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舵面舵角结构和固定翼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6: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固定 飞机 专利 结构 舵面舵角


1.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固定翼飞机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舵面舵角结构和固定翼。


背景技术:

2.固定翼飞机是由动力装置产生前进的推力或拉力,通过改变固定翼的舵面角度进而改变其空气动力特性。一般固定翼飞机的操纵面包括襟翼、副舷翼、升降舵、方向舵等,通过操纵面控制舵面,进而可调整飞行时的各种姿态。
3.在固定翼飞机中,固定翼的可活动舵面和拉杆之间是设有连接件的,该连接件即为舵角,通过拉杆驱动舵角,进而带动舵面转动。
4.目前,市场上所出现的固定翼飞机的舵角结构中,多为注塑件,且为单面结构,比较薄,并且,舵角是通过螺丝或者胶水直接粘接固定在舵面上的,其组装工序复杂,且强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舵面舵角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翼飞机的舵面舵角强度较低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舵面舵角结构,包括:
7.舵面,所述舵面具有两个插槽和一个长条槽,两所述插槽并行间隔布置,所述长条槽贯穿于两所述插槽;
8.舵角组件,所述舵角组件包括两个舵角和一个长条杆,所述舵角具有穿孔,所述长条杆穿设于两所述舵角的穿孔,每一所述舵角插接于一所述插槽内,所述长条杆嵌设于所述长条槽内,且所述长条杆与所述长条槽粘合固定。
9.可选的,所述舵面具有弧状凸面,两所述插槽位于所述凸面上。
10.可选的,所述舵角包括插接部和连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所述连接部伸出于所述插槽,且背离所述舵面倾斜布置。
11.可选的,所述插槽的槽底具有梯形槽,所述长条槽贯穿于所述梯形槽的上方,所述插接部的底部突出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插接于所述梯形槽内。
12.可选的,所述插接部的两端相背离延伸形成插接段,所述梯形块位于两所述插接段之间,且所述插接部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插槽的两端侧壁。
13.可选的,所述穿孔为方形孔,所述长条杆的截面为方形截面。
14.可选的,所述长条槽的槽型与所述长条杆的形状相配合。
15.可选的,所述长条槽和所述长条杆均沿所述舵面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布置。
16.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了一种固定翼,包括操纵面和所述舵面舵角结构,其中,所述舵面舵角结构,包括:
17.舵面,所述舵面具有两个插槽和一个长条槽,两所述插槽并行间隔布置,所述长条
槽贯穿于两所述插槽;
18.舵角组件,所述舵角组件包括两个舵角和一个长条杆,所述舵角具有穿孔,所述长条杆穿设于两所述舵角的穿孔,每一所述舵角插接于一所述插槽内,所述长条杆嵌设于所述长条槽内,且所述长条杆与所述长条槽粘合固定;
19.所述舵面可转动的设于所述操纵面的边缘,所述操纵面上固定设有舵机,所述舵机的转轴连接有舵盘,所述舵盘的端部可转动的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所述舵盘的端部具有舵角连接件;所述舵角连接件具有转动孔,所述舵角具有固定孔,两所述舵角的固定孔相对布置,所述舵角连接件置于两所述舵角之间,两所述固定孔以及所述转动孔之间穿设有固定螺钉。
20.可选的,所述操纵面具有舵机固定槽和舵盘摆动槽,所述舵机固定设于所述舵机固定槽内,所述舵盘置于所述舵盘摆动槽内。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舵面舵角结构,将两个舵角通过一长条杆穿设,两舵角插接在两插槽内,并使长条杆嵌设于长条槽内固定,从而实现两个舵角的固定,相较于现有的固定方式和结构而言,组装方便快速,解决工序复杂的问题,并且,该舵角的整体强度也提高了,通过舵角带动舵面摆动时,舵面整体摆动,结构稳定,此外,该长条杆也可作为一加强筋提高舵面的结构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翼飞机的舵面舵角强度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翼的立体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翼的分解示意图;
24.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翼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28.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9.参照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舵面舵角结构,包括:
31.舵面10,舵面10具有两个插槽10a和一个长条槽10b,两插槽10a并行间隔布置,长条槽10b贯穿于两插槽10a;
32.舵角组件,舵角组件包括两个舵角20和一个长条杆30,舵角20具有穿孔20a,长条杆30穿设于两舵角20的穿孔20a,每一舵角20插接于一插槽10a内,长条杆30嵌设于长条槽10b内,且长条杆30与长条槽10b粘合固定。
33.舵面10一般设于操纵面40的边缘,呈长片状,舵角20则是用来连接拉杆的。
34.另外,需知的是,插槽10a的深度是较长条槽10b的深度更深的,这样,以便稳定安装舵角20和长条杆30。
35.上述长条杆30与长条槽10b的粘合固定指的为将长条杆30通过胶水粘粘在长条槽10b内固定,当然本实用新型也不限于胶水,相较于用舵角20粘合固定,长条杆30的粘粘面广,更为稳定。
36.本实施例中,将两个舵角20通过一长条杆30穿设,两舵角20插接在两插槽10a内,并使长条杆30嵌设于长条槽10b内固定,从而实现两个舵角20的固定,相较于现有的固定方式和结构而言,组装方便快速,解决了工序复杂的问题,并且,该舵角20的整体强度也提高了,通过舵角20带动舵面10摆动时,舵面10整体摆动,结构稳定,此外,该长条杆30也可作为一加强筋提高舵面10的结构强度。
37.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舵面10具有弧状凸面11,两插槽10a位于凸面11上。
38.由于在该弧状凸面11处,舵面10的厚度相较于其他位置较厚,因而对应的所形成的插槽10a深度较深,因此在插接舵角20后,可使舵角20更为稳定。
39.另外,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舵角20包括插接部22和连接部21,插接部22插接于插槽10a内,连接部21伸出于插槽10a,且背离舵面10倾斜布置。
40.连接部21背离舵面10的端部是用作连接拉杆的,插接部22则用作插接在插槽10a内固定,本实施例中,连接部21倾斜布置的方向是朝向舵机和舵盘的,这样,以便于后续通过舵机驱动舵角20,带动舵面10摆动。
41.并且,插槽10a的槽底具有梯形槽,长条槽10b贯穿于梯形槽的上方,插接部22的底部突出有梯形块221,梯形块221插接于梯形槽内。
42.这样,通过该梯形块221增加了舵角20穿孔20a下方的厚度,使得舵角20强度更高,避免断裂,同时,通过该梯形块221与梯形槽的对接,可以更加稳定的实现舵角20插接于插槽10a内。此处给的梯形块221为方便舵角20插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不限于为梯形块221,且根据需要,可设更多的凸出结构以及对应的槽型结构,不作赘述。
43.承接上述,插接部22的两端相背离延伸形成插接段,梯形块221位于两插接段之间,且插接部2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插槽10a的两端侧壁。
44.这样,插接部22两端延伸的插接段使得舵角20插接的更为稳定,且将前述的长条杆30和舵角20结合后,所形成的是一十字状的结构,保证该舵角组件嵌合支撑稳定。
45.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穿孔20a为方形孔,长条杆30的截面为方形截面。
46.这样,穿孔20a和长条杆30相配合,避免长条杆30和舵角20之间的转动,使二者结构连接稳定,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穿孔20a和长条杆30的形状,凡是非回转型截面均可。
47.同样的,长条槽10b的槽型与长条杆30的形状相配合。
48.这样,可以保证长条杆30与长条槽10b之间更好的粘合固定,本实施例中,该长条杆30的截面为方形截面,对应长条槽10b的槽型为一矩形槽型,以便长条杆30嵌入固定。
49.此外,长条槽10b和长条杆30均沿舵面1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布置。
50.这样,一方面,通过该长条杆30可作为加强筋加强舵面10的强度,另一方面,在舵角20带动舵面10摆动时,会首先作用于长条杆30,由于长条杆30沿舵面10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这样,舵角20可以更好的带动舵面10整体摆动,且在摆动过程中结构稳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长条杆30和长条槽10b也可以是倾斜布置的,只要实现长条杆30穿过两舵角20的穿孔20a固定即可。
51.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上述舵角20的插接部22是没入到插槽10a内的,长条杆30也是没入到长条槽10b内的,以实现稳定固定。而在另一实施例中,插接部22的上表面和/或长条杆30的上表面与舵面10的表面平齐,这样,使得该舵面10一体化,更为美观。
52.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还给出了一种固定翼,包括操纵面40和舵面舵角结构,其中,舵面舵角结构可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53.另外,舵面10可转动的设于操纵面40的边缘,操纵面40上固定设有舵机,舵机的转轴连接有舵盘,舵盘的端部可转动的连接有拉杆,拉杆远离舵盘的端部具有舵角连接件;舵角连接件具有转动孔,舵角20具有固定孔20b,两舵角20的固定孔20b相对布置,舵角连接件置于两舵角20之间,两固定孔20b以及转动孔之间穿设有固定螺钉。
54.该螺钉的螺帽和连接的螺母分别位于两舵角20的两侧,从而使得舵角连接件仅会在两舵角20之间转动,避免移动,通过该并行布置的两个舵角20使得舵面舵角结构强度更高,不易断裂。这样,通过该舵机的转动轴带动舵盘摆动,然后带动拉杆移动,通过拉杆进而带动舵角20移动,从而驱动舵面10的摆动。
55.另外,上述操纵面包括但不限于襟翼、副舷翼、升降舵以及方向舵。
56.本实施例中,操纵面40具有舵机固定槽40a和舵盘摆动槽40b,舵机固定设于舵机固定槽40a内,舵盘置于舵盘摆动槽40b内。
57.通过舵机固定槽40a固定舵机,舵盘摆动槽40b容纳舵盘,缩小舵机、舵盘所占空间,减小空气阻力。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