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腐蚀箔生产的导电辊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适用于 导电 腐蚀 机械设备 生产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腐蚀箔生产的导电辊。


背景技术:

2.传统的腐蚀箔生产需要进行电化学腐蚀,即通过加电在光箔表面进行微观打孔,孔径的大小和深度直接决定腐蚀箔的容量。传统的加电模式为电极浸泡在槽液中,腐蚀箔通过两块电极的中心后,到达导电辊,电极与电源负极连接,导电辊与电源正极连接,从而完成加电过程。电极价格昂贵,且通过槽液的非接触式加电,会降低电源加电效率,影响产品的容量和档次水平。同时,根据工艺要求,导电辊的加电电流通常为4000a左右的直流电,所以腐蚀箔在脱离槽液后,带负电荷的腐蚀箔与超过4000a的导电辊相接触的瞬间,易产生打火现象,不仅影响加电效率,还会造成产品损耗;同时,腐蚀箔表面残留的酸性槽液,还会腐蚀导电辊表面金属层,缩短导电辊使用寿命。因此为进一步提升加电效率,降低设备制造成本,特研制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升加电效率、延长辊体使用寿命的适用于腐蚀箔生产的导电辊。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腐蚀箔生产的导电辊,包括正极导电辊、正极导电环、固定辊组、负极导电辊组,正极导电辊安装在正极导电辊中心轴上,且正极导电辊两端与正极导电辊中心轴之间设置有滚珠轴承,在正极导电辊两端均镀有玻璃钢防腐层,在正极导电辊的一端安装有正极导电环,正极导电辊中心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固定,在正极导电辊中心轴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辊组支架,辊组支架8焊接固定在正极导电辊中心轴上,且辊组支架与正极导电辊中心轴垂直方向的夹角为30
°±5°
,固定辊组的上固定辊和下固定辊的固定辊中心轴的两端通过两个紧固螺丝均分别固定在两个辊组支架后端的连接支架上,负极导电辊组的上负极导电辊和下负极导电辊的负极导电辊中心轴的两端也通过两个紧固螺丝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支架上,且负极导电环安装在上负极导电辊和下负极导电辊的负极导电辊中心轴上,负极导电环、正极导电环分别连接有电缆。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负极导电辊中心轴、固定辊中心轴的两端与连接支架之间均设置有滚珠轴承。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负极导电环与两个负极导电辊中心轴之间均设置有滚珠轴承。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负极导电辊和下负极导电辊承载电流为正极导电辊承载电流的一半。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正极导电辊、上负极导电辊和下负极导电辊的表面材质为金属银或铜,上固定辊和下固定辊的表面材质为橡胶。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将腐蚀箔加电效率提升30%,腐蚀箔容量提升30%,用电单耗下降20%,优化加电结构,延长辊体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13.图3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14.图4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15.图5是本发明的工作示意图。
16.其中,1

正极导电辊,2

玻璃钢防腐层,3

正极导电辊中心轴,4

滚珠轴承,5

轴承座,6

正极导电环,7

电缆,8

辊组支架,9

连接支架,10

固定辊中心轴,11

上固定辊,12

下固定辊,13

负极导电辊中心轴,14

上负极导电辊,15

下负极导电辊,16

负极导电环,17

紧固螺丝,18

腐蚀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说明书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适用于腐蚀箔生产的导电辊,包括正极导电辊1、正极导电环6、固定辊组、负极导电辊组,正极导电辊1安装在正极导电辊中心轴3上,且正极导电辊1两端与正极导电辊中心轴3之间设置有滚珠轴承4,在正极导电辊1两端均镀有玻璃钢防腐层2,在正极导电辊1的一端安装有正极导电环6,正极导电辊中心轴3的两端通过轴承座5固定,在正极导电辊中心轴3的两端均固定有一个辊组支架8,辊组支架8焊接固定在正极导电辊中心轴3上,且辊组支架8与正极导电辊中心轴3垂直方向的夹角为30
°±5°
,辊组支架8与正极导电辊中心轴3焊接固定,且辊组支架8与正极导电辊中心轴3的材质均为耐腐蚀的不锈钢,固定辊组的上固定辊11和下固定辊12的固定辊中心轴10的两端通过两个紧固螺丝17均分别固定在两个辊组支架8后端的连接支架9上,负极导电辊组的上负极导电辊14和下负极导电辊15的负极导电辊中心轴13的两端也通过两个紧固螺丝17分别固定在两个连接支架9上,且负极导电环16安装在上负极导电辊14和下负极导电辊15的负极导电辊中心轴13上,负极导电环16、正极导电环6分别连接有电缆7,电缆7直径的选择与加电电流呈正比,加电电流越高,电缆7直径越粗。上负极导电辊14和下负极导电辊15承载电流为正极导电辊1承载电流的一半。
19.负极导电辊中心轴、固定辊中心轴10可转动的固定在连接支架9上,负极导电辊中心轴13、固定辊中心轴10的两端与连接支架9之间均设置有滚珠轴承4,负极导电环16与两个负极导电辊中心轴13之间均设置有滚珠轴承,通过滚珠轴承可以减少负极导电辊中心轴13与负极导电环16之间的摩擦。
20.正极导电辊1、上负极导电辊14和下负极导电辊15的表面材质为金属银或铜,上固定辊11和下固定辊12的表面材质为橡胶。
21.工作原理:电缆7通过正极导电环6向正极导电辊中心轴3和正极导电辊1传输正极直流电流,负极导电环16与两根负极导电辊中心轴13连接,电缆7通过负极导电环16向负极导电辊中心轴13和负极导电辊传输负极直流电流。腐蚀箔18从槽液中出来,依次通过下负极导电辊15、下固定辊12、上负极导电辊14、上固定辊11和正极导电辊1,由于腐蚀箔18上升方向与下负极导电辊15表面相切,所以腐蚀箔18表面的酸性槽液基本不会带入下一道工序。同时,上负极导电辊14与下负极导电辊15分别加负极直流电流,加电电流为正极导电辊1加电电流的一半,不仅实现正负极加电打孔,而且在小电流状态下,会有效减少打火现象的出现。正负极加电均使用接触式加电,大大提升加电效率的同时,可以适当减小电流设定值,节约用电量。腐蚀箔18在经过上固定辊11和下固定辊12时,由于固定辊使用橡胶材质制成,表面质地较软且有弹力,所以能够提升腐蚀箔18表面张力。腐蚀箔18在进入正极导电辊1时,由于上固定辊11与正极导电辊中心轴3垂直方向的夹角较小,所以腐蚀箔18与正极导电辊1的接触面积,相较垂直进入正极导电辊1,接触面积增加了超过30%,包裹面积更大,加电效率更高。正极导电辊1两侧的玻璃钢防腐层2两端装有滚珠轴承4,滚珠轴承4与正极导电辊中心轴3固定连接,在实际使用时,正极导电辊1由于与腐蚀箔18直接接触,存在张力和摩擦力,所以会跟随腐蚀箔18表面而转动,正极导电辊中心轴3固定不动。同理,固定辊组、负极导电辊组均由于其中心轴两端装有滚珠轴承4,所以会跟随腐蚀箔18表面而转动。使用该导电辊,可将腐蚀箔加电效率提升30%,腐蚀箔容量提升30%,用电单耗下降20%,优化加电结构,延长辊体使用寿命。
22.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