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排气装置及具有其的轮胎硫化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轮胎 硫化 排气 装置 模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其的轮胎硫化模具。


背景技术:

2.目前轮胎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在轮胎硫化时,活络模具合模过程中需要将轮胎模具的内腔中的空气排出,而常见的排气孔在排出气体的同时也会将胶料从气孔排出,在轮胎侧面形成很多胶毛,导致需要额外的工序来去除形成在轮胎上的胶毛。
3.为了避免轮胎产品上胶毛的产生,开发了名称为《通风孔塞、轮胎硫化模具以及轮胎的制造方法》,其专利公开号为cn111098536a,如图1和图2所示,说明书公开了轮胎硫化模具,其具备:与安置于模腔15的轮胎的外表面接触的成型面1。在成型面1设置有:使轮胎硫化模具的内部(模腔15)和外部连通的通风孔16。在硫化成型时,通过该通风孔16而将轮胎与成型面1之间的空气排出。该成型面1呈开口的通风孔16安装有通风孔塞2。
4.如图1所示,排气路21被开放,通风孔塞2处于打开状态。在打开状态下,被外侧弹簧 51推上去的外侧阀杆部件41的头部41h离开阀座31。另外,被内侧弹簧52推上去的内侧阀杆部件42的头部42h离开外侧阀杆部件41的头部41h的内侧面。在通风孔塞2处于打开状态期间,伴随轮胎的外表面接近于成型面1的动作,模腔15内的空气经由排气路21而被向轮胎硫化模具的外部排出。排气路21形成为:从外侧入口部es以及内侧入口部eu而通向主体部41b及主体部42b的周围、以及贯通孔32及贯通孔41k。
5.如图2所示,排气路21被封闭,通风孔塞2处于关闭状态。在关闭状态下,被轮胎的外表面ts推下去的头部41h落座于阀座31,同样地,头部42h接触(落座)于头部41h的内侧面。头部41h的外侧面被形成为:与阀座31相对应的锥形。另外,头部42h的侧面被形成为:与头部41h的内侧面相对应的锥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关闭状态下,配置成:面向模腔15 的外侧阀杆部件41的顶面41t是与内侧阀杆部件42的顶面42t平齐的,但不限于此。当轮胎的外表面ts离开成型面1时,阀杆4被弹簧5推上去,成为图1所示的打开状态。
6.由上述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知,当外侧阀杆部件41的头部41h离开阀座31时,打开外侧入口部es。此时,外侧阀杆部件41的顶面41t与成型面1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当内侧阀杆部件42的头部42h离开外侧阀杆部件41的头部41h的内侧面时,打开内侧入口部eu,此时,内侧阀杆部件42的顶面42t与外侧阀杆部件41的顶面41t之间具有第二距离。这样,内侧阀杆部件42的头部42h能够伸出成型面1并达到两个行程。
7.因此,上述专利申请文件中采用了两个弹簧加两个行程的设计方案虽然加大了通风孔塞的排气量,但内侧阀杆部件行程过大的问题,且存在内侧阀杆部件行程精度差叠加难以控制的问题,以及内侧阀杆部件、外侧阀杆部件、阀座同轴度较差的问题,导致通风孔塞容易进胶料。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装置及具有其的轮胎硫化模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内侧阀杆部件行程过大的问题,且存在内侧阀杆部件行程精度差叠加难以控制的问题,以及内侧阀杆部件、外侧阀杆部件、阀座同轴度较差的问题,导致通风孔塞容易进胶料的问题。
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气装置,包括:外套;内套,穿设在外套内,内套与外套限位配合,内套与外套之间形成第一排出通道;塞轴,穿设在内套内,塞轴与内套限位配合,塞轴与内套之间形成第二排出通道;其中,内套固定安装在外套内,第一排出通道处于常开状态;和/或,塞轴固定在内套内,第二排出通道处于常开状态。
10.进一步地,内套可移动地穿设在外套内,第一排出通道在常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塞轴固定安装在内套内,第二排出通道处于常开状态。
11.进一步地,排气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内套外,外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内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弹簧分别抵接在内套的第一端和外套的第二端之间,内套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克服第一弹簧弹力,以使内套相对于外套轴向移动进而关闭第一排出通道。
12.进一步地,外套包括第一套体,内套包括第二套体,第二套体包括第一套段以及外径尺寸小于第一套段的第二套段,第一弹簧套设在第二套段外,第一套段和第二套段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第一弹簧分别抵接在第一台阶面和外套的第二端之间。
13.进一步地,塞轴可移动地穿设在内套内,第二排出通道在常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内套固定安装在外套内,第一排出通道处于常开状态。
14.进一步地,排气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设在塞轴外,塞轴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内套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弹簧分别抵接在塞轴的第一端和内套的第二端之间,塞轴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克服第二弹簧弹力,以使塞轴相对于内套轴向移动进而关闭第二排出通道。
15.进一步地,塞轴包括轴体,轴体包括第一轴段以及直径尺寸小于第一轴段的第二轴段,第二弹簧套设在第二轴段外,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第二弹簧分别抵接在第二台阶面和内套的第二端之间。
16.进一步地,外套包括第一套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套体的内壁上的第一环台;内套包括第二套体以及间隔设置在第二套体的外壁上的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第一套环位于第二套体的第一端,内套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套体的第二端的内壁上的第二环台;塞轴包括轴体以及间隔设置在轴体上的第一轴环和第二轴环,第一轴环位于轴体的端部;第一套环与第一套体的端部的内壁限位配合,第二套环与第一环台限位配合;第一轴环与第二套体的第一端的内壁限位配合,第二轴环位于第二环台远离第二套体的第一端的一端,第二轴环与第二环台限位配合;其中,内套上设置有贯通其内外的第一通孔,部分第一通孔贯通第二套环;和/或,塞轴上设置有贯通其内外的第二通孔,部分第二通孔贯通第二轴环。
17.进一步地,外套包括第一套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套体的内壁上的第一环台;内套包括第二套体以及间隔设置在第二套体的外壁上的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塞轴包括轴体以及间隔设置在轴体上的第一轴环和第二轴环;其中,第一套环的外径在远离第二套环的方向
上逐渐增大,且第一套体对应于第一套环的端部的内径在靠近第一环台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和/或,第一轴环的外径在远离第二轴环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第一套环对应于第一轴环的内径在靠近第二套环方向上逐渐减小。
18.进一步地,第一套环的外壁与第一套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排气缝隙以及第一排气槽;和/或,第二轴环的外壁与第二套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二排气缝隙以及第二排气槽。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胎硫化模具,包括:成型面,具有开口的通风孔;排气装置,穿设于在通风孔内,排气装置为上述的排气装置。
20.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排气装置包括:外套、内套和塞轴。内套穿设在外套内,内套与外套之间形成第一排出通道。塞轴穿设在内套内,塞轴与内套之间形成第二排出通道。将排气装置安装至轮胎硫化模具上的通风孔内。在本技术中,内套固定安装在外套内,第一排出通道处于常开状态,和/或,塞轴固定在内套内,第二排出通道处于常开状态。这样,在排气装置被开放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排出通道和第二排出通道能够增大排气装置的排气面积,提升排气效率。同时由于内套固定安装在外套内,和/或,塞轴固定在内套内,使得外套和/或塞轴无需移动,避免通过第一排出通道和/或第二排出通道进胶料。进而使排气装置在硫化过程中不易进胶料。因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内侧阀杆部件行程过大,解决了内侧阀杆部件行程精度差难以控制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各部件定心精度,进而避免了排气装置容易进胶料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2.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排气装置安装在通风孔内并处于开放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23.图2示出了图1的排气装置安装在通风孔内并处于封闭状态下的剖视示意图;
24.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装置的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
25.图4示出了图3的外套的主视示意图;
26.图5示出了图3的内套的主视示意图;
27.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装置的实施例二的剖视示意图;
28.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排气装置的实施例三的剖视示意图;
29.图8示出了图7的排气装置的a处放大示意图;以及
30.图9示出了图7的塞轴的主视示意图。
3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2.11、第一排出通道;12、第二排出通道;13、第一排气缝隙;14、第二排气缝隙;60、外套;61、第一套体;611、第二锥面;62、第一环台;621、第四锥面;66、第一环形凹槽;67、第一直槽;68、第二环形凹槽;69、第二直槽;70、内套;71、第一通孔;72、第二套体; 721、第一套段;722、第二套段;723、第一台阶面;724、第六锥面;73、第一套环;731、第一锥面;74、第二套环;741、第三锥面;75、第二环台;751、第八锥面;80、塞轴;81、第二通孔;82、轴体;821、第
一轴段;822、第二轴段;823、第二台阶面;824、锥台;83、第一轴环;831、第五锥面;84、第二轴环;841、第七锥面;91、第一弹簧;92、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5.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6.如图3至图5所示,实施例一的排气装置包括:外套60、内套70和塞轴80。内套70穿设在外套60内,内套70与外套60限位配合,内套70与外套60之间形成第一排出通道11。塞轴80穿设在内套70内,塞轴80与内套70限位配合,塞轴80与内套70之间形成第二排出通道12。将排气装置安装至轮胎硫化模具上的通风孔内。在本技术中,内套70固定安装在外套60内,第一排出通道11处于常开状态。塞轴80固定在内套70内,第二排出通道12处于常开状态。
37.应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将排气装置安装至轮胎硫化模具上的通风孔内。在实施例一中,内套70固定安装在外套60内,第一排出通道11处于常开状态。塞轴80固定在内套70 内,第二排出通道12处于常开状态。这样,在排气装置被开放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排出通道 11和第二排出通道12能够增大排气装置的排气面积,提升排气效率。同时由于内套70固定安装在外套60内,塞轴80固定在内套70内,使得外套60和塞轴80无需移动,解决了行程精度难以控制的问题,保证了内套70定心精度,也能够保证外套60以及塞轴80的定心性,减小的定心误差,使排气装置定心性好,进而避免通过第一排出通道11和第二排出通道12 进胶料。进而使排气装置在硫化过程中不易进胶料。因此,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内侧阀杆部件行程过大,容易进胶料的问题。
38.如图3至图5所示,外套60包括第一套体61以及设置在第一套体61的内壁上的第一环台62。内套70包括第二套体72以及间隔设置在第二套体72的外壁上的第一套环73和第二套环74,第一套环73位于第二套体72的第一端,内套7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套体72的第二端的内壁上的第二环台75。塞轴80包括轴体82以及间隔设置在轴体82上的第一轴环83和第二
轴环84,第一轴环83位于轴体82的端部。第一套环73与第一套体61的端部的内壁限位配合,第二套环74与第一环台62限位配合。这样便于将内套70固定安装在外套60内。第一轴环83与第二套体72的第一端的内壁限位配合,第二轴环84位于第二环台75远离第二套体72的第一端的一端,第二轴环84与第二环台75限位配合。这样,便于将塞轴80固定在内套70内。在实施例一中,内套70上设置有贯通其内外的第一通孔71,部分第一通孔 71贯通第二套环74。塞轴80上设置有贯通其内外的第二通孔81,部分第二通孔81贯通第二轴环84。这样,第一通孔71的设置一方面能够连通第一排出通道11和第二排出通道12,同时也能够连通通风孔与第二排出通道12;另一方面使得第二套环74具有弹性。第二通孔81 的设置一方面能够连通通风孔与第二排出通道12;另一方面使得第二轴环84具有弹性。
39.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内套上可以设置有贯通其内外的第一通孔,部分第一通孔贯通第二套环。或者塞轴上可以设置有贯通其内外的第二通孔,部分第二通孔贯通第二轴环。
4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的第一套体61的端部是指第一套体61的第一端。轴体82的端部是指轴体82的第一端。
41.具体地,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套环73上设置有第一锥面731,第一套体61的第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锥面611,第一锥面731与第二锥面611配合并形成第一限位结构,第一环台62位于第一套体61的第二端。
42.如图3至图5所示,第二套环74上设置有第三锥面741,第一环台62上设置有第四锥面 621,第三锥面741和第四锥面621配合并形成第二限位结构。
43.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轴环83上设置有第五锥面831,第二套体72的第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第六锥面724,第五锥面831与第六锥面724配合并形成第三限位结构。
44.如图3至图5所示,第二轴环84上设置有第七锥面841,第二环台75上设置有第八锥面 751,第七锥面841与第八锥面751配合并形成第四限位结构。
45.如图3至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套环73的外径在远离第二套环74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以形成第一锥面731,且第一套体61对应于第一套环73的端部的内径在靠近第一环台 62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以形成第二锥面611。第一轴环83的外径在远离第二轴环84的方向上逐渐增大以形成第五锥面831,第一套环73对应于第一轴环83的内径在靠近第二套环74方向上逐渐减小以形成第六锥面724。
46.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套环的外径在远离第二套环的方向上可以逐渐增大,且第一套体对应于第一套环的端部的内径在靠近第一环台的方向上可以逐渐减小。或者第一轴环的外径在远离第二轴环的方向上可以逐渐增大,第一套环对应于第一轴环的内径在靠近第二套环方向上可以逐渐减小。
47.如图3所示,第一套环73的外壁与第一套体6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排气缝隙13以及第一排气槽。这样,能够增大第一排出通道11的排气面积。第二轴环84的外壁与第二套体7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二排气缝隙14以及第二排气槽。这样,能够增大第二排出通道12的排气面积。
48.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排气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一环形凹槽66及多个第一直槽67。第二排气槽包括相连通的第二环形凹槽68及多个第二直槽69。第一环形凹槽66及多个第一直槽 67开设在第一套体61的端部的内壁上,第二环形凹槽68及多个第二直槽69开设在第
一套环 73的内壁上。
49.另外,在本技术中,外套60、内套70和塞轴80安装镶嵌,便于安装,外套60、内套70 和塞轴80各个结构单独加工,便于加工制造。
50.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增大第一排出通道11的排气效率第一环形凹槽66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具体地,第一环形凹槽66和第一直槽67均设置在第二锥面611上,第一环形凹槽 66沿周向延伸,第一直槽67一端连通第一环形凹槽66,第一直槽67另一端沿直线延伸至第二锥面611的端部。为了增大第二排出通道12的排气效率,第二环形凹槽68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第二环形凹槽68和第二直槽69均设置在第六锥面724上,第二环形凹槽68沿周向延伸,第二直槽69一端连通第二环形凹槽68,第二直槽69另一端沿直线延伸至第六锥面724 的端部。
51.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凹槽及多个第一直槽可以开设在第一锥面上,第二环形凹槽及多个第二直槽可以开设在第五锥面上。
52.在本技术的排气装置的实施例二中,如图6所示,与排气装置的实施例一区别在于排气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91以及内套70的安装方式。在实施例二中,内套70可移动地穿设在外套60内。第一排出通道11在常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塞轴80固定安装在内套70 内,第二排出通道12处于常开状态。这样,在排气装置被开放的情况下,通过第一排出通道 11和第二排出通道12能够增大排气装置的排气面积,提升排气效率。同时相对于实施例一中的提升排气效率而言,由于内套70可移动地穿设在外套60内,内套70形成一个行程,这样,进一步增大排气装置的排气面积,有利于提升排气效率。塞轴80相对外套60仅有一个行程,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内侧阀杆部件的头部能够伸出成型面并达到两个行程而言,减少内套70 的行程,解决了行程精度差难以控制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内套70定心精度,也能够保证外套 60以及塞轴80的定心性,减小的定心误差,使排气装置定心性好也,进而避免通过第一排出通道11和第二排出通道12进胶料。进而使排气装置在硫化过程中不易进胶料。如图6所示,排气装置还包括第一弹簧91,第一弹簧91套设在内套70外。外套6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内套7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弹簧91分别抵接在内套70的第一端和外套60的第二端之间,内套70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克服第一弹簧91弹力,以使内套70相对于外套60轴向移动进而关闭第一排出通道11。在排气装置被开放的情况下,第一弹簧91向内套70施加弹力,以使内套70伸出成型面。由于塞轴80固定安装在内套70内,内套70伸出外套60第一端的端面时,使内套70随塞轴80一起伸出外套60第一端的端面。此时,塞轴80的端面始终平齐于内套70的端面。内套70在外力作用下是指,在轮胎硫化模具的内部的轮胎向排气装置施加的外力而使排气装置处于关闭的情况下。
53.如图6所示,内套70包括第二套体72,第二套体72包括第一套段721以及外径尺寸小于第一套段721的第二套段722。第一弹簧91套设在第二套段722外,第一套段721和第二套段722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723。第一弹簧91分别抵接在第一台阶面723和外套60的第二端之间。这样,第一台阶面723的设置便于与外套60的第二端配合以限制第一弹簧91的两端。
54.如图6所示,具体地,第一弹簧91套设在第二套体72外,第一弹簧91分别抵接在第一套环73和第一环台62之间。这样,第一弹簧91能够提供弹力,便于增大第一排出通道11。同时,第一套环73伸出第一套体61的第一端,第一套环73的端面与第一套体61的第一端的
端面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在第一套环73伸出第一套体61的第一端时,第一轴环83的第一端的端面与第一套环73的端面平齐,使得内套70仅有一个行程,避免内套70的行程过大。
55.如图6所示,具体地,第二套体72包括第一套段721以及外径尺寸小于第一套段721的第二套段722。第一弹簧91套设在第二套段722外,第一套段721和第二套段722之间形成第一台阶面723,第一弹簧91分别抵接在第一台阶面723和第一环台62之间。这样,第一台阶面723的设置便于与第一环台62配合以限制第一弹簧91的两端。
56.如图6所示,第二轴环84的外壁与第二套体7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二排气缝隙14以及第二排气槽。具体地,第二环形凹槽68与第二直槽69均设置在第一套环73的第六锥面724上,其中,第二环形凹槽68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第二环形凹槽68沿周向延伸,第二直槽69一端连通第二环形凹槽68,第二直槽69另一端沿直线延伸至第六锥面724的端部。这样,能够增大第二排出通道12的排气面积。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环形凹槽与第二直槽可以开设在第五锥面上。
57.在本技术的排气装置的实施例三中,如图7至图9所示,与排气装置的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排气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92以及塞轴80的安装方式。在实施例三中,塞轴80可移动地穿设在内套70内。第二排出通道12在常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内套70固定安装在外套60内,第一排出通道11处于常开状态。同时相对于实施例一中的提升排气效率而言,由于塞轴80可移动地穿设在内套70内,塞轴80形成一个行程,这样,进一步增大排气装置的排气面积,有利于提升排气效率。塞轴80相对外套60仅形成一个行程,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内侧阀杆部件的头部能够伸出成型面并达到两个行程而言,减少塞轴80的行程,解决了行程精度差难以控制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塞轴80定心精度,也能够保证外套60以及内套70 的定心性,减小的定心误差,使排气装置定心性好,进而避免通过第一排出通道11和第二排出通道12进胶料。进而使排气装置在硫化过程中不易进胶料。如图7至图9所示,排气装置还包括第二弹簧92,第二弹簧92套设在塞轴80外。塞轴80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内套70 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弹簧92分别抵接在塞轴80的第一端和内套70的第二端之间,塞轴80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克服第二弹簧92弹力,以使塞轴80相对于内套70轴向移动进而关闭第二排出通道12。在排气装置被开放的情况下,第二弹簧92向塞轴80施加弹力,以使塞轴80伸出第一套环73端面。塞轴80在外力作用下是指,在轮胎硫化模具的内部的轮胎向排气装置施加的外力而使排气装置处于关闭的情况下。
58.如图7至图9所示,塞轴80包括轴体82,轴体82包括第一轴段821以及直径尺寸小于第一轴段821的第二轴段822,第二弹簧92套设在第二轴段822外,第一轴段821和第二轴段822之间形成第二台阶面823,第二弹簧92分别抵接在第二台阶面823和内套70的第二端之间。这样,第二台阶面823的设置便于与内套70的第二端配合以限制第二弹簧92的两端。
59.如图7至图9所示,具体地,第二弹簧92套设在轴体82外,第二弹簧92分别抵接在第一轴环83和第二环台75之间。这样,第二弹簧92能够提供弹力,便于增大第二排出通道12 排气面积。同时,第一轴环83伸出第一套环73,第一轴环83的端面与第一套环73的端面之间具有第一距离,在第一轴环83伸出第一套环73时,第一套环73的端面与第一套体61的第一端的端面平齐,使得塞轴80仅有一个行程,避免塞轴80的行程过大。
60.如图7至图9所示,具体地,轴体82包括第一轴段821以及直径尺寸小于第一轴段821 的第二轴段822。第二弹簧92套设在第二轴段822外,第一轴段821和第二轴段822之间
形成第二台阶面823。第二弹簧92分别抵接在第二台阶面823和第二环台75之间。这样,第二台阶面823的设置便于与第二环台75配合以限制第二弹簧92的两端。
61.如图7和图9所示,具体地,轴体82的第二端为锥台824。这样,锥台824能够减少风阻,便于流通气体。
62.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套环73的外壁与第一套体61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相连通的第一排气缝隙13以及第一排气槽。具体地,第一环形凹槽66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第一环形凹槽66和第一直槽67均设置在第二锥面611上,第一环形凹槽66沿周向延伸,第一直槽67 一端连通第一环形凹槽66,第一直槽67另一端沿直线延伸至第二锥面611的端部。这样,能够增大第一排出通道11的排气面积。当然,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一直槽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锥面上。
63.需要说明的,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外套与内套限位方式、内套与塞轴的限位方式可以选择其他结构,比如内套的第二端、塞轴的第二端开设一段开口的狭槽,或者通过螺钉连接等,而不必局限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的结构。
6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轮胎硫化模具,在本实施例中,轮胎硫化模具包括:成型面和排气装置,成型面具有开口的通风孔。排气装置穿设于在通风孔内,排气装置为上述的排气装置。由于上述的排气装置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内侧阀杆部件行程过大,内侧阀杆部件行程精度差叠加难以控制的问题,以及内侧阀杆部件、外侧阀杆部件、阀座同轴度较差的问题,解决了排气装置容易进胶料的问题,使得具有该排气装置的轮胎硫化模具能够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
6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66.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
……
之上”、“在
……
上方”、“在
……
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
……
上方”可以包括“在
……
上方”和“在
……
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67.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6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