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蒸发器以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8-17 13: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蒸发器 空调系统 换热 申请 设备
蒸发器以及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发器以及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在制冷空调领域,主流的蒸发器主要有两种:满液式蒸发器和降膜式蒸发器。

满液式蒸发器较早在制冷空调领域普及,具有制冷效率高、结构简单的优点,但是冷媒充注量大,不够环保。

降膜式蒸发器于近几年兴起,市面上知名的大、中型中央空调厂家,均有相关产品推出。因为冷媒充注量少、更环保,已成为可与满液式蒸发器并驾齐驱的产品。

在降膜式蒸发器中,通常需要在冷媒进入蒸发器时即进行冷媒的气液两相分离,且需要实现液态冷媒在蒸发器的轴向及其垂直方向的多级均匀分布。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降膜式蒸发器存在如下的局限性:冷媒在蒸发器内的充注量仍然较多;此外,蒸发器内即使设置有分配器,冷媒也难以在各换热管的表面均匀分布;此外,蒸发器内冷媒的气液分离不完全,因而仍存在液态冷媒从蒸发器的出气口输出的情况,增加了压缩机吸气带液的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器,在蒸发器中设置布液板,布液板与蒸发器的筒体和管板围合成布液腔,冷媒被注入到布液腔,进而被分配到换热管上,由此,减少了冷媒在蒸发器中的充注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

筒体;

第一管板,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轴向一端,并密封所述筒体的所述轴向一端;

第二管板,其设置于所述筒体的轴向另一端,并密封所述筒体的所述轴向另一端;

换热管,其设置于所述筒体内部,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设置;

第一布液板,其设置于所述筒体内部,与所述筒体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布液板与所述筒体和所述第一管板围合成第一布液腔,所述第一布液板设置有第一换热管孔和第一布液通孔,所述第一换热管孔供所述换热管穿过,所述第一布液通孔供冷媒流出所述第一布液腔而进入所述筒体内的换热腔;

进液管,其设置于所述筒体,将冷媒输入所述第一布液腔内;以及

回气管,其与所述换热腔连通,将气态的冷媒输出所述换热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其中,所述蒸发器还包括:

第二布液板,其设置于所述筒体内部,与所述筒体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布液板与所述筒体和所述第二管板围合成第二布液腔,所述第二布液板设置有第二换热管孔和第二布液通孔,所述第二换热管孔供所述换热管穿过,所述第二布液通孔供冷媒流出所述第二布液腔而进入所述换热腔,

所述进液管还将冷媒输入所述第二布液腔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其中,在所述第一布液板的设置有所述第一换热管孔的区域中,所述第一布液通孔均匀分布;和/或

在所述第二布液板的设置有所述第二换热管孔的区域中,所述第二布液通孔均匀分布。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第一布液通孔与所述第一换热管孔不连通,或者,所述第一换热管孔的周壁与位于所述第一换热管孔内的换热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一布液通孔;和/或

所述第二布液通孔与所述第二换热管孔不连通,或者,所述第二换热管孔的周壁与位于所述第二换热管孔内的换热管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第二布液通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筒体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

所述进液管包括第一进液管和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和所述第二进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布液腔和所述第二布液腔连通,

所述第一进液管与所述筒体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换热管的上方,

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所述筒体连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换热管的上方。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其中,所述回气管位于所述筒体在竖直方向的顶部,

所述蒸发器还包括:

回气板,其沿所述筒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所述回气板的上端与所述筒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回气板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所述回气管的两侧;以及

回气挡板,其垂直于所述筒体的轴向设置,所述回气挡板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回气板的轴向两端,并与所述回气板的轴向两端连接,并且,所述回气挡板的上端与所述筒体的内壁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其中,所述蒸发器还包括:

支撑板,其在所述筒体的轴向上设置于所述第一布液板和所述第二布液板之间,所述支撑板设置有第三换热管孔和第三布液通孔,所述第三换热管孔供所述换热管穿过,所述第三布液通孔供所述换热腔内的冷媒沿轴向穿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筒体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平行,

所述进液管与所述筒体连接,

所述蒸发器还包括:

引流板,其沿所述筒体的轴向设置,所述引流板在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布液板和所述第二布液板连接,所述引流板与所述筒体的内壁之间形成引流通道,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引流通道连通,所述引流通道与所述第一布液腔和所述第二布液腔连通,

所述进液管中的冷媒通过所述引流通道被输入到所述第一布液腔和所述第二布液腔。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第一布液板的周缘具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第一凹陷部,所述第二布液板的周缘具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第二凹陷部,

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与所述引流板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第一管板位于所述第二管板的上方,

所述回气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管板,

所述第一布液板具有回气孔,所述回气孔与所述回气管连通,

所述蒸发器还包括:

导流筒,所述导流筒从所述第一布液板的面向所述换热腔的一面沿轴向延伸到所述换热腔,所述导流筒与所述回气孔连通,

所述第一换热管孔和所述第二换热管孔设置在所述导流筒的径向外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其中,所述蒸发器还包括:

滤网,其设置于所述导流筒内,所述滤网平行于所述第一布液板设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具有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蒸发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蒸发器中设置布液板,布液板与蒸发器的筒体和管板围合成布液腔,冷媒被注入到布液腔,进而被分配到换热管上,由此,减少了冷媒在蒸发器中的充注量。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申请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蒸发器的一个主视图;

图2是沿轴向观察图1的第一布液板的一个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蒸发器的另一个主视图;

图4是沿轴向观察图3的第一布液板或第二布液板的一个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本申请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在说明书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申请的原则的部分实施方式,应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本申请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

在本申请的下述说明中,为了说明的方便,将以蒸发器的筒体的中心轴延伸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该中心轴为中心的半径方向称为“径向”;将围绕该中心轴的方向称为“周向”;将竖直向下的方向称为“下”方向,与“下”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为“上”方向。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一种蒸发器。图1是本实施例的蒸发器的一个主视图。

如图1所示,蒸发器100包括:筒体12,第一管板1,第二管板8,换热管5,第一布液板2,进液管,以及回气管11。

在本实施例中,筒体12沿轴向x延伸。

第一管板1设置于筒体12的轴向一端,并密封筒体12的该轴向一端。第二管板8设置于筒体12的轴向另一端,并密封筒体12的该轴向另一端。

换热管5设置于筒体12内部,沿筒体12的轴向延伸设置。换热管5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换热管5内流动着载冷剂。

第一布液板2设置于筒体12内部。第一布液板2为板状,与筒体12的轴向垂直设置。第一布液板2与筒体12和第一管板1围合成第一布液腔121。在筒体12内,第一布液腔121的轴向外侧为换热腔122。

进液管可以包括第一进液管3,第一进液管3设置于筒体12,用于将冷媒输入第一布液腔121内。

回气管11与换热腔连通,将气态的冷媒输出换热腔。

图2是沿轴向观察图1的第一布液板2的一个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布液板2设置有第一换热管孔21和第一布液通孔22,第一换热管孔21和第一布液通孔22都是沿着轴向贯通第一布液板2的贯通孔。第一换热管孔21供换热管5穿过。第一布液通孔22供冷媒流出第一布液腔121而进入换热腔122,即,第一布液腔121内的冷媒可以沿着第一布液通孔22进入到换热腔122中。

在本实施例中,冷媒通过第一进液管3被输入到第一布液腔121内,第一布液腔121内的冷媒从第一布液通孔22被分配进入到换热腔122中,并附着在换热腔122中的换热管5表面,与换热管5中流动的载冷剂换热,换热后的冷媒成为气态,经由回气管11从换热腔122中被输出。

根据本实施例,在蒸发器中设置布液板,布液板与蒸发器的筒体和管板围合成布液腔,冷媒被注入到布液腔,进而被分配到换热管上,由此,减少了冷媒在蒸发器中的充注量。此外,本实施例通过布液板来实现冷媒的分配,与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的分配器相比,本实施例的布液板结构更加简单。

如图1所示,蒸发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布液板7。

第二布液板7设置于筒体12的内部,第二布液板7为板状,与筒体12的轴向垂直设置。第二布液板7与筒体12和第二管板8围合成第二布液腔123。

沿轴向观察时,第二布液板7的形状和结构与第一布液板2相同。例如,第二布液板7可以设置有第二换热管孔71和第二布液通孔72,第二换热管孔71供换热管5穿过,第二布液通孔72供冷媒流出第二布液腔123而进入换热腔122。

如图1所示,进液管还可以包括第二进液管6,第二进液管6设置于筒体12,用于将冷媒输入第二布液腔123内。

如图1所示,从第一布液腔121的第一布液通孔22喷出的冷媒沿轴向从筒体12的一端喷向筒体12的另一端,形成第一冷媒流。从第二布液腔123的第二布液通孔72喷出的冷媒沿轴向从筒体12的另一端喷向筒体12的一端,形成第二冷媒流。第一冷媒流和第二冷媒流在换热腔122的轴向中间部位撞击,形成撞击流,撞击流会使第一冷媒流和第二冷媒流中的液态冷媒的液滴减速,增加了液态冷媒在换热管5的管壁上粘附的可能性,有助于实现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的分离,降低了液态冷媒从回气管11输出的情况,因而降低了压缩机吸气带液的风险。

下面,对撞击流进行简单说明。

撞击流(impingingstreams)是指两股等量气体充分加速固体和/或液体微粒后形成的两相流同轴高速相向流动并在流动区域的中间即撞击面上互相撞击形成的流体现象。撞击流包括分散相和连续相。当以气体为连续相时,分散相可以是液体或者固体;当以液体为连续相时,分散相可以是固体或者密度更小的液体。例如,对于干度为0.2的r134a制冷剂,蒸发温度为5度时,气体体积约占95%,液体体积约为5%,因此,可把气态制冷剂视为连续相,液态制冷剂视为分散相。分散相颗粒或液滴可以在两股相向流体间做往复渗透振荡运动。在两相密度相差很大(例如,三个数量级)的体系中,分散相因惯性可从一股流体渗入另一股反向流体,并在开始渗入反向流的瞬间,相间相对速度达到最大。渗入反向流后,分散相因反向气流的摩擦阻力而减速;速度减为0后被该气流反向加速向撞击面运动,随后渗入原来的气流。如此减幅振荡往复运动若干次(例如,通常为5~8次)后,分散相的轴向速度逐渐消失。分散相的最大振幅通常为液流喷口(例如,第一布液通孔22或第二布液通孔72)直径的3~5倍。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布液板2和第二布液板7,能够使冷媒在换热腔122内形成撞击流,有助于实现气态冷媒和液态冷媒的分离,降低了液态冷媒从回气管11输出的情况,因而降低了压缩机吸气带液的风险。

如图2所示,第一布液通孔22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布液板2的设置有第一换热管孔21的区域2a中;和/或,第二布液通孔72可以被设置在第二布液板7的设置有第二换热管孔71的区域7a中。由此,从第一布液通孔22和/或第二布液通孔72输出的冷媒能够沿着轴向在换热管5之间运动,因而液态冷媒附着在换热管5管壁上的可能性得到提高。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布液通孔22在区域2a中可以均匀分布,第二布液通孔72在区域7a中也可以均匀分布,由此,从第一布液通孔22和/或第二布液通孔72输出的冷媒能够均匀地附着在多个换热管5的管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布液通孔22的数量是第一换热管孔21的数量的自然数倍,和/或第二布液通孔72的数量是第二换热管孔71的数量的自然数倍。

例如,第一换热管孔21周围具有固定数量的第一布液通孔22,并且,各第一换热管孔21与其周围的第一布液通孔22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和/或,第二换热管孔71周围具有固定数量的第二布液通孔72,并且,各第二换热管孔71与其周围的第二布液通孔72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如图2所示,每一个第一换热管孔21的竖直方向的下方都有一个第一布液通孔22,每一个第二换热管孔71的竖直方向的下方都有一个第二布液通孔7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布液通孔22与第一换热管孔21可以不连通。第一布液通孔2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或槽状等。

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一布液通孔22与第一换热管孔21也可以连通,例如,第一换热管孔21的孔径大于换热管5的外径,由此,第一换热管孔21的周壁与位于该第一换热管孔21内的换热管5之间的间隙能够形成供冷媒流出的该第一布液通孔22。这样,可以使第一布液板2的结构更简单,加工方式也更简单,并且,从该间隙喷出的第一冷媒流能够在换热管5的管壁表面形成强制性的流动液膜;此外,第一布液板2上可以开出少量调节通孔,起到调节从间隙中喷出的冷媒流速的作用。另外,作为气液混合物的冷媒有从压力高的部位流向压力低的部位的趋势,当换热管5的管壁表面的冷媒液膜分布不均匀时,蒸发量高的部位,蒸汽压力相对较高,从第一布液板2上开的少量调节通孔中喷出的冷媒液雾,有向换热管蒸发量低的部位汇聚的倾向,从而对提高换热管沿轴向的蒸发均匀性有帮助。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布液通孔72与第二换热管孔71可以不连通。第二布液通孔7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椭圆形或槽状等。

但是,本实施例不限于此,第二布液通孔72与第二换热管孔71也可以连通,例如,第二换热管孔71的孔径大于换热管5的外径,由此,第二换热管孔71的周壁与位于该第二换热管孔71内的换热管5之间的间隙能够形成供冷媒流出的该第二布液通孔72。这样,可以使第二布液板7的结构更简单,加工方式也更简单;并且,从该间隙喷出的第二冷媒流能够在换热管5的管壁表面形成强制性的流动液膜;此外,第二布液板7上可以开出少量调节通孔,起到调节从间隙中喷出的冷媒流速的作用。另外,作为气液混合物的冷媒有从压力高的部位流向压力低的部位的趋势,当换热管5的管壁表面的冷媒液膜分布不均匀时,蒸发量高的部位,蒸汽压力相对较高,从第二布液板7上开的少量调节通孔中喷出的冷媒液雾,有向换热管蒸发量低的部位汇聚的倾向,从而对提高换热管沿轴向的蒸发均匀性有帮助。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蒸发器100可以是卧式蒸发器,即,筒体12的轴向与水平方向平行。

如图1所示,在卧式蒸发器中,进液管包括第一进液管3和第二进液管6。第一进液管3和第二进液管6分别与第一布液腔121和第二布液腔123连通,分别用于向第一布液腔121和第二布液腔123内输入液态冷媒。第一进液管3与筒体12连接的位置位于换热管5的上方,第二进液管6与筒体12连接的位置位于换热管5的上方,由此,便于冷媒在换热腔122中附着于换热管5的管壁。

在卧式蒸发器中,第一布液板2的外周可以与筒体12的内壁密封连接,例如,满焊,由此,避免冷媒从第一布液通孔22之外的部位泄漏,进而,能够提高第一布液腔121对冷媒进行分配的效果。第二布液板7的外周可以与筒体12的内壁密封连接,例如,满焊,由此,避免冷媒从第二布液通孔72之外的部位泄漏,进而,能够提高第二布液腔123对冷媒进行分配的效果。

如图1所示,在卧式蒸发器中,回气管11位于筒体12在竖直方向的顶部,由此,增加了气态冷媒的运动路径,提高了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在换热腔122中分离的效果。

如图1所示,蒸发器100还包括:回气板10和回气挡板9。

回气板10为板状,沿筒体12的轴向延伸设置,回气板10的数量为2个,分别位于回气管11的两侧,回气板10的上端与筒体12的内壁连接,例如,回气板10的上端与筒体12的内壁上部焊接。

回气挡板9为板状,垂直于筒体12的轴向设置。回气挡板9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于回气板10的轴向两端,并与回气板10的轴向两端连接。回气挡板9的上端与筒体12的内壁连接,例如,回气挡板9的上端与筒体12的内壁上部焊接。由此,2个回气板10,2个回气挡板9以及筒体12的内壁上部形成气态冷媒的流动引导罩,将气态冷媒引导到筒体12的顶部的回气管11。

如图1所示,蒸发器100还包括:支撑板4。

支撑板4为板状,垂直于筒体12的轴向设置。支撑板4在筒体12的轴向上设置于第一布液板2和第二布液板7之间。支撑板4设置有第三换热管孔(未图示),该第三换热管孔供换热管5穿过。支撑板4中的第三换热管孔的位置和大小可以与第一布液板2中第一换热管控21的位置和大小相同。支撑板4的外周可以与筒体12的内壁接触,从而支撑换热管5。由此,支撑板4能够对换热管5进行支撑。此外,支撑板4的外周与筒体12的内壁可以通过焊接或通过其它方式连接。

在竖直方向上,支撑板4可以被设置在第一进液管3与筒体12连接的位置下方和/或第二进液管6与筒体12连接的位置下方。由此,能够避免支撑板4对换热腔122中冷媒的蒸发产生干扰。

支撑板4上还设置有沿轴向贯通支撑板4的第三布液通孔(未图示),该第三布液通孔供换热腔122内的冷媒沿轴向穿过支撑板4。该第三布液通孔的中心位置可以第一布液通孔22和第二布液通孔72的中心位置相同,此外,该第三布液通孔的面积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一布液通孔22的面积或第二布液通孔72的面积,由此,可以避免支撑板4对冷媒的轴向运动造成干扰。

如图1所示,换热管5内可以流过载冷剂,冷媒可以从进液管3、6分别进入第一布液腔121和第二布液腔123。进入第一布液腔121的冷媒从第一布液板2上的第一布液通孔22喷入换热腔122,形成第一冷媒流;进入第二布液腔123的冷媒从第二布液板7的第二布液通孔72喷入换热腔122,形成第二冷媒流。第一冷媒流和第二冷媒流在换热腔122内受横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气流的影响发生偏转,贴近换热管5,其中携带的冷媒液滴在换热管5表面形成液膜。未形成液膜的冷媒在筒体12的中间部位与反向的冷媒流接触形成撞击流。根据撞击流的原理,液态冷媒在撞击面附近可以被反向气流减速,进而粘附在换热管5的管壁后参与蒸发换热。蒸发为气态的冷媒被回气板10和回气挡板9引导,从回气管11流出筒体12。

图3是本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另一个示例的主视图。如图3所示,蒸发器100a与图1的蒸发器100具有类似的结构。图3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对于图3与图1的相同部件的说明可以参照图1中对该部件的说明。

下面,针对图3与图1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蒸发器100a是立式蒸发器,即,筒体12的轴向与竖直方向平行。

蒸发器100a不具有支撑板4、回气板10和回气挡板9。

蒸发器100a具有引流板13。引流板13沿筒体12的轴向设置。引流板13在轴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布液板2和第二布液板7连接。引流板13与筒体12的内壁之间形成引流通道131。引流通道131与第一布液腔121和第二布液腔123连通。

如图3所示,蒸发器100a的进液管包括进液管3a,进液管3a与筒体12连接。进液管3a与引流通道131连通,进液管3a中的冷媒通过引流通道131被输入到第一布液腔121和第二布液腔123。

图4是沿轴向观察图3的第一布液板2或第二布液板7的一个示意图。

如图4所示,第一布液板2的周缘形状可以与筒体12的内壁形状对应,并且,第一布液板2的周缘可以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第一凹陷部24。第二布液板7的周缘形状可以与筒体12的内壁形状对应,并且,第二布液板7的周缘具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第二凹陷部74。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24和第二凹陷部74与引流板13连接,例如,第一凹陷部24与引流板13上部的面向第一凹陷部24的表面密封连接(例如,焊接),第二凹陷部74与引流板13下部的面向第二凹陷部74的表面密封连接(例如,焊接),引流板13的径向外端面132与筒体12的内壁密封连接(例如,焊接),由此,引流板13与筒体12围合成引流通道131,并且,第一凹陷部24和第二凹陷部74能够与引流板13配合,从而使引流通道131与第一布液腔121和第二布液腔123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陷部24在周向上的中心位置和第二凹陷部74在周向上的中心位置相同,由此,能够使引流板13沿着轴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管板1位于第二管板8的上方。回气管11设置于第一管板1。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布液板2可以具有回气孔25,回气孔25与回气管11连通,由此,换热腔122内的气态冷媒可以通过回气孔25进入回气管11。如图4所示,回气孔25例如可以位于第一布液板2的中心。

此外,回气孔25的外缘还可以具有连接回气孔25和回气管11的连接管(未图示),该连接管在周向上密闭,由此,该连接管内部的空间与第一布液腔121内的冷媒被隔离,从而避免第一布液腔121内的冷媒进入回气管11。

如图3所示,蒸发器100a还包括:导流筒14。导流筒14从第一布液板2的面向换热腔122的一面沿轴向延伸到换热腔122内。导流筒14与回气孔25连通,由此,导流筒14能够将气态的冷媒引导到回气孔25。

导流筒14的径向尺寸可以大于回气孔25的径向尺寸,由此,能够提高导流筒14对气态的冷媒的引导效果。此外,导流筒14的径向尺寸也可以等于回气孔25的径向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100a还可以包括:滤网(未图示)。该滤网可以被设置于导流筒14内,并且,该滤网可以平行于第一布液板2设置。滤网能够进一步过滤掉气态冷媒中的冷媒液滴,从而降低吸气带液的风险。

如图4所示,第一换热管孔21可以被设置在导流筒14的径向外侧,即,第一布液板2的设置有第一换热管孔21的区域2a位于导流筒14的径向外侧。第一布液通孔22被设置在区域2a中。

在图4中,区域2a中的第一换热管孔21可以围绕第一布液板2的中心呈环状分布,区域2a中的第一布液通孔22也可以围绕第一布液板2的中心呈环状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在蒸发器100a的第二换热管孔71上,第二换热管孔71的位置和第一换热管孔21的位置相同,第二布液通孔72的位置和第一布液通孔22的位置相同。

如图3所示,在蒸发器100a中,换热管5内可以流过载冷剂,冷媒可以从进液管3a进入引流通道131,并进入第一布液腔121和第二布液腔123。进入第一布液腔121的冷媒从第一布液板2上的第一布液通孔22喷入换热腔122,形成沿轴向向下流动的第一冷媒流;进入第二布液腔123的冷媒从第二布液板7的第二布液通孔72喷入换热腔122,形成沿轴向向上流动的第二冷媒流。

第一冷媒流和第二冷媒流在换热腔122内受横向(与轴向垂直的方向)气流的影响发生偏转,贴近换热管5,其中携带的冷媒液滴在换热管5表面形成液膜。未形成液膜的冷媒在筒体12内与反向的冷媒流接触形成撞击流。根据撞击流的原理,液态冷媒在撞击面附近可以被反向气流减速,进而粘附在换热管5的管壁后参与蒸发换热。蒸发为气态的冷媒被导流筒14引导,并通过回气孔25进入回气管11,从而流出筒体12。

在本申请实施例1的蒸发器100或100a中,设置第一布液板2,将筒体12内的空间划分为布液腔和换热腔,因而能够降低蒸发器中冷媒的充注量,成本更低,也更环保;设置第二布液板8,使得冷媒流相对流动形成撞击流,因而提高了气态和液态冷媒分离的效果,降低了吸气带液风险;第一布液通孔22和/或第二布液通孔72分布在换热管5附近,由此,从布液腔喷出的冷媒流能够容易地附着在换热管5的管壁,使得换热效果更理想。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可以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蒸发器100或100a。

该实施例2中的空调系统由于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蒸发器100或100a,因而该空调系统的蒸发器中冷媒的充注量降低,成本更低,也更环保;此外,空调系统的吸气带液风险降低;此外,蒸发器的换热效果更理想,空调系统的效率得到提升。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