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冰水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31 13: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换热 冰水 申请
冰水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换热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冰水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果汁是一种人们喜欢的饮品,果汁通常是通过榨汁机构对水果进行榨汁,然后添加一些其他的配料制成。工业生产果汁通常需要对生产的果汁进行高温消毒,然后对消毒后的果汁进行降温,冰水换热装置是一种常用的降温设备。

如图1所示,一种换热装置,包括降温罐7,降温罐7内绕有螺旋状的换热管71,换热管71的两端穿设出降温罐7的侧壁,且降温罐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水冷管72,降温罐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水冷管73。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果汁在经过换热管71从降温罐7内降温时,果汁在降温罐7中的存留时间过短,降温换热效果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增加果汁在换热罐中的存留时间,增强降温换热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冰水换热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冰水换热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冰水换热装置,包括换热罐,所述换热罐包括外罐和位于外罐内的內罐,所述內罐的上表面与外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罐的内壁绕有换热外管,所述换热外管的一端穿设出外罐的侧壁,所述换热外管的另一端朝向內罐,所述內罐的内壁绕有换热内管,所述换热内管的一端穿过內罐的侧壁并穿设出外罐的侧壁,所述换热内管的另一端与换热外管靠近內罐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內罐和外罐内均设有冷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果汁进行降温时,果汁从换热外管的一端进入,然后果汁从换热外管经过外罐中的冷水进行降温,然后果汁从换热外管从换热内管的一端进入到內罐中,然后由內罐中的冷水对换热内管中的果汁进行换热降温,然后从换热内管的另一端排出。能够增加果汁在换热罐中的存留时间,增强降温换热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外罐内转动连接有位于內罐下方的主叶轮,所述外罐的下表面设有用于驱动主叶轮转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带动主叶轮转动,主叶轮能够对外罐中的冷水进行搅拌,使换热外管能够能够更好的与外罐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进而增强换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內罐内转动连接有副叶轮,所述副叶轮位于內罐的顶端,所述內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主进水管,所述主进水管的一端穿设內罐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內罐内,所述主进水管的另一端穿设出外罐的上表面,所述主进水管朝向副叶轮的转动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水从主进水管进入到內罐时,冷水喷洒到副叶轮的转动叶片上,进而带动副叶轮转动,副叶轮转动带动內罐中冷水转动,使冷水在內罐中螺旋下落,增长冷水在內罐中的存留时间,使换热内管能够能够更好的与内罐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增强换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內罐的外壁罩设有隔热罩,所述隔热罩与內罐之间形成隔热腔,所述隔热罩位于內罐和外罐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罩能够尽可能的对內罐和外罐中的热量进行隔挡,进而保证內罐中的冷水对果汁的进一步冷却降温的效果,减小內罐和外罐之间传热的可能性,进而保证换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隔热罩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穿设隔热罩的外壁并延伸至隔热腔中,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穿设出外罐的侧壁,所述隔热罩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穿设隔热罩的外壁并延伸至隔热腔中,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穿设出外罐的侧壁,所述进气管远离隔热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冷机将冷空气从进气管送入到隔热腔中,进而隔热腔中的冷空气对內罐和外罐内的冷水进行降温,进而保证內罐和外罐中冷水的温度较低,进而保证对果汁的降温换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外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延伸至外罐内,所述外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铰接杆,所述排气管的顶端放置有金属球,所述金属球的直径大于排气管的直径,所述金属球与铰接杆远离铰接座的一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外管于外罐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时,冷水吸热蒸发,蒸汽将金属球向上顶起,然后蒸汽从排气管排出,进而保证外罐的气压稳定,减小因外罐内气压过大导致爆炸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內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管,所述支管的一端延伸至內罐内,所述支管的另一端与排气管固定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管能够将內罐中的蒸汽输送到排气管中,保证内罐的气压稳定,减小因内罐内气压过大导致爆炸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保证工作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外罐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远离外罐的一端与铰接杆靠近金属球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拉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金属球与排气管的上表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簧能够拉动铰接杆使金属球与排气管抵接,保证金属球与排气管之间接触的稳定性,减小金属球远离排气管的可能性,进而减小杂质从排气管进入换热罐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內罐、外罐、换热内管和换热外管的设置,能够增加果汁在换热罐中的存留时间,增强降温换热的效果;

2.通过主叶轮、副叶轮、隔热罩和制冷机的设置,主叶轮和副叶轮能够对冷水进行搅动,提高果汁与冷水的换热效果,同时制冷机和隔热罩能够保证冷水的温度较低,进而提高热交换的效率,进一步增强降温换热效果;

3.通过金属球、排气管和支管的设置,能够保证內罐和外罐内气压的稳定,进而保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相关技术换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换热罐;11、换热总管;2、內罐;21、换热内管;22、副叶轮;23、主进水管;24、主出水管;25、支管;26、竖杆;3、外罐;31、换热外管;32、主叶轮;33、排气管;34、副进水管;35、副出水管;36、转动槽;4、驱动机构;41、电机;42、转动轴;5、隔热罩;51、隔热腔;52、进气管;53、出气管;54、制冷机;6、铰接座;61、铰接杆;62、金属球;63、拉簧;64、转轴;65、铰接口;7、降温罐;71、换热管;72、进水冷管;73、出水冷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冰水换热装置。参照图2,冰水换热装置包括呈圆柱形的换热罐1。换热罐1内设有换热总管11,换热总管11的两端穿设出换热罐1的侧壁,且换热罐1中设有冷水,换热总管11位于冷水中。降温换热过程中,热果汁从换热总管11的一端进入换热总管11内,然后果汁经过换热总管11与换热罐1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进而对果汁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果汁从换热总管11的另一端排出。

参照图2和图3,换热罐1包括外罐3和位于外罐3内的內罐2,內罐2的顶端与外罐3的顶端固定连接。外罐3和内罐均空心圆柱形,且外罐3和内管同轴设置。换热总管包括绕于外罐3内壁的换热外管31和绕于內罐2内壁的换热内管21,且换热内管21的一端与换热外管31的一端固定连通。热果汁从换热外管31的一端进入到换热外管31中,然后冷水对热果汁进行降温,然后果汁从换热外管31进入到换热内管21中,冷水对热果汁进一步降温,然后从换热内管21的另一端排出。增加果汁在换热罐1中的存留时间,增强降温换热的效果。

参照图2和图3,外罐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副进水管34,副进水管34贯穿外罐3的侧壁并延伸至外罐3内,副进水管34靠近外罐3的顶端。同时外罐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副出水管35,副出水管35贯穿外罐3的侧壁并延伸至外罐3内,副出水管35靠近外罐3的底端。降温过程中,冷水经过副进水管34进入到外罐3内,然后经过副出水管35排出,进而实现冷水的流动,保证冷水的降温效果。

参照图2和图3,换热外管31呈螺旋状绕于外罐3的内壁上,且换热外管31与外罐3固定连接。外罐3的侧壁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外罐3的侧壁,换热外管31的一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外界,且换热外管31固定连接于通孔内。换热外管31的一端指向內罐2,并与换热内管21固定连接。螺旋状的换热外管31能够延长果汁在外罐3中的存留时间,进而能够更好的对果汁进行降温换热。

参照图2和图3,外罐3的底端开设有转动槽36,转动槽36中转动连接有主叶轮32,且外罐3的下表面设有驱动机构4。换热外管31中的果汁在外罐3中降温时,驱动机构4带动主叶轮32在转动槽36中转动,进而对外罐3中的冷水进行搅拌,进而使冷水受热更加均匀,进而提高冷水与换热外管31的热交换效率,保证对果汁的降温效果。

参照图2和图3,驱动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外罐3下表面的电机41,电机4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轴42,转动轴42穿过外罐3的下表面并与外罐3转动连接。转动轴42的顶端延伸至转动槽36内并与主叶轮32固定连接,搅拌过程中,电机41转动带动转动轴42转动,转动轴42带动主叶轮32转动,操作方便省力。

参照图2和图3,外罐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气管33,排气管33与外罐3的上表面垂直,且排气管33贯穿排气管33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外罐3内。冷水与换热外管31进行热交换时,冷水吸热蒸发,蒸汽从排气管33排出,进而能够保证外罐3气压的稳定,减小因外罐3内气压过高导致外罐3爆炸的可能性,保证降温过程中的安全性。

参照图2和图3,外罐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座6,铰接座6呈长方体形,且铰接座6与排气管33平行。铰接座6的顶端开设有铰接口65,铰接座6上固定连接有位于铰接口65中的转轴64。铰接座6上铰接有铰接杆61,铰接杆61的一端开设有铰接孔,转轴64转动连接于铰接孔中,且铰接杆61的一端位于铰接口65中。铰接杆61远离铰接口6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金属球62,金属球62位于排气管33的上方,且排气管33的直径小于金属球62的直径。金属球62能够将排气管33的出口遮挡,减小杂质等经过排气管33落入到外罐3内的可能性,当外罐3气压增大,蒸汽将金属球62向上顶起,然后使铰接杆61绕转轴64转动,当气压恢复正常,在重力的作用下,金属球62落下再次将排气管33的出口遮挡。

参照图2和图3,外罐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拉簧63,拉簧63远离外罐3的一端与铰接杆61固定连接,且拉簧63位于铰接杆61靠近金属球62的一端。当金属球62与排气管33脱离时,此时拉簧63伸长,随着外罐3中的压力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拉簧63逐渐恢复到自然状态,进而拉动铰接杆61移动,进而使金属球62靠近排气管33,最终使金属球62与排气杆的顶端抵接,将排气管33堵住,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参照图2和图3,排气管3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支管25,支管25与排气管33连通。支管25远离排气管33的一端贯穿外罐3的上表面,同时支管25贯穿內罐2的上表面,并延伸至內罐2内。內罐2中的冷水蒸发产生的蒸汽能够从支管25进入到排气管33,然后从排气管33排出,能够保证內罐2内气压的稳定,保证內罐2使用的安全性。

参照图3,换热内管21呈螺旋状固定连接于內罐2的内壁,换热内管21的一端穿设出內罐2的侧壁并延伸至外罐3内,同时换热内管21位于外罐3内的一端与换热外管31位于外罐3内的一端固定,且相互连通。换热内管21的另一端贯穿內罐2的侧壁,延伸至外罐3内,并穿设出外罐3的侧壁延伸至外界。果汁经过换热外管31换热降温后,进入到换热内管21,然后在內罐2内进一步进行降温,进而能够延长果汁的降温换热时间,保证降温换热的效果。

参照图3,內罐2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副叶轮22。內罐2的上表面同轴固定连接有竖杆26,副叶轮22与竖杆26同轴转动连接。副叶轮22和竖杆26均位于內罐2内,且內罐2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孔,內罐2固定连接有位于圆孔内的主进水管23,主进水管23的一端延伸至內罐2内,并朝向副叶轮22的转动叶片。主进水管23的另一端穿设出外罐3的上表面,且连通外界的水管。降温过程中,冷水从主进水管23进入到內罐2内,然后冷水喷射到副叶轮22的转动叶片上,冷水带动副叶轮22转动,进而副叶轮22对冷水进行搅拌,同时使冷水旋转下落,增加冷水在內罐2内的存留时间,进而能够延长果汁的降温换热时间,进一步保证降温换热的效果。同时內罐2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主出水管24,主出水管24的一端贯穿內罐2的侧壁并延伸至內罐2内,主出水管24的另一端穿设出外罐3的侧壁,进而方便內罐2中的冷水排出。

参照图3,内罐的内壁罩设有隔热罩5,隔热罩5呈圆柱形且与內罐2同轴设置。隔热罩5与內罐2之间形成隔热腔51,换热内管21穿设出隔热罩5的外壁。隔热罩5和隔热空腔能够对外罐3与內罐2进行隔离,进而减小外罐3和内管之间的热传递,进而保证內罐2中冷水的降温效果。

参照图3,隔热罩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进气管52,进气管52的一端贯穿隔热罩5的外壁并延伸至隔热腔51中。同时隔热罩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出气管53,出气管53的一端贯穿隔热罩5的外壁并延伸至隔热腔51中,另一端穿设出外罐3的侧壁。进气管52远离隔热腔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制冷机54。降温过程中,制冷机54将冷空气从进气管52送入到隔热腔51中,能够保证外罐3和內罐2中的冷水温度较低,然后冷空气从出气管53排出,进而保证內罐2和外罐3中冷水的热传递效果,进而保证降温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冰水换热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果汁从换热外管31进入到换热内管21,主叶轮32带动外罐3中的冷水转动,副叶轮22带动內罐2中冷水搅动,同时制冷机54将冷空气从进气管52送入到隔热腔51中,进而对换热外管31和换热内管21中的果汁进行换热降温,降温后的果汁从换热内管21排出。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