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带有包覆套的无塌陷褶皱汽车座椅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6: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塌陷 适用于 褶皱 座椅 包覆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专门适用于车辆的座椅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包覆套的无塌陷褶皱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的通常结构由靠背架和支撑架构成支撑框架,靠背架和支撑架内分别灌注发泡材料构成支撑体,最后在外套上包覆套。发泡材料承受驾乘人员的重力及靠力,通常需要硬度较低,在人体坐上后能及时适当地变形,增加和人体的接触面积,提高驾乘时的舒适感。
3.目前,当发泡材料制作时,模具上无法进行软硬分开的隔料,无法实现局部硬度的发泡,使得整个靠背的支撑体形成低硬度发泡,当靠背在套上包覆套后座椅会出现局部褶皱塌陷现象,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容易导致破裂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外形保持性好的汽车座椅,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包覆套的无塌陷褶皱汽车座椅。
5.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6.一种带有包覆套的无塌陷褶皱汽车座椅,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包括左靠背架、右靠背架和支撑架,左靠背架和右靠背架分别固定在支撑架上部的两侧,左靠背架和右靠背架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扶手框区,其特征是:还包括中支撑块和角支撑块,
7.中支撑块嵌在左靠背架和右靠背架之间,中支撑块的一侧的形状和尺寸分别匹配左靠背架内侧面的形状和尺寸,中支撑块的另一侧的形状和尺寸分别匹配右靠背架内侧面的形状和尺寸,中支撑块的两侧分别贴合左靠背架和右靠背架这两者的内侧面,角支撑块分别嵌于左靠背架两侧的顶部和右靠背架两侧的顶部,左靠背架内角支撑块的顶部及两侧分别贴合左靠背架的顶部及前后两侧,右靠背架内角支撑块的顶部及两侧分别贴合右靠背架的顶部及前后两侧;
8.左靠背架、右靠背架和支撑架这三者内都灌注发泡材料,待所述的发泡材料定型后在左靠背架、右靠背架和支撑架这三者外分别套上包覆套,使所述的包覆套分别贴合左靠背架内的发泡材料、右靠背架内的发泡材料和支撑架内的发泡材料;
9.中支撑块和角支撑块这两者的硬度都大于定型后的发泡材料的硬度。
10.所述的带有包覆套的无塌陷褶皱汽车座椅,其特征是:中支撑块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各个顶点处均为圆弧光滑过渡;
11.中支撑块和左靠背架贴合的侧面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且各个顶点处均为圆弧光滑过渡;
12.中支撑块和右靠背架贴合的侧面的形状按如下确定:取一去除了长底边的等腰梯形,将等腰梯形一条腰连接原长底边的端点连接一段半圆弧的一个端点,将半圆弧的另一
个端点用线段连接等腰梯形另一条腰连接原长底边的端点;等腰梯形的各个顶点处均为圆弧光滑过渡;
13.角支撑块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各个定点处均为圆弧光滑过渡。
14.本实用新型在靠背架的边角位置和扶手框位置装放硬质的支撑块,支撑块一般选用pe或pu,随后进行发泡,使发泡材料的局部位置起到支撑包覆套的作用,在保证座椅靠背接触面的软舒适性,保证座椅外观和产品质量。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外形保持性好。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中支撑块横截面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中支撑块和左靠背架贴合的侧面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中支撑块和右靠背架贴合的侧面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角支撑块纵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23.实施例1
24.一种带有包覆套的无塌陷褶皱汽车座椅,包括支撑框架1、中支撑块21和角支撑块22,如图1~图6所示,具体结构是:
25.支撑框架1包括左靠背架11、右靠背架12和支撑架13,左靠背架11和右靠背架12分别固定在支撑架13上部的两侧,左靠背架11和右靠背架12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扶手框区14;
26.中支撑块21嵌在左靠背架11和右靠背架12之间,中支撑块21的一侧的形状和尺寸分别匹配左靠背架11内侧面的形状和尺寸,中支撑块21的另一侧的形状和尺寸分别匹配右靠背架12内侧面的形状和尺寸,中支撑块21的两侧分别贴合左靠背架11和右靠背架12这两者的内侧面,角支撑块22分别嵌于左靠背架11两侧的顶部和右靠背架12两侧的顶部,左靠背架11内角支撑块22的顶部及两侧分别贴合左靠背架11的顶部及前后两侧,右靠背架12内角支撑块22的顶部及两侧分别贴合右靠背架12的顶部及前后两侧;
27.左靠背架11、右靠背架12和支撑架13这三者内都灌注发泡材料,待所述的发泡材料定型后在左靠背架11、右靠背架12和支撑架13这三者外分别套上包覆套,使所述的包覆套分别贴合左靠背架11内的发泡材料、右靠背架12内的发泡材料和支撑架13内的发泡材料;
28.中支撑块21和角支撑块22这两者的硬度都大于定型后的发泡材料的硬度。
29.本实施例中:中支撑块21的横截面如图3所示:为矩形且各个顶点处均为圆弧光滑过渡;
30.中支撑块21和左靠背架11贴合的侧面的形状如图4所示:为平行四边形且各个顶点处均为圆弧光滑过渡;
31.中支撑块21和右靠背架12贴合的侧面的形状如图5所示:取一去除了长底边的等
腰梯形,将等腰梯形一条腰连接原长底边的端点连接一段半圆弧的一个端点,将半圆弧的另一个端点用线段连接等腰梯形另一条腰连接原长底边的端点;等腰梯形的各个顶点处均为圆弧光滑过渡;
32.角支撑块22的纵截面如图6所示:为等腰三角形且各个定点处均为圆弧光滑过渡。
33.本实施例在靠背架的边角位置和扶手框位置装放硬质的支撑块,支撑块一般选用pe或pu,随后进行发泡,使发泡材料的局部位置起到支撑包覆套的作用,在保证座椅靠背接触面的软舒适性,保证座椅外观和产品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包覆套的无塌陷褶皱汽车座椅,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包括左靠背架(11)、右靠背架(12)和支撑架(13),左靠背架(11)和右靠背架(12)分别固定在支撑架(13)上部的两侧,左靠背架(11)和右靠背架(12)之间留有间隙形成扶手框区(14),其特征是:还包括中支撑块(21)和角支撑块(22),中支撑块(21)嵌在左靠背架(11)和右靠背架(12)之间,中支撑块(21)的一侧的形状和尺寸分别匹配左靠背架(11)内侧面的形状和尺寸,中支撑块(21)的另一侧的形状和尺寸分别匹配右靠背架(12)内侧面的形状和尺寸,中支撑块(21)的两侧分别贴合左靠背架(11)和右靠背架(12)这两者的内侧面,角支撑块(22)分别嵌于左靠背架(11)两侧的顶部和右靠背架(12)两侧的顶部,左靠背架(11)内角支撑块(22)的顶部及两侧分别贴合左靠背架(11)的顶部及前后两侧,右靠背架(12)内角支撑块(22)的顶部及两侧分别贴合右靠背架(12)的顶部及前后两侧;左靠背架(11)、右靠背架(12)和支撑架(13)这三者内都灌注发泡材料,待所述的发泡材料定型后在左靠背架(11)、右靠背架(12)和支撑架(13)这三者外分别套上包覆套,使所述的包覆套分别贴合左靠背架(11)内的发泡材料、右靠背架(12)内的发泡材料和支撑架(13)内的发泡材料;中支撑块(21)和角支撑块(22)这两者的硬度都大于定型后的发泡材料的硬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包覆套的无塌陷褶皱汽车座椅,其特征是:中支撑块(21)的横截面为矩形且各个顶点处均为圆弧光滑过渡;中支撑块(21)和左靠背架(11)贴合的侧面的形状为平行四边形且各个顶点处均为圆弧光滑过渡;角支撑块(22)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且各个定点处均为圆弧光滑过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专门适用于车辆的座椅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包覆套的无塌陷褶皱汽车座椅。一种带有包覆套的无塌陷褶皱汽车座椅,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是:还包括中支撑块(21)和角支撑块(22),中支撑块(21)嵌在左靠背架(11)和右靠背架(12)之间,中支撑块(12)的两侧分别贴合左靠背架(11)和右靠背架(12)的内侧面,角支撑块(22)分别嵌于左靠背架(11)两侧的顶部和右靠背架(12)两侧的顶部;左靠背架(11)、右靠背架(12)和支撑架(13)这三者内都灌注发泡材料,左靠背架(11)、右靠背架(12)和支撑架(13)这三者外分别套上包覆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外形保持性好。外形保持性好。外形保持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德科东昌汽车座椅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3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