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贴合治具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贴合 泡棉 用于 治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棉贴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贴合泡棉的贴合治具。


背景技术:

2.泡棉常见于电子产品的组装,是带有许多小泡孔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在电子产品中贴合的作用在于保护电子产品内部元器件。而在现有的泡棉贴合技术中,一部分仍采取人工贴的方式,然而电子产品内部大小有限,人工贴不易达到精确定位的效果且费时费力;另一部分则选用市面上的泡棉贴合治具,通过翻转贴合后进行手动压合,不能有效改善人工贴合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合治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品贴合泡棉的过程中治具定位精度差、操作员动作繁多、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5.一种贴合治具,包括定位贴合机构,所述定位贴合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所述定位贴合机构包括底板、产品定位台以及贴合模组,所述产品定位台以及所述贴合模组设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贴合模组临近所述产品定位台设置;所述贴合模组包括贴合载板以及升降机构,所述贴合载板通过连接模组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贴合载板翻转设置于所述连接模组上,所述贴合载板位于所述产品定位台上方;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板、滑块以及弹性件,所述固定板竖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滑块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块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模组包括连接座、固定块;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贴合载板翻转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安装于所述滑块上;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对所述贴合载板下压的高度进行限制。
7.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布有导向销,所述贴合载板上布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导向销配合对所述贴合载板翻转贴合时的位置进行导向。
8.进一步的,所述产品定位台包括器件载板以及用于调节所述产品定位台和所述贴合模组之间相对位置的微调滑台,所述微调滑台安装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器件载板安装于所述微调滑台上。
9.更进一步的,所述产品定位台还包括第一负压吸附组件,所述第一负压吸附组件包括第一气管接头,所述第一气管接头设于所述器件载板的一侧,所述器件载板的上表面设有吸附孔。
10.进一步的,所述贴合模组还包括第二负压吸附组件,所述第二负压吸附组件包括第二气管接头,所述第二气管接头设于所述贴合载板的一侧,所述贴合载板的贴合面上设有贴合吸附孔。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之上设有光电感应器,所述连接模组的同一侧之
上设有遮挡臂,所述光电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遮挡臂的位置,当所述光电感应器感应到所述遮挡臂时,所述光电感应器发送关闭所述第二负压吸附组件的信号。
12.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贴合机构位于一工作平台上,所述工作平台上安有一机罩,所述机罩上方安有ccd相机组件,且所述定位贴合机构位于所述ccd相机组件视野范围内。
1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贴合机构位于一工作平台上,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有保压机构,所述保压机构用于对所述定位贴合机构上贴合后的产品进行自动保压。
14.更进一步的,所述保压机构包括支架以及压头模组,所述支架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压头模组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定位贴合机构滑动设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压头模组位于所述定位贴合机构上方。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采用垂直升降贴合的方式,提高了泡棉贴合的精度;
17.(2)本实用新型设有ccd相机组件检测贴合效果,提高了泡棉贴合效果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18.(3)本实用新型中泡棉贴合完成后,保压机构可进行自动保压,相比传统贴合治具省时省力,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19.(4)本实用新型中,定位贴合机构可设置多个,当一个定位贴合机构进行保压时,另一个定位贴合机构可进行泡棉贴合,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贴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贴合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贴合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器件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保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微动开关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启动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29.其中附图标号具体如下:
[0030]1‑
工作平台,2

机罩,3

启动按钮,4

微动开关组,5

安装板,6

油压缓冲器,7

微动开关,8

拨片,100

定位贴合机构,101

底板,110

产品定位台,111

微调滑台,112

器件载板,113

产品放置结构,120

贴合模组,121

贴合载板,122

升降机构,123

固定板,124

滑块,125

弹性件,126

连接模组,127

连接座,128

固定块,129

限位板,130

握把,131

导向销,132

导向孔,133

限位柱,134

限位槽,135

磁铁,136

定位销,137

第二气管接头,138

贴合吸附孔,139

光电感应器,140

遮挡臂,141

第一限位臂,142

第二限位臂,143

第一气管接头,144

吸附孔,200

保压机构,201

支架,202

压头模组,203

压头,204

砝码组,205

驱动源,300

ccd相机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32]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定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定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3]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技术书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于限制本技术。
[0034]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主要为一种贴合治具,包括定位贴合机构100,定位贴合机构100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定位贴合机构100包括底板101、产品定位台110以及贴合模组120,产品定位台110以及贴合模组120设于底板上,且贴合模组120临近产品定位台110设置;贴合模组120包括贴合载板121以及升降机构122,贴合载板121通过连接模组126设于升降机构122上;且贴合载板121翻转设置于连接模组126上,贴合载板121位于产品定位110台上方,升降机构122包括固定板123、滑块124以及弹性件125,固定板123竖直固定于底板101上,滑块124与固定板123滑动连接,弹性件125的一端与底板101连接,弹性件101的另一端与滑块124连接。
[0035]
定位贴合机构中,底板101用于固定产品定位台以及贴合模组的位置。贴合载板121用于放置泡棉,产品定位台110用于放置产品。贴合载板121可实现180
°
翻转,翻转后皆为水平状态,翻转至外侧时便于操作人员放置泡棉,翻转至产品定位台110上方时,便于实现泡棉与产品保持平行。升降机构122中滑块124垂直滑动带动贴合载板121实现垂直贴合,避免了贴合载板121翻转对泡棉的贴合造成偏差,有效提高泡棉贴合的精度。进一步的,当贴合完成后,弹性件125给滑块124向上的弹力,从而带动贴合载板垂直升起;使得贴合载板121与所贴泡棉分离时不会因为翻转带来水平位置上的位移偏差,进一步提高贴合的精度。
[0036]
进一步的,连接模组126包括连接座127、固定块128;连接座127与贴合载板121翻转连接,连接座127的底部连接于固定块128;固定块128安装于滑块124上;固定板123的顶部安装有限位板129。限位板129限制贴合载板121下压的最小高度,避免贴合载板121下压距离过短导致贴合松动,同时避免因下压距离过长对产品和泡棉造成损坏,有效改善了泡棉与产品间的贴合效果。
[0037]
请参见图2,贴合载板121的一侧设有握把130,以用于带动贴合载板121的翻转以及翻转后升降机构122的垂直下压进行贴合,方便操作人员操作。请参见图3及图4,贴合载板121的贴合面一侧上安有对覆有泡棉的泡棉离型纸进行定位的定位销136;定位销136用于固定泡棉在贴合载板121上的位置,确保泡棉与产品的精准贴合。定位销136的个数至少设为两个,在限制泡棉位置的基础上限制其旋转,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定位销。
[0038]
进一步的,贴合载板121上嵌有磁铁135,连接座127上表面嵌有与之对应吸合的磁铁135;磁铁135对连接座127和贴合载板121起到吸附固定的作用。
[0039]
进一步的,连接座127的上表面布有导向销131,贴合载板121上布有导向孔132,导向孔132与导向销121配合对贴合载板121翻转贴合时的位置进行导向,有效限制了贴合载板121贴合时水平方向上的偏移。导向销131可设置为单个或者多个,导向孔132的数量与导
向销131的数量保持一致;在本实施例中设有两个导向销121,进一步加强限制能力。
[0040]
更进一步的,限位板129上设有限位槽134,连接座127上设有限位柱133,限位槽134和限位柱133相互配合限位,限制贴合载板121下压的最小高度。
[0041]
更进一步的,固定板123上设有第一限位臂141,固定块128上设有第二限位臂142,第一限位臂141和第二限位臂142相互配合限位,限制贴合载板121上升的最大高度,减少贴合载板121下压贴合的高度,提高贴合精度。
[0042]
请参见图2,产品定位台110包括器件载板112以及用于调节产品定位台110和贴合模组120之间相对位置的微调滑台111,微调滑台111安装于底板101上,器件载板112安装于微调滑台111上,微调滑台111可分别精调器件载板112前后左右的位置,有效实现了泡棉与产品间的精调对位,提高了贴合的精准度。
[0043]
进一步的,器件载板112的上表面设有产品放置结构113,有效限定了产品的位置,并将产品上所需贴泡棉处水平设置,便于贴合。
[0044]
请参见图5,产品定位台110还包括第一负压吸附组件,第一负压吸附组件包括第一气管接头143,第一气管接头143设于器件载板112的一侧,器件载板112的上表面设有吸附孔144,第一气管接头143与吸附孔144相通,第一气管接头143外接真空吸,使得吸附孔144对产品产生吸合力,第一负压吸附组件进一步加强了产品与器件载板112间的固定。
[0045]
请参见图3,贴合模组120还包括第二负压吸附组件,第二负压吸附组件包括第二气管接头137,第二气管接头137设于贴合载板121的一侧,贴合载板121的贴合面上设有贴合吸附孔138,第二气管接头137与贴合吸附孔138相通,第二气管接头137外接真空吸,使得贴合吸附孔138对产品泡棉离型纸产生吸合力,第二负压吸附组件进一步加强了泡棉与贴合载板121间的固定。
[0046]
进一步的,固定板123的一侧之上设有光电感应器139,连接模组126的同一侧之上设有遮挡臂140,光电感应器139用于感应遮挡臂140的位置,当光电感应器139感应到遮挡臂140时,光电感应器139发送关闭第二负压吸附组件的信号,以实现贴合完成后关闭贴合载板121上的负压真空吸附,避免贴合完成后贴合载板抬起时带动泡棉,确保了贴合效果的稳定性。
[0047]
请参见图1,定位贴合机构100位于一工作平台1上,工作平台1上安有一机罩2,机罩上方安有ccd相机组件300,且定位贴合机构100位于ccd相机组件300视野范围内;ccd相机组件300用于检测贴合位置是否准确,提高判断贴合效果的效率。
[0048]
请参见图1及图6,定位贴合机构100位于一工作平台1上,工作平台1上还设有保压机构200,保压机构200用于对定位贴合机构100上贴合后的产品进行保压。保压机构200包括支架201以及压头模组202,支架201设于工作平台1上,压头模组202上下滑动设置于支架201上,压头模组202包括压头203和砝码组204;压头203安装于砝码组204下方;砝码组204的重力带动压头模组202下压,设有一驱动源205驱动压头模组202上升复位,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源是滑台气缸。定位贴合机构100滑动设于工作平台1上,压头模组202位于定位贴合机构100上方。
[0049]
当设置两个或多个定位贴合机构100时,作为一种技术方案可相对应的设置相同数量的保压机构200;另一种技术方案仅设置一个保压机构200,控制多个定位贴合机构100依次滑动至保压位进行保压。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保压机构200
的数量与定位贴合机构100的数量保持一致,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0050]
请参见图1及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位贴合机构100滑动设置于工作平台1上,工作平台1的一侧设有用于控制定位贴合机构100滑动的启动按钮3。
[0051]
请参见图7,保压机构200包括微动开关组4,微动开关组4包括安装板5、油压缓冲器6以及微动开关7,安装板5设于工作平台1上,油压缓冲器6设于安装板5一侧,且油压缓冲器6正对底板101,以减少定位贴合机构100滑动停止时的抖动,避免贴合后的泡棉与产品间因大幅抖动产生位移;微动开关7设于所述安装板5上,微动开关7包括拨片8,拨片8位于所述定位贴合机构100一侧,当底板101将拨片8推至闭合位时,微动开关组4向保压机构200发送保压信号,以实现自动保压。
[0052]
为了方便对上述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理解,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
[0053]
本贴合治具实际工作时,定位贴合机构100位于最前侧,操作员将产品放置在产品放置结构113中并开启第一负压吸附组件的真空吸,将带有泡棉的离型纸放置在贴合载板121的贴合面上并开启第二负压吸附组件的真空吸。接着,操作人员通过握把130带动贴合载板121的翻转及下压贴合,此时光电感应器感应到遮挡臂,发送关闭第二负压吸附组件真空吸的信号,待第二负压吸附组件真空吸关闭后,操作人员将贴合载板121翻转至另一侧并松开握把130,此时升降机构122中弹性件125给到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完成贴合模组的复位。
[0054]
贴合完成后操作人员撕下离型纸,接着按下启动按钮3,定位贴合机构100滑动至保压机构200下方的保压位,当底板101将拨片8推至闭合位时,微动开关组4向保压机构200发送保压信号。保压机构200通过砝码组204的重力进行保压,保压完成后驱动源205带动压头模组202上升复位。最后,定位贴合机构100复位至最前侧,关闭第一负压吸附组件的真空吸,操作人员取走贴好泡棉的产品,进行下一循环。
[0055]
本贴合治具实现上述功能还需电气控制系统,如单片机、电路、气路布置等,此等皆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电气控制实现,此处不作详述。
[0056]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是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