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辅助收纳管线的航空勤务空调管井的制作方法

2021-07-23 14: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勤务 管井 航空 收纳 管线
一种辅助收纳管线的航空勤务空调管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勤务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收纳管线的航空勤务空调管井。



背景技术:

航空勤务空调管井用于为停靠的飞机供暖/供冷服务。具有节约地面使用空间、使用方便、隐蔽安全等优点。然而,从空调管井位置到飞机空调管接口位置通常有十余米距离,传统空调管井要求操作人员将空调管从空调管井内拖出,由于空调管较重,通常需要3人以上配合才能完成出管及收管操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收纳管线的航空勤务空调管井,解决了传统空调地井因空调管过重过长带来的拉出使用和使用后收纳费时费力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收纳管线的航空勤务空调管井,包括位于空调管井顶部并固定于地面的井圈,所述空调管井的底部固定有地轨,所述地轨和井圈之间对称固定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带动空调管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放置有辅助出管机构,所述辅助出管机构上固定有随所述升降机构升降并与所述井圈内框相适配的井盖。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柱的外侧的外框架,两个所述外框架的两侧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柱固定,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之间通过两个第二连接柱固定,位于所述外框架的上方、每个所述支撑柱上分别固定有配重架,所述转向轮上绕设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另一端固定在位于所述外框架内的配重框上。

优选的,所述辅助出管机构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上。

优选的,所述空调管井的底面设置有空调管接头,所述空调管接头的一端固定有空调管收纳筐,另一端连接空调外机的空调管;所述空调管收纳筐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出管机构的内腔相通。

优选的,所述辅助出管机构包括安装板和固定在安装板上的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板上、围绕所述安装框架竖向设置有若干个驱动空调管升降的动力轮组。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的内腔为供空调管穿过的圆形,所述空调管穿过所述安装框架伸进所述空调管收纳筐内、并与所述空调管接头固定。

优选的,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支撑板,所述井盖横向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并与所述井圈的内框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动力轮组包括主动轮和通过链条与其连接的从动轮,其中一个所述动力轮组的主动轮上连接有电机,该主动轮通过固定在连杆两端的万向节连接相邻动力轮组上的主动轮,其余数个所述动力轮组通过连杆和固定在连杆两端的万向节顺次连接;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链条与空调管的外壁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链条的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齿,所述空调管的周向上设置有若干个空调管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井盖的底面设置有空调管固定夹和固定锁。

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空调管井内设置升降机构,即通过外框架和配重框之间的作用,使得辅助出管机构上升,将井盖从井圈中伸出;然后再启动电机,控制四个动力轮组同步转动,将位于安装框架内的空调管使其向上升起,从而辅助工人出管,在空调管使用完成后,只需反向操作即可将空调管回收至空调管收纳筐内,从而解决了传统空调地井因空调管过重过长带来的拉出使用和使用后收纳费时费力问题,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空调地井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管出管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辅助出管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井圈1、地轨2、支撑柱3、空调管4、井盖5、外框架6、第一连接柱7、第二连接柱8、配重架9、转向轮10、钢丝绳11、配重框12、空调管接头13、空调管收纳筐14、安装板15、安装框架16、顶板17、支撑板18、主动轮19、链条20、从动轮21、电机22、连杆23、万向节24、控制器25、空调管固定夹26、固定锁2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举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参考图1-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收纳管线的航空勤务空调管井,包括位于空调管井顶部并固定于地面的井圈1,空调管井的底部固定有地轨2,地轨2和井圈1之间对称固定有支撑柱3,支撑柱3上设置有带动空调管4升降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放置有辅助出管机构,辅助出管机构上固定有随升降机构升降并与井圈1内框相适配的井盖5。井圈1、地轨2和将两者进行固定连接的支撑柱3,三者之间构成整个空调管井的主要承重构件,井圈1和井盖5均由承重钢板(通常40~60mm厚)以及与承重钢板紧密贴合的花纹铝板(通常5~7mm厚)构成,以增大摩擦力。井圈1和井盖5闭合时,形成一个整体,方便载具或人员行走。

具体为:升降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柱3的外侧的外框架6,外框架6为带有底部的方形框架,两个外框架6的两侧通过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柱7固定,两个第一连接柱7之间通过两个第二连接柱8固定,支撑柱3位于外框架6与第二连接柱8之间的位置。位于外框架6的上方、每个支撑柱3上分别横向固定有配重架9,转向轮10上绕设有钢丝绳11,钢丝绳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柱7上,另一端固定在位于外框架6内的配重框12上,配重框12内有配重块。而辅助出管机构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柱8上,即安装板15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柱8上。应该理解为:外框架6和配重框12的质量相同,可通过向配重框12内添加或减少配重块从而调整其重量,只需通过人工施加外力,打破外框架6和配重框12的平衡关系,从而使配重框12和外框架6相对应的做上升或下降运动,最终实现外框架6带着辅助出管机构做上升或下降运动。当然也可用动力驱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式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配重框12设置在外框架6内,而外框架6内的两个宽面与长面构成供配重框12上下运动的滑轨,使配重框12沿着外框架6内的宽面上下运动。进一步的,为了避免配重框12在外框架6不平衡导致配重框12无法上下运动,在配重框12与支撑柱3相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组勾住支撑柱3的滑轨,其滑轨能够沿着支撑柱3上下运动,从而增强配重框12在外框架6内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空调管井的底面设置有空调管接头13,空调管接头13的一端固定有空调管收纳筐14,另一端连接空调外机的空调管,为空调系统提供冷/暖气;空调管收纳筐14的另一端与辅助出管机构的内腔相通。辅助出管机构包括安装板15和固定在安装板15上的安装框架16,安装框架16的内腔为供空调管4穿过的圆形,空调管4穿过安装框架16伸进空调管收纳筐14内、并与空调管接头13固定。安装板15上、围绕安装框架16竖向设置有若干个驱动空调管4升降的动力轮组。安装框架16的顶部固定有顶板17,顶板17的一侧竖直固定有支撑板18,井盖5横向固定在支撑板18的顶部、并与井圈1的内框相对应,使井盖5随着辅助出管机构的升降而升降。在升降机构和辅助出管机构均为运行时,井盖5位于井圈1的内框中,且顶面齐平。需要说明的是:空调管收纳筐14的内腔为圆形,主要用于收纳空调管4,空调管收纳筐14的另一端可位于安装框架16内腔的正下方、与安装框架16的底面相离,也可与安装框架16的底面接触,亦或者使空调管收纳筐14的端部部分伸进安装框架16的内腔中,并与安装框架16的内壁相离,避免安装框架16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与空调管收纳筐14发生摩擦。因此,空调管收纳筐14与安装框架16的位置关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即可。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辅助出管机构能够顺利的将空调管4伸出井圈1,在空调管4的外壁周向上均布有若干圈空调管加强筋,不仅用于增加空调管的强度,还便于使辅助出管机构将其推出井圈1外。

本实用新型中动力轮组优选为四组,动力轮组包括主动轮19和通过链条20与其连接的从动轮21,主动轮19和从动轮21由链条20连接成环状,可以在主动轮19带动下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链条19上的齿距与空调管加强筋相匹配,链条20运行时,可以方便压缩或者解压缩空调管4。其中一个动力轮组的主动轮19上连接有电机22,该主动轮19通过固定在连杆23两端的万向节24连接相邻动力轮组上的主动轮19,其余数个动力轮组通过连杆23和固定在连杆23两端的万向节24顺次连接;电机22电性连接有控制器25,链条20与空调管4的外壁相接触。进一步的,链条20的外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齿,齿距与两个空调管加强筋之间的间距是相匹配的,是链条20上的齿与空调管加强筋之间的配合使空调管4被拉伸或者被压缩。比如说,空调管4在被压缩时,相邻空调管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50mm左右;当空调管4被拉开时,相邻空调管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400~500mm,上述数值只是用于举例说明,并不是用于限定空调管4在被压缩或拉伸后的加强筋之间的距离。需要注意的是:动力轮组之间通过连杆23和万向节24连接,通过一个电机22驱动,从而保持四组动力轮组同步转动。控制器25控制电机22的正反转及运行快慢,在需要辅助收纳空调管4时,由控制器发出信号,即可进行相关操作。

进一步的,井盖5的底面设置有空调管固定夹26和固定锁27,空调管固定夹26与空调管4的管口相适配,当空调管4使用完成后,将空调管4管口固定在空调管固定夹26上,起密闭以及方便带动空调管4升降的作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之前,空调管4被压缩在空调管收纳筐14内,空调管4的管口与空调管固定夹26连接,外框架6置于空调管井的底部,配重框12位于外框架6靠上的位置;井盖5位于井圈1中。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拉动井盖5上的拉环,使外框架6和配重框12由于施加的外力,使其带动转向轮10同时转动,使两个外框架6同时上升,配重框12同时下降,而外框架6在上升的过程中,带着辅助出管机构也同时上升,直至配重框12置于外框架6的底部为止,此时,由于井盖5是固定在顶板17上的,因此,在辅助出管机构上升的过程中,井盖5也随之升起。如果此时需要拉动空调管4使用,会由于空调管4都被压缩堆积在空调管收纳筐14内,导致出管比较费劲。因此,需要启动电机22,使电机22带动主动轮19转动,从而使整个动力轮组转动,并通过连杆23和万向节24的连接,使四个动力轮组同步转动,链条20上的齿与空调管加强筋之间配合,使空调管4继续向上运行,从而辅助人工将空调管4从空调管井内拉出,省时省力,具体可参照图1所示,图1为出管完成后的示意图。当使用完成后,控制电机22反向转动,从而实现收管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