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卷材 沥青 染色 离型膜


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粘沥青卷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


背景技术:

2.自粘沥青防水卷材涂硅隔离材料作为一种常见的离型材料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含离型纸及离型膜两种类型,离型纸由于价格昂贵及遇水变形及易形成折痕等问题应用范围较小,业内对于隔离膜的认可度更高,其中尤以pp、pe、pet为载体的离型膜最为广泛。然而,不同的载体物性不同,在不同的卷材品种中选择也不同,pp及pe基材的特点是柔性高、延伸性好,对于自粘沥青防水卷材多采用此种载体。然而,这种载体也存在着抗老化性差、耐油性差、沥青油分易渗透等缺陷。
3.当前离型膜的生产技术主要为,首先通过吹塑、流延等工艺制备载体膜,然后通过热固化或光固化将硅油涂布在载体膜上,再通过烘干、印刷等过程制备所需离型膜。常用的载体膜为三层或五层共挤制备。
4.评价离型膜离型效果好坏的方法可简单描述为通过测试胶粘剂与离型膜粘结后测试膜与胶粘剂之间的剥离力。这种方法是评价离型纸、离型膜最为通用和实用的方法。在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防粘效果评价中也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5.上述离型膜的类型及防粘效果的评价对于膜开发阶段和实验室阶段有着良好的反馈,但在自粘沥青防水卷材实际应用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6.1)自粘沥青中的油分渗出问题。自粘沥青是由沥青及多种改性剂混合制备而成,沥青中的小分子油分经过储存后易从原体系中析出形成不稳定结构,并聚集于自粘沥青表面。常规pp膜或pe膜对小分子油分的阻隔性差,加上热氧及日晒共同作用,油分易从离型膜硅油面向隔离面迁移,引起膜表面黄变甚至变脆粉化。
7.2)涂硅离型膜与自粘沥青粘合并储存后,由于硅油于离型膜上固化牢固度不同,硅油会从离型膜上向沥青层迁移从而引起离型膜防粘性降低。
8.3)评价离型膜防粘效果好坏时,只能通过外力将离型膜从自粘沥青卷材上揭去以实验离型膜的防粘性,无法直观评价硅油附着性及均匀性,对于是否涂布硅油无法识别。
9.4)施工过程中,撕膜前无法有效识别离型膜的可分离性,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往往存在离型膜无法与自粘沥青分离的状况,造成工期延误及材料浪费等经济损失。
10.因此,针对目前应用于沥青防水卷材的离型膜的缺陷,亟待提出一种新的可满足沥青防水卷材要求的离型膜。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本实用新型的离型膜可有效防止沥青材料的老化和破坏,有效阻隔沥青中析出的油分向膜外层渗出。本实用新型在硅油中引入着色剂,少量着色剂即可改变硅油颜色。染色硅油涂布在载体膜上后,未涂布点及储存后硅油向沥青迁移引起的硅油缺失点均可直观了解。
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该离型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隔离层、evoh阻隔层、硅油载体膜和染色硅油层;
13.所述隔离层用于对所述离型膜进行物理保护和反射日光照射,并与所述染色硅油层形成色差;
14.所述evoh阻隔层为透明或半透明膜;
15.所述硅油载体膜为透明或半透明膜;
16.所述染色硅油层为着色剂染色的硅油层。
17.优选地,所述隔离层为不透明度小于100%的膜。
18.优选地,所述隔离层为pp或pe膜。
19.优选地,所述硅油载体膜为pp或pe膜。
20.优选地,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0.03~0.05mm。
21.优选地,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0.01~0.015mm。
22.优选地,所述evoh阻隔层的厚度为0.01~0.02mm。
23.优选地,所述硅油载体膜的厚度为0.01~0.015mm。
24.优选地,所述着色剂为溶解性着色剂。
25.优选地,所述着色剂为黄色或红色偶氮染料。
2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1)本实用新型为在传统双层pp或pe载体中复合一层evoh阻隔层。evoh(乙烯

乙烯醇共聚物)不但化学性能稳定,且易于与其他种类,如pp/pe膜共挤出复合,具备乙烯的可加工性及乙烯醇阻隔性。这种阻隔性一方面体现在阻隔空气、o2、紫外线和水等外界因素透过膜加速沥青材料的老化和破坏,从而提高自粘沥青各项性能的保持;另一方面,evoh还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将其作为一层耐油层复合后,其可有效阻隔沥青中析出的油分向膜外层渗出,很大程度上减小沥青材料的老化,并防止外层隔离膜黄化。
28.(2)本实用新型中将evoh阻隔层和硅油载体膜均做成透明或半透明状态,易于下层染色硅油层的颜色变化观察。
29.(3)现有技术中的硅油在载体膜上涂布后,其固化牢固度及涂布均匀性无法得到有效识别。本实用新型在硅油中添加着色剂,作为硅油涂布均匀与稳定性的指示剂。少量着色剂即可改变硅油颜色。带有颜色的硅油涂层固化在载体膜表面,进而起到防粘作用。对于膜自身材料而言,硅油涂布的均匀性可通过观察膜表面外观予以识别。应用过程中,可通过膜整体颜色变化识别表面硅油向沥青迁移情况,进而判断硅油保持性及可撕膜性。
30.(4)本实用新型的离型膜可以有效提升自粘沥青卷材外观质量、储存稳定性及生产和储存过程的问题识别,对于提升自粘沥青卷材质量控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31.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32.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33.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的evoh阻隔层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35.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的染色硅油层的迁移示意图。
36.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比例1提供的一种常规pe涂硅离型膜的结构示意图。
39.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比例2提供的一种常规pp涂硅离型膜的结构示意图。
4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41]1‑
隔离层;2

evoh阻隔层;3

硅油载体膜;4

染色硅油层;5

自粘沥青;6

小分子油分;7

外界因素;8

淡蓝色pe膜隔离层;9

透明的evoh阻隔层;10

半透明的pe硅油载体膜;11

黄色偶氮染料着色的染色硅油层;12

淡蓝色pp膜隔离层;13

半透明的pp硅油载体膜;14

红色偶氮染料着色的染色硅油层;15

硅油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43]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该离型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隔离层、evoh阻隔层、硅油载体膜和染色硅油层;
[0044]
所述隔离层用于对所述离型膜进行物理保护和反射日光照射,并与所述染色硅油层形成色差;
[0045]
所述evoh阻隔层为透明或半透明膜;
[0046]
所述硅油载体膜为透明或半透明膜;
[0047]
所述染色硅油层为着色剂染色的硅油层。
[0048]
本实用新型中,使硅油变成着色剂颜色后,将染色后的硅油按照正常工艺涂布在所述硅油载体膜上,按照正常工艺固化,可使染色硅油层固化在硅油载体膜表面,进而起到防粘作用。
[0049]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隔离层的颜色应为不透明度小于100%的颜色,也就是说所述隔离层的颜色应是易与所述染色硅油层应形成色差的颜色,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离层的颜色选用灰色(rgb值:128,128,128)或淡蓝色(hsl值:195,53,79)等浅色。
[005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隔离层与所述染色硅油层应形成色差,以便将硅油着色后,观察涂覆有本实用新型的离型膜的自粘沥青卷材时,看到的是隔离膜与着色硅油的合成色,若硅油由于在载体膜上固化不牢及在沥青中小分子油分的作用下,易向自粘沥青迁移和溶
解,观察到的则是表面隔离膜与黑色自粘沥青的合成色。由此可从外观上轻松观察硅油迁移状况,判断硅油牢固度及离型膜撕膜容易度。
[0051]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隔离层为pp或pe膜。
[0052]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硅油载体膜作为所述染色硅油层的载体膜,选用pp或pe膜。
[0053]
本实用新型中,现有技术的离型膜涂硅一侧与自粘沥青黏附后,空气中的氧气及紫外线会穿透膜进而引起自粘沥青的加速老化,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隔离层和所述硅油载体膜之间增加evoh阻隔层,可有效防止包括空气、o2、紫外线及水在内的外界因素对自粘沥青的破坏。此外,现有技术中,自粘沥青中的小分子油分储存后易从自粘沥青中析出,通过隔离膜向外扩散渗出。本实用新型加入evoh阻隔层后,析出的油分遇到evoh阻隔层即停止向外渗出,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沥青材料的老化,并防止外层隔离膜黄化。
[0054]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后续需要观察离型膜黏附在自粘沥青上的应用效果,因此,所述evoh阻隔层和所述硅油载体膜做成透明或半透明膜,易于下层染色硅油层的变化观察。
[0055]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离型膜的厚度为0.03~0.05mm,其中,所述隔离层的厚度为0.01~0.015mm;所述evoh阻隔层的厚度为0.01~0.02mm;所述硅油载体膜的厚度为0.01~0.015mm。
[0056]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着色剂为溶解性着色剂,进而硅油涂布的均匀性可通过观察离型膜表面外观予以识别,且应用过程中,可通过膜整体颜色变化识别硅油向沥青迁移情况,进而判断硅油保持性及可撕膜性。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着色剂为黄色或红色偶氮染料。
[0057]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0058]
下述各个实施例中,
[0059]
所述pe/pp膜选购自雄县舰海防水辅料有限公司;
[0060]
所述evoh阻隔层选购自雄县舰海防水辅料有限公司;
[0061]
硅油选购自道康宁,型号为syl

off sb7558。
[0062]
实施例1
[006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如图4所示,该离型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淡蓝色pe膜隔离层8、透明的evoh阻隔层9、半透明的pe硅油载体膜10和黄色偶氮染料着色的染色硅油层11;
[0064]
本实施例中,将黄色偶氮染料着色的染色硅油层11按照正常工艺涂布在所述pe硅油载体膜10上,按照正常工艺固化,可使黄色偶氮染料着色的染色硅油层11固化在所述pe硅油载体膜10表面,进而起到防粘作用。
[0065]
所述淡蓝色pe膜隔离层8用于对所述离型膜进行物理保护和反射日光照射,并与所述黄色偶氮染料着色的染色硅油层11形成色差;所述淡蓝色pe膜隔离层8中的淡蓝色的不透明度小于100%;
[0066]
本实施例中,所述淡蓝色pe膜隔离层8与所述黄色偶氮染料着色的染色硅油层11形成色差,以便将硅油着色后,观察涂覆有本实施例的离型膜的自粘沥青卷材时,看到的是隔离膜与着色硅油的合成色,若硅油由于在载体膜上固化不牢及在沥青中小分子油分6的作用下,易向自粘沥青迁移和溶解,观察到的则是表面隔离膜与黑色自粘沥青的合成色。由此可从外观上轻松观察硅油迁移状况,判断硅油牢固度及离型膜撕膜容易度。具体为:
[0067]
在未将本实施例的离型膜与自粘沥青黏附时,由上往下观察,本实施例的离型膜
为淡绿色;
[0068]
将本实施例的离型膜与自粘沥青黏附后,本实施例的离型膜外观呈绿色;
[0069]
若所述黄色偶氮染料着色的染色硅油层11向自粘沥青中迁移,则在迁移位置(即硅油缺失点)处观察到的是棕黑色;由此可直观了解硅油附着在离型膜上的牢固度。
[0070]
本实施例中,增加透明的evoh阻隔层9,可有效防止包括空气、o2、紫外线及水在内的外界因素7对自粘沥青的破坏;加入透明的evoh阻隔层9后,析出的小分子油分6遇到透明的evoh阻隔层9即停止向外渗出,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小沥青材料的老化,并防止外层隔离膜黄化。通过所述透明的evoh阻隔层9和半透明的pe硅油载体膜10,易于观察下层黄色偶氮染料着色的染色硅油层11的变化。
[0071]
本实施例的离型膜的厚度为0.035mm,其中,所述淡蓝色pe膜隔离层8的厚度为0.01mm,所述透明的evoh阻隔层9的厚度为0.015mm,所述半透明的pe硅油载体膜10的厚度为0.01mm。
[0072]
实施例2
[007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如图5所示,该离型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淡蓝色pp膜隔离层12、透明的evoh阻隔层9、半透明的pp硅油载体膜13和红色偶氮染料着色的染色硅油层14;
[0074]
所述淡蓝色pp膜隔离层12用于对所述离型膜进行物理保护和反射日光照射,并与所述红色偶氮染料着色的染色硅油层14形成色差;所述淡蓝色pp膜隔离层12中的淡蓝色的不透明度小于100%;
[0075]
本实施例的离型膜的厚度为0.04mm,其中,所述淡蓝色pp膜隔离层12的厚度为0.01mm,所述透明的evoh阻隔层9的厚度为0.015mm,所述半透明的pp硅油载体膜13的厚度为0.015mm。
[0076]
所述淡蓝色pp膜隔离层12、透明的evoh阻隔层9、半透明的pp硅油载体膜13和红色偶氮染料着色的染色硅油层14的作用均与实施例1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其中,
[0077]
在未将本实施例的离型膜与自粘沥青黏附时,由上往下观察,本实施例的离型膜为淡紫色。
[0078]
将本实施例的离型膜与自粘沥青黏附后,本实施例的离型膜外观呈紫色。
[0079]
若所述红色偶氮染料着色的染色硅油层14向自粘沥青中迁移,则在迁移位置(即硅油缺失点)处观察到的是棕黑色。
[0080]
由此可直观了解硅油附着在离型膜上的牢固度。
[0081]
对比例1
[0082]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常规pe涂硅离型膜,如图6所示,该离型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淡蓝色pe膜隔离层8、半透明的pe硅油载体膜10和硅油层15,本对比例的离型膜的厚度为0.035mm,其中,淡蓝色pe膜隔离层8的厚度为0.015mm,所述半透明的pe硅油载体膜10的厚度为0.02mm。所述淡蓝色pe膜隔离层8中的淡蓝色的不透明度小于100%。
[0083]
对比例2
[0084]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常规pp涂硅离型膜,如图7所示,该离型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淡蓝色pp膜隔离层12、半透明的pp硅油载体膜13和硅油层15,本对比例的离型膜的厚度为0.04mm,其中,淡蓝色pp膜隔离层12的厚度和半透明的pp硅油载体膜13的厚度均为0.02mm。
所述淡蓝色pp膜隔离层12中的淡蓝色的不透明度小于100%。
[0085]
测试例1
[0086]
本测试例将实施例1和2提供的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按正常覆膜工艺黏附于自粘沥青上覆膜,观察并测试实施例1和2提供的染色自粘沥青卷材离型膜性能,测试按照gb/t 328.20《沥青防水卷材接缝剥离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测试结果分别如表1、表2所示。如表1所示,采用实施例1的离型膜的自粘沥青卷材在室内储存180d后,仍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室外储存30d后,卷材的粘结性降低明显。同时可以看出,在室内储存180d及室外放置30d后即可明显观察到膜表面色差,即证明硅油发生迁移。如表2所示,采用实施例2的离型膜的自粘沥青卷材在室内储存90d后卷材仍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室外储存30d后,卷材的粘结性降低明显。同时可以看出,在室内储存90d及室外放置7d后即可明显观察到膜表面色差,即证明硅油发生迁移。
[0087]
表1实施例1的离型膜应用性能测试结果
[0088]
测试项目膜表面外观膜是否有色差自粘沥青剥离强度/(n/mm)刚下线轻微褶皱未渗油无变化2.5室内储存90d轻微褶皱未渗油无变化2.4室内储存180d轻微褶皱未渗油轻微色差2.2室外放置7d轻微褶皱未渗油无明显色差2.1室外放置30d轻微褶皱少许渗油轻微色差1.8室外放置60d褶皱加重渗油面积扩大明显色差1.3
[0089]
表2实施例2的离型膜应用性能测试结果
[0090][0091][0092]
测试例2
[0093]
为了比较本实施例1和2的离型膜与对比例1和2的常规涂硅隔离膜性能差异,将实施例1

2和对比例1

2置于相同环境下处理及测试,测试按照gb/t 328.20《沥青防水卷材接缝剥离性能》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结果如表3、4所示。通过表3、表4可知,实施例1和2的的离型膜对自粘沥青储存外观及粘结性保持较对比例1和2的常规涂硅隔离膜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0094]
表3实施例1与对比例1的离型膜性能对比
[0095][0096]
表4实施例2与对比例2的离型膜性能对比
[0097][0098]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