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0: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排尾 选矿 磁力 精选 磁微流控


1.本实用新型涉及磁力选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


背景技术:

2.目前,磁铁矿选矿厂所用的设备有磁选机、脱泥槽、磁选柱、淘洗机等,磁选机为永磁类产品,工作原理是利用磁力的作用将磁性物料吸附出来,分选出来的精矿多伴有磁夹杂,影响精矿品位。脱泥槽为永磁类产品,现使用较少,工作原理是利用物料重力、上升水浮力、磁场力复合作用分选,但因其磁场为单一永磁固定磁场,无法针对不同工况调节磁场强度,分选效率低,入选物料波动对分选效果影响较大。磁选柱、淘洗机为电磁类产品,其工作过程是通过给料器沿分选筒中心将矿浆给入分选筒中上部,尾矿从分选筒顶部向上溢流出。线圈依次交替通电,形成间歇脉动磁场,磁性颗粒随着磁场的有无产生团聚、分散、团聚交替状态,同时配合重力和上升水浮力作用下将非磁性脉石、泥浆与磁性颗粒分开。由于分选过程中依然不能很好的控制夹杂和用水量问题,以及采用外部排尾矿结构,最终导致分选不够精准,大幅提高精矿品位时易产生跑尾,占地空间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旨在解决现有磁选设备工作过程中易产生跑尾现象且设备占地体积大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包括:给料装置,其中设置有给矿槽,用以输送矿浆;分选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给料装置的下方,并与所述给料装置的矿浆出口连通,用以将矿浆中的磁性颗粒分选出来形成精矿,并排出所述精矿;尾矿溢流装置,其套设在所述分选装置内部,用以将所述分选装置中下落的矿浆中的杂质形成的尾矿排出所述分选装置;隔浆筒,其设置在所述分选装置内且套设在所述尾矿溢流装置的外部,用以阻止矿浆直接进入所述尾矿溢流装置;给水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分选装置内,用以向所述分选装置中下落的矿浆冲水,以将所述矿浆中的杂质向上冲出并溢流进入所述尾矿溢流装置。
5.进一步地,上述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中,所述尾矿溢流装置两端开口,所述尾矿溢流装置的出口端连接有尾矿输送管,且所述尾矿输送管延伸至所述分选装置的外部,用以将尾矿输送至所述分选装置外部。
6.进一步地,上述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中,所述给水装置呈筒状结构,并以所述尾矿输送管为轴,环设于所述尾矿输送管周围;所述给水装置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口,用以向下落的矿浆冲水。
7.进一步地,上述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中,所述给水装置中设置有若干隔板,用以将所述给水装置分隔为至少两个水腔;每个所述水腔分别通过输水管与外部水源连通,且每个所述水腔均开设有出水口。
8.进一步地,上述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中,所述给水装置中设置一隔板,将所述给水装置分隔为上水腔和下水腔;所述上水腔的底部与第一给水管连通,所述上水腔的侧壁
周向连通有若干给水支管,且每个所述给水支管上均开设有上出水口;所述下水腔的底部与第二给水管连通,所述下水腔的侧壁周向开设有若干下出水口;所述第一给水管套设于所述尾矿输送管靠近底部的外壁,且二者之间预留有第一给水通道,用以将外界水源输送至所述上水腔中;
9.所述第二给水管套设于所述第一给水管的外壁,且二者之间预留有第二给水通道,用以将外界水源输送至所述下水腔中。
10.进一步地,上述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中,所述分选装置的外侧壁设置有罩体,所述罩体与所述分选装置的外侧壁之间套装有磁系,用于为所述分选装置内部提供磁场环境;所述分选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精矿排放阀,用以控制精矿的排放量大小。
11.进一步地,上述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中,所述分选装置的底部呈锥体段,且所述锥体段的锥底端设置精矿出口;所述分选装置上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所述锥体段设置有第二传感器。
12.进一步地,上述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中,所述隔浆筒的底部开口位于所述尾矿溢流装置的进口端下方,用以阻止矿浆直接进入所述尾矿溢流装置。
13.进一步地,上述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中,所述给料装置包括:进料器和给矿槽;其中,所述进料器上沿切向设置有给矿管,用以使矿浆切向给入所述进料器,并在其中旋流下行;所述给矿槽设置在所述进料器的下方且与所述进料器的出浆口连通。
14.进一步地,上述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中,所述给矿槽中设置有篦子,用以阻止所述矿浆中的大块异物进入所述分选装置。
15.进一步地,上述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中,所述给料装置还包括:给矿溢流单元;其中,所述给矿溢流单元中设置有给矿溢流筒,所述给矿溢流筒设置在所述进料器的出浆口的正下方;所述给矿溢流筒的外壁周向环设有伞形分布板,用以使所述给矿溢流筒中溢流出来的矿浆分散至所述给矿槽中。
1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给料装置将矿浆输送至给矿槽中,并通过给矿槽将矿浆分布到分选装置中,间接给矿,使得给矿更加稳定,能有效防止给料不均;将磁性颗粒形成的精矿经分选装置底部排出,将尾矿通过分选装置内部的尾矿溢流装置中溢流排出,与现有技术中在分选装置顶部设置溢流排尾槽而言,节省了设备占地空间;也缓解了大幅提高精矿品位时易产生跑尾,占地空间大且运行不稳定等问题。
附图说明
17.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
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20.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包括:给料装置1、分选装置 2、尾矿溢流装置3、给水装置4和隔浆筒5;其中,给料装置1中设置有给矿槽12,用以输送矿浆;分选装置2设置在给料装置1的下方,并与所述给料装置1的矿浆出口连通,用以将矿浆中的磁性颗粒分选出来形成精矿,并将排出所述精矿;尾矿溢流装置3套设在所述分选装置2内部,用以将所述分选装置2中下落的矿浆中的杂质形成的尾矿排出所述分选装置2;给水装置4设置在所述尾矿溢流装置3下方,用以向所述分选装置2中下落的矿浆冲水,以将所述矿浆中的杂质向上冲出并溢流进入所述尾矿溢流装置3;隔浆筒5设置在所述分选装置内且套设在所述尾矿溢流装置的外部,用以阻止矿浆直接进入所述尾矿溢流装置。
21.具体而言,给料装置1中的给矿槽12可以呈直筒状结构,可以在给矿槽12顶部设置开口,以将矿浆输送至下部的分选装置2中。分选装置2也可以呈筒状结构,其设置在给矿槽12下方且与给矿槽12同轴设置,分选装置2的外侧壁设置有罩体20,所述罩体20与所述分选装置2的外侧壁之间套装有磁系21,用于为所述分选装置2内部提供磁场环境,以将磁性颗粒分选出来;所述分选装置2的底部设置有精矿排放阀22,用以控制精矿的排放量大小。实际中,可以通过调整磁系21产生或感应出的磁场强度来改变磁场强度,进而调整矿浆的分选精度和分选状态。
22.尾矿溢流装置3沿分选装置2的中心轴线设置在分选装置2的内部。给水装置4位于分选装置2内部且处于尾矿溢流装置3下方。
23.所述分选装置2与所述尾矿溢流装置3之间套设有底部开口的隔浆筒5,且所述隔浆筒5的底部开口位于所述尾矿溢流装置3的进口端下方,用以阻止矿浆直接进入所述尾矿溢流装置3。
24.进一步的,隔浆筒5可以同轴套设在分选装置2内部,并位于给矿槽12的下方,隔浆筒5与分选装置2之间以及隔浆筒5与尾矿溢流装置3之间分别形成矿浆流通通道,图中虚线箭头代表矿浆的溢流方向。所述隔浆筒5的底部开口端可以呈扩口状或者也可以是上下等径直筒。
25.优选的,所述分选装置2的底部呈锥体段,且所述锥体段的锥底端设置精矿出口;所述分选装置2的上部设置有第一传感器6,用以检测矿浆的浓度、密度、品位或压力等参数;所述锥体段设置有第二传感器7,用以检测精矿的浓度、密度、品位或压力等参数。
26.所述第一传感器6的探测位置设置于隔浆筒5的下部,以便于准确探测进入隔浆筒5 与尾矿溢流装置3之间的流通通道中的矿浆的相关参数。
27.第一传感器6和第二传感器7将获取的参数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参数调节精矿排放阀22的大小和/或给水装置4的给水量,和/或磁系21产生或感应出的磁场大小以自动调节精矿和/或尾矿的品位、浓度等分选参数,保证设备的运行稳定。例如当给矿状态波动时,第一传感器6检测到的矿浆浓度较大,说明尾矿的品位偏高可能出现跑尾,可以通过增加磁场强度或减少给水装置4的给水量或加大精矿排放阀22的开度以避免此现象;当第二传感器7检测到的精矿浓度较高,可以加大精矿排放阀22的开度,反之,则减小精矿排放阀22的开度。
28.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结合控制柜中的程序自动控制,可以达到精确分选,提升品位幅度大,运行稳定,不易跑尾,节约用水的效果。
29.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6可以为浓度传感器、品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密度传感器;第二传感器7可以为浓度传感器、品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密度传感器,第一传感器6和第二传感器7可以是同一种传感器也可不同。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是一种磁性金属矿选矿设备,主要用于脱泥脱硅及湿式精磁选作业中,可用于矿物脱硅脱泥、提高矿物的品位或保证一定品位前提下放粗入选粒度。
31.上述显然可以得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通过给料装置1将矿浆输送至给矿槽12中,并通过给矿槽12将矿浆分布到分选装置2的四周;将磁性颗粒形成的精矿经分选装置2底部排出,将尾矿通过分选装置2内部的尾矿溢流装置3中溢流排出,溢流更加均匀稳定,能有效防止溢流尾矿大量跑尾的现象,与现有技术中在分选装置2 顶部设置溢流排尾槽而言,节省了设备占地空间。
32.继续参阅图1,给料装置1包括:进料器11和给矿槽12;其中,进料器11沿切向设置有给矿管13,用以使矿浆切向进入所述进料器11中,并旋流下行,使得从进料器11底部开口流出的矿浆流量沿环周分布更加均匀稳定,能有效防止因为布料不均,造成溢流尾矿跑尾;给矿槽12设置在进料器11的下方且与所述进料器11的下部出浆口连通,且所述给矿槽12中设置有篦子121,用以阻止所述矿浆中的大块异物进入所述分选装置2,进而可以有效避免分选装置2内部或其底部出口发生堵塞。
33.具体而言,进料器11可以呈漏斗状结构,也可以为直筒结构。矿浆通过进料器11侧壁上的给矿管13进入进料器11,进料器11底部开口,并与给矿槽12顶部直接连通。本实施例中,进料器11的出口段延伸至给矿槽12内部。
34.给矿槽12可以为直筒结构,也可以是锥筒状结构。给矿槽12的底部设置的篦子121 可以呈环形板状结构,篦子121的外周壁与分选装置2的内壁相连接。其中篦子的筛孔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实施例对其不作任何限定。
35.进一步的,为了将矿浆沿分选装置2四周均匀的输送至下部的分选装置2中,所述给料装置1还包括:给矿溢流单元14;其中,所述给矿溢流单元14中设置有给矿溢流筒 141,所述给矿溢流筒141设置在进料器11的出浆口的正下方;所述给矿溢流筒141的外壁周向环设有伞形分布板142,用以使所述给矿溢流筒141中溢流出来的矿浆分散至所述给矿槽12四周。给矿槽12的底部设置的篦子121可以与给矿溢流筒141的底板平齐,也可低于给矿溢流筒141的底板。
36.具体而言,给矿溢流单元14可以包括:给矿溢流筒141和沿给矿溢流筒141侧壁周向环向布置的伞形分布板142;伞形分布板142的侧壁与给矿槽12底部的夹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给矿溢流筒141顶部与进料器11的出口段之间具有预设高差,为矿浆提供溢流间隙。矿浆沿进料器11旋转落入给矿溢流筒141,矿浆下落在给矿溢流筒141的中心位置,可以使矿浆在给矿溢流筒141内溢流时其溢流堰周边矿浆量分布更均匀,最终使进入分选装置2的矿浆沿四周更均匀。给矿槽12将矿浆给入到分选装置2的四周,由于分选装置 2的侧壁设置有磁系21,使得分选装置2靠近侧壁的区域磁场强度高,矿浆给入到分选装置 2四周有利于磁性颗粒的团聚沉降,不易跑尾。
37.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尾矿溢流装置3两端开口,所述尾矿溢流装置3的出口端连接有尾矿输送管31,且所述尾矿输送管31延伸至所述分选装置2的外部,用以将尾矿输送至所述分选装置2外部。
38.具体而言,尾矿溢流装置3呈直筒状或漏斗状结构。尾矿溢流装置3可以同轴设置在隔浆筒5内部。尾矿输送管31的出口端延伸至分选装置2的外部,且尾矿输送管31的出口端连接有尾矿排放阀32,用以调控排出的尾矿量;当然,尾矿输送管31的出口端还可设置流量计,以检测尾矿量。
39.尾矿溢流装置3、分选装置2、给水装置4、给料装置1与侧壁套装的磁系21等相互配合,最终配合磁场的精确控制,解决了不能很好的控制精矿夹杂,用水量大,分选不够精准,大幅提高精矿品位时易产生跑尾,占地空间大及运行不稳定等问题。
40.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给水装置4呈筒状结构,并以所述尾矿输送管31为轴,环周套设于所述尾矿输送管31周围;所述给水装置4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水口,用以向下落的矿浆冲水。
41.具体而言,给水装置4可以为直筒状结构,也可为上部为锥筒状(口径较小的一端朝上,口径较大的一端朝下)、下部为直筒状的结构,锥筒状口径较大的一端与直筒状连通。给水装置4的侧壁上不同部位设置出水口,各出水口可以沿给水装置4的侧壁的切向设置,也可垂直给水装置4的侧壁设置,以便为分选装置2中不同区域内的矿浆提供向上的水流。
42.进一步的,所述给水装置4中设置有若干隔板,用以将所述给水装置4分隔为至少两个水腔;每个所述水腔分别通过输水管与外部水源连通,且每个所述水腔的均开设有出水口。
43.具体而言,将给水装置4分隔为多个水腔,彼此独立供水,使分选供水更加精准,可以为分选装置2中的各个区域内的矿浆提供向上的水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精矿的品位。
4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给水装置4中设置一隔板43,将所述给水装置4分隔为上水腔41和下水腔42;所述上水腔41的底部与第一给水管412连通,所述上水腔41的侧壁周向连通有若干给水支管411,且每个所述给水支管411上均开设有上出水口4111。各个给水支管411沿上水腔41的外壁周向均匀分布,每个给水支管411的一端与上水腔41连通,另一端封闭且与分选装置2的内壁连接,当然每个给水支管411的另一端也可不与分选装置2连接。各个给水支管411上开设的上出水口4111的形状根据具体设计可以为圆孔、条形孔等,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个给水支管411的周向可以分布多个上出水口4111,以将水流均匀的喷出给水支管411。
45.所述下水腔42的底部与第二给水管421连通,所述下水腔42的侧壁周向开设有若干下出水口422;较具体的,下水腔42的侧壁上可以均匀分布多个孔,孔的形状根据具体设计可以是圆形孔或条形孔。
46.所述第一给水管412套设于所述尾矿输送管31靠近底部的外壁,且二者之间预留有第一给水通道,用以将外界水源输送至所述上水腔41中;第一给水管412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一给水阀413,以控制进入上水腔41的水量;所述第二给水管421套设于所述第一给水管412的外壁,且二者之间预留有第二给水通道,用以将外界水源输送至所述下水腔42 中,第二给水管421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二给水阀423,以控制进入下水腔42的水量。也就是说,尾矿输送管31、第一给水管412、第二给水管421可以采用管与管嵌套的结构彼此隔开。本实施例
中,第一给水管412可以由第一主管4121和第一支管4122连通而成,第一主管4121与尾矿输送管31同轴设置,第一支管4122与第一主管4121连通;第二给水管421 以由第二主管4211和第二支管4212连通而成;第二主管4211与尾矿输送管同轴31设置,第二支管4212与第二主管4211连通。
47.进一步的,第一主管4121、第二主管4211、尾矿输送管31之间也可以采用非嵌套结构。
48.本实用新型中的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的工作过程如下:通过切向设置的给矿管13 将矿浆切向给入进料器11,并在进料器11内旋转向下进入给矿槽12内的给矿溢流筒141,矿浆经给矿溢流筒141向四周溢流,将矿浆环周均匀给入到分选装置2上部靠近其侧壁的位置,通过给水装置4不同位置处的出水口,可以为分选装置2内的不同区域提供不同形式的水,以将矿浆中的夹杂等向上冲出,通过尾矿溢流装置3收集向上冲出的尾矿并排出;精矿则最终进入分选装置2底部的锥体段,最后由精矿排放阀22排出分选装置2;分选过程中通过第一传感器6和第二传感器7分别实时获取进入隔浆筒5与尾矿溢流装置3之间的流通通道中的矿浆的相关参数及分选装置2底部收集的精矿的相关参数,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给水装置4的给水量、磁场强度、精矿排放阀22、尾矿排放阀门32的开度以实现调节设备分选状态、精确分选,从而提高精矿品位提升幅度、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降低跑尾现象发生的概率。
49.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排尾磁微流控精选机,通过给料装置的进料器11将矿浆旋转输送至给矿槽12中,并通过给矿槽12将矿浆沿分选装置2的四周分布到分选装置2 中,间接给矿,使得给矿更加稳定。旋转进料后溢流分料能有效防止给料不均;将磁性颗粒形成的精矿经分选装置2底部排出,将尾矿通过分选装置2内部的尾矿溢流装置3溢流排出。内置尾矿溢流装置3与现有技术中在分选装置2顶部设置溢流排尾槽而言,节省了设备占地空间;也缓解了大幅提高精矿品位时,给矿发生波动时,易产生跑尾,运行不稳定等问题。
50.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