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在压机舱内布置散热风机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2021-08-24 12: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是在 家电 风机 散热 布置
在压机舱内布置散热风机的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压机舱内布置散热风机的冰箱。



背景技术:

冰箱散热风机通过加速空气流动,从而使冷凝器和压缩机加速散热。散热风机一般安装于冰箱底部空间(压机舱),结构上与冰箱底钢、压缩机支撑板及压机舱盖板配合,散热风机一般位于冷凝器和压缩机中间。

目前行业大量采用独立风机外加装配支架的方式,通过改变装配支架的结构适配不同冰箱底部空间(压机舱)。这样做的缺点是需要把风机与支架先装配在一起,装配过程复杂,结构强度弱,成本高、效率低,在选用风机时也受到安装空间的限制,尺寸不能太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任一方面问题的在压机舱内布置散热风机的冰箱。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简化散热风机装配过程。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加大散热风机的结构强度。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压机舱内布置散热风机的冰箱,包括:制冷系统,其包括压缩机以及与压缩机连接的冷凝器;箱体,其底部后方具有压机舱,压缩机以及冷凝器沿箱体的横向方向间隔布置于压机舱内,并且散热风机,设置于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其包括风机支架以及扇叶,其中风机支架与扇叶装配为一体结构,并且风机支架的外周设置有装配结构,以与压机舱的舱壁直接固定。

进一步地,箱体包括:压机支撑板、设置于压机支撑板后端的背板、设置于压机支撑板两端的侧板、设置于压机支撑板上方的压机舱盖板,压机舱盖板与压机支撑板、侧板、背板共同围成压机舱,并且压机支撑板的横向一侧设置用于承接冰箱的化霜水的蒸发皿,冷凝器固定于蒸发皿的上方;压机支撑板的横向另一侧设置用于固定压缩机的压机支座;蒸发皿与压机支座之间形成用于布置散热风机的空间。

进一步地,压机支撑板在冷凝器前方上开设有与箱体外部连通气流吸入口,并在压缩机前方的压机支撑板上开设有与箱体外部连通的气流排出口;散热风机的扇叶为轴流扇叶,其旋转轴线平行于箱体的横向方向,并且风机支架沿箱体的前后纵深方向设置,并且散热风机的进风侧朝向冷凝器,其出风侧朝向压缩机,并用于促使形成从气流吸入口进入后流经冷凝器进行换热,然后通过压缩机向气流排出口排出的散热气流。

进一步地,风机支架的顶端的后部开设有穿管槽,以供连接冷凝器以及压缩机的管路从穿管槽穿过。

进一步地,压机支撑板后端形成向上延伸并与背板的连接的翻边,翻边的中部开设有装配孔,并且风机支架的后端与装配孔相对的位置处设置配合孔,从而利用一紧固件贯穿装配孔和配合孔,从而将风机之间的后侧与翻边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压机舱盖板包括:倾斜前盖,从气流吸入口和气流排出口的前侧沿箱体的进深方向从前到后向上倾斜设置;顶盖,从倾斜前盖的后端水平向后延伸至与箱体的背板相接,并且冰箱还包括:分隔板,设置于气流吸入口和气流排出口之间,向后延伸至散热风机的前端,其顶部与倾斜前盖相接,用于分隔气流吸入口和气流排出口的后部空间。

进一步地,分隔板的后侧壁形成与风机支架前端形状适配的限位槽,风机支架的前部安装于限位槽内。

进一步地,分隔板的后端还具有从风机支架前侧沿冰箱的横向方向向压缩机前部延伸的遮挡板,并在压缩机的前部靠近侧板的区域形成与气流排出口连通的缺口。

进一步地,该冰箱还包括:挡风条,设置于压机支撑板的下表面上,并配置成隔离气流吸入口以气流排出口,避免从气流排出口送出空气回流进入气流吸入口。

进一步地,冷凝器整体呈扁平长方体状,并被安装为使其散热片沿箱体的进深方向延伸,以使得从气流吸入口进入的空气沿散热片之间的通道流动以进行换热,然后从冷凝器与背板之间的间隔流向散热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的散热风机包括风机支架和扇叶,且扇叶和风机支架装配为一体结构。通过将散热风机设置为一体结构,增强了散热风机的结构强度,还可将散热风机直接与压机舱固定,简化了装配过程。并且由于散风风机的一体结构,可以相应增大扇叶的面积,在同等空间大小中可以提供更大的散热风量。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风机支架后端开设有穿管槽,以供连接冷凝器以及压缩机的管路从穿管槽穿过,避免一体结构的散热风机对压缩机与冷凝器的连接产生影响,可使得压机舱内部的管线更加整洁,结构更加紧凑。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前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示意性侧剖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冰箱中压机舱的示意性立体图,图中隐去了压机舱顶盖;

图4是图3中所示的冰箱中压机舱的示意性后视图,图中隐去了压机舱顶盖及背板;

图5是图4中所示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中所示的冰箱中压机舱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的压机舱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8是图7中所示的冰箱中分隔件的示意性立体图;

图9是图7中所示的冰箱中散热风机的示意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横向”、“上”、“下”、“前”、“后”、“顶”、“底”、“进深”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冰箱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方位作为参考,并参考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可以确定,例如指示方位的“前”指的是冰箱朝向用户的一侧、“横向”是指与冰箱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性前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冰箱的示意性侧剖图。冰箱一般性的可包括箱体10,箱体10包括外壳、内胆以及其他附件构成。外壳是冰箱的外层结构,保护着整个冰箱。为了隔绝与外界的热传导,在箱体10的外壳和内胆之间加有隔热层,隔热层一般通过发泡工艺构成。内胆可以分为一个或多个,内胆根据功能可以被划分为冷藏内胆、变温内胆、冷冻内胆等,具体的内胆个数以及功能可以根据冰箱的使用需求进行配置。本实施例中内胆至少包括底部内胆110,底部内胆110一般可为冷冻内胆。

本实施例包括制冷系统。制冷系统包括节流元件(图中未示出)、蒸发器60、制冷风机40、压缩机20以及与压缩机20连接的冷凝器30。蒸发器60设置于冷却室100中,配置成直接或间接地向储物空间300内提供冷量。冰箱通过风路系统实现制冷气流在蒸发器60与储物空间300内的循环。由于制冷系统本身的循环构造以及工作原理,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习知且易于实现的,为了不掩盖和模糊本申请的改进点,后文对制冷系统本身不做赘述。

底部内胆110为处于箱体10最下方的内胆,限定出储物空间300以及位于储物空间300下方的冷却室100。蒸发器60可以布置于冷却室100的中前部。箱体10底部限定有压机舱200,且压机舱200位于冷却室100的后方。底部内胆110的底壁在冷却室100的后部具有从前到后向上倾斜设置的内胆倾斜部,该倾斜角度范围设置为30°至40°,例如可以设置为33°、35°、38°,优选为36.7°,从而为压机舱200提供足够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箱体10底部后方具有压机舱200。压机舱200内至少设置有压缩机20、冷凝器30以及散热风机50,压缩机20以及冷凝器30沿箱体10的横向方向间隔布置于压机舱200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30可为翅片冷凝器30,冷凝器30的翅片沿箱体10进深方向由前至后设置,以使得散热气流可直接从翅片间缝隙通过,增大与散热气流的接触面积。

散热风机50设置于压缩机20与冷凝器30之间,其包括风机支架510以及扇叶520,其中风机支架510与扇叶520装配为一体结构,并且风机支架510的外周设置有装配结构,以与压机舱200的舱壁直接固定,不需要在压机舱200内设置其他用于固定风机的支架,使压机舱200内结构更加简单,固定效果更好,散热风机50运行更加稳定。

并且由于散风风机50的一体结构,可以相应增大扇叶520的面积,在同等空间大小中可以提供更大的散热风量。

结合图2至图9所示实施例中,箱体10包括压机支撑板220、设置于压机支撑板220后端的背板240、设置于压机支撑板220两端的侧板230、设置于压机支撑板220上方的压机舱盖板210,压机舱盖板210与压机支撑板220、侧板230、背板240共同围成压机舱200。

压机支撑板220的横向一侧设置用于承接冰箱的化霜水的蒸发皿250,冷凝器30固定于蒸发皿250的上方,压机支撑板220的横向另一侧设置用于固定压缩机20的压机支座260,蒸发皿250与压机支座260之间形成用于布置散热风机50的空间。蒸发皿250设置于压机舱200中冷凝器30所在的一侧,并配置成承接来自于冰箱的化霜水。蒸发皿250设置于冷凝器30下方,蒸发皿250内设置有向上延伸多个支撑柱(图中未示出),冷凝器30固定连接于支撑柱上。冷凝器30中所产生的热量可将蒸发皿250中的化霜水蒸发,且化霜水也可起到对冷凝器30降温散热的作用。支撑柱将冷凝器30与化霜水分隔开,使两者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了长时间接触化霜水冷凝器30表面产生腐蚀。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的蒸发皿250是顶部具有开口的大致为长方体的结构,具有底壁和自底壁向上延伸的四个侧壁。

压机支撑板220在冷凝器30前方上开设有与箱体10外部连通气流吸入口221,并在压缩机20前方的压机支撑板220上开设有与箱体10外部连通的气流排出口222。气流吸入口221以及气流排出口222可以均设置为格栅状,也即通过格栅之间的通风孔与箱体10外部连通,避免异物(例如小动物等)通过气流吸入口221或气流排出口222进入箱体10内部。箱体10外部的空气可由气流吸入口221进入压机舱200内,通过与冷凝器30换热带走冷凝器30的热量,然后经散热风机50进入压机舱200的压缩机20侧,带走压缩机20运行产生的热量,而后从气流排出口222排出,达到对压机舱200内设备散热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冷凝器30整体呈扁平长方体状,并被安装为使其散热片沿箱体10的进深方向延伸,以使得从气流吸入口221进入的空气沿散热片之间的通道流动以进行换热,然后从冷凝器30与背板240之间的间隔流向散热风机50。散热片设置为沿进深方向平行排列,当空气从气流吸入口221进入后,可流畅地通过散热片间缝隙与每片翅片充分接触并换热,大大增强了散热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30可沿箱体10的进深方向从前到后向上倾斜设置,可有效地利用气流吸入口221中吸入的空气,使得空气充分与冷凝器30接触面积增大,增强散热效果。另一些实施例中,冷凝器30还可以使用微通道式换热器。

散热风机50的扇叶520为轴流扇叶,其旋转轴线平行于箱体10的横向方向,并且风机支架510沿箱体10的前后纵深方向设置,并且散热风机50的进风侧朝向冷凝器30,其出风侧朝向压缩机20,并用于促使形成从气流吸入口221进入后流经冷凝器30进行换热,然后通过压缩机20向气流排出口222排出的散热气流。风机支架510的顶端的后部开设有穿管槽511,以供连接冷凝器30以及压缩机20的管路310从穿管槽511穿过。管路310从压缩机20侧向上弯折,而后经穿管槽511穿过设置于压缩机20与冷凝器30间的散热风机50,而后进入冷凝器30侧,与冷凝器30连接。穿管槽511的设置可以最小的避免对压机舱200内送风的影响,且设置方便,结构简单,简化散热风机50的安装过程,提高安装效率。

压机支撑板220后端形成向上延伸并与背板240的连接的翻边223,翻边223的中部开设有装配孔224。风机支架510的后端与装配孔224相对的位置处设置配合孔512,从而利用一紧固件(图中未示出)贯穿装配孔224和配合孔512,从而将风机之间的后侧与翻边223进行固定,使得压机舱200整体结构更加稳固,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

压机舱盖板210包括倾斜前盖211和顶盖212。倾斜前盖211从气流吸入口221和气流排出口222的前侧沿箱体10的进深方向从前到后向上倾斜设置。顶盖212,从倾斜前盖211的后端水平向后延伸至与箱体10的背板240相接。即压机舱盖板210倾斜设置,尽可能的节省箱体10内部空间,加大压机舱200上方储物空间300的容积,以提高整体的空间利用率。压机舱200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蒸发器60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后方,即压机舱200与蒸发器60在水平方向上交错放置,降低蒸发器60的设置高度,增大储物空间300的容积。倾斜前盖211可与内胆倾斜部平行间隔设置,倾斜角度一致,该倾斜角度范围设置为30°至40°,例如可以设置为33°、35°、38°,优选为36.7°。

本实施例的冰箱还包括有分隔板270。分隔板270设置于气流吸入口221和气流排出口222之间,向后延伸至散热风机50的前端,其顶部与倾斜前盖211相接,用于分隔气流吸入口221和气流排出口222的后部空间。分隔板270的后端还具有从风机支架510前侧沿冰箱的横向方向压缩机20前部延伸的遮挡板272,并在压缩机20的前部靠近侧板230的区域形成与气流排出口222连通的缺口。分隔板270的后侧壁形成与风机支架510前端形状适配的限位槽271,风机支架510的前部安装于限位槽271内。分隔板270与风机支架510相连,且将气流吸入口221与气流排出口222分隔开。分隔板270将气流限制为从气流吸入口221进入的空气流向冷凝器30,使之与冷凝器30充分换热,避免气流直接导向压缩机20侧,从而减小了冷凝器30侧的气体流量,气流在经压缩机20侧时可带走压缩机20运行产生的热量,然后从压缩机20前方的缺口通向气流排出口222,从而排出压机舱200。压缩机20的前部靠近侧板230的区域形成与气流排出口222连通的缺口可避免以从冷凝器30换热结束的气流重新被吸入,导致换热效率降低。

本实施例的冰箱还可以设置有挡风条280。挡风条280设置于压机支撑板220的下表面上,并配置成隔离气流吸入口221以气流排出口222,避免从气流排出口222送出空气回流进入气流吸入口221。外部空气经位于挡风条280一侧的气流吸入口221进入压机舱200内,流经冷凝器30、压缩机20,最后从位于挡风条280另一侧的气流排出口222流出,以防止排出后的气体重新进入气流吸入口221,导致气体在箱体10附近小范围内循环,降低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的压机舱200内还可以设置有导风组件290。导风组件290设置于冷凝器30的外周,配置成导引从气流吸入口221吸入的空气完全穿过冷凝器30,避免气流从冷凝器30外周散出,仅从冷凝器30与背板240之间的间隔流向散热风机50。能使散热气流与冷凝器30充分接触,增强散热性能。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背板240面向冷凝器30的区段为连续的板面,也即是说背板240面向冷凝器30的板段上没有散热孔。将进入压机舱200内的散热气流封闭在冷凝器30处,使得由气流吸入口221进入的环境空气更多地集中在冷凝器30处,保证了冷凝器30各个冷凝段的换热均匀性,并且有利于形成更加良好的散热气流路径,达到较好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冰箱中的散热风机50包括风机支架510和扇叶520,且扇叶520和风机支架510装配为一体结构。通过将散热风机50设置为一体结构,增强了散热风机50的结构强度,还可将散热风机50直接与压机舱200固定,简化了装配过程,并且可以提供更大的散风风量。

进一步地,风机支架510后端开设有穿管槽511,以供连接冷凝器30以及压缩机20的管路从穿管槽511穿过,避免一体结构的散热风机50对压缩机20与冷凝器30的连接产生影响,可使得压机舱200内部的管线更加整洁,结构更加紧凑。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