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方便在救生时对螺旋桨遮挡的救生艇的制作方法

2021-07-20 16: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救生艇 螺旋桨 遮挡 救生 船舶
一种方便在救生时对螺旋桨遮挡的救生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在救生时对螺旋桨遮挡的救生艇。



背景技术:

救生艇是指设于船上,供船失事时救护乘员用的专用救生小艇。利用划桨、驶帆、动力机等推进。艇内常装有空气箱,使艇在进水后仍有足够浮力以保证艇及艇上人员的安全。海船的救生艇上还备有一定量的淡水、食物和生活用品等。

但是现有的救生艇在救人的时候,很容易就会使被解救人碰到位于救生艇尾端的螺旋桨,从而导致被解救人受到伤害,还有在被解救人踩踏救生艇时,容易使救生艇不稳定,从而导致被解救人掉落,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方便在救生时对螺旋桨遮挡的救生艇,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在救生时对螺旋桨遮挡的救生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很容易会使被解救人碰到位于救生艇尾端的螺旋桨,从而导致被解救人受到伤害,还有在被解救人踩踏救生艇时,容易使救生艇不稳定,从而导致被解救人掉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在救生时对螺旋桨遮挡的救生艇,包括船舱主体、螺旋桨、发动机、电机和齿条,所述船舱主体外侧设置有梯子,所述梯子下端安装有底板,所述船舱主体尾端设置有螺旋桨舱,所述船舱主体安装有螺旋桨,所述船舱主体上侧安装有发动机,所述船舱主体内部设置有座位,所述螺旋桨舱上侧设置有固定槽,所述螺旋桨舱上侧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下侧连接有固定杆,同时电机通过固定杆与螺旋桨相连接,所述梯子下侧设置有转轴,所述梯子内部设置有踏板,所述梯子内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梯子上端安装有螺纹杆,所述固定杆上端设置有齿轮,所述固定槽内部安装有齿条,所述电机外侧安装有遥控接收装置。

优选的,所述梯子与船舱主体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梯子的长度与高度和底板的长度与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底板通过转轴在梯子上构成旋转装置,且该旋转装置旋转的角度小于45°。

优选的,所述固定槽设置在螺旋桨舱的中间,且固定槽的宽度与固定杆的宽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个数比踏板的个数相同,且连接杆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齿条的长度与固定槽的长度相同,且齿条所在位置的高度与齿轮的高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在救生时对螺旋桨遮挡的救生艇;

(1)设置有梯子、底板、踏板,当救生艇停下救人时,可通过连接杆使梯子展开,然后被解救人可通过踩踏踏板来上救生艇,而且梯子底板长度宽度与梯子长度宽度相同,所以可以增加该救生艇的稳定性,防止被解救人登上救生艇时,救生艇不够平稳,导致被解救人滑至水下。

(2)设置有螺旋桨舱、螺旋桨、固定杆,当救生艇停下救人时,可通过遥控器来控制电机运动,从而使齿轮开始运动,又因为齿轮与齿条相贴合,所以固定杆开始带动螺旋桨向后运动,直至运动到螺旋桨舱才停止运动,这样就防止在救人时,被解救人碰到螺旋桨而导致受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旋桨舱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桨舱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梯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梯子收缩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舱主体;2、梯子;3、底板;4、螺旋桨舱;5、螺旋桨;6、发动机;7、座位;8、固定槽;9、电机;10、固定杆;11、转轴;12、踏板;13、连接杆;14、螺纹杆;15、齿轮;16、齿条;17、遥控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在救生时对螺旋桨遮挡的救生艇,包括船舱主体1、梯子2、底板3、螺旋桨舱4、螺旋桨5、发动机6、座位7、固定槽8、电机9、固定杆10、转轴11、踏板12、连接杆13、螺纹杆14、齿轮15、齿条16和遥控接收装置17,船舱主体1外侧设置有梯子2,梯子2下端安装有底板3,船舱主体1尾端设置有螺旋桨舱4,船舱主体1安装有螺旋桨5,船舱主体1上侧安装有发动机6,船舱主体1内部设置有座位7,螺旋桨舱4上侧设置有固定槽8,螺旋桨舱4上侧安装有电机9,且电机9下侧连接有固定杆10,同时电机9通过固定杆10与螺旋桨5相连接,梯子2下侧设置有转轴11,梯子2内部设置有踏板12,梯子2内部设置有连接杆13,梯子2上端安装有螺纹杆14,固定杆10上端设置有齿轮15,固定槽8内部安装有齿条16,电机9外侧安装有遥控接收装置17。

梯子2与船舱主体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梯子2的长度与高度和底板3的长度与高度相同,使梯子2与船舱主体1固定的更加稳固,同时使被解救人登上救生艇时,减少该救生艇的晃动程度。

底板3通过转轴11在梯子2上构成旋转装置,且该旋转装置旋转的角度小于45°,使梯子2和底板3可以收缩起来。

固定槽8设置在螺旋桨舱4的中间,且固定槽8的宽度与固定杆10的宽度相同,使固定杆10更好的在固定槽8内部进行移动。

连接杆13的个数比踏板12的个数相同,且连接杆13与连接杆1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转轴连接,使需要将梯子2收缩时更加方便。

齿条16的长度与固定槽8的长度相同,且齿条16所在位置的高度与齿轮15的高度相同,使固定杆10更好的在固定槽8内部进行移动。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方便在救生时对螺旋桨遮挡的救生艇时,首先,要先检查该装置的完整性,然后将该装置运输到相应的工作位置,然后启动发动机6发动机开始使救生艇开始运动,当运动到所需要救人的的位置时,停下救生艇之后,通过救护人员手里的遥控器,通过遥控接收装置打开电机9,电机9使齿轮15开始转动,因为齿轮15与齿条16相贴合,所以齿轮15可以带动固定杆10进行移动,从而使螺旋桨5缩进螺旋桨舱4中,防止被解救人碰到螺旋桨而导致受伤。

展开梯子2,然后被解救人通过踩踏踏板12登上救生艇,因为底部3与水面平行,所以底板3可以增强船舱主体1的稳定性,减少其晃动程度,从而防止被解救人掉落至水下,当被解救人登上船舱,坐上座位时,收起梯子2底板3向上旋转,然后再通过遥控器,向遥控接收装置17发射信号,从而使电机9开始运动,然后固定杆10开始进行移动,从而使螺旋桨5移出螺旋桨舱4,然后在启动发动机6,使该救生艇进行移动,从而将被解救人送向岸边,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例如电机9、发动机6、遥控接收装置17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