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的制作方法

2021-07-23 14: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潜水 变形 半潜器
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进行水下未知环境信息收集已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潜水器也广泛的应用于探索、勘察、娱乐等信息收集。从驱动方式上最常见的水下潜水器往往通过排出和吸入空气实现潜浮,构成的设备器件较多,占用空间较多,技术复杂,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通过改变自身形状,实现上浮和下沉,并且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半潜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系统和第一连杆,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之间采用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电缸推杆、弹性圈和第二连杆,所述电缸推杆伸缩端与所述弹性圈固定连接,所述电缸推杆之间在竖直方向上采用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电缸推杆之间在水平方向上采用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圈位于所述壳体内壁,所述控制系统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缸推杆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缸推杆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背鳍,所述背鳍内设有天线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天线与所述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设有鳍形龙骨。

优选的,所述壳体侧部设有若干侧鳍。

优选的,所述电缸推杆采用双向伸缩电缸推杆。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电缸推杆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缸推杆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天线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包括壳体、控制系统和第一连杆,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之间采用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电缸推杆、弹性圈和第二连杆,所述电缸推杆伸缩端与所述弹性圈固定连接,所述电缸推杆之间在竖直方向上采用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电缸推杆之间在水平方向上采用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圈位于所述壳体内壁,所述控制系统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缸推杆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缸推杆电连接,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缸推杆收缩,使所述弹性圈发生形变,带动所述壳体形变,使整个壳体趋向扁平,体积变小,使浮力变小,半潜器下沉,要使半潜器上浮,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缸推杆伸长,使所述弹性圈发生形变,带动所述壳体形变,使壳体从扁平变圆形,增大体积,使浮力变大,半潜器即可上浮,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的内部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控制器,3为电缸推杆,4为第一连杆,5为第二连杆,6为鳍形龙骨,7为背鳍,8为侧鳍,9为弹性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包括壳体1、控制系统和电缸推杆4,所述壳体1内设有若干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之间采用所述电缸推杆4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电缸推杆3、弹性圈9和电缸推杆5,所述电缸推杆3伸缩端与所述弹性圈9固定连接,所述电缸推杆3之间在竖直方向上采用所述电缸推杆5固定连接,所述电缸推杆3之间在水平方向上采用所述电缸推杆4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圈9位于所述壳体1内壁,所述控制系统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缸推杆3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缸推杆3电连接,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缸推杆3收缩,使所述弹性圈9发生形变,带动所述壳体1形变,使整个壳体1趋向扁平,体积变小,使浮力变小,半潜器下沉,要使半潜器上浮,通过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电缸推杆3伸长,使所述弹性圈9发生形变,带动所述壳体1形变,使壳体1从扁平变圆形,增大体积,使浮力变大,半潜器即可上浮,结构简单,经济实用。

具体的,所述壳体1顶部设有背鳍7,所述背鳍7内设有天线(未标出)和压力传感器(未标出),所述天线与所述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通过在所述背鳍7安装所述天线和所述压力传感器,交换外界和所述控制系统的信息,保证半潜器水下正常工作。

具体的,所述壳体1底部设有鳍形龙骨6,保证半潜器的纵向强度,同时可以维持半潜器的稳定潜行,减少半潜器的倾斜和反向转动。

具体的,所述壳体1侧部设有若干侧鳍8,维持半潜器平衡的同时减小半潜器潜行时的摇晃。

具体的,所述电缸推杆3采用双向伸缩电缸推杆3,使所述弹性圈9均匀向外或者向内伸缩,保证整个所述壳体1受力平衡,避免受力不均,使所述壳体1发生破裂。

具体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2和电源(未标出),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缸推杆4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2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电缸推杆3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与所述电源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2与所述电缸推杆3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2与所述天线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2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内含实现所述电缸推杆3形变和半潜器下潜和上浮等程序指令,是整个半潜器控制核心,通过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保证整个半潜器正常工作,保证整个半潜器数据采集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系统和第一连杆,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之间采用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电缸推杆、弹性圈和第二连杆,所述电缸推杆伸缩端与所述弹性圈固定连接,所述电缸推杆之间在竖直方向上采用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电缸推杆之间在水平方向上采用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圈位于所述壳体内壁,所述控制系统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缸推杆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缸推杆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背鳍,所述背鳍内设有天线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天线与所述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有鳍形龙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部设有若干侧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缸推杆采用双向伸缩电缸推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电源,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与所述电缸推杆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缸推杆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天线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形的半潜器,包括壳体、控制系统和第一连杆,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之间采用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电缸推杆、弹性圈和第二连杆,所述电缸推杆伸缩端与所述弹性圈固定连接,所述电缸推杆之间在竖直方向上采用所述第二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电缸推杆之间在水平方向上采用所述第一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圈位于所述壳体内壁,所述控制系统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缸推杆电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缸推杆电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陈褒丹;凌亮发;陈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