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灶体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2021-07-27 13:2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燃气灶 燃烧器 设备
灶体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灶体燃烧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也同样享受着烹饪的乐趣。而燃气灶则是人们厨房烹饪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厨房电器之一。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随着人们对烹饪美食要求的提升,人们对厨房烹饪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燃气灶来说,人们不仅对其安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对其便捷性和智能化程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燃气灶在工作时,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燃气阀的调节(使用者通过旋钮进行调节)进入炉头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这部分空气称之为一次空气),这些混合气体从火盖的出火口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燃烧时所需的空气称之为二次空气),这些火焰被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炊具。

三环火燃烧器采用内环火、中环火和外环火的三环火设计方式。每环火采用独立的气路进行燃气供应,即三通道供应三环火。三环火通过对三个通道的流量控制而使三环火变化。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三个通道的流量控制存在误差,无法实现外环火和中环火火焰的同步变化,导致人们对火焰的操控性不理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灶体燃烧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三个通道的流量控制存在误差,无法实现外环火和中环火火焰的同步变化,导致人们对火焰的操控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灶体燃烧器,包括:炉头以及安装于所述炉头上方的火盖。

所述火盖具有内环出火口、中环出火口以及外环出火口。

所述炉头具有第一输气通道和第二输气通道;所述第一输气通道具有第一燃气入口以及与所述第一燃气入口连通的内环燃气出口;所述第二输气通道具有第二燃气入口以及均与所述第二燃气入口连通的中环燃气出口和外环燃气出口。

所述内环出火口与所述内环燃气出口连通,所述中环出火口与所述中环燃气出口连通,所述外环出火口与所述外环燃气出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气通道还具有第一引射通道、内环混合腔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引射通道的一次空气第一供给口。

所述第一燃气入口、第一引射通道、内环混合腔以及内环燃气出口依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气通道还具有第二引射通道、中环混合腔、外环混合腔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二引射通道的一次空气第二供给口。

所述第二燃气入口、所述第二引射通道以及外环混合腔依次连通,所述外环燃气出口与所述外环混合腔连通,所述中环燃气出口通过所述中环混合腔与所述外环混合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火盖包括第一火盖和第二火盖。

所述内环出火口和所述中环出火口均开设于第一火盖,且所述中环出火口环绕于所述内环出火口外侧;所述外环出火口开设于所述第二火盖。

进一步地,所述炉头上端的中部连接有环形壳体组。

所述环形壳体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第一环形壳体、第二环形壳体以及第三环形壳体;所述第一环形壳体与所述第二环形壳体之间形成内环混合腔,所述第二环形壳体和所述第三环形壳体之间形成所述中环混合腔。

所述第一火盖盖设于所述环形壳体组,并与所述第一环形壳体、第二环形壳体以及第三环形壳体均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燃气出口具有多个,多个所述外环燃气出口沿所述炉头周向均匀间隔开设于所述炉头的上端的所述环形壳体组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灶体燃烧器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环形壳体组外侧的分气座,所述分气座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环板、底板以及外环板,所述内环板的外壁、所述底板的上壁以及所述外环板的内壁形成上端开口的环形空腔,沿所述环形空腔的周向,所述底板开设有多组均与所述环形空腔连通的通气孔,多组所述通气孔与多个所述外环燃气出口一一对应连通设置,所述第二火盖密封罩设于所述环形空腔的上端,所述环形空腔与所述外环出火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灶体燃烧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环形壳体内侧,且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端朝上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火盖为环形结构,所述温度传感器向上伸出所述第一火盖的内环口,所述第一火盖的内环端连接有向上延伸的防火隔热环。

进一步地,所述防火隔热环的环壁沿其周向间隔开设有二次空气供给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灶体燃烧器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灶体燃烧器,包括:炉头以及安装于炉头上方的火盖;火盖具有内环出火口、中环出火口以及外环出火口;炉头具有第一输气通道和第二输气通道;第一输气通道具有第一燃气入口以及与第一燃气入口连通的内环燃气出口;第二输气通道具有第二燃气入口以及均与第二燃气入口连通的中环燃气出口和外环燃气出口;内环出火口与内环燃气出口连通,中环出火口与中环燃气出口连通,外环出火口与外环燃气出口连通。

利用上述结构,在灶体燃烧器工作时,燃气通过第一燃气入口和第二燃气入口同时进入炉头。第一燃气入口进入的燃气,通过第一输气通道的传输,从内环燃气出口流出,并通过火盖的内环出火口输出,点火装置点燃燃气,从而形成内环火焰。通过第二燃气入口进入炉头的燃气,通过第二输气通道的传输,中环燃气出口和外环燃气出口均与第二燃气入口连通,因此,一部分燃气从中环燃气出口流出,另一部分燃气从外环燃气出口流出。其中,从中环燃气出口流出的燃气通过火盖的中环出火口输出,点火装置点燃燃气,从而形成中环火焰;从外环燃气出口流出的燃气通过火盖的外环出火口输出,点火装置点燃燃气,从而形成外环火焰。

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二燃气入口进入的燃气,在第二通道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有中环燃气出口输出,另一部分由外环燃气出口输出。在第二通道内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中环燃气出口和外环燃气出口输出的燃气比例一定,因此,在调节第二燃气入口处进入燃气量时,中环燃气出口和外环燃气出口输出的燃气能够同步等比例变化,从而使得火盖的中环出火口形成的中环火焰和外环出火口形成的外环火焰同步等比例变化。与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步控制中环火焰和外环火焰同步变化的结构相比,上述结构使得中环燃气出口和外环燃气出口具有同一第二燃气入口,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三个通道的流量控制存在误差,无法实现外环火和中环火火焰的同步变化,导致人们对火焰的操控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灶体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灶体燃烧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灶体燃烧器的燃气流通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灶体燃烧器的炉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炉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炉头;110-第一输气通道;111-第一燃气入口;112-第一引射通道;113-内环混合腔;114-内环燃气出口;120-第二输气通道;121-第二燃气入口;122-第二引射通道;123-外环混合腔;124-外环燃气出口;125-中环混合腔;126-中环燃气出口;130-第一管道;140-第二管道;150-第一喷嘴;160-第二喷嘴;170-外侧壁;180-内壁;190-环形壳体组;191-第一环形壳体;192-第二环形壳体;193-第三环形壳体;200-火盖;210-第一火盖;211-内环出火口;212-中环出火口;213-防火隔热环;214-二次空气供给孔;220-第二火盖;221-外环出火口;300-分气座;310-环形空腔;320-通气孔;330-外环板;340-内环板;350-底板;400-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和“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具体结构如图1-图5所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灶体燃烧器,主要参考图1-图5,包括:炉头100以及安装于炉头100上方的火盖200。

火盖200具有内环出火口211、中环出火口212以及外环出火口221;炉头100具有第一输气通道110和第二输气通道120;第一输气通道110具有第一燃气入口111以及与第一燃气入口111连通的内环燃气出口114;第二输气通道120具有第二燃气入口121以及均与第二燃气入口121连通的中环燃气出口126和外环燃气出口124。

内环出火口211与内环燃气出口114连通,中环出火口212与中环燃气出口126连通,外环出火口221与外环燃气出口124连通。

利用上述结构,在灶体燃烧器工作时,燃气通过第一燃气入口111和第二燃气入口121同时进入炉头100。第一燃气入口111进入的燃气,通过第一输气通道110的传输,从内环燃气出口114流出,并通过火盖200的内环出火口211输出,点火装置点燃燃气,从而形成内环火焰。通过第二燃气入口121进入炉头100的燃气,通过第二输气通道120的传输,中环燃气出口126和外环燃气出口124均与第二燃气入口121连通,因此,一部分燃气从中环燃气出口126流出,另一部分燃气从外环燃气出口124流出。其中,从中环燃气出口126流出的燃气通过火盖200的中环出火口212输出,点火装置点燃燃气,从而形成中环火焰;从外环燃气出口124流出的燃气通过火盖200的外环出火口221输出,点火装置点燃燃气,从而形成外环火焰。

上述结构中,通过第二燃气入口121进入的燃气,在第二通道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有中环燃气出口126输出,另一部分由外环燃气出口124输出。在第二通道内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中环燃气出口126和外环燃气出口124输出的燃气比例一定,因此,在调节第二燃气入口121处进入燃气量时,中环燃气出口126和外环燃气出口124输出的燃气能够同步等比例变化,从而使得火盖200的中环出火口212形成的中环火焰和外环出火口221形成的外环火焰同步等比例变化。与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步控制中环火焰和外环火焰同步变化的结构相比,上述结构使得中环燃气出口126和外环燃气出口124具有同一第二燃气入口121,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对三个通道的流量控制存在误差,无法实现外环火和中环火火焰的同步变化,导致人们对火焰的操控性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3,第一输气通道110还具有第一引射通道112、内环混合腔113以及开设于第一引射通道112的一次空气第一供给口。

第一燃气入口111、第一引射通道112、内环混合腔113以及内环燃气出口114依次连通。

具体地,燃气通过第一燃气入口111进入第一引射通道112,燃气在第一引射通道112内高速流动过程中,第一引射通道112产生负压,将一次空气通过一次空气第一供给口补入第一引射通道112,并随燃气一同流向内环混合腔113。进入内环混合腔113内的燃气和一次空气充分混合,形成燃气混合气,燃气混合气通过内环燃气出口114流出,并通过内环出火口211输出,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内环火焰。

上述结构中,第一引射通道112为文丘里管结构,即,其中存在管径缩小段,燃气进入管径缩小段瞬间,在文丘里效应作用下,燃气流速瞬间变大,使得第一引射通道112内相对于外部环境形成较大的负压,从而使得一次空气能够顺利通过一次空气第一补给口进入第一引射通道112。

优选地,炉头100的外侧壁170延伸出第一管道130,第一管道130内腔形成第一引射通道112,第一管道130的背离炉头100的外侧壁17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燃气入口111,第一燃气入口111出设置有第一喷嘴150,该第一喷嘴150用于连接外部燃气管道。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3,第二输气通道120还具有第二引射通道122、中环混合腔125、外环混合腔123以及开设于第二引射通道122的一次空气第二供给口。

第二燃气入口121、第二引射通道122以及外环混合腔123依次连通,外环燃气出口124与外环混合腔123连通,中环燃气出口126通过中环混合腔125与外环混合腔123连通。

具体地,燃气通过第二燃气入口121进入第二引射通道122,燃气在第二引射通道122内高速流动过程中,第二引射通道122产生负压,将一次空气通过一次空气第二供给口补入第二引射通道122,并随燃气一同流向外环混合腔123。进入外环混合腔123内的燃气和一次空气充分混合,形成燃气混合气,随后,一部分燃气混合气通过外环燃气出口124流出,并通过外环出火口221输出,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外环火焰。另一部分燃气混合气进入中环混合腔125,并通过中环混合腔125流向中环燃气出口126,燃气混合气通过中环燃气出口126流出,并通过中环出火口212输出,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中环火焰。

上述结构中,第二引射通道122为文丘里管结构,燃气进入管径缩小段瞬间,在文丘里效应作用下,燃气流速瞬间变大,使得第二引射通道122内相对于外部环境形成较大的负压,从而使得一次空气能够顺利通过一次空气第二补给口进入第二引射通道122。

优选地,炉头100的外侧壁170延伸出第二管道140,第二管道140内腔形成第二引射通道122,第二管道140的背离炉头100的外侧壁170的一端开设有第二燃气入口121,第二燃气入口121出设置有第二喷嘴160,该第二喷嘴160用于连接外部燃气管道。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图3,火盖200包括第一火盖210和第二火盖220。

内环出火口211和中环出火口212均开设于第一火盖210,且中环出火口212环绕于内环出火口211外侧;外环出火口221开设于第二火盖220。

优选地,第一火盖210包括环形斜板,环形斜板由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内环出火口211沿周向间隔开设于环形斜板,中环出火口212沿周向间隔开设于环形斜板,且中环出火口212位于内环出火口211外侧,上述结构中,将内环出火口211和中环出火口212集成于第一火盖210,内环火焰和外环火焰互为依托,相互稳焰,无需额外设置稳焰槽或稳焰孔,简化结构,同时使得火焰燃烧更加稳定。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图5,炉头100上端的中部连接有环形壳体组190。

环形壳体组190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第一环形壳体191、第二环形壳体192以及第三环形壳体193;第一环形壳体191与第二环形壳体192之间形成内环混合腔113,第二环形壳体192和第三环形壳体193之间形成中环混合腔125。

第一火盖210盖设于环形壳体组190,并与第一环形壳体191、第二环形壳体192以及第三环形壳体193之间均密封连接。

优选地,环形壳体组190与炉体一体成型,第一管道130和第二管道140均穿过炉头100的外侧壁170延伸进炉头100内部,第一管道130与第一环形壳体191和第二环形壳体192连接,使得第一引射通道112与内环混合腔113连通。

优选地,内环混合腔113为环形腔体,燃气和一次空气在内环混合腔113内充分混合,并充满内环混合腔113,使得环形排布的内环出火口211输出的燃气混合气均匀输出。中环混合腔125也为环形腔体,燃气和一次空气在中环混合腔125内充分混合,并充满中环混合腔125,使得环形排布的中环出火口212输出的燃气混合气均匀输出。

优选地,内环燃气出口114位于第一环形壳体191和第二环形壳体192之间夹设的内环混合腔113的靠近第一火盖210的一端,该内环燃气出口114为环形。

优选地,中环燃气出口126位于第二环形壳体192和第三环形壳体193之间夹设的中环混合腔125的靠近第一火盖210的一端,该中环燃气出口126为环形。

优选地,第一火盖210与第一环形壳体191、第二环形壳体192以及第三环形壳体193均密封连接,避免燃气从内环燃气出口114和中环燃气出口126处泄漏,导致发生危险。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2和图4,外环燃气出口124具有多个,多个外环燃气出口124沿炉头100周向均匀间隔开设于炉头100的上端的环形壳体组190的外侧。

优选地,炉头100还具有内壁180,该内部与炉头100的外侧壁170之间夹设形成外环混合腔123,该内部与第二环形壳体192连接,且第二环形壳体192位于内壁180上方。炉头100的外侧壁170为环形,且外侧壁170具有上环形弯折部和下环形弯折部,上环形弯折部的末端与第三环形壳体193连接,下弯折部的末端与内壁180连接,外环燃气出口124开设于上弯折部,外环燃气出口124凸出于上弯折部并向上延伸设置。第二管道140穿入外侧壁170并与外环混合腔123连通。

上述结构中,外环混合腔123为环形腔,多个沿炉头100周向分布的外环燃气出口124均与外环混合腔123连通,燃气在外环混合腔123内与一次空气充分混合,并充满外环混合腔123,以使外环燃气出口124输出的燃气混合气均匀输出。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图3,灶体燃烧器还包括套设于环形壳体组190外侧的分气座300,分气座300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环板340、底板350以及外环板330,内环板340的外壁、底板350的上壁以及外环板330的内壁形成上端开口的环形空腔310,沿环形空腔310的周向,底板350开设有多组均与环形空腔310连通的通气孔320,多组通气孔320与多个外环燃气出口124一一对应连通设置,第二火盖220密封罩设于环形空腔310的上端,环形空腔310与外环出火口221连通。

优选地,分气座300具有固定连接的内环板340和外环板330,外环板330套设于内环板340的外侧,且内环板340的外壁、外环板330的内壁180以及底板350上壁之间夹设形成环形空腔310,内环板340套设于环形壳体组190外侧。

优选地,底板350的下壁开设有多组凹陷于下壁面的凹槽,且通气孔320开设有凹槽的槽底,单组通气孔320开设于单个凹槽。当分气座300安装于炉头100上方时,单个凹槽能够罩设住单个外环燃气出口124。

具体地,通过外环燃气出口124输出的燃气混合气通过通气孔320进入环形空腔310,并充满环形空腔310,从而使得由第二火盖220的外环出火口221输出的燃气混合气均匀输出,进而使得外环火焰燃烧均匀。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图3,灶体燃烧器还包括温度传感器400,温度传感器400设置于第一环形壳体191内侧,且温度传感器400的检测端朝上设置。

优选地,该温度传感器400与控制器电气连接,第一喷嘴150和第二喷嘴160均与电磁阀配合,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气连接。温度传感器400检测到烹饪锅具温度过高时,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接收到信号,控制电磁阀减小第一喷嘴150和第二喷嘴160的开度,以减小燃气供应从而使得火焰变小直至熄灭。避免烹饪锅具空烧,出现危险。

优选地,灶体燃烧器还包括热电偶和点火装置,热电偶和点火装置均设置于环形壳体组190外侧,点火装置用于点燃燃气混合气,热电偶与控制器电气连接,热电偶用于检测温度,当火焰熄灭,热电偶检测到温度降低,而第一喷嘴150和第二喷嘴160还在供气时,控制器接收到热电偶信号,并控制第一喷嘴150和第二喷嘴160停止供气。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图3,第一火盖210为环形结构,温度传感器400向上伸出第一火盖210的内环口,第一火盖210的内环端连接有向上延伸的防火隔热环213。

优选地,第一火盖210的第一环形板内环端连接有向上延伸的防火隔热环213,在工作过程中,该防火隔热环213能够阻隔内环火焰、中环火焰以及外环火焰的高温,避免火焰高温对温度传感器400产生影响,使得温度传感器400判断失准。

本实施例的可选技术方案中,主要参考图1-图3,防火隔热环213的环壁沿其周向间隔开设有二次空气供给孔214。

优选地,内环出火口211以及中环出火口212集成于第一火盖210上,在内环火焰和中环火焰燃烧时,在火焰附近气压较小,二次空气通过二次空气供给孔214由防火隔热环213的内侧吹向外侧的内环火焰和外环火焰。其一,二次空气辅助内环火焰和中环火焰燃烧充分,避免出现能源浪费。其二,二次空气由防火隔热环213的内侧向外侧流动,带动温度传感器400周围空气流动,使得温度传感器400周围温度降低,保证温度传感器400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工作,同时较低的温度能够避免温度传感器400在温度测量时出现误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