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的制作方法

2021-07-02 19: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阳极 底板 精炼 电解 降低
一种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阳极模,特别涉及一种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领域。



背景技术:

残极率是有色金属电解精炼过程中产出的残阳极与入槽阳极的重量百分比。在铜火法精炼与电解精炼生产工艺中,铜电解残极率是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它的升降对火法精炼与电解精炼的总加工成本影响很大,大多数铜冶炼企业把残极率作为铜电解工序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阳极板单片的厚度、均匀性,每个阳极板之间的差异性,耳部的特性等参数,如果存在不合理的设计都会使残极率升高,因此,控制好这些参数的合理性是很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实际生产过程中,残极率较高,单片残极重量大,残极返炼成本高,使电铜生产成本增大,不利于电解生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包括模底板和模底板外凸形成阳极板浇注区,阳极板浇注区板身剖面为一个梯形,阳极板浇注区板身上端为向外突出并且对称的耳部,阳极板浇注区上部设有对称的钻孔;阳极板浇注区向内一侧高990mm,宽966mm,阳极板浇注区板身厚81mm,耳部厚75mm;阳极板浇注区向内一侧顶部和模底板距离434mm,阳极板浇注区向外侧顶部和模底板距离为469mm;耳部向内一侧圆弧半径为156mm,弧度69°,耳部向外一侧圆弧半径为130mm,弧度73°。

阳极板浇注区下侧端向内一侧和向外凸一侧距离为14mm,两侧端向内一侧和向外凸一侧距离为18mm,上侧端向内一侧和向外凸一侧距离为35mm。

钻孔直径35mm,深度50mm,转孔中心之间距离540mm,钻孔中心距离模底板顶部距离为565mm。

阳极板浇注区底部向外一侧底部圆弧半径为35mm,底部向内一侧底部圆弧半径为20mm。

原理解释:铜火法精炼阳极炉工序在浇铸过程中需使用到铜模浇铸阳极板,而铜模是由铜阳极模进行浇注的。铜模浇注成的阳极板经过电解工序后产生电铜和残极;通过使用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尺寸,使得电解工序的极残率降低1%。

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相对于传统的铜阳极模底板来说,传统的铜阳极模底板浇注的阳极板重量为363kg,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浇注的阳极板重量为360kg,重量少了3kg,该种铜阳极模改变的部分是铜阳极模的耳部高度、板身板面顶部高度与铜阳极模模边之间的高度,而在阳极板进行电解精炼时,改变的阳极板耳部尺寸及部分板身尺寸均处在电解液以上,不参加电解反应,而残极率是有色金属电解精炼过程中产出的残阳极与入槽阳极的重量百分比,因而降低了此部分阳极板重量,即可降低残极的重量,从而降低残极率。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电解工序的极残率降低1%。

2、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相对于传统的铜阳极模底板重量减少,直接使投入生产的成本减少。

3、残极率的降低直接减少了反炼处理量,减少了工人工作时长,节约了劳动成本。

4、残极率的降低增加了能够生产阳极板的数量,从而增加了产量,产生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1-模底板,2-阳极板浇注区,3-耳部,4-钻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一种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包括模底板1和模底板1外凸形成阳极板浇注区2,阳极板浇注区2板身剖面为一个梯形,阳极板浇注区2板身上端为向外突出并且对称的耳部3,阳极板浇注区2上部设有对称的钻孔4;

阳极板浇注区2向内一侧高a1为990mm,宽a2为966mm,阳极板浇注区2板身厚81mm,耳部3厚75mm;

阳极板浇注区2向内一侧顶部和模底板1距离a3为434mm,阳极板浇注区2向外侧顶部和模底板1距离a4为469mm;

耳部3向内一侧圆弧r1半径为156mm,弧度69°,耳部3向外一侧圆弧r2半径为130mm,弧度73°;

钻孔4直径35mm,深度50mm,转孔中心之间距离540mm,中心距离模底板1顶部距离为565mm;

阳极板浇注区2下侧端向内一侧和向外凸一侧距离a5为14mm,两侧端向内一侧和向外凸一侧距离a6为18mm,上侧端向内一侧和向外凸一侧距离a7为35mm;

阳极板浇注区2底部向外一侧底部圆弧半径r3为35mm,底部向内一侧底部圆弧半径r4为20mm。

下面结合传统铜阳极模底板和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进一步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得出,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相对于传统铜阳极模底板来说尺寸具体变化如上,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重量更轻,减少了制造加工成本,残极率降低了1%,使残极反炼处理量直接降低,并且可以增加制造阳极板的数量,节省了成本,提高了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包括模底板(1)和模底板(1)外凸形成阳极板浇注区(2),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浇注区(2)板身剖面为一个梯形,阳极板浇注区(2)板身上端为向外突出并且对称的耳部(3),阳极板浇注区(2)上部设有对称的钻孔(4);

所述阳极板浇注区(2)向内一侧高(a1)990mm,宽(a2)966mm,阳极板浇注区(2)板身厚81mm,耳部(3)厚75mm;

所述阳极板浇注区(2)向内一侧顶部和模底板(1)距离(a3)434mm,阳极板浇注区(2)向外侧顶部和模底板(1)距离(a4)为469mm;

所述耳部(3)向内一侧圆弧(r1)半径为156mm,弧度69°,耳部(3)向外一侧圆弧(r2)半径为130mm,弧度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孔(4)直径35mm,深度50mm,钻孔中心之间距离540mm,中心距离模底板(1)顶部距离为56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浇注区(2)下侧端向内一侧和向外凸一侧距离(a5)为14mm,两侧端向内一侧和向外凸一侧距离(a6)为18mm,上侧端向内一侧和向外凸一侧距离(a7)为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板浇注区(2)底部向外一侧底部圆弧半径(r3)为35mm,底部向内一侧底部圆弧半径(r4)为20mm。


技术总结
一种降低电解精炼残极率的铜阳极模底板,涉及铜阳极模领域。包括模底板和阳极板模子浇注区外凸形成阳极板浇注区,阳极板浇注区剖面为一个梯形,阳极板浇注区上端为向外突出并且对称的耳部,阳极板浇注区上部设有对称的钻孔。通过特有的尺寸,降低了电解精炼残极率,实现了经济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肖翔;卢卫宁;梁富明;刘兴奎;王鲁博;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30
技术公布日:2021.07.0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