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匝道的交通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8-13 19: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控制系统 匝道 互联网 交通 用于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匝道的交通控制系统,所述匝道是指为连接第一立交道、第二立交道而设置的转弯道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转弯道路的入口处的第一入口引导区域、所述转弯道路的出口处的第一出口引导区域,与第一路侧设备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路侧设备的第一启动信号以适配单车道通行状态下的路面交通标志线的设置要求;

第二发光装置,设置于所述转弯道路的入口处的第二入口引导区域、所述转弯道路的路面的第一轨迹位置、所述转弯道路的出口处的第二出口引导区域,与第二路侧设备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路侧设备的第二启动信号以适配双车道通行状态下的路面交通标志线的设置要求;

所述第一路侧设备,设置于所述转弯道路的入口处,与交管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确定所述第一立交道的第一车流量,并向交管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车流量;

所述第二路侧设备,设置于所述转弯道路的出口处,与所述交管服务器通信连接,用于确定所述第二立交道的第二车流量,并向交管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车流量;

所述交管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车流量和所述第二车流量,根据所述第一车流量和所述第二车流量确定针对所述匝道的通行控制策略,并执行所述通行控制策略,所述通行控制策略包括单车道通行和双车道通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车流量和所述第二车流量确定针对所述匝道的通行控制策略,并执行所述通行控制策略方面,所述交管服务器具体用于:

检测到所述第一车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车流量,且所述第二车流量小于第二预设车流量;

向所述第一路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启动信号,并向所述第一路侧设备发送第一关闭信号;

所述第一路侧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启动信号,并向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发送所述第一启动信号;

所述第二路侧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关闭信号,并向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发送所述第一关闭信号;

所述第二发光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关闭信号,关闭或者保持所述第二发光装置的关闭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管服务器,还用于:检测到所述第一车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车流量,且所述第二车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车流量;或者,检测到所述第一车流量小于第一预设车流量,且所述第二车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车流量;或者,检测到所述第一车流量小于第一预设车流量,且所述第二车流量小于第二预设车流量;

向所述第一路侧设备发送第二关闭信号,并向所述第二路侧设备发送第二启动信号;

所述第一路侧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关闭信号,并向所述第一发光装置发送所述第一关闭信号;

所述第二路侧设备,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启动信号,并向所述第二发光装置发送所述第二启动信号;

所述第一发光装置,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关闭信号,关闭或者保持所述第一发光装置的关闭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交道为立交上道,所述第二立交道为立交下道,所述立交上道是指立交道路中位置处于上侧的道路,所述立交下道是指立交道路中位置处于下侧的道路;或者,

所述第一立交道为立交下道,所述第二立交道为立交上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引导区域为用于显示第一路面交通标志线的区域,所述第一路面交通标志线为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立交道的车辆驶入所述匝道的单车道的路面交通标志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弯道路的路面的第二轨迹位置的发光装置;

所述第二轨迹位置用于指示所述单车道的外侧边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口引导区域为用于显示第二路面交通标志线的区域,所述第二路面交通标志线为用于引导所述转弯道路的车辆驶出所述匝道的单车道的路面交通标志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口引导区域为用于显示第三路面交通标志线的区域,所述第三路面交通标志线为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立交道的车辆驶入所述匝道的双车道的路面交通标志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迹位置用于指示所述双车道的分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口引导区域为用于显示第四路面交通标志线的区域,所述第四路面交通标志线为用于引导所述转弯道路的车辆驶出所述匝道的双车道的路面交通标志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匝道的交通控制系统,由于交通控制系统中的交管服务器能够根据匝道出入口的道路的车流量来灵活设置通行控制策略,具体通过控制适配单车道通行状态的第一发光装置和适配双车道通行状态的第二发光装置来实现,能够避免峰值通行压力情况下无法通过动态增加匝道的车道数量来提高入口处车辆通行效率的情况发生,有利于缓解通行峰值压力,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流畅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美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安达信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16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