的伸长方向相对于贴附对象(以下,有时也称为“被粘物”)的贴附面为垂直方向(有时也称为“90
°
方向”)等高角度,也可容易进行伸长剥离。
[0078]
作为填料粒子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适当选择,可以为无机填料粒子,也可以为有机填料粒子。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0079]
作为无机填料粒子的具体例,可举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钛、氧化锆、氧化铁、碳化硅、氮化硼、氮化铝、氮化钛、氮化硅、硼化钛、碳、镍、铜、铝、钛、金、银、氢氧化锆、碱式碳酸镁、白云石、水滑石、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氧化锡、氧化锡的水合物、硼砂、硼酸锌、偏硼酸锌、偏硼酸钡、碳酸锌、碳酸镁

钙、碳酸钙、碳酸钡、氧化钼、氧化锑、红磷、云母、粘土、高岭土、滑石、沸石、硅灰石、蒙脱石、二氧化硅(石英、气相二氧化硅、沉降性二氧化硅、无水硅酸、熔融二氧化硅、结晶性二氧化硅、超微粉无定型二氧化硅等)、钛酸钾、硫酸镁、海泡石、硬硅钙石、硼酸铝、硫酸钡、钛酸钡、氧化锆、铈、锡、铟、碳、硫、碲(
テリウム
)、钼、锶、铬、钡、铅、氧化锡、氧化铟、金刚石、镁、铂、锌、锰、不锈钢等。其中,优选氢氧化铝、镍等。另外,为了提高在粘合剂中的分散性,无机填料可以实施硅烷偶联处理、硬脂酸处理等表面处理。
[0080]
作为有机填料粒子的具体例,可举出聚苯乙烯系填料、苯并胍胺系填料、聚乙烯系填料、聚丙烯系填料、有机硅系填料、脲

福尔马林系填料、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系共聚物、硅系填料、氟系填料、丙烯酸系填料、聚碳酸酯系填料、聚氨酯系填料、聚酰胺系填料、环氧树脂系填料、热固化树脂系中空填料等。
[0081]
作为填料粒子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以为规则的形状,也可以为不规则的形状。作为填料粒子的形状的具体例,可举出多边形、立方体状、椭圆状、球状、针状、平板状、鳞片状等。上述形状的填料粒子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另外,也可以是上述形状的填料粒子凝聚而成的物质。其中,作为填料粒子的形状,优选椭圆状、球状、多边形状。如果填料粒子形状为椭圆状、球状、多边形状,则在使粘合片伸长时,粘合剂层4相对于被粘物的滑动良好,即使粘合片的伸长方向相对于被粘物的贴附面为90
°
方向,也可容易进行伸长剥离。
[0082]
作为填料粒子的粒度分布(d
90
/d
10
),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优选为2.5~20,从耐冲击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2.5~15,进一步优选为2.5~5。如果填料粒子的粒度分布(d
90
/d
10
)为上述优选范围内,则即使粘合片的伸长方向相对于被粘物的贴附面为90
°
方向,也可容易进行伸长剥离,即使在粘合片的基材的厚度薄的情况下,也不易断裂,且耐冲击性、剪切粘接力和割裂粘接力优异。另一方面,如果填料粒子的粒度分布(d
90
/d
10
)小于2.5,则有时损害粘合片的伸长方向相对于被粘物的贴附面为90
°
方向时的伸长剥离性,如果超过20,则有时损害耐冲击性、剪切粘接力、割裂粘接力等粘接性能。
填料粒子的粒度分布(d
90
/d
10
)例如是通过使用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的测定机(microtrac)来测定上述填料粒子的粒径,换算成粒度分布而得到的。
[0083]
作为上述填料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优选为3μm~25μm,更优选为5μm~20μm,进一步优选为5μm~14μm。如果上述填料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为上述优选的范围内,则即使上述粘合片的伸长方向为相对于被粘物的贴附面为90
°
方向,也可容易进行伸长剥离,即使在上述粘合片的基材的厚度薄的情况下,也不易断裂,且耐冲击性、剪切粘接力和割裂粘接力优异。另一方面,如果上述填料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小于3μm,则在上述粘合片的伸长方向相对于被粘物的贴附面为90
°
方向的情况下,有时难以伸长剥离,如果超过25μm,则有时损害耐冲击性、剪切粘接力、割裂粘接力等粘接性能。填料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例如可通过使用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的测定机(microtrac)来进行测定。
[0084]
作为填料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与后述的粘合剂层4的平均厚度的比率,没有特别限制,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由[填料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粘合剂层的平均厚度]表示的填料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相对于粘合剂层4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优选为5/100以上,更优选为5/100~95/100,进一步优选为10/100~75/100,特别优选为20/100~60/100。如果该比率在优选的范围内,即使粘合片的伸长方向相对于被粘物的贴附面为90
°
方向,也可容易进行伸长剥离,即使在粘合片的基材的厚度薄的情况下,也不易断裂。另外,如果该比率在上述特别优选的范围内,则即使粘合片的伸长方向相对于被粘物的贴附面为90
°
方向,也可容易进行伸长剥离,即使在粘合片的基材的厚度薄的情况下也不易断裂,且在耐冲击性、剪切粘接力、割裂粘接力等粘接性能也更优异的方面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如果该比率低于5/100,则有时损害粘合片的伸长方向相对于被粘物的贴附面为90
°
方向时的伸长剥离性,如果超过95/100,则有时损害耐冲击性、剪切粘接力、割裂粘接力等粘接性能。
[0085]
粘合剂层4中的填料粒子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100质量%,优选为9~50质量%,更优选为13~34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7~30质量%。如果填料粒子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100质量%小于9质量%,则在粘合片的伸长方向相对于被粘物的贴附面为90
°
方向的情况下无法伸长剥离,另外,发生粘合片的撕裂,粘合片不伸长而无法剥离。另外,如果填料粒子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100质量%超过50质量%,则有时粘合片不伸长,粘合剂组合物残留于被粘物,耐冲击性变差,另外,剪切粘接力、割裂粘接力变弱。另一方面,如果填料粒子的含量相对于粘合剂100质量%为9~50质量%,则即使粘合片的伸长方向相对于被粘物的贴附面为90
°
方向,也可容易进行伸长剥离,即使在粘合片的基材的厚度薄的情况下,也不易撕裂,且耐冲击性、剪切粘接力和割裂粘接力优异。粘合剂层4中的上述填料粒子的含量可以在制备粘合剂时适当调整。
[0086]
填料粒子相对于粘合剂层4整体的体积的体积比为4%~40%,优选为5%~30%,更优选为5%~20%,进一步优选为5%~15%。如果填料粒子的体积比小于4%,则在粘合片的伸长方向相对于被粘物的贴附面为90
°
方向的情况下无法伸长剥离,另外,发生粘合片的撕裂,粘合片不伸长而无法剥离。另外,如果填料粒子的体积比超过40%,则有时粘合片不伸长,粘合剂残留于被粘物,耐冲击性变差,另外,剪切粘接力、割裂粘接力变弱。另一方面,如果填料粒子的体积比为4%~40%,则即使粘合片的伸长方向相对于被粘物的贴附面为90
°
方向,也可容易进行伸长剥离,即使在粘合片的基材的厚度薄的情况下,也不易撕裂,
且耐冲击性、剪切粘接力和割裂粘接力优异。填料粒子相对于粘合剂层4的体积比可根据以下式(1)~(3)算出。粘合剂树脂*1的质量a(g)/粘合剂树脂*1的密度a(g/cm3)=粘合剂树脂*1的体积a(cm3)
···
式(1)填料粒子的质量b(g)/填料粒子的密度b(g/cm3)=填料粒子的体积b(cm3)
···
式(2)填料粒子的体积b(cm3)/(粘合剂树脂*1的体积a(cm3) 填料粒子的体积b(cm3))
×
100=填料粒子的体积比(%)
···
式(3)应予说明,在上述式(1)和(3)中,*1表示的粘合剂树脂可以根据需要包含其它成分。上述密度是依据jis z 8804测定得到的值。
[0087]
‑‑
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的特性
‑‑
在本实施方式中,粘合剂的频率1hz时的动态粘弹性光谱的损耗角正切优选在70℃为0.5~0.8。进一步优选为0.55~0.75。如果为0.5以上,则耐剥离性优异,如果为0.8以下,则高温时粘合剂在印刷部中的渗出容易变少。
[0088]
粘合剂层4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5~100μm,更优选为5~75μm,进一步优选为10~60μm。通过为该范围,容易兼顾粘接性和胶带的薄型化。
[0089]
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的粘合剂层4伸长50%时的应力为0.05~10.5mpa,更优选为0.07~7.5mpa,进一步优选为0.1~5.5mpa,更进一步优选为0.15~3.5mpa。通过使粘合剂层4伸长50%时的应力为上述范围,可得到粘合带1的优异的粘接性和剥离性。即,容易追随被粘物的应变等,容易得到优异的粘接强度,可抑制在粘合带1的剥离工序中粘合剂层4残留于被粘物。
[0090]
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的粘合剂层4的储能模量g’(23℃)优选为1.0
×
105~1.0
×
107pa,更优选为1.0
×
105~8.0
×
106pa,进一步优选为1.0
×
105~5.0
×
106pa,更进一步优选为1.0
×
105~4.0
×
106pa,最优选为1.0
×
105~3.0
×
106pa。通过使粘合剂层4的储能模量g’(23℃)为上述范围,可得到粘合带1的优异的粘接性和剥离性,特别是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后也可抑制在粘合带1的剥离工序中粘合剂层4残留于被粘物。
[0091]
上述粘合剂层4的厚度相对于基材层3的厚度优选为1/2~1/500,更优选为1/3~1/300,进一步优选为1/5~1/200,更进一步优选为1/10~1/50。通过使粘合带1的粘合剂层4与基材层3的厚度比率为上述范围,可得到粘合带1的优异的粘接性和剥离性。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的粘合剂层4的凝聚力低于基材层3的凝聚力,因此在粘合剂层4比上述范围厚的情况下,有可能在粘合带1的剥离工序中仅粘合剂层4残留于被粘物。另外,在粘合剂层4比上述范围薄的情况下,在被粘物的表面为凹凸形状等的情况下,粘合剂层4无法追随,担心粘接强度显著降低。
[0092]
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中使用的粘合剂层4的断裂点应力优选为0.5~25.0mpa,更优选为0.8~20.0mpa,进一步优选为1.0~17.0mpa,更进一步优选为1.2~15.0mpa。通过使上述粘合剂层4的断裂点应力为上述范围,可发挥优异的粘合性,在拉伸剥离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时,粘合剂成分不易残留于被粘物上,故优选。
[0093]

把手部分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所示,可以将与粘合带1的被覆部2相比靠近端部侧的部分作为剥离粘合带1时使用者把持的把手部分。把手部分可在粘合带1的粘合剂层4的两侧表面贴附膜5(未进行剥离处理),或者与被覆部2相同进行被覆,或者制成没有粘合带1的粘合剂层4的部分(在与被覆部2相比靠近端部侧使基材层3延长而成的部分)。
[0094]
作为膜5的材质,可举出玻璃纸、聚乙烯、聚丙烯、尼龙、聚苯乙烯、聚酰亚胺、聚酯、四氟乙烯等。其中,优选廉价且加工性优异的聚酯膜、滑动性优异的四氟乙烯。
[0095]

粘合带1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通过公知方法制造。具体而言,粘合带1通过在脱模膜(脱模衬垫)的表面涂布粘合剂并进行干燥等,从而形成粘合带1两面的粘合剂层4。接着,对于准备的基材层3的两表面,贴合具有上述脱模膜的状态的粘合剂层4,根据需要进行加压等,由此得到层叠体。然后,剥离贴附于层叠体的一侧表面的脱模膜,在期望的位置形成被覆部2,贴附脱模膜。接着,通过切成期望的形状,可得到粘合带1。应予说明,在粘合带1的两面形成被覆部2的情况下,在一侧表面侧形成被覆部2后,在另一侧表面侧同样也形成被覆部2。另外,在层叠体上形成被覆部2时,也可在切成期望的形状后形成被覆部2。
[0096]
在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中,如上述制造方法记载所示,为了保护粘合剂层4,可以层叠脱模膜。作为脱模膜,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对聚乙烯、聚丙烯、聚酯膜等合成树脂膜、纸、无纺布、布、发泡片、金属箔以及它们的层压体等基材层3的至少单面或两面实施用于提高从粘合剂的剥离性的有机硅系处理、长链烷基系处理、氟系处理等剥离处理而得到的脱模膜。
[0097]

粘合带的特性

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的总厚度优选为50~3000μm,更优选为70~5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0~300μm。
[0098]
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通过后述的实施例记载的方法测定得到的粘合力优选为1~50n/20mm,更优选为10~30n/20mm,进一步优选为15~25n/20mm。通过设为上述范围,容易兼顾拆卸时的胶带的不易撕裂性和粘合性。
[0099]
《粘接体》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粘接体具备:上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粘合带1、贴附于该粘合带1的一侧表面上的第一被粘物6以及贴附于该粘合带1的另一侧表面上的第二被粘物7。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粘接体的粘合带1中与被覆部2相比靠近端部侧的部分位于贴附有该粘合带1的第一被粘物6的第一贴附面的外侧,划分上述第一贴附面的角8位于被覆部2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粘接体,在为了将第一被粘物6从第二被粘物7取下而相对于贴附面带有角度剥离粘合带1时,能够降低对粘合带1的负荷,因此可防止粘合带1的撕裂。
[0100]
此处,第一被粘物6和第二被粘物7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在oa设备、it
·
家电产品、汽车等各产业领域中使用的被粘物,第二被粘物7为上述产品的框体,第一被粘物6为组装于上述产品的电池、电子部件、结构部件等部件的情况,可利用粘合带1将第一被粘物6和第二被粘物7固定或临时固定。或者,例如,也可将第一被粘物6制成显示产品信息等的标
签,将第二被粘物7制成用于显示标签的显示部。
[010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粘接体中,粘合带1中与被覆部2相比靠近端部侧的部分位于贴附有该粘合带1的第一被粘物6的第一贴附面的外侧。如图3所示,粘合带1中与被覆部2相比靠近端部侧的部分是未被第一被粘物6的第一贴附面与贴附有粘合带1的第二被粘物7的第二贴附面夹持的部分,可作为将粘合带1剥离时的把手部分。
[0102]
另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粘接体中,划分第一贴附面的角8位于被覆部2上。具体而言,在图示的示例中,划分第一贴附面的角8位于被覆部2与粘合带1的端部侧的部分的交界(被覆部2中,粘合带1的端部侧的端部)上。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示的示例所示,不需要边界与角8严格一致,角8也可以位于与边界相比靠近被覆部2侧的位置(粘合带1的被覆部2也可以位于第一被粘物6的侧面)。在角8位于与边界相比靠近被覆部2侧的位置的情况下,从充分得到被覆部2产生的防止粘合带1的撕裂的效果的观点出发,角8和与端部侧相反侧的被覆部2与粘合剂层4的边界的距离(换而言之,俯视时,第一被粘物6的第一贴附面与被覆部2重复的长度)优选为1mm以上。
[0103]
此处,本实施方式的粘接体的组装方法,首先,对第一被粘物6的第一贴附面贴附粘合带1。此时,以划定第一贴附面的角8位于被覆部2的方式进行贴附。接着,使第一被粘物6贴合于第二被粘物7,由此可进行组装。或者,代替上述方法,首先,对第二被粘物7的第二贴附面贴附粘合带1。此时,以被覆部2位于划定第一贴附面的角8所在的第二贴附面的位置的方式进行贴附。接着,以第一被粘物6的第一贴附面的角8位于粘合带1的被覆部2的方式使第一被粘物6与第二被粘物7贴附,由此可进行组装。
[0104]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粘接体的拆卸方法中,通过将粘合带1中与被覆部2相比靠近端部侧的部分(图3中,沿着第一被粘物6的侧面配置的部分)相对于贴附面以60
°
以上的角度拉伸,从而剥下粘合带1,将第一被粘物6从第二被粘物7取下。应予说明,在拉伸粘合带1的端部侧的部分的角度相对于贴附面为75
°
以上的角度的情况下,可更适合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粘合带1。
[0105]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的粘合带和粘接体并不限定于上述示例,可适当施加变更。【实施例】
[0106]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以下实施例任何限定。
[0107]
<测定和评价方法>各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粘合带的测定和评价基于以下方法进行。
[0108]
(1)基材层的断裂伸长率粘合带的断裂伸长率按照以下方式测定,将粘合带冲裁成标线长度20mm、宽度10mm的哑铃状,利用乙酸乙酯、醇、甲苯等溶剂使粘合剂溶胀,利用刮刀(spatula)等刮掉而仅得到粘合带的基材层,进一步利用干燥机使溶剂干燥,接着,在测定气氛23℃、50%rh的条件下,使用tensilon拉伸试验机,以拉伸速度300mm/min在长度方向拉伸基材层,从而进行测定。
[0109]
(2)基材层的断裂强度
基材层的断裂强度按照以下方式测定,将粘合带冲裁成标线长度20mm、宽度10mm的哑铃状,利用乙酸乙酯、醇、甲苯等溶剂使粘合剂溶胀,利用刮刀等刮掉而仅得到粘合带的基材层,进一步利用干燥机使溶剂干燥,接着,在测定气氛23℃、50%rh的条件下,使用tensilon拉伸试验机,以拉伸速度300mm/min在长度方向拉伸基材层,从而进行测定。
[0110]
(3)粘合剂层的粘合力对于粘合带,使用聚酯膜(厚度25μm)对一侧粘合面进行背衬,将其大小设为20mm
×
100mm,得到胶带样品。在该胶带样品的另一侧粘合面上载置不锈钢板,使用2kg辊往复加压贴附1次,接着,在23℃、50%rh的条件下放置1小时。然后,以300mm/min的剥离速度在180
°
方向剥离,测定此时的粘合力(n/20mm)。
[0111]
(4)被覆部的厚度该被覆部的厚度使用nikon公司制造digi micro mfc

101进行测定。具体而言,剥离粘合带的一侧的脱模膜,首先,测定粘合带的被覆部的厚度,接下来,测定粘合带的不是被覆部的部分的厚度。被覆部的厚度通过计算各自的差而得到。
[0112]
(5)基材层和粘合剂层的厚度将粘合带在液氮中浸渍1分钟后,使用镊子在液氮中以粘合带的宽度方向为折痕进行弯折并切割,制作该粘合带的厚度方向的割断面观察用切片。将上述切片在干燥器内恢复至常温后,以电子束相对于上述割断面垂直入射的方式固定于试样台,使用电子显微镜(miniscope(注册商标)tm3030plus,hitachi high

technologies株式会社制造),观察上述割断面。基于电子显微镜的刻度,测定10处上述粘合带中的基材层和粘合剂层的厚度,将其算术平均值作为各层的厚度。应予说明,基材层和粘合剂层的厚度是沿着层叠方向从各层的一侧表面至另一侧表面测定的长度。
[0113]
(6)剥离性使用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长度120mm
×
宽度20mm的粘合带将后述的第一被粘物固定于后述的第二被粘物后,对该粘合带的剥离容易性进行评价。具体而言,准备长度120mm
×
宽度20mm的粘合带,在以前端侧的长度20mm的部分为把手部分而露出的状态下,将该粘合带贴附于第二被粘物即不锈钢板。接着,以粘合带的长度方向成为第一被粘物的长度方向的朝向,以形成第一被粘物的第一贴附面的角位于该粘合带的把手部分与被覆部的边界的方式将第一被粘物贴附于粘合带上。此外,利用5kg的负荷辊往复压接1次后,在23℃放置1小时或在85℃放置500小时,然后,抓住把手部分,在相对于第一被粘物的第一贴附面为90
°
的方向(与胶带面垂直的方向)拉出。针对固定实施例、比较例的粘合带并在23℃放置1小时的情况以及固定并在85℃下放置500小时的情况,评价10个试验片,评价是否能够无撕裂地剥离。应予说明,表面未形成被覆部的粘合带的情况(比较例1),也利用与实施例1等相同的方法固定于不锈钢板。

:10个中10个能够剥离。〇:10个中7~9个能够剥离。

:10个中1~6个能够剥离。
×
:10个中1个也无法剥离。
[0114]
(7)粘接性使用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长度120mm
×
宽度20mm的粘合带固定后述的第一
被粘物(38g)后,对该粘合带的粘接性进行评价。具体而言,准备长度120mm
×
宽度20mm的粘合带,在以前端侧的长度20mm的部分为把手部分而露出的状态下,将该粘合带贴附于不锈钢板(厚度1.5mm、长度150mm、宽度50mm、重量85g)。然后,1小时后在23℃使上述贴合的试验片从1.5m的高度自由落下到混凝土板上,评价第一被粘物是否从第二被粘物脱落。应予说明,落下的方式是以不锈钢的平面降落至混凝土板的方式落下。

:10个中10个均未剥离。〇:10个中8~9个未剥离。
×
:10个中1~7个剥离。
[0115]
接下来,实施例、比较例中使用的各材料等如下所述。
[0116]
〔第一被粘物〕第一被粘物使用通过以下方法得到的电池。首先,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包装电池的电池用包装膜。通过t型模法挤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尼龙6制作共挤出膜,通过逐次拉伸法在md、td方向进行双轴拉伸后,在200℃进行热处理,由此制造树脂膜a。拉伸倍率设为流动方向(md)3.4倍、宽度方向(td)3.8倍的条件。树脂膜a的层叠结构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5μm)/尼龙6(20μm)。接下来,使用将玻璃化转变温度0℃、重均分子量20
×
103、羟基当量1.2个/mol的多元醇化合物与以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三羟甲基丙烷(tmp)加成物为主成分的芳香族异氰酸酯以1:3的比率混合而成的氨基甲酸酯树脂系粘接剂,将树脂膜a与铝箔20μm(8021型,拉伸断裂强度100mpa,拉伸断裂伸长率10%,0.2%耐力70mpa)层叠。应予说明,粘接剂的厚度为3μm。另外,使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层位于基材层的与密封剂层相反的一侧。另外,通过共挤出构成粘接层的酸改性聚丙烯树脂(利用不饱和羧酸接枝改性得到的不饱和羧酸接枝改性无规聚丙烯)和构成密封剂层的聚丙烯(无规共聚物),制作由粘接层和密封剂层构成的2层共挤出膜。接着,以上述制作的2层共挤出膜的粘接层与上述制作的由基材层(树脂膜a)/粘接层(聚氨酯树脂系粘接剂)/金属层(铝箔)构成的层叠体的金属层相接的方式进行重叠,以金属层成为120℃的方式进行加热而进行热层压,由此得到依次层叠有基材层/粘接层/金属层/粘接层/密封剂层的层叠体。将得到的层叠体暂时冷却后,加热至180℃,保持该温度1分钟,实施热处理,由此得到电池用包装膜。接下来,将得到的电池用包装膜切成规定的形状,包装正极、负极、电解质等电池元件。包装后的电池的形状为平板状,厚度为5mm,长度为100mm,宽度为50mm。另外,得到的电池的质量为38g。
[0117]
〔第二被粘物〕第二被粘物使用厚度1.5mm、长度150mm、宽度50mm、重量85g的不锈钢板。
[0118]
〔基材层〕
·
基材层s

1:作为基材层的树脂组合物,使用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以下,有时称为“sis”),下述化学式(1)表示的来自苯乙烯的结构单元为25质量%,以及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相对于树脂组合物(1)的总量的比例为17质量%。接下来,在得到的树脂组合物中添加甲苯,搅拌使其变得均匀,利用涂抹器涂布于脱
模衬垫(vina 75e

0010gt,藤森工业株式会社制,下同)上,使干燥后的厚度为50μm,在60℃干燥5分钟,由此制作基材层s

1。得到的基剂层的厚度为50μm,断裂伸长率为1150%,断裂强度为18.6mpa。
[0119]
【化学式3】
[0120]
·
基材层s

2:作为基材层的树脂组合物,使用酯系聚氨酯化合物(mobilonfilm mf100t,nisshinbo textile株式会社制造),使干燥后的厚度为100μm,除此以外,与基材层s

1同样进行,制作基材层s

2。该基材层s

2的厚度为100μm,断裂伸长率为720%,断裂强度为33.0mpa。
[0121]
·
基材层s

3: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膜(东丽公司制造,lumirror s10#25)。厚度为25μm,断裂伸长率为160%,断裂强度为230mpa。
[0122]
〔粘合剂层〕
·
粘合剂层a

1: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按照以下方式制造。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凝管、氮导入管、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反应容器中投入丙烯酸正丁酯75.94质量份、丙烯酸
‑2‑
乙基己酯5质量份、丙烯酸环己酯15质量份、丙烯酸4质量份、丙烯酸
‑4‑
羟基丁酯0.06质量份和乙酸乙酯200质量份,在搅拌下一边吹入氮气一边升温至65℃,得到混合物(1)。接着,在得到的混合物(1)中添加预先溶解于乙酸乙酯的2,2
’‑
偶氮二异丁腈溶液4质量份(固体成分2.5质量%),在搅拌下,在65℃保持10小时,得到混合物(2)。接着,利用乙酸乙酯98质量份稀释混合物(2),利用200目金属网过滤,由此得到质均分子量160万(聚苯乙烯换算)的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1)溶液。接下来,相对于丙烯酸系共聚物溶液(1)100质量份,混合搅拌聚合松香酯系增粘树脂(d

12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5质量份和石油系增粘树脂(ftr(注册商标)6125、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15质量份后,添加乙酸乙酯,由此得到固体成分31质量%的粘合剂的树脂溶液(1)。接着,相对于粘合剂的树脂溶液(1)100质量份,添加交联剂(burnock d

40,dic株式会社制造;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基丙烷加成物,异氰酸酯基含有率7质量%,不挥发成分40质量%)1.3质量份,搅拌混合至均匀后,利用100目金属网过滤,由此得到固体成分31.1质量%的粘合剂树脂。接下来,相对于得到的粘合剂树脂(1)的固体成分100质量份,添加填料1(氢氧化铝,bw153,日本轻金属株式会社制造,体积平均粒径:18μm,粒度分布(d
90
/d
10
):12.3)30质量份,得到粘合剂(1)。应予说明,上述填料粒子的粒度分布(d
90
/d
10
)是通过使用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的测定机(microtrac)来测定上述填料粒子的粒径并换算成粒度分布而得到的值。
接着,利用涂抹器将粘合剂(1)涂布于脱模衬垫(film byna 75e

0010gt,藤森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相同)上,使干燥后的厚度成为50μm,在80℃干燥3分钟,由此制作粘合剂层a

1。
[0123]
·
粘合剂层a

2:利用涂抹器将粘合剂(1)涂布于脱模衬垫(film byna 75e

0010gt,藤森工业株式会社制造,以下相同)上,使干燥后的厚度成为25μm,在80℃干燥3分钟,由此制作粘合剂层a

2。
[0124]
·
粘合剂层a

3:使上述粘合剂(1)不含有填料粒子,除此以外,与粘合剂(1)同样进行,得到粘合剂(3),与粘合剂层a

1同样进行,制作粘合剂层a

3。
[0125]
·
粘合剂层a

4:混合树脂组合物(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和苯乙烯

异戊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上述化学式(2)表示的来自苯乙烯的结构单元24质量%,苯乙烯

异戊二烯共聚物相对于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总量的比例为67质量%)100质量份、quintone g115(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造的c5系/c9系石油树脂,软化点115℃)40质量份、pensel d

16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聚合松香酯树脂,软化点150℃~165℃)30质量份,日石聚丁烯hv

50(jx日矿日石能量株式会社制造的聚丁烯,流动点

12.5℃)5质量份和抗老化剂(四

[亚甲基
‑3‑
(3
’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1质量份,溶解于作为溶剂的甲苯100质量份,由此得到粘合剂(4)。利用涂抹器将上述粘合剂(4)涂布于脱模衬垫上,使干燥后的厚度成为50μm,在80℃干燥3分钟,由此制作粘合剂层a

4。
[0126]
〔被覆部〕
·
被覆部c

1:使用可利用紫外线进行uv固化的dic株式会社制造“daicure carton低臭剥离op varnish”。得到的被覆部的滑动角为15
°
。应予说明,滑动角的测定使用jis p8147(纸和纸板

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的测定方法)的倾斜法在an型摩擦测定机(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公司制造)上进行测定,将得到的角度作为滑动角。
[0127]
·
被覆部c

2:使用可利用紫外线进行uv固化的dic株式会社制造“daicure new zop varnish nw”。得到的被覆部的滑动角为35
°

[0128]
·
被覆部c

3:使用了厚度5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膜(东丽公司制造,lumirror s10#50)。
[0129]
接着,对实施例、比较例进行说明。
[0130]
〔实施例1〕对于如上述所示制作的粘合剂层、基材层、被覆部,以表1所示的组合使用,制作如图1所示的矩形的粘合带。具体而言,剥离基材层的脱模衬垫后,在基材层两面贴合形成于脱模衬垫上的粘合剂层,以0.2mpa进行加压层压,由此制作没有被覆部的状态的粘合带。接着,剥取一侧脱模衬垫,利用胶版印刷的方法涂布用于形成于被覆部的油墨,通过对印刷的
部分照射紫外线而使其uv固化,形成被覆部。得到的粘合带的整体厚度(不包括被覆部)为200μm,被覆部的厚度为1μm。另外,粘合带的长度为120mm,宽度为20mm,粘合带的端部的把手部分的长度(沿着粘合带的长度方向测定得到的长度)为20mm,粘合带的被覆部的长度为10mm。对得到的粘合带进行上述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0131]
〔实施例2~6〕如表1所示变更被覆部的厚度、长度,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制造。对得到的粘合带进行上述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0132]
〔实施例7〕如表1所示变更被覆部的油墨的种类,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制造。对得到的粘合带进行上述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0133]
〔实施例8~11〕如表1所示变更基材层或粘合剂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制造。对得到的粘合带进行上述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1。
[0134]
〔比较例1〕不设置被覆部,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制造。对得到的粘合带进行上述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2。
[0135]
〔比较例2〕如表1所示变更基材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制造。对得到的粘合带进行上述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2。
[0136]
〔比较例3〕代替比较例2的被覆部,在与比较例2的粘合带的被覆部相同的位置贴合厚度25μm的pet膜,除此以外,与比较例2同样制造。对得到的粘合带进行上述评价,将其结果示于表2。
[0137]
【表1】
[0138]
【表2】
[0139]
如表1所示,在粘合带的1个端部侧的至少一侧表面上具有厚度40μm以下的被覆部,基材层的断裂伸长率为200~3000%,断裂强度为1.5~80mpa的实施例1~11的粘合带,即使在相对于贴附面带有角度剥离粘合带时,也能够降低对粘合带的负荷而防止撕裂。另外,比较实施例2、9可知,通过使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含有填料,更容易剥离粘合带。另一方面,如表2所示,不具有被覆部的比较例1的粘合带,在相对于贴附面带有角度剥离粘合带时,粘合带开始伸长时的负荷较大,粘合带被撕裂。另外,基材层的断裂伸长率、断裂强度为规定的范围以外的比较例2的粘合带,在相对于贴附面带有角度剥离粘合带时,粘合带未伸长,负荷集中于一部分,因此发生撕裂。另外,被覆部的厚度为规定的范围以外的比较例3的粘合带,在相对于贴附面带有角度剥离粘合带时,粘合带未伸长,负荷集中于一部分,因此发生撕裂。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40]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粘合带,其中,即使在相对于贴附面带有角度剥离粘合带时,也能够降低对粘合带的负荷而防止撕裂。附图标记说明
[0141]
1:粘合带2:被覆部3:基材层4:粘合剂层5:膜6:第一被粘物7:第二被粘物8:角20:电池21:框体22:粘合带23:角。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