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蒸汽抽负排灰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10 23: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蒸汽 装置 系统 抽负排灰渣 排灰渣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汽抽负排灰渣装置,属于排灰渣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湿法排灰渣系统中,沸腾炉、余热锅炉、旋风除尘等的排灰渣管直接插到水沟中,中间没有冷却系统,如果水沟水流不畅,或瞬间排灰渣量过大,炙热的灰渣遇到冷水就会产生大量蒸汽膨胀,发生液相爆炸。这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种严重危害,例如硫铁矿制酸中,一旦发生液相爆炸,有的会扬起20米高的扬尘,危险性强,对设备破坏性大。解决液相爆炸问题就是解决一大安全环保问题。
3.另外,湿法排灰渣系统中,由于排灰渣管直接插到水沟中,排灰渣时产生的蒸汽沿着管壁上升,细粉状的灰渣就会粘结,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粘满管壁和排灰渣口,从而造成排灰渣管道堵塞。
4.传统干法和湿法排灰渣中,排灰渣管与灰斗之间使用星型排灰机,星型排灰机结构复杂,一旦有炉砖或锅炉列管掉落,就会立即“卡死”,只能停车处理。另外,星型排灰阀依靠电机、减速机带动,且转轴需要通循环冷却水,电耗和水耗较大,容易造成能源浪费。而且星型排灰阀在高温下容易发生轴变形,导致传动链条“跳链”,甚至脱链、“绞链”,只能停车处理。此外,星型排灰阀的转子叶轮在高温下与灰渣摩擦,导致叶轮与阀体间隙变大,漏灰慢慢变得严重,容易出现液相爆炸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湿法排灰渣系统潜在的易发生液相爆炸及易发生排灰渣口堵塞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采用星型排灰机存在的结构复杂且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蒸汽抽负排灰渣装置。
6.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蒸汽抽负排灰渣装置,包括排灰渣斗及设置在排灰渣斗底部的文氏管,排灰渣斗的顶部开设有接灰渣口,所述排灰渣斗内部安装有冷却管,冷却管的一端为锅炉给水入口端,另一端为蒸汽出口端,文氏管的一端为蒸汽入口端,文氏管的负压入口与排灰渣斗连通。
8.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为螺旋盘管。
9.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竖直布置。
10.进一步地,冷却管的两端部分别通过支架安装在排灰渣斗内。
11.进一步地,排灰渣斗上部安装有温度表。
12.进一步地,文氏管的蒸汽入口端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蒸汽抽负进口阀。
13.进一步地,冷却管的蒸汽出口端与文氏管的蒸汽入口端之间通过管路连通;或冷却管的蒸汽出口端与余热锅炉中的汽包连通,汽包与分汽缸连通,文氏管的蒸汽入口端与余热锅炉中的分汽缸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文氏管的数量为两个。
15.进一步地,排灰渣斗的底部连通固设有两个第一排灰渣管,两个所述第一排灰渣管的底端对应与两个文氏管连通。
16.进一步地,排灰渣斗的底部连通固设有第二排灰渣管,且第二排灰渣管的底端固设有盲板。
17.进一步地,接灰渣口、冷却管及第二排灰渣管上下正对设置。
1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9.通过本技术的蒸汽抽负排灰渣装置,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排灰渣管道,热渣首先经过冷却管冷却降温后,下方通过文氏管抽负排出,避免了热渣直接与冷水接触,可以解决液相爆炸问题。并且,通过本技术避免蒸汽进入排灰渣管道,避免结块,由于是负压,还可以避免灰渣自身结块而产生堵塞。
20.本技术省去现有技术中的星型排灰机,有效简化了结构,并且有效节约了能源。
21.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2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
24.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示意图;
25.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26.其中,1

排灰渣斗;11

接灰渣口;2

文氏管;21

蒸汽入口端;22

负压入口;3

冷却管;31

锅炉给水入口端;32

蒸汽出口端;4

第一排灰渣管;5

第二排灰渣管;6

盲板;7

汽包;8

分汽缸;9

蒸汽抽负进口阀;10

温度表。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3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蒸汽抽负排灰渣装置,包括排灰渣斗1及设置在排灰渣斗1底部的文氏管2,排灰渣斗1的顶部开设有接灰渣口11,所述排灰渣斗1内部安装有冷却管3,冷却管3的一端为锅炉给水入口端31,另一端为蒸汽出口端32,文氏管2的一端为蒸汽入口端21,文氏管2的负压入口22与排灰渣斗1连通。
29.本技术利用热渣的余热产生蒸汽,采用喷射式真空泵原理(基于伯努利方程),在文氏管2的出口处,蒸汽流速变化,由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实现对粉尘和细颗粒的抽负(粒度小于100目),建立良好的排灰渣系统。
30.本技术适用于硫铁矿焙烧工段排灰渣系统、余热锅炉排灰渣系统、电除尘排灰渣系统。
31.冷却管优选为螺旋盘管,也可以为其它任何可以形状的可以实现换热的管结构。冷却管优选为竖直设置,其高度优选为1.7m

2m。
32.冷却管3的两端部分别通过支架安装在排灰渣斗1内。
33.排灰渣斗1上部安装有温度表10。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温度表10优选为排灰渣斗中心轴线对称布置。操作时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判断排灰渣斗1内部的灰量,及时调节抽负量。排灰渣过程中若温度升高,证明排灰渣顺畅,若温度不变,证明有堵塞现象,灰渣未掉落至排灰渣斗,需要停机维修。
34.文氏管2的蒸汽入口端21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蒸汽抽负进口阀9。可根据灰量大小,通过调节蒸汽抽负进口阀9来控制抽负量。
35.冷却管3的蒸汽出口端32与文氏管2的蒸汽入口端21之间可以有至少两种连接方式,如一种是冷却管3的蒸汽出口端32与文氏管2的蒸汽入口端21之间通过管路直接连通。直接利用热渣产生的蒸汽为文氏管2提供蒸汽来源。
36.另一种是冷却管3的蒸汽出口端32与余热锅炉中的汽包7连通,汽包7与分汽缸8之间连通,文氏管2的蒸汽入口端21与余热锅炉中的分汽缸8连通。利用热渣产生的蒸汽进入余热锅炉系统,实现能源再利用。
37.冷却管3与接灰渣口11排下的约400

600℃的热渣直接接触,冷却管3内的水被加热产生蒸汽,经蒸汽出口端32排出,排出的蒸汽可以直接通过管路连接进入文氏管2的蒸汽入口端21,也可以通过管路连接进入余热锅炉的汽包7进汽口,在余热锅炉中,汽包7的出汽口与分汽缸8的进汽口连通,分汽缸8的出汽口通过管路与文氏管2的蒸汽入口端21连通。文氏管2抽负蒸汽进行排灰渣。炉灰或灰渣与蒸汽在文氏管2内混合,形成水蒸汽、灰渣混合相后经文氏管2的出口排出,最终进入水池或水沟,并形成液封,防止灰尘扩散污染环境。
38.锅炉给水通过多级泵连通进入冷却管3内。
39.通过本技术的蒸汽抽负排灰渣装置,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排灰渣管道,热渣首先经过冷却管3冷却降温后,如温度可降至150℃以下,下方通过文氏管2抽负排出,避免了热渣直接与冷水接触,可以解决液相爆炸问题。并且,通过本技术避免蒸汽直接进入排灰渣管道,避免结块,由于是负压,还可以避免灰渣自身结块而产生堵塞。
40.本技术不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星型排灰机,有效简化了结构。并且利用热渣产生的蒸汽进入余热锅炉系统,实现了废渣的热能再利用。
41.所述文氏管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文氏管2优选为关于排灰渣斗1底部中心位置对称布置。根据灰量大小选择开一个或两个文氏管2。
42.排灰渣斗1的底部连通固设有两个第一排灰渣管4,两个所述第一排灰渣管4的底端对应与两个文氏管2连通。如此设计,便于文氏管2与排灰渣斗的连接,便于灰渣量大的时候快速将灰渣排除。
43.排灰渣斗1的底部中心位置连通固设有第二排灰渣管5,且第二排灰渣管5的底端固设有盲板6。排灰渣斗1正常运行时,盲板6为封闭状态。当大块炉渣掉落时,可以落于盲板6上;特别地,当接灰渣口11与盲板6上下正对设置时,灰渣可以直接落于盲板6上。需要检修时或排渣时,可以打开盲板6可便于清理灰斗或便于排灰渣。
44.接灰渣口11、冷却管3及第二排灰渣管5上下正对设置。便于灰渣掉落至冷却管上进行热交换及排除灰渣。
45.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
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