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液体分离套件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2: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液体 分离 抽取 套件 采集


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液体采集分离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结合抽取与多次分离液体的液体分离套件。


背景技术:

2.在某些特定研究、实验、临床试验等应用中,需要取得液体的某一特定成分及其浓度。在传统作法中,是在不同步骤中利用不同的器件执行抽吸、分离、排出、储存等工作,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涉及液体在不同器件之间的工作,有可能液体遭受污染,进而影响例如纯度或浓度,进而影响最终的效果。
3.举例而言,为了取得高浓度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是根据血液中各组成成分沉降系数不同,通过分离容器及定转速离心法将prp从全血中分离出来的血小板浓缩物。由于高浓度血小板血浆是源于病人自体,所以治疗过程相当安全,而且自体血液容易取得,也不会有过敏或排斥现象,因此已广泛被用于治疗关节炎、肩/髋/膝/踝等关节疼痛、肌肉扭伤、肌腱韧带损伤、软骨损伤、骨折后愈合不良等病症上。
4.现今医疗人员使用的分离容器通常是包含采集件与分离件之至少分两个器件,亦即以注射筒(即是前述所称之采集件)于病人自体采集血液再注入分离试管(即是前述所称之分离件)内,以分离机(或称离心机)经离心之后,得到高浓度血小板血浆。由于离心过程十分繁琐,会因prp浓缩倍率不同,增加临床应用上的困难度,而且过程中需要多种器件,增加血液被污染的机会。
5.中国专利申请号cn 201680036560.x公开了一种多重结构的子母注射筒,其可在不开盖状态下,直接收集高浓度血浆至注射筒中;然而,子母注射筒虽可以在不开盖的状态下进行收集,但是实际上,子母注射筒仍属于两个分离的器件,其在不同的步骤中加入不同的第一注射器与第二注射器,其如同传统的方式,在分离过程中,需要使用到不同的器件用于传输而进行分离;虽然,子母注射筒可能可以降低人为疏失与外界污染等的风险;但是,当血液来源数量多的时候,操作人员可以无法保证在多次插拔、分离等过步骤中,仍可以确保都是来自于同一个血液来源,有可能因为需要经常性交换器件而导致于错置的风险,轻者可能因为剂量小而发生副作用小,重者有可能因为相容性低而造成排斥而危及生命。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分离套件,以解决先前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分离套件,能够在同一筒体中实现抽取全血到分离血液各成分,以达到血液不受到污染的目的。
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根据上述的液体分离套件,借由至少二次的分离方式取得高浓度某一血液成分,例如血小板、血浆、红血球等成分的目的。
9.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目的是根据上述的液体分离套件,能够达到制备某一高浓度成分的目的。
10.为达到上述目的或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分离套件能够同时地容置经分离之后一液体的一第一成分与一第二成分。液体分离套件包含一筒体、一连通件、一控制模组与一活塞。筒体形成分别地具有一自由端与一连接端的一第一容室与一第二容室。其中,第一容室能够容置液体或第一成分和第二容室能够容置第二成分。连通件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第一容室之连接端。其中,连通件之一部分显露于第一容室与第二容室之间,或者其中,连通件之一部分设置第二容室之外部且让第二端朝第二容室之自由端方向延伸,或者其中,连通件设置第二容室中且让第二端朝第二容室之自由端方向延伸,使得第二端容置于第二容室。控制模组包含复数管路与一导通控制件。导通控制件耦接该等管路。导通控制件被构造为决定该等管路之间的导通与截止。该等管路分别地连接第二端、第二容室与第二容室之自由端。活塞设置于第一容室,借由移动活塞在该第一容室的位置而能够决定在第一容室的连接端产生一吸力或一推力。
11.于一实施例中,液体分离套件还包括顶盖设置于第一容室之自由端,以将活塞限位于第一容室。
12.于一实施例中,导通控制件被构造为用于导通第二端与第二容室之自由端,在活塞由第一容室之连接端朝第一容室之自由端的方向移动时,用于从第二容室之自由端将液体吸入第一容室。
13.于一实施例中,导通控制件被构造为用于导通第二端与第二容室,在活塞由第一容室之自由端朝第一容室之连接端的方向移动时,用于从第一容室将第二成分推挤至第二容室。
14.于一实施例中,导通控制件被构造为用于导通第二端与第二容室之自由端,在活塞由第一容室之自由端朝第一容室之连接端的方向移动时,用于从第一容室将第一成分推挤至第二容室之自由端。
15.于一实施例中,活塞受牵引机制所产生的外力而作动,以改变活塞位于第一容室的位置。
16.于一实施例中,液体分离套件还包括螺杆连接活塞,其受外力驱动而改变活塞设置在第一容室的位置。
17.于一实施例中,液体分离套件还包括底盖结合于第二容室之连接端,以阻挡第二容室之连接端连通筒体的外部。
18.于一实施例中,第二容室还形成有观察区域,以显露第二端而供观察在第二端的液体、第一成分与第二成分之至少一者。
19.于一实施例中,观察区域由挡块与挡件之至少一者所构成。
20.相较于习知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体分离套件,能够在多次(例如两次)离心、震动、晃动、扰动、摇动、沉积等作用之下,自液体分离以取得第一成分、第二成分等,且本实用新型提供采血、分离、保存等一体式筒体,可以避免液体在不同筒体交换与传输而导致污染的疑虑。
21.于一实施例中,液体是以血液为例时,液体分离套件可以从受试者、血袋、采血器(例如其他针头)等取得全血的血液,经过第一次离心时,可以从血液中分离出红血球、血小板与其余的成分,接着对血小板与其余的成分进行第二次离心,可以萃取高浓度的血小板。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之剖面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之剖面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之剖面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之剖面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之剖面示意图。
27.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之剖面示意图。
28.图7a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采取血液的示意图。
29.图7b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运送血液与提供分离的示意图。
30.图8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离心后的状态示意图。
31.图9a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进行第一次分离的状态示意图。
32.图9b是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运送血液与提供再次分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兹借由下述具体之实施例,并配合所附之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34.于本实用新型中,使用“一”或“一个”来描述本文所述的单元、元件和组件。此举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且对本实用新型之范畴提供一般性的意义。因此,除非很明显地另指他意,否则此种描述应理解为包括一个、至少一个,且单数也同时包括复数。
35.于本文中,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他任何类似用语意欲涵盖非排他性的包括物。举例而言,含有复数要件的一元件、结构、制品或装置不仅限于本文所列出的此等要件而已,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但却是该元件、结构、制品或装置通常固有的其他要件。除此之外,除非有相反的明确说明,用语“或”是指涵括性的“或”,而不是指排他性的“或”。
36.请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之剖面示意图。在图1中,液体分离套件10能够同时地容置经分离之后一液体2(参见图7a和图7b)的一第一成分4(参见图8、图9a和图9b)与一第二成分6(参见图8、图9a和图9b)。于此,为了便于说明,以全血分离而取得高浓度血小板血浆(prp)为例说明,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应用在任何需要分离成分的具有液态状的溶液。于此,全血指的是人体血液,其可以直接自人体采血或是间接通过例如血袋、试管等采集血液。人体血液分为血浆和血球两部分。其中,血浆约占全部血液量的55%,而血球约占45%。血浆略呈淡黄色,其中成分里约90%是水、7~8%是血浆蛋白,其余为养分、废物或气体等。血浆的蛋白质种类繁多,如抗体、激素、酵素等,具有各种重要功能。血球可分为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等,各自分担气体运输、防御疾病和血液凝固等功能。
37.另外,医疗人员(亦称使用者)在应用本实施例中液体分离套件时,其可以应用在传统的离心机或是通过其他方式的离心、晃动、摇动等外力,执行全血的分离操作。
38.液体分离套件10包含一筒体12、一连通件14、一控制模组16与一活塞18。
39.筒体12形成分别地具有一第一容室122与一第二容室124。于此,筒体12之外观形状可为圆柱体,类似目前实验室常见的试管型状,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具体的外观形状,
熟此技术者当知可依照实际应用做出适当的外观形状。
40.第一容室122形成一自由端1222与一连接端1224。其中,第一容室122能够容置液体2或第一成分4,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分4主要成分为血小板、血浆等。
41.第二容室124形成一自由端1242与一连接端1244。其中,第二容室124能够容置第二成分6,于本实施例中,第二成分6主要成分为红血球。
42.连通件14形成一第一端142与一第二端144。连通件14的第一端142连接第一容室122的连接端1224。连通件14、第一容室122与第二容室124的连接态样大致区分为数种,于此举例如下:
43.态样一,如本实施例图1所示。
44.在态样一中,液体分离套件10之连通件14之一部分显露于第一容室122与第二容室124之间,其连通件14的其余部分可以设置于第二容室124的内部或是外部。于此,连通件14的其余部分以设置在第二容室124内部为例说明。
45.态样二,可参考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液体分离套件的剖面示意图。
46.在态样二中,液体分离套件10'之连通件14设置第二容室124中且让第二端144朝第二容室124之自由端1242方向延伸,使得第二端144容置于第二容室124。
47.态样三,可参考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之剖面示意图。
48.在态样三中,液体分离套件10"之连通件14之一部分设置第二容室124之外部且让第二端144朝第二容室124之自由端1242方向延伸。
49.回到图1,控制模组16包含三个管路162,164,166与一导通控制件168。于其他实施例中,管路的数量可以不只有局限在三个,可以少于三个或是多于三个。导通控制件168耦接管路162,164,166。导通控制件168例如可以是阀体,用以在管路162,164,166之间进行流体路径的调节,借由操作导通控制件168可以决定管路之间162,164,166的导通与截止。前述操作导通控制件168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旋钮、按钮、推杆等方式进行流体路径的调节。再者,管路162,164,166的材质可以塑胶、矽胶等,且管路162,164,166的软硬可以自由地选择,于此不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管路162连接第二端144、管路164连接第二容室124与管路166连接第二容室124之自由端。
50.活塞18设置于第一容室122,借由移动活塞18在第一容室122的位置而能够决定在第一容室122的连接端1224产生一吸力或一推力,例如当活塞18朝 y方向移动时,活塞18作用在第一容室122的连接端1224以产生吸力;反之,当活塞18朝

y方向移动时,活塞18作用在第一容室122的连接端1224以产生推力。前述活塞18的移动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受牵引机制所产生的外力而作动,其牵引机制例如真空、磁力、拉力、推力、扭力等,可用于改变活塞18在第一容室122的位置,于后将提供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使用哪一种特定的方式,只要能够作用于活塞18,使得活塞18产生移动,即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51.由于连接端1224是与连通件14的第一端142连接,故第一容室122的连接端1224所产生的吸力或推力也会作用于连通件14的第二端144,进而作用于管路162,且通过导通控制件168的调节,让管路164或管路166也同时地产生吸力或推力。换言之,前述的吸力或推
力可以借由操作导通控制件168,可以决定血液、血浆和血球在第一容室122、连通件14、第一容室124等的移动。
52.参考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之剖面示意图。在图4中,液体分离套件10除包含第一实施例的筒体12、连通件14、控制模组16与活塞18之外,还包括一顶盖20与一底盖22。于本实施例中,液体分离套件10可以存放液体2的第一成分4与第二成分6,用于后端的分离处理与运送等。
53.筒体12、连通件14、控制模组16与活塞18的说明如前所述,于此不赘述。
54.顶盖20设置于第一容室122之自由端1222,以将活塞18限位于第一容室122或密封第一容室122。
55.底盖22结合于第二容室124之自由端1242,以阻挡第二容室124之自由端1242连通筒体12的外部。
56.参考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之剖面示意图。在图5中,液体分离套件10除包含第一实施例的筒体12、连通件14、控制模组16与活塞18之外,还包括螺杆24。
57.筒体12、连通件14、控制模组16与活塞18的说明如前所述,于此不赘述。
58.螺杆24连接活塞18,其受外力f驱动而改变活塞18设置在第一容室122的位置。其中,螺杆24连接活塞18的方式,例如可以在活塞18内部之一部分形成对应的母螺纹以结合螺杆24末端的公螺纹,借由公螺纹旋入母螺纹,而稳固地连接螺杆24与活塞18,使得外力f能够通过使螺杆24在 y或

y方向移动,而改变活塞18位于该第一容室122的位置。在前述的实施例中,母螺纹也可以在螺杆24末端借由套筒(图未示)型态形成,而公螺纹也可以在活塞18借由凸块(图未示)型态形成。
59.值得注意的是,螺杆24仅是用于其中一实施例,用于改变活塞18在第一容室122的位置,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改由其他的牵引机制产生外力f。
60.参考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之剖面示意图。在图6中,液体分离套件10除包含第一实施例的筒体12、连通件14、控制模组16与活塞18之外,还包括在第二容室124形成的观察区域26。
61.筒体12、连通件14、控制模组16与活塞18的说明如前所述,于此不赘述。
62.观察区域26主要用于显露连通件14而能够观察在连通件14中的液体2、第一成分4、第二成分6。于本实施例中,由于连通件14是设置于第二容室124(参见图1),若第二成分6是红血球,因其有可能遮蔽连通件14而影响观察或是操作,则观察区域26可以通过例如挡块、挡件、凸块(图未示)等连接连通件14与第二容室124的内缘侧壁,借由隔离红血球,让透明凸块在邻近于第二容室124的筒体12形成观察区域26。
63.值得注意的是,观察区域26区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或是物件所形成,于此不限。再者,若为例如第三实施例,由于连通件14显露于第二容室124的外部,因此,不会受到第二成分6的干扰遮蔽,而无需形成观察区域26。
64.参考图7a和图7b、图8以及图9a和图9b,示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之液体分离套件之操作示意图。
65.在图7a中,示出了揭露液体分离套件10采取血液的示意图。在图7a中,液体分离套件10的控制模组16被操作以使得管路162与管路166导通,又螺杆24结合活塞18,并且借由
外力f朝 y方向移动,以在第二容室124的自由端1242产生吸力,以自人体取得液体2或是自储存液体2的容器(图未示)取得液体2,例如容器可以为血袋、试管等。液体2被储存在第一容室122。
66.在图7b中,示出了揭露液体分离套件10运送血液与提供分离的示意图。在图7b中,液体分离套件10的控制模组16被操作以阻挡管路162与其余的管路导通,又液体分离套件10拆除螺杆24,并在第一容室122(参见图7a)的自由端1222(参见图1)设置顶盖20与第二容室124(参见图7a)的自由端1242(参见图7a)设置底盖22,以将液体2储存在第一容室122。
67.在图8中,示出了揭露液体分离套件10离心后的状态示意图。在图8中,在液体分离套件10通过例如离心机(图未示)进行第一次的离心之后,液体2在第一容室122(参见图1)形成第一成分4与第二成分6,例如第一成分4可为血小板与其他成分等;以及,第二成分6可为红血球。
68.在图9a中,示出了揭露液体分离套件10进行第一次分离的状态示意图。在图9a中,液体分离套件10的控制模组16被操作以使得管路162与管路164导通,又螺杆24结合活塞18,并且借由外力f朝

y方向移动,以将第一成分4与第二成分6自第一容室122的连接端1224推挤至连接件14,于此,第二成分6先进入连接件14,进而通过管路164进入到第二容室124(参见图1)。于本实施例中,当观察第二成分6几乎或完全进入第二容室124之后,则停止施加外力f,换言之,第二成分6主要都被储存在第二容室124,在连通件14与第一容室122仅存在极少或是什至不存在第二成分6。
69.在图9b中,示出了揭露液体分离套件10运送血液与提供再次分离的示意图。在图9b中,液体分离套件10的控制模组16再被操作以阻挡管路162(参见图9a)与其余的管路导通,又液体分离套件10拆除螺杆24,并在第一容室122(参见图1)的自由端1222(参见图1)设置顶盖20与第二容室124(参见图1)的自由端1242(参见图1)设置底盖22;又,液体分离套件10通过例如离心机(图未示)进行第二次的离心之后,第一成分4在第一容室122形成高浓度的第一成分4'与其他成分。于其他实施例中,液体分离套件10的控制模组16可被操作管路162导通管路166,使得高浓度的第一成分4'可以被输出至筒体12的外部。
70.本实用新型在上文中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熟习本项技术者应理解的是,该实施例仅用于描绘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解读为限制本实用新型之范围。应注意的是,举凡与该实施例等效之变化与置换,均应设为涵盖于本实用新型之范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当以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71.【符号说明】
[0072]2…
液体
[0073]4…
第一成分
[0074]6…
第二成分
[0075]
10、10'、10"

液体分离套件
[0076]
12

筒体
[0077]
122

第一容室
[0078]
1222

自由端
[0079]
1224

连接端
[0080]
124

第二容室
[0081]
1242

自由端
[0082]
1244

连接端
[0083]
14

连通件
[0084]
142

第一端
[0085]
144

第二端
[0086]
16

控制模组
[0087]
162、164、166

管路
[0088]
168

导通控制件
[0089]
18

活塞
[0090]
20

顶盖
[0091]
22

底盖
[0092]
24

螺杆
[0093]
26

观察区域
[0094]
f

外力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