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会计类数据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31 14:0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储存 会计 数据 装置
一种会计类数据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会计数据储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会计类数据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会计数据是在会计事项处理中,以“单、证、帐、表”等形式表现的各种末曾加工的数字、字母与特殊符号的集合,一般而言,数据是指对客观事物或基本事实进行观察时,采用适当形式记录下来的可资鉴别的各种符号,由于现代化的发展,记录下来的数据普遍用储存硬盘来保存。

但是由于电子机械每天使用过量且记录的数据较为庞大会导致机械发热过高,长时间的发热过高会导致机器损坏使储存的硬盘损坏将记录的数据流失,使长久记录的账本丢失会出现严重的财产损失。

机器放置过久也会出现灰尘聚集过多,导致机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受灰尘的影响加快老化,当灰尘聚集未清理时会堵住散热口导致机器内部温度无法散出,使机器烧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会计类数据储存装置,具备散热、防尘、缓震等优点,解决了散热效率低,灰尘不易清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会计类数据储存装置,包括数据储存机外壳,所述数据储存机外壳外表面四边设置有若然组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后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四角开设有圆形槽口,所述圆形槽口套接固定螺纹杆,所述数据储存机外壳左下侧开设有两组槽口,所述槽口嵌有两组散热风扇,所述数据储存机外壳正面设有两组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尾端接口处固定连接数据储存主板,所述数据储存机外壳内壁设置有防尘装置。

优选的,所述防尘装置包括设置于数据储存机外壳内壁顶部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嵌有滑块,四组所述滑块焊接有第二过滤网四边,所述第二过滤网嵌于两组固定板之间,所述固定板右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数据储存机外壳内壁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中心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焊接有两组限位器,两组所述限位器固定连接有固定器顶部,所述固定器底部设置有数据储存主板,所述数据储存主板底部设置有散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设置于数据储存主板底部的导冷片,所述导冷片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水冷管,所述水冷管底部设置有两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嵌于支撑板顶部,所述底部设置有缓震装置。

优选的,所述缓震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撑板底部的滑道,所述滑道内壁嵌有两组滑片,所述滑片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中心处焊接有连接器,两组所述连接器外侧设有两组方形块,两组所述方形块之间固定连接弹簧两端,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与数据储存机外壳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共有四组,四组所述固定板之间嵌有三组第二过滤网,两组所述固定板上下两端焊接有两组限位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顶部开设有圆形槽,所述滑片底部设置有圆形槽,两组所述圆形槽交接处由固定螺纹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会计类数据储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会计类数据储存装置,通过设置有防尘装置,具体为当机器启动使,会计员将数据汇入数据储存机外壳内部,手动将第一过滤网拉出将三组第二过滤网放置在四组固定板之间,放置完毕后将第一过滤网回复原位,在将第一过滤网四角用固定螺纹杆进行固定,机器正常使用使有灰尘落入第一过滤网处,受第一过滤网的影响被进行第一步拦截,当有更细小的灰尘透过第一过滤网落入到第二过滤网处时,第二过滤网进行第二次拦截,通过设置两组灰尘过滤装置,使灰尘被拦截在指定位置,当需要进行清理时,将固定螺纹杆拆除,手动将第一过滤网;拉出使用清水或吹风机将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进行灰尘清理,结束后放回原位,拆卸清理灵活方便,操作简单,具有可持续性不会造成一次性的浪费。

2、该会计类数据储存装置,通过设置有散热装置与缓震装置,具体为当机器启动使散热风扇通电启动开始为数据储存主板进行风吹散热,当机器使用时间过长温度再度升高时数据储存主板受导冷片与水冷管的影响再度将温度降低,同时当数据储存机外壳受到撞击时为了防止内部储存硬盘损坏,当受到向下的压力时支撑板受力下压,两组滑片受力向中心受力滑动,使受力转移到弹簧将受到的撞击力转移到弹簧进行卸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数据储存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数据储存装置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过滤网正视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数据储存机外壳;2、散热孔;3、第一过滤网;4、固定螺纹杆;5、散热风扇;6、usb接口;7、固定板;8、限位板;9、第二过滤网;10、固定底座;11、限位器;12、固定器;13、数据储存主板;14、导冷片;15、水冷管;16、支撑板;17、滑道;18、支撑底座;19、支撑杆;20、连接器;21、弹簧;22、滑片;2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会计类数据储存装置,包括数据储存机外壳1,数据储存机外壳1外表面四边设置有若然组散热孔2,散热孔2后端设置有第一过滤网3,第一过滤网3四角开设有圆形槽口,圆形槽口套接固定螺纹杆4,数据储存机外壳1左下侧开设有两组槽口,槽口嵌有两组散热风扇5,数据储存机外壳1正面设有两组usb接口6,usb接口6尾端接口处固定连接数据储存主板13,数据储存机外壳1内壁设置有防尘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网3共有两组对称数据储存机外壳1中心处设置在数据储存机外壳1左右两端,加大了内部对空气的接触面积,能够进行口气散热的同时,又对灰尘进行拦截,散热孔2一组设有数据储存主板13个,共有四组设置在数据储存机外壳1左右两端,用于内部散热,散热风扇5转动使外部空气快速与数据储存机外壳1内部的接触循环内部的高温气体。

具体的,防尘装置包括设置于数据储存机外壳1内壁顶部的固定板7,固定板7左右两侧设置有滑槽,滑槽嵌有滑块23,四组滑块23焊接有第二过滤网9四边,第二过滤网9嵌于两组固定板7之间,固定板7右端设置有限位板8,数据储存机外壳1内壁中心处设置有固定底座10,固定底座10中心处开设有凹槽,凹槽焊接有两组限位器11,两组限位器11固定连接有固定器12顶部,固定器12底部设置有数据储存主板13,数据储存主板13底部设置有散热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组固定板7将三组第二过滤网9夹持住,通过两组过滤防道,使外部的灰尘彻底阻挡,同时使用结束后可以进行拆卸用于清洗,清洗结束够在重新装在原处使用,节省资源防止一次性的浪费,固定底座10夹持数据储存主板13用于固定,使数据储存主板13能够稳定住。

具体的,散热装置包括设置于数据储存主板13底部的导冷片14,导冷片14底部固定连接有两组水冷管15,水冷管15底部设置有两组固定槽,固定槽嵌于支撑板16顶部,底部设置有缓震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冷管15内部含有清水,且导冷片14具有导冷的功能,通过两组结合使水冷传递到数据储存主板13处进行散热,同时散热风扇5在外部转动将内部高温空气传送到外部。

具体的,缓震装置包括设置于支撑板16底部的滑道17,滑道17内壁嵌有两组滑片22,滑片22底部设置有支撑杆19,支撑杆19中心处焊接有连接器20,两组连接器20外侧设有两组方形块,两组方形块之间固定连接弹簧21两端,支撑杆19底部设置有支撑底座18,支撑底座18与数据储存机外壳1内壁底部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16用于固定住水冷管15防止出现抖动时数据储存主板13不稳定掉落,弹簧21用于卸力,当出现撞击时两组滑片22向中心处滑动,将受力通过连接器20传递到弹簧21处,使支撑板16缓慢下降不会出现抖动。

具体的,固定板7共有四组,四组固定板7之间嵌有三组第二过滤网9,两组固定板7上下两端焊接有两组限位板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四组固定板7将三组第二过滤网9夹持住,通过两组过滤防道,使外部的灰尘彻底阻挡,同时便于更换。

具体的,支撑杆19顶部开设有圆形槽,滑片22底部设置有圆形槽,两组圆形槽交接处由固定螺纹杆4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圆形槽将支撑杆19与滑片22进行稳定的固定,使支撑杆19与滑片22连接进行同步工作。

在使用时,当机器启动,会计员将数据汇入数据储存机外壳1内部,手动将第一过滤网3拉出将三组第二过滤网9放置在四组固定板7之间,放置完毕后将第一过滤网3回复原位,在将第一过滤网3四角用固定螺纹杆4进行固定,机器正常使用使有灰尘落入第一过滤网3处,受第一过滤网3的影响被进行第一步拦截,当有更细小的灰尘透过第一过滤网3落入到第二过滤网9处时,第二过滤网9进行第二次拦截,通过设置两组灰尘过滤装置,使灰尘被拦截在指定位置,当需要进行清理时,将固定螺纹杆4拆除,手动将第一过滤网3;拉出使用清水或吹风机将第一过滤网3与第二过滤网9进行灰尘清理,结束后放回原位,拆卸清理灵活方便,散热风扇5通电启动开始为数据储存主板13进行风吹散热,当机器使用时间过长温度再度升高时数据储存主板13受导冷片14与水冷管15的影响再度将温度降低,同时当数据储存机外壳1受到撞击时为了防止内部储存硬盘损坏,当受到向下的压力时支撑板16受力下压,两组滑片22受力向中心受力滑动,使受力转移到弹簧21将受到的撞击力转移到弹簧21进行卸力。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