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4: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发动机 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空气预滤器(1),多个所述空气预滤器(1)并联设置且进气端均与外界空气连通;多个空气滤清器(2),多个所述空气滤清器(2)与多个所述空气预滤器(1)的出气端一一对应串联连接;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包括多个第一进气口和一个第一出气口,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口与多个所述空气滤清器(2)一一对应连通;分支管(4),所述分支管(4)包括第二进气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出气口与发动机的至少一个增压器的进气端一一对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过渡管组件(5),所述过渡管组件(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组件(5)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钢管(51)、第一胶管(52)和第二钢管(53),所述第一钢管(51)与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钢管(53)与所述第二进气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分支过渡管(6),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分支过渡管(6)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出气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分支过渡管(6)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增压器的进气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支过渡管(6)为钢管。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分支过渡管(7),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分支过渡管(7)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分支过渡管(6)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分支过渡管(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支过渡管(6)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增压器的进气端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支过渡管(7)为胶管。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检测元件(8),所述检测元件(8)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气口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出气口的压力。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进气系统还包括多个连接管(9),多个所述连接管(9)与多个所述空气预滤器(1)一一对应,所述空气预滤器(1)通过所述连接管(9)与所述空气滤清器(2)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和所述分支管(4)均为胶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该进气系统包括多个空气预滤器和多个空气滤清器,以及进气管和分支管,多个空气预滤器并联设置且进气端均与外界空气连通;多个空气滤清器与多个空气预滤器的出气端一一对应串联连接;进气管包括多个第一进气口和一个第一出气口,多个第一进气口与多个空气滤清器一一对应连通;分支管包括第二进气口和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连通,至少一个第二出气口与发动机的至少一个增压器的进气端一一对应连通。该进气系统可根据发动机对空气的进气量的需求适应性设置空气预滤器和空气滤清器串联后形成分支的数量,能够满足发动机的进气需求且能够减小安装空间,减轻安装强度。减轻安装强度。减轻安装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支开印 贾吉彭 杨典作 张晓伟 王欢利 翟夫可 林祥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工集团济南重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01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