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低充注量且低安装高度的桶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2021-08-13 16: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机组
低充注量且低安装高度的桶泵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桶泵机组。



背景技术:

泵供液方式在制冷系统中广泛应用,尤其在中大型制冷系统中具有显著优势。与直膨供液及重力供液方式相比,泵供液方式可以实现向远距离、大高差的末端蒸发器输送制冷剂液体,有利于提高制冷系统整体效率。

目前,泵供液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1)为了保证气液分离效果,传统的桶泵机组的低压循环桶为卧式容器或立式容器,筒体庞大,整个桶泵机组的高度超高;(2)由于泵气蚀余量大,导致工质泵前侧需要较高的静液柱高度,同时需要严格控制工质泵入口的管路压力降,防止泵入口液体发生闪发,故而导致桶泵机组整体高度进一步增高,充注量大,尤其对于氟利昂桶泵机组更加明显。

上述缺陷使得桶泵机组不利于制造、运输、安装,也于安全环保不利。鉴于以上原因,泵供液方式装置不便于在模块化制冷设备上采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低充注量且低安装高度的桶泵机组,其目的是:(1)降低机组的安装高度;(2)减少制冷机的充注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低充注量且低安装高度的桶泵机组,包括低压循环桶和工质泵,所述低压循环桶设有出气口和出液口,所述工质泵用于连通低压循环桶的出液口、将低压循环桶中分离出的制冷剂液体泵送出去,所述低压循环桶包括用于进行气液分离的分离腔和用于存放分离出来的制冷剂液体的贮液腔;低压循环桶的出气口设置在分离腔,出液口设置在贮液腔;

所述分离腔为细长状且在水平面内弯曲的筒体;

所述桶泵机组还包括液体喷射泵,所述液体喷射泵的输出口与所述工质泵的输入口相连通,液体喷射泵的高压输入口与所述工质泵的输出口相连通,液体喷射泵的低压输入口与所述贮液腔的出液口相连通。

作为该桶泵机组的进一步改进:在工质泵的输出口与液体喷射泵的高压输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还设有液体调节阀。

作为该桶泵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低压循环桶的分离腔还设有液体输入口,所述液体输入口连接有第一供液调节阀。

作为该桶泵机组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用于监测贮液腔的液位并控制所述第一供液调节阀的液位控制模块。

作为该桶泵机组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回油引射泵,所述贮液腔还设有回油口;所述回油引射泵引射泵的低压输入口与回油口相连通,回油引射泵的高压输入口用于通过气体调节阀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回油引射泵的输出口用于与低压循环桶的出气口相连通。

作为该桶泵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油口包括第一回油口和第二回油口,所述第一回油口通过第一回油阀与回油引射泵的低压输入口相连通,第二回油口通过第二回油阀与回油引射泵的低压输入口相连通。

作为该桶泵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质泵的输出口还通过气体旁通调节阀与所述低压循环桶的输入端相连接。

作为该桶泵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质泵的输出口还连接有第二供液调节阀。

作为该桶泵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离腔为u型或s型。

作为该桶泵机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贮液腔为立式筒体。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将低压循环桶分为分离腔与贮液腔两个空间,其中分离腔为水平放置的弯曲筒体,具有较长的气液分离有效距离,容易获得更高的分离效率,相对于传统的大型分离容器,在保证分离效果的同时也降低了整体高度,而贮液腔采用立式圆筒结构,便于收集制冷剂液体形成泵入口静液柱高度以及液位控制和回油处理;(2)本装置在工质泵前侧增加液体喷射泵,并将工质泵输出的高压流体作为引射动力流体,通过工质泵出口小部分液体回流引射加压,提升工质泵入口液体的过冷度,替代了原有的液柱静压形成的过冷度,显著降低了桶泵机组的安装高度和充注量;(3)本装置可通过液位控制模块控制低压循环桶的供液,保证贮液腔的液位稳定;(4)借助压缩机的排气将回油带入到分离腔的出气口,再返回压缩机,实现了引射回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原理图;

图2为低压循环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低压循环桶的u型分离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中低压循环桶的s型分离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一种低充注量且低安装高度的桶泵机组,包括低压循环桶1和工质泵11。

所述低压循环桶1设有出气口和出液口,所述工质泵11用于连通低压循环桶1的出液口、将低压循环桶1中分离出的制冷剂液体泵送出去。

如图1和2,所述低压循环桶1包括用于进行气液分离的分离腔1-1和用于存放分离出来的制冷剂液体的贮液腔1-2。低压循环桶1的出气口设置在分离腔1-1,出液口设置在贮液腔1-2。

具体的,如图3,所述分离腔1-1为u型的细长状筒体,水平放置。所述贮液腔1-2为立式筒体。

所述低压循环桶1的分离腔1-1还设有液体输入口,所述液体输入口连接有第一供液调节阀5。机组还包括用于监测贮液腔1-2的液位并控制所述第一供液调节阀5的液位控制模块7。

所述贮液腔1-2还设有回油口,所述回油口包括适用于氟利昂系统的第一回油口和适用于氨系统的第二回油口。

本机组还包括回油引射泵2。所述第一回油口通过第一回油阀8与回油引射泵2的低压输入口相连通,第二回油口通过第二回油阀9与回油引射泵2的低压输入口相连通。回油时,根据系统类型打开对应的回油阀。回油引射泵2的高压输入口用于通过气体调节阀3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通,回油引射泵2的输出口用于与低压循环桶1的出气口相连通。

如图1,所述桶泵机组还包括液体喷射泵10,所述液体喷射泵10的输出口与所述工质泵11的输入口相连通,液体喷射泵10的高压输入口与所述工质泵11的输出口相连通,液体喷射泵10的低压输入口与所述贮液腔1-2的出液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在工质泵11的输出口与液体喷射泵10的高压输入口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还设有液体调节阀4。

所述工质泵11的输出口还连接有第二供液调节阀12。

本机组的工作原理为:制冷剂液体通过第一供液调节阀5节流降压后进入低压循环桶1的分离腔1-1,同时从末端蒸发器返回的气液两相流通过进气口进入低压循环桶1的分离腔1-1,气液两相流回合后朝向封头方向,然后反向沿分离腔1-1的u型筒体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依靠重力实现气液分离,气体到达分离腔1-1末端出气口位置排出然后进入压缩机,同时分离出的液体进入低压循环桶1的贮液腔1-2。液位控制模块7根据液位控制第一供液调节阀5的开启度,保持贮液腔1-2的液位稳定。回油时,压缩机的排气通过气体调节阀3供入回油引射泵2,回油引射泵2经过回油口将制冷剂中的冷冻油吸入,通过一定的气流速度把油带入低压循环桶1的出气口,返回压缩机。贮液腔1-2的制冷剂液体则进入液体喷射泵10,经过工质泵11加压后,通过末端第二供液调节阀12向蒸发器供液,而经过工质泵11加压后的部分制冷剂液体经过液体调节阀4进入液体喷射泵10的高压输入口,作为液体喷射泵10的动力流体,实现对工质泵11入口制冷剂液体的增压,从而取代了原有装置中依靠安装高度形成的增压,大大降低了桶泵机组整体安装高度。

工质泵11出口设置气体旁通调节阀6连通至所述低压循环桶1的输入端,可以排放工质泵11内的少量气体。

实施例二

如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分离腔1-1为s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