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下行式集合外动力轨道电子浮射航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7-23 21: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航空 下行 轨道 集合
一种下行式集合外动力轨道电子浮射航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航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行式集合外动力轨道电子浮射航空装置。



背景技术:

飞行器包括飞机、火箭、导弹等,航空器在没有初始速度及其飞行的情况下,只能凭借自身携带的燃料,或利用地面跑道滑行达到起飞速度飞行,或利用燃料喷射,从静止状态直接起飞,这都需要损耗自身携带的能量,起飞时占燃料总量1/4-1/2,经科研人员分析后发现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引起的:

第一,飞机在地面加速时,首先是利用摩擦力加速达到起飞速度,由于受制于跑道长度,所以起飞加速就是发动机高速运行状态。

第二,飞机在起飞前需要解除重力和阻力的束缚,这就需要动力加持到极限状态,而飞机离地后,由于有了速度,所以重力凭借翅翼所压下的空气就克服了,这时只解决阻力,由于高空中空气较地面稀薄,阻力降低,所以飞行状态下,飞行器反而能耗降低。

第三,受限于飞机自身的重量,使得其在前期起飞加速阶段,消耗大量的能源。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行式集合外动力轨道电子浮射航空装置,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装置在加速的情况下,发动机产生不了大的推力使其飞行;受限于飞机自身的重量,导致了飞机需要更长的时间和加速距离用以起飞;以及其在前期起飞加速阶段,消耗大量的能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下行式集合外动力轨道电子浮射航空装置,包括由竖向过渡渐变为横向或上倾的加速轨道,初始状态下,所述加速轨道的上端部悬挂连接有电动承载车,所述电动承载车上装载有飞行器,所述电动承载车上还设有将其前进的动力传递给所述飞行器的动力接力机构。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加速轨道沿前进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提速段,弧线换向段,分离起飞段。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加速轨道设置于真空通道内。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电动承载车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利用驱动机构驱动电动承载车沿着所述加速轨道加速移动。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动力接力机构包括往复移动安装于所述电动承载车上的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飞行器相抵接触,所述推板通过驱动组件与所述电动承载车的转轮轴相连接。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电动承载车上转动安装有两个链轮,两个链轮之间设有链条,所述推板竖直固接于所述链条上。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转轮轴上的离合器组件,离合器组件通过传动带组件连接其中一个所述链轮。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竖向提速段与所述分离起飞段之间的夹角为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竖向提速段,充分利用电动承载车及其装载的飞行器的重量,加大电动承载车向下下降行驶的动力及速度,提供第一动力;

其中利用电动承载车自身上的驱动机构再进一步的提高其行驶速度,提供第二动力;

其中电动承载车行驶至分离起飞段时,通过动力接力机构实现将电动承载车自身急速行驶的动力利用离合器组件传递给链轮,利用推板推动飞行器前进并脱离电动承载车,提供第三动力;

实现集合诸多外力实现高速或超高速实现起飞速度,在离地前,不损耗飞行器自身携带的能量;

通过沿竖向设置的加速轨道,还降低了飞行器的横向起飞距离,与起飞时间;

并且利用电能与重力惯性驱动替代传统飞行器起飞时自身的动力消耗,可以大大的缩减了前期的耗油量;节省了能源的消耗;提高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动承载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真空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动承载车;2-飞行器;3-竖向提速段;4-弧线换向段;5-分离起飞段;6-推板;7-离合器组件;8-传动带组件;9-链轮;10-链条;11-转轮轴;12-真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下行式集合外动力轨道电子浮射航空装置,包括由竖向过渡渐变为横向或上倾的加速轨道,初始状态下,加速轨道的上端部悬挂连接有电动承载车1,电动承载车1上装载有飞行器2,电动承载车1上还设有将其前进的动力传递给飞行器2的动力接力机构。

加速轨道沿前进方向包括依次连接的竖向提速段3,弧线换向段4,分离起飞段5。

加速轨道设置于真空通道12内,

加速轨道也可以只设有弧线换向段4,也可以实现对电动承载车1的竖向提速。

通过将加速轨道设置于真空通道12内,其中利用真空通道12实现抽负压处理,又可以大大的降低了飞行器2前进的阻力,保证前进速度迅速提高。

真空通道12处于加速轨道两端的位置设有封闭门,实现对真空通道12的敞开与封闭,保证飞行器2起飞时,封闭门打开,使飞行器2顺利起飞。

电动承载车1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利用驱动机构驱动电动承载车1沿着加速轨道加速移动。

各种飞行器因载人或载货的要求不同,悬时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如载人飞行器其悬挂角度可不必完全垂直,也可以为斜向倾斜状态。

竖向提速段3可以为垂直设置也可以为倾斜设置。

动力接力机构包括往复移动安装于电动承载车1上的推板6,推板6与飞行器2相抵接触,推板6通过驱动组件与电动承载车1的转轮轴11相连接。

其中电动承载车1上还设有限制飞行器2位置的限位组件,比如摆动设置的挡板组件,可以实现对其未起飞前保证与电动承载车1连接的稳定性。

电动承载车1上转动安装有两个链轮9,两个链轮9之间设有链条10,推板6竖直固接于链条10上。

电动承载车可以为组合式车体,比如动车组的车厢之间的连接结构。

驱动组件包括设置于转轮轴11上的离合器组件7,离合器组件7通过传动带组件8连接其中一个链轮9,离合器组件7的作用是为了实现将转轮轴11的动力与传动带组件8之间进行动力连接与分离,当连接时,推板6通过传动带组件8充分吸收转轮轴11的动力使其快速的推动飞行器2起飞,并且吸收动力后的电动承载车1还能实现自动降速停车,充分的利用了能量。

其中驱动机构、离合器组件7以及传动带组件8的结构均属于日常生活所常见的,因其具体结构不属于本方案的创新之处,所以在此不多做赘述。

竖向提速段3与分离起飞段5之间的夹角为0-90°。

通过竖向提速段3,充分利用电动承载车1及其装载的飞行器2的重量,加大电动承载车1向下下降行驶的动力及速度,提供第一动力;

其中利用电动承载车1自身上的驱动机构在进一步的提高其行驶速度,提供第二动力;

其中电动承载车1行驶至分离起飞段5时,通过动力接力机构实现将电动承载车1自身急速行驶的动力利用离合器组件7传递给链轮9,利用推板6推动飞行器2前进并脱离电动承载车1,提供第三动力;

其中飞行器2实现三力合一驱动其快速起飞,不仅节省了其起飞时的燃料消耗,

并且通过沿竖向设置的加速轨道,还降低了飞行器2的横向起飞距离,与起飞时间;

并且利用电能与重力惯性驱动替代传统飞行器2起飞时自身的动力消耗,可以大大的缩减了前期的耗油量;节省了能源的消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