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气雾产生装置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21: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气雾 系统 识别 身份


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及其系统,特别是一种具有身份识别的气雾产生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2.现行气雾产生装置已越来越容易取得,然而气雾产生装置的使用并无任何限制,任何人于任何地方都可任意使用。若无任何措施限制气雾产生装置的使用,则其可能将危害自己的健康,或使得他人健康权益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含壳体、加热槽、身份识别模块、通讯组件以及控制电路。加热槽位于壳体内并具有容置空间,加热槽被致动时,对容置空间加热。身份识别模块位于壳体内。通讯组件位于壳体内并用以发送与接收讯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加热槽、身份识别模块及通讯组件,控制电路用以自身份识别模块读取识别码、通过通讯组件发送识别码、并通过通讯组件接收回传讯息,控制电路依据回传讯息控制加热槽。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雾产生装置包含壳体、加热槽、身份识别模块、通讯组件以及控制电路。加热槽位于壳体内并具有容置空间,加热槽被致动时,对容置空间加热。身份识别模块位于壳体内。通讯组件位于壳体内并用以发送与接收讯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加热槽、身份识别模块及通讯组件,控制电路用以自身份识别模块读取识别码、通过通讯组件发送识别码、并通过通讯组件接收回传讯息,控制电路依据回传讯息控制加热槽。
5.依据一些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另包含信息采集元件,加热槽的容置空间用以容置可分离匣,信息采集元件用以采集可分离匣上的信息,控制电路用以通过通讯组件发送信息讯息,信息讯息关连于信息,回传讯息关连于信息讯息。
6.依据一些实施例,壳体包含开口与视窗,开口连通加热槽的容置空间,视窗位于信息采集元件与开口位置之间,信息采集元件朝向视窗。
7.依据一些实施例,回传讯息包含加热参数,控制电路依据加热参数控制加热槽;或回传讯息包含确认讯息,控制电路依据确认讯息控制加热槽选择性地致动或不致动。
8.依据一些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另包含定位元件,用以输出定位讯息,控制电路用以通过通讯组件发送定位讯息。
9.依据一些实施例,身份识别模块包括卡槽,卡槽位于壳体内,卡槽用以插设用户身份模块卡。
10.依据一些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另包含电池组件,用以提供电源予加热槽、通讯组件及控制电路。
11.依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气雾产生系统包含远端装置、基地台以及
气雾产生装置。气雾产生装置包含壳体、加热槽、身份识别模块、通讯组件以及控制电路。加热槽位于壳体内并具有容置空间,加热槽被致动时,对容置空间加热。身份识别模块位于壳体内。通讯组件位于壳体内并用以发送与接收讯息。以及控制电路电性连接加热槽、身份识别模块及通讯组件,控制电路用以自身份识别模块读取识别码、并通过通讯组件发送识别码以通讯连接基地台,且通过基地台通讯连接远端装置,远端装置发送回传讯息,控制电路通过通讯组件接收回传讯息并依据回传讯息控制加热槽。
12.依据一些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另包含信息采集元件,加热槽的容置空间用以容置可分离匣,信息采集元件用以采集可分离匣上的信息,控制电路用以通过通讯组件发送信息讯息,信息讯息关连于信息,回传讯息关连于信息讯息。
13.依据一些实施例,壳体包含开口与视窗,开口连通加热槽的容置空间,视窗位于信息采集元件与开口位置之间,信息采集元件朝向视窗。
14.依据一些实施例,回传讯息包含加热参数,控制电路依据加热参数控制加热槽;或回传讯息包含确认讯息,控制电路依据确认讯息控制加热槽选择性地致动或不致动。
15.依据一些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另包含定位元件,用以输出定位讯息,控制电路用以通过通讯组件发送定位讯息。
16.依据一些实施例,身份识别模块包括卡槽,卡槽位于壳体内,卡槽用以插设用户身份模块卡。
17.依据一些实施例,气雾产生装置另包含电池组件,用以提供电源予加热槽、通讯组件及控制电路。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气雾产生装置能通过身份识别模块的识别码判断使用者身份,并能够过身份识别模块与通讯组件通讯连接3g/4g/5g等通讯网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雾产生装置无须通过其他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或wi

fi设备)来通讯连接远端装置,而是能够直接通讯连接远端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雾产生装置更可通过信息采集元件对可分离匣采集信息,通过通讯组件发送及接收讯息,气雾产生装置能依据回传讯息控制加热槽,解决习知无任何措施限制气雾产生装置的使用,将造成自身及他人健康权益受损的问题。
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20.图1为依据一些实施例的气雾产生装置外观的示意图。
21.图2为依据一些实施例的气雾产生装置壳体内部的示意图。
22.图3为依据一些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模块的示意图
23.图4为依据一些实施例的气雾产生装置的示意图。
24.图5为依据一些实施例的气雾产生系统的示意图。
25.其中,附图标记:
26.10:壳体
27.11:开口
28.12:视窗
29.20:加热槽
30.21:可分离匣
31.30:身份识别模块
32.31:卡槽
33.40:通讯组件
34.50:控制电路
35.60:信息采集元件
36.70:定位元件
37.80:电池组件
38.100:远端装置
39.200:基地台
40.300:气雾产生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42.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依据一些实施例的气雾产生装置外观的示意图。图2为依据一些实施例的气雾产生装置壳体内部的示意图。气雾产生装置所产生的气雾例如但不限于由装填烟油的烟弹或装填药剂或其他添加物的可更换闸所产生。气雾产生装置包含壳体10、加热槽20、身份识别模块30、通讯组件40以及控制电路50。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可以由塑胶材质所制成,壳体10内部可以容置气雾产生装置的各部位元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槽20位于壳体10内,并且加热槽20具有容置空间,当加热槽20被致动时,能够对容置空间进行加热。
44.再参阅图3,图3为依据一些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模块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份识别模块30位于壳体1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份识别模块30可以是直接内建于气雾产生装置内的sim卡或芯片。在一些实施例中,身份识别模块30包括卡槽31,卡槽31位于壳体10内,能用以插设用户身份模块卡。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身份模块卡可以是sim卡。
45.通讯组件40位于壳体10内,并能用以发送与接收讯息。通讯组件40可为提供网络功能的通讯接口,例如蓝芽、wi

fi、或3g/4g/5g网络等。
46.控制电路50电性连接于加热槽20、身份识别模块30,以及通讯组件40。控制电路50自身份识别模块30读取识别码,并通过通讯组件40发送识别码,再经由通讯组件40接收回传讯息,基此,控制电路50依据所接收的回传讯息控制加热槽20。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50自身份识别模块30所读取到的识别码可以是用户身份识别数据或网络通讯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50自身份识别模块30于读取到网络通讯数据之后,才能致动通讯组件40进行发送与接收讯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50自身份识别模块30所读取的用户身份识别数据,经由通讯组件40发送,并接收关联于用户身份识别数据的回传讯息之后,控制电路50将依据关联于用户身份识别数据的回传讯息,控制加热槽20。在一些实施例中,回传讯息包含确认讯息,控制电路50依据确认讯息控制加热槽20,例如控制电路50能够选择性地致动或不致动加热槽20。
47.请参阅图4,图4为依据一些实施例的气雾产生装置的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气
雾产生装置另包含有信息采集元件60。加热槽20具有容纳空间可以容纳需要加热的元件,待加热的元件例如是可分离匣21,信息采集元件60能采集可分离匣21上的信息,基此,控制电路50将通过通讯组件40发送信息讯息,在此,信息讯息关联于采集自可分离匣21上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组件40将接收关联于信息讯息的回传讯息,控制电路50将依据关联于信息讯息的回传讯息控制加热槽20,例如控制加热槽20致动或不致动或控制加热槽20的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气雾产生装置可以是电子烟的烟具或药剂喷雾器,可分离匣21可以是装填烟油的烟弹或装填药剂的可更换匣。
48.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采集元件60可以是影像采集元件,例如摄像镜头,用以拍摄影像。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采集元件60可以是扫描元件,例如摄像镜头或红外线扫描器,用以扫描条码。基此,信息采集元件60所采集可分离匣21上的信息可以是可分离匣21的影像,或是可分离匣21上的条码(扫描条码后的id或型号)。在一些实施例中,信息采集元件60可以是芯片感应器,基此,可分离匣21上设置有感应芯片,信息采集元件60将可直接读取可分离匣21上的感应芯片而采集信息。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包含有开口11与视窗12,开口11连通于加热槽20的容置空间,可分离匣21可通过开口11插入加热槽20的容置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分离匣21是设置为一部分位于开口11之内的容置空间,而另一部分位于开口11之外,基此,当可分离匣21置于加热槽20的容置空间时,部分可分离匣21将经由开口11而外露于壳体10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视窗12位于信息采集元件60与开口11之间,信息采集元件60朝向该视窗12,并经由该视窗12采集外露于壳体10外的可分离匣21上的信息。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视窗12是位于壳体10的顶面,信息采集元件60是位于壳体10的顶面之下且相对于该顶面倾斜,因而信息采集元件60可通过视窗12对准可分离匣21位于开口11之外的部分。在一些实施例中,视窗12可以是无遮蔽的开孔,也可以是具有透明遮蔽件的开孔,例如,具有透明玻璃或透明压克力的视窗。在一些实施例中,视窗12是位于信息采集元件60与开口11之间,且视窗12是位于壳体10的顶面之下且位于加热槽20的槽壁,信息采集元件60朝向该视窗,因而信息采集元件60可通过视窗12对准可分离匣21位于开口11之内的部分,并经由该视窗12采集加热槽20中的可分离匣21上的信息。
50.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组件40所发送的信息讯息包含可分离匣21的商品型号、真品认证码或使用期限等,当通讯组件40接收的回传讯息关联于商品型号或真品认证码的确认讯息时,控制电路50能依据确认讯息控制加热槽20选择性地致动或不致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认讯息确认可分离匣21为真品时,控制电路50能依据确认讯息控制加热槽20致动。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通讯组件40接收的回传讯息关联于使用期限的确认讯息时,控制电路50能依据确认讯息控制加热槽20选择性地致动或不致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认讯息确认使用期限在有效范围内时,控制电路50能依据确认讯息控制加热槽20致动。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确认讯息确认使用期限不在有效范围内时,控制电路50能依据确认讯息控制加热槽20不致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气雾产生装置更包含有警告元件,例如警示灯或音效,当确认讯息确认使用期限不在有效范围内时,警告元件将发出提醒警告。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回传讯息包含有加热参数,在此,加热参数依据信息讯息而提供,例如可分离匣21的商品型号或规格,不同的商品型号或规格会有不同的加热温度或时
间,基此,回传讯息将依据信息讯息而包含有所对应之加热参数。在此,控制电路50能依据加热参数控制加热槽20的加热温度或时间。
53.在一些实施例中,气雾产生装置另包含有定位元件70,用以输出定位讯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元件70可以是全球定位系统,用以定位气雾产生装置目前的位置座标,并依据此位置座标而输出定位讯息,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50用以通过通讯组件40发送定位讯息并接收回传讯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回传讯息将包含有确认讯息,并且此确认讯息系关联于定位讯息,在此,控制电路50能依据确认讯息控制加热槽20选择性地致动或不致动。举例来说,若定位讯息表示气雾产生装置位于禁烟区,则控制电路50能依据确认讯息控制加热槽20不致动,若定位讯息表示气雾产生装置位于非禁烟区,则控制电路50能依据确认讯息控制加热槽20致动。
54.在一些实施例中,气雾产生装置另包含有电池组件80,用以提供电源予加热槽20、通讯组件40及控制电路50。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组件80可以是拆卸式电池,当电池组件80电量用完时,得以进行拆卸更换。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组件80可以是内建电池,并通过充电线连接于气雾产生装置上之充电接口而对电池组件80进行充电。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接口可以是lightning、micro usb或usb type

c等规格。
55.请参阅图5,图5为依据一些实施例的气雾产生系统的示意图。气雾产生系统包含远端装置100、基地台200以及气雾产生装置300,气雾产生装置300可以但不限于是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气雾产生装置。
56.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端装置100可以是具有数据库的远端服务器或是移动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气雾产生装置300通过基地台200而通讯连接于远端装置100。进一步来说,气雾产生装置300的控制电路50自身份识别模块30读取识别码,并通过通讯组件40发送识别码以通讯连接基地台200,并且通过基地台200而通讯连接于远端装置100。基此,气雾产生装置300将可以通过基地台200连上3g/4g/5g网络,并通过通讯组件40发送讯息或数据至远端装置100且也可由远端装置100接收讯息或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远端装置100在接收通讯组件40所发送的讯息后,将通过数据库进行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发送回传讯息。基此,控制电路50通过通讯组件40能接收远端装置100的回传讯息,并依据此回传讯息控制加热槽20。
5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气雾产生装置能通过身份识别模块之识别码判断使用者身份,并能够过身份识别模块与通讯组件通讯连接3g/4g/5g等通讯网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雾产生装置无须通过其他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或wi

fi设备)来通讯连接远端装置100,而是能够直接通讯连接远端装置1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气雾产生装置更可通过信息采集元件对可分离匣采集信息,通过通讯组件发送及接收讯息,气雾产生装置能依据回传讯息控制加热槽,解决习知无任何措施限制气雾产生装置之使用,将造成自身及他人健康权益受损的问题。
58.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