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雾化中心气管、雾化结构以及电子雾化器的制作方法

2021-05-14 14: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雾化器 雾化 气管 结构 电子


1.本发明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中心气管、雾化结构以及电子雾化器。


背景技术:

2.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电子烟雾化器因中心气管内为直通式无增设冷凝液或烟油阻挡机构,使用者在吸抽过程中易吸到冷凝液或电子烟雾化器在运输过程中烟油易从中心气管外溢,造成漏液。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降低中心管烟油以及降低抽烟过程吸到冷凝液几率的雾化中心气管、雾化结构以及电子雾化器。
4.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雾化中心气管,包括雾化管以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管体以及阻油子管,所述管体分别与所述雾化管以及所述阻油子管连接,所述阻油子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阻油子管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的内壁连接,所述阻油子管具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雾化管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出气口远离所述雾化管的内壁设置,以形成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挡在抽烟过程中冷凝液被使用者吸入口中的几率或阻挡烟油从中心气管内流出的几率。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还包括挡油凸伸管,所述挡油凸伸管与所述阻油子管连接,所述挡油凸伸管具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出气口对齐且连通。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的中心线与所述雾化管的中心线重合设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体与所述阻油子管之间形成有卡接空间,所述雾化管的部分卡设于所述卡接空间内。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卡接空间相互卡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油子管的外壁具有第一安装斜面,所述第一安装斜面朝向所述雾化管倾斜,所述第一安装斜面用于在安装所述连接管时与所述雾化管滑动连接。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管的内壁具有第二安装斜面,所述第二安装斜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斜面相互平行设置。
12.一种雾化结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中心气管,还包括雾化座以及雾化电芯,所述雾化座与所述雾化管连接,所述雾化座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雾化管的内部连通,所述雾化电芯收容于所述雾化管内。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管开设有导液孔,所述导液孔用于将待雾化液导入所述雾化管内,所述雾化电芯用于对待雾化液进行雾化加热。
14.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结构,还包括油杯,所述雾化结构设置于所述油杯内,所述油杯、所述连接管以及所述雾化座之间形成有储液仓,所述储液仓用于存储待雾化液,所述油杯具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6.通过增设阻油子管,并将出气口远离雾化管的内壁,使得出气口的侧壁与雾化管的内壁错位,从而使得阻油子管的底部凸出于雾化管的内壁,便于阻挡雾化管的内壁上的冷凝液以及烟油流向出气口,降低了雾化中心气管的冷凝液以及烟油的流出几率,即所述阻挡部用于两方面:1、在抽烟过程中烟雾产生的冷凝液,阻挡冷凝液沿着管壁随着抽烟气流被使用者吸入口中的几率;2、用于阻挡在运输过程中烟油从导油棉上脱离沿着内管壁外流的几率。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8.图1为一实施例中雾化中心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的雾化中心气管沿a

a方向的剖视图;
20.图3为图2所示的雾化中心气管在a1处的放大示意图;
21.图4为一实施例中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5.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中心气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中心气管包括雾化管以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管体以及阻油子管。所述管体分别与所述雾化管以及所述阻油子管连接。所述阻油子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阻油子管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的内壁连接,所述阻油子管具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雾化管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出气口远离所述雾化管的内壁设置,以形成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挡在抽烟过程
中冷凝液被使用者吸入口中的几率或阻挡烟油从中心气管内流出的几率。通过增设阻油子管,并将出气口远离雾化管的内壁,使得出气口的侧壁与雾化管的内壁错位,从而使得阻油子管的底部凸出于雾化管的内壁,便于阻挡雾化管的内壁上的冷凝液以及烟油流向出气口,降低了雾化中心气管的冷凝液以及烟油的流出几率。
26.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雾化中心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27.一实施例的雾化中心气管200包括雾化管310以及连接管210。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连接管210包括管体212以及阻油子管214。所述管体212分别与所述雾化管310以及所述阻油子管214连接。所述阻油子管21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雾化管310内,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连接,所述阻油子管214具有出气口2142。所述出气口2142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出气口2142远离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设置,以形成阻挡部2148,所述阻挡部2148用于阻挡冷凝液以及烟油中的至少一种从所述雾化中心气管内流出至出气口外。
2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210包括管体212以及阻油子管214。所述管体212分别与所述雾化管310以及所述阻油子管214连接。所述阻油子管21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雾化管310内,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连接,所述阻油子管214具有出气口2142。所述出气口2142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出气口2142远离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设置,以形成阻挡部2148,所述阻挡部2148用于阻挡在抽烟过程中冷凝液被使用者吸入口中的几率或阻挡烟油从中心气管内流出的几率。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设阻油子管214,并将出气口2142远离雾化管310的内壁,例如,所述出气口2142位于所述阻油子管214的中部,且所述出气口2142的孔径小于所述雾化管310的直径,使得出气口2142的侧壁与雾化管310的内壁错位,从而使得阻油子管214的底部凸出于雾化管310的内壁,便于阻挡雾化管310的内壁上的冷凝液以及烟油流向出气口,降低了雾化中心气管200的冷凝液以及烟油的流出几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体212以及所述阻油子管214一体成型,所述出气口与所述雾化管以及所述连接管均连通,用于将所述雾化管内形成的烟雾导向外部,以供使用者吸入。而且,所述阻挡部用于两方面:1、在抽烟过程中烟雾产生的冷凝液,阻挡冷凝液沿着管壁随着抽烟气流被使用者吸入口中的几率;2、用于阻挡在运输过程中烟油从导油棉上脱离沿着内管壁外流的几率。
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连接管210还包括挡油凸伸管216,所述挡油凸伸管216与所述阻油子管214连接,所述挡油凸伸管216具有通气孔2162,所述通气孔2162与所述出气口2142对齐且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油凸伸管216作为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延伸部分,所述挡油凸伸管216凸出于所述阻油子管214,其中,所述挡油凸伸管216的中轴线与所述阻油子管214的中轴线平行设置,所述挡油凸伸管216的凸伸方向与所述出气口2142的导气方向相反,使得在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倒立或者平躺时,所述挡油凸伸管216的凸伸方向与烟油在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上的移动方向相反。而且,所述挡油凸伸管216与所述阻油子管214以及所述雾化管310之间形成有挡油空间,所述挡油空间的开口朝向与烟油在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上的移动方向相反,所述挡油空间用于将烟油阻挡在其中,便于在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倒立或者平躺时,附着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上的烟油的移动路径被所述挡油空间的侧壁所阻挡,使得附着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上的烟油收容于所述挡油空间内,从而减少了附着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上的烟油移动至所述出气
口2142内的几率,进而降低了烟油沿着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的内壁溢出的几率,进一步降低了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的漏油几率。
3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出气口2142的中心线与所述雾化管310的中心线重合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2142以及所述雾化管310为连通状态,所述雾化管310将雾化后的烟雾导向所述出气口2142,所述出气口2142再将烟雾导向外部,即所述雾化管310以及所述连接管210形成导气通道,便于将烟雾导出。而为了便于烟雾随着空气的流动而导出,将所述出气口2142的中心线与所述雾化管310的中心线设置为相互重合状态,减少了烟雾与所述挡油空间的接触,从而减少了烟雾的导气路径,便于将烟雾快速导向外部,提高了烟雾的导出速率,从而提高了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的使用效率。
3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管体212与所述阻油子管214之间形成有卡接空间218,所述雾化管310的部分卡设于所述卡接空间218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空间218为所述管体212与所述阻油子管214在连接处形成的,即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以及所述管体212的底部形成所述卡接空间218,所述卡接空间218用于收容所述雾化管310的部分,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与所述卡接空间218的侧壁抵接,使得所述雾化管310套置于所述阻油子管214上,即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与所述阻油子管214外壁抵接,且所述雾化管310的端部与所述管体212的端部抵接。这样,在所述雾化管310卡设于所述卡接空间218内时,所述雾化管310与所述连接管210之间的连接位置增多,使得所述雾化管310与所述连接管210之间的连接增大,从而使得所述雾化管310与所述连接管210之间连接更加稳定,便于提高所述雾化管310与所述连接管2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210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管210通过所述卡接空间218相互卡接。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连接管210依次连接,即多个所述连接管210串接成直线型管道,而且,每一个所述连接管210上均具有所述卡接空间218,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管210通过所述卡接空间218连接,即其中一个连接管210的管体212卡设于另一个连接管210的卡接空间218内,使得多个所述连接管210依次相互串接,从而使得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管210之间均形成有阻挡烟油移动的区域,即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底部的凸出部分,此凸出部分为所述出气口2142远离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设置形成的。这样,所述雾化管310与所述连接管210之间有烟油阻挡部分,而且,相邻的两个所述连接管210之间也有烟油阻挡部分,使得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在导气方向上形成多个阻挡烟油移动的结构,从而使得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具有多级烟油阻挡结构,即多段障碍式雾化中心气管200,进一步降低了雾化中心气管200的漏油几率。
3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具有第一安装斜面2144,所述第一安装斜面2144朝向所述雾化管310倾斜,所述第一安装斜面2144用于在安装所述连接管210时与所述雾化管310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油子管214收容于所述雾化管310内,即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抵接,也即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夹持与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上。在所述连接管210安装与所述雾化管310上时,所述阻油子管214作为主要与所述雾化管310卡接的部分,所述阻油子管214的顺利伸入所述雾化管310内影响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的整体密封性。所述第一安装斜面2144位于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而且,所述第一安装斜面2144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雾化管310,即在垂直于所述雾化管310的中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安装斜面2144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
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使得所述第一安装斜面2144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之间形成夹角,从而使得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便于所述阻油子管214伸入所述雾化管310内,即所述雾化管310的侧壁在所述第一安装斜面2144滑动,从而便于将所述阻油子管214卡入所述雾化管310内,实现所述雾化管310套设于所述阻油子管214上。
35.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具有第二安装斜面314,所述第二安装斜面314与所述第一安装斜面2144相互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阻油子管214收容于所述雾化管310内,即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抵接,也即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夹持与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上。在所述连接管210安装与所述雾化管310上时,所述阻油子管214作为主要与所述雾化管310卡接的部分,所述阻油子管214的顺利伸入所述雾化管310内影响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的整体密封性。所述第二安装斜面314位于所述雾化管310的端部,而且,所述第二安装斜面314的倾斜方向朝向所述阻油子管214,即在垂直于所述雾化管310的中轴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安装斜面314与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使得所述第二安装斜面314与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之间形成夹角,从而使得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310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这样,在所述第二安装斜面314与所述第一安装斜面2144相互平行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安装斜面2144沿着所述第二安装斜面314滑动,便于所述阻油子管214伸入所述雾化管310内,即所述第二安装斜面314相对于所述第一安装斜面2144滑动,也即所述第一安装斜面2144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斜面314上,从而便于将所述阻油子管214卡入所述雾化管310内,提高了所述连接管210与所述雾化管310之间的连接顺畅度。
36.可以理解的,在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长时间处于倒立或者平躺的情况下,所述雾化管310内的烟油逐渐积累,一旦烟油的积累体积增大至超过所述挡油凸伸管216与所述阻油子管214以及所述雾化管310之间的挡油空间的最大空间体积,烟油将越过所述挡油凸伸管216直接进入所述通气孔2162内,从而通过所述通气孔2162直接流入所述出气口2142内,进而从所述连接管210内直接溢出,导致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的防漏油性能下降,即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不能长时间处于倒立或者平躺的状态,容易导致使用者在使用时直接将烟油吸入,影响使用者的使用。
37.为了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电子雾化器的防漏油性能,请参阅图4,所述通气孔2162与所述出气口2142对齐,且所述通气孔2162的孔径大于所述出气口2142的孔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2142开设于所述阻油子管214上,所述通气孔2162开设于所述挡油凸伸管216上,所述阻油子管214与所述挡油凸伸管216之间相互连通,即所述阻油子管214与所述挡油凸伸管216通过所述出气口2142以及所述通气孔2162连通,也即在所述出气口2142与所述通气孔2162的连通情况下,所述雾化管310内产生的烟雾通过所述通气孔2162以及所述出气口2142依次通过所述挡油凸伸管216以及所述阻油子管214。在所述通气孔2162与所述出气口2142对齐的情况下,所述阻油子管214与所述挡油凸伸管216平行设置,使得所述阻油子管214与所述挡油凸伸管216呈直线连接。而所述通气孔2162的孔径大于所述出气口2142的孔径,使得所述阻油子管214的烟雾流通孔小于所述挡油凸伸管216的烟雾流通孔,从而使得所述阻油子管214的部分与所述通气孔2162相对应,进而使得所述阻油子管214靠近所述出气口2142的部分遮挡所述通气孔2162的部分。这样,所述阻油子管214靠近所述出
气口2142的遮挡部分将所述雾化管310内烟油阻挡在所述挡油凸伸管216内,减少了烟油继续向所述出气口2142溢出的几率,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的漏油几率,进而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的防漏油性能。
38.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在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倒立或者平躺时将所述出气口2142封闭,以提高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的防漏油性能,请参阅图4,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还包括封堵组件220,所述封堵组件220包括封堵板222、转轴224以及固定凸块226,所述转轴224位与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连接,所述封堵板222与所述转轴224转动连接,所述封堵板222用于遮挡所述出气口2142,所述固定凸块226位于所述封堵板222靠近所述阻油子管214的一面,所述固定凸块226与所述封堵板222连接,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开设有固定凹槽2146,所述固定凸块226用于卡设于所述固定凹槽2146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封堵板222以所述转轴224为中心轴进行转动,所述封堵板222用于打开以及关闭所述出气口2142。在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正立放置时,所述封堵板22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远离所述阻油子管214,使得所述出气口2142打开,便于所述雾化管310内产生的烟雾通过所述出气口2142流出;而在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导倒立或者平躺时,所述封堵板22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偏转,使得所述封堵板222朝向所述阻油子管214转动,从而使得所述封堵板222将所述出气口2142遮挡,进而使得所述出气口2142关闭,此时所述雾化管310内的烟油被所述封堵板222阻挡在所述连接管210外,减少了所述雾化管310内的烟油通过所述连接管210的出气口2142溢出的几率,进一步提高了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的防漏油性能。其中,在所述封堵板222关闭所述出气口2142时,所述固定凸块226收容于所述固定凹槽2146内,使得所述封堵板222稳定卡设于所述阻油子管214上,提高了所述封堵板222与所述阻油子管21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便于将所述封堵板222固定在所述连接管210上。而在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恢复至立正状态时,通过向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内吹气,使得所述封堵板222从所述阻油子管214上脱离,从而使得所述出气口2142导通,便于继续使用。
39.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所述封堵板222快速关闭所述出气口2142,以减少烟油流入所述出气口2142的流量,即减少流入所述出气口2142的体积。请参阅图4,所述封堵组件220还包括斜块228,所述斜块228与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连接,所述斜块228具有倾斜面2282,所述倾斜面2282朝向所述封堵板222倾斜,所述封堵板222与所述倾斜面2282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面2282与所述阻油子管214的外壁形成有夹角,而且,所述倾斜面2282朝向靠近所述出气口2142的方向倾斜,使得所述倾斜面2282在所述阻油子管214上的部分投影位于所述出气口2142内,即所述封堵板222在所述阻油子管214上的部分投影位于所述出气口2142内,便于在所述雾化中心气管200倒立或者平躺时,所述封堵板222快速向所述阻油子管214转动,从而便于所述封堵板222快速关闭所述出气口2142,提高了所述封堵板222封堵所述出气口2142的速率,从而减少了烟油流入所述出气口2142的体积。
40.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雾化结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中心气管。所述雾化结构还包括雾化座以及雾化电芯。所述雾化座与所述雾化管连接,所述雾化座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雾化管的内部连通。所述雾化电芯收容于所述雾化管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中心气管包括雾化管以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管体以及阻油子管。所述管体分别与所述雾化管以及所述阻油子管连接。所述阻油子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阻油子管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的内壁连接,所述阻油子管具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
与所述雾化管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出气口远离所述雾化管的内壁设置,以形成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挡在抽烟过程中冷凝液被使用者吸入口中的几率或阻挡烟油从中心气管内流出的几率。通过增设阻油子管,并将出气口远离雾化管的内壁,使得出气口的侧壁与雾化管的内壁错位,从而使得阻油子管的底部凸出于雾化管的内壁,便于阻挡雾化管的内壁上的冷凝液以及烟油流向出气口,降低了雾化中心气管的冷凝液以及烟油的流出几率。而且,所述阻挡部用于两方面:1、在抽烟过程中烟雾产生的冷凝液,阻挡冷凝液沿着管壁随着抽烟气流被使用者吸入口中的几率;2、用于阻挡在运输过程中烟油从导油棉上脱离沿着内管壁外流的几率。
41.所述雾化中心气管通过自身的阻挡结构,在雾化结构处于倒立或者平躺时,所述雾化中心气管内的阻挡结构将烟油限制在所述雾化管内,减少了烟油通过所述雾化管的内壁溢出的几率,而所述雾化座与所述雾化管连通,所述雾化管内设置有所述雾化电芯,被所述雾化中心气管阻挡的大部分烟油重新返回至所述雾化管内,重新被所述雾化电芯加热雾化以形成烟雾。
4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管开设有导液孔,所述导液孔用于将待雾化液导入所述雾化管内,所述雾化电芯用于对待雾化液进行雾化加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管内设置有所述雾化电芯,所述雾化电芯用于对待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以使待雾化液形成烟雾。而所述导液孔开设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雾化管内的烟油通过所述导液孔进入所述雾化管内,为所述雾化电芯提供可雾化的待雾化液,便于所述雾化电芯与待雾化液接触,从而便于所述雾化电芯将待雾化液加热雾化成烟雾后直接通过所述出气口以及所述通气孔输出。而且,所述雾化电芯嵌置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雾化电芯为雾化棉以及加热丝组成的加热机构,所述雾化电芯靠近所述导液孔设置,烟油通过所述导液孔浸润所述雾化电芯的雾化棉,从而实现对烟油的加热雾化。而且,所述待雾化液包括冷凝液以及烟油中的至少一种。
4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雾化结构,还包括油杯,所述雾化结构设置于所述油杯内,所述油杯、所述连接管以及所述雾化座之间形成有储液仓,所述储液仓用于存储待雾化液,所述油杯具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出气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中心气管包括雾化管以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管体以及阻油子管。所述管体分别与所述雾化管以及所述阻油子管连接。所述阻油子管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雾化管内,所述阻油子管的外壁与所述雾化管的内壁连接,所述阻油子管具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雾化管的内部连通,且所述出气口远离所述雾化管的内壁设置,以形成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阻挡在抽烟过程中冷凝液被使用者吸入口中的几率或阻挡烟油从中心气管内流出的几率。通过增设阻油子管,并将出气口远离雾化管的内壁,使得出气口的侧壁与雾化管的内壁错位,从而使得阻油子管的底部凸出于雾化管的内壁,便于阻挡雾化管的内壁上的冷凝液以及烟油流向出气口,降低了雾化中心气管的冷凝液以及烟油的流出几率,进而降低了所述电子雾化器的冷凝液以及烟油的流出几率。而且,所述阻挡部用于两方面:1、在抽烟过程中烟雾产生的冷凝液,阻挡冷凝液沿着管壁随着抽烟气流被使用者吸入口中的几率;2、用于阻挡在运输过程中烟油从导油棉上脱离沿着内管壁外流的几率。
4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
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