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的制作方法

2021-05-11 14: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烟叶 器械 辅助 自动打包机
一种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



背景技术:

烟叶,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茄科植物,植株被腺毛,茎高0.7-2米,叶柄不明显或成翅状柄,圆锥花序顶生,花萼筒状或筒状钟形,花冠漏斗状,末端粉红色,蒴果,种子圆形或宽矩圆形,黄褐色,原产于南美洲,世界各地有栽培,烟叶为烟草工业的原料。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现有的烟叶打包机为手动打包机,工人工作强度大、打包效率低,现在在正常收购过程中,每台打包机需要5人操作,打包需要180秒每包;根据收购需求、每天工人工作时间10小时左右,工作效率比较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操作方便,能够简单快捷对烟叶进行包装,提高工作效率,操作起来简单便捷的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包括:工作台;上料工位机组,所述上料工位机组设置在工作台上;预压工位机组,所述预压工位机组设置在上料工位机组上;解锁抽离模块,所述解锁抽离模块设置在预压工位机组的一侧;复重工位机组,所述复重工位机组设置在解锁抽离模块的一侧;套袋工位机组,所述套袋工位机组设置在复重工位机组的一侧;捆扎工位机组,所述捆扎工位机组设置在套袋工位机组的一侧;空框循环工位一,所述空框循环工位一设置在捆扎工位机组的一侧;空框循环工位二,所述空框循环工位二设置在空框循环工位一的一侧;传送模块,所述传送模块设置在上料工位机组的一侧,所述空框循环工位一和空框循环工位二均设置在传送模块上。

优选的,所述上料工位机组包含有周转筐、旋转臂和料车,所述周转筐设置在旋转臂上,所述旋转臂设置在料车上,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压缩工位机组、移载工位机组、翻转工位机组、转移工位机组、标签工位机组、顶升称重模块、预压模、角度补偿装置和标签系统。

优选的,所述周转筐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横向筛选板,所述横向筛选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倾斜型滑落板一,所述周转筐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倾斜型滑落板二,所述倾斜型滑落板二位于对应的倾斜型滑落板一的下方,所述周转筐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条形固定块,所述条形固定块上转动安装有竖型挡板。

优选的,所述横向筛选板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取值范围为1cm至5cm。

优选的,所述条形固定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杆,所述竖型挡板转动套设在固定杆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上滑动套设有两个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竖型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通过上料工位机组、预压工位机组、解锁抽离模块、复重工位机组、套袋工位机组、空框循环工位一、空框循环工位二、传送模块、周转筐、旋转臂和料车相互配合下,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仅需一人操作,仅在设备需要上辅料或者设备出现异常需要人工处理时,才需要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工作台;2、上料工位机组;201、周转筐;202、旋转臂;203、料车;3、预压工位机组;4、解锁抽离模块;5、复重工位机组;6、套袋工位机组;7、捆扎工位机组;8、空框循环工位一;9、空框循环工位二;10、传送模块;11、横向筛选板;12、倾斜型滑落板一;13、倾斜型滑落板二;14、条形固定块;15、竖型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和图8,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包括:工作台1;上料工位机组2,所述上料工位机组2设置在工作台1上;预压工位机组3,所述预压工位机组3设置在上料工位机组2上;解锁抽离模块4,所述解锁抽离模块4设置在预压工位机组3的一侧;复重工位机组5,所述复重工位机组5设置在解锁抽离模块4的一侧;套袋工位机组6,所述套袋工位机组6设置在复重工位机组5的一侧;捆扎工位机组7,所述捆扎工位机组7设置在套袋工位机组6的一侧;空框循环工位一8,所述空框循环工位一8设置在捆扎工位机组7的一侧;空框循环工位二9,所述空框循环工位二9设置在空框循环工位一8的一侧;传送模块10,所述传送模块10设置在上料工位机组2的一侧,所述空框循环工位一8和空框循环工位二9均设置在传送模块10上。

所述上料工位机组2包含有周转筐201、旋转臂202和料车203,所述周转筐201设置在旋转臂202上,所述旋转臂202设置在料车203上,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压缩工位机组、移载工位机组、翻转工位机组、转移工位机组、标签工位机组、顶升称重模块、预压模、角度补偿装置和标签系统。

所述周转筐201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横向筛选板11,所述横向筛选板1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倾斜型滑落板一12,所述周转筐201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倾斜型滑落板二13,所述倾斜型滑落板二13位于对应的倾斜型滑落板一12的下方,所述周转筐20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条形固定块14,所述条形固定块14上转动安装有竖型挡板15。

所述横向筛选板11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取值范围为1cm至5cm。

所述条形固定块14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固定杆,所述竖型挡板15转动套设在固定杆上。

所述固定杆上滑动套设有两个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与竖型挡板15固定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烟叶放置在周转筐201内,周转筐201的底部可抽离周转装入旋转臂202,由尽旋转臂提升到料车203上方,由于有角度补偿装置,可使周转筐底始终向下,筐到位后解锁抽离模块将周转筐底板拉开,烟叶落入料车,解锁模块将周转筐底板合上后,旋转臂带着周转筐复位,换入下一个周转筐201,此时称重模块对料车内的烟叶进行称重,由料车内烟叶的重量决定是否继续上料、预压还是放行,例如:当料车内的烟叶达到30kg后每上一次料就预压一下;当料车内烟叶重量超过37kg在预压完成就放行,称重工位能精确称重,误差在0.5kg以内,配有称重显示和报警装置,当超差后系统会报警,提示增加还是减少烟叶,为方便工人上下,设计有上下台阶,压缩工位完成烟叶的压缩,并将烟叶推出装入麻袋,在此工位能实现料车的自动进出及开门,套麻袋工位实现麻袋的自动装载,麻袋存储在移载槽的下方,并配有自动顶升与检测装置,当无麻袋时会自动报警提示补充新的麻袋,移载工位一配置有一个可以前后移动的烟叶料槽,呈u字型,接收压缩机推出的烟叶,然后向后移动,让出麻袋存储空间,套麻袋机构将麻袋套在出料口,当料槽移到最后处,移载推杆装置将u型料槽入的烟叶麻包装入另一个u型料槽,待推杆复位及麻袋套好后,料槽向前移动到出料口,等待下一次烟叶出料,翻转工位在接收到装有烟叶的麻包后,向后移动,然后翻转90度,同时完成麻袋的封包,翻转封包后的麻包在顶出装置的驱动下将麻包送到打包位置,同时标签机打出标签,由吸盘机械手将标签吸到捆扎位置,进行缝制;然后顶出装置再将麻包顶出一段距离,捆扎机再次工作,如此将整个麻包捆扎好,共捆扎三道,标签系统由标签机及吸盘机械手组成,吸盘机械手完成标签的吸取并送到捆扎位置,移载机将捆扎打包好的烟叶输送到后面站点,在包装烟叶期间,烟叶中如出现石子会通过横向筛选板11落在倾斜型滑落板一12上,顺着倾斜型滑落板一12滑动在倾斜型滑落板二13上,在石子自身的重力加上冲击力的情况,会推动竖型挡板15在第一凹槽内移动,竖型挡板15带动两个扭簧移动,此时,扭簧将被扭紧,产生扭力,当石子落在周转筐201内后,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竖型挡板15将恢复至原位,从而完成本次烟叶的包装工作。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烟叶自动打包机,通过上料工位机组2、预压工位机组3、解锁抽离模块4、复重工位机组5、套袋工位机组6、空框循环工位一8、空框循环工位二9、传送模块10、周转筐201、旋转臂202和料车203相互配合下,能够在工作过程中仅需一人操作,仅在设备需要上辅料或者设备出现异常需要人工处理时,才需要人工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