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公共交通工具的拉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8-20 16:4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交通工具 公共设施 用于 结构
一种用于公共交通工具的拉手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共设施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公共交通工具的拉手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以其节能环保、高效快速等特点,逐步成为了乘客出行的首选方式。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在乘坐公交车、地铁或轻轨时人员拥挤非常严重,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或节假日期间尤为明显,因此在公交车、地铁或轻轨上都安装有横拉杆和竖拉杆,横拉杆上安装有吊环拉手,该吊环拉手为解决乘客的平衡问题和安全问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该吊环拉手存在一些缺点:

(1)吊环拉手固定在横拉杆上不可调,一般离地1.6m-1.8m,对于乘客的身高存在差异,吊环拉手并不能让一些乘客方便地使用;

(2)吊环拉手多采用绳式悬吊结构,结构形式单一,实用范围窄,并且由于其摆动特点,在城市轨道交通突然加速、减速以及停站时,通常会引起乘客相碰撞等诸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公共交通工具的拉手结构,解决了现有吊环拉手结构单一,设置高度固定,实用范围小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公共交通工具的拉手结构,包括与公共交通工具内部的横拉杆配合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握把和传动机构配合的内腔,其底部设置有供握把通过的第一通道,所述握把与传动机构相连,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握把锁定在壳体内部或者解除握把在壳体内部的锁定,以及控制固定式握把和悬吊式握把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壳体表面的开关按钮和切换按钮,所述开关按钮用于控制将握把锁定在壳体内部或者解除握把在壳体内部的锁定,所述切换按钮用于控制握把在固定模式和悬吊模式之间的切换。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握把配合的卡扣,所述卡扣呈l形,其短边与握把上部的台阶配合,其长边的自由端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垂直相连,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沿壳体内部与之配合的第二通道延伸直至壳体外部,与开关按钮连接,在所述长边靠近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弹簧,

所述握把的下部穿过卡板上的开口,延伸进入第一通道,所述卡板的一侧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沿壳体内部与之配合的第三通道延伸直至壳体外部,与切换按钮连接,在与所述卡板的一侧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弹簧,

所述握把的顶面通过拉带与内腔的顶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与开关按钮、第二连杆与切换按钮均成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握把的顶面设置有多个弹簧,以及与第一连杆配合的凹槽。

进一步,所述握把整体上成l形结构,其短边与卡扣的短边配合,所述握把的下部设置有供乘客的手通过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使用时只需通过横拉杆上的开关按钮则可将握把弹出,同时可通过切换按钮实现固定模式与悬吊模式的转换使用,这不仅可以满足更多升高差异乘客的需求,在固定模式的结构下,还可以减小城市轨道交通在加速、减速或停站过程中,乘客由于摇晃情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悬挂模式也可以满足习惯使用了悬吊拉环的乘客,在不使用时则可将握把上推进入壳体内部,让乘客感到更加舒适、方便、安全且节省公共空间,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结构形式,在进行维护检修时只需将其上下两个部分打开即可,十分方便,且造价低、节约成本等特点。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立体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去掉壳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去掉壳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模式下的结构投影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悬吊模式下的结构投影示意图;

其中,1-横拉杆,2-壳体,3-握把,4-卡扣,5-第一连杆,6-弹簧,7-卡板,8-第二连杆,9-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公共交通工具的拉手结构,包括与公共交通工具内部的横拉杆1配合的壳体2,在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与握把3和传动机构配合的内腔,其底部设置有供握把3通过的第一通道,该握把3与传动机构相连,该传动机构用于将握把3锁定在壳体1内部或者解除握把3在壳体1内部的锁定,以及控制握把3在固定模式和悬吊模式之间的切换。这样,借助传动机构,可以将握把3锁定在壳体1内部,减少占有空间,提高公开交通工具内部空间的使用率,同时,握把3可以有固定模式和悬吊模式两种使用模式,可以满足更多乘客的使用要求,实用性更广。

如图3和4所示,该传动机构包括与握把3配合的卡扣4,该卡扣4呈l形,其短边与握把3上部的台阶配合,其长边的自由端与第一连杆5的一端垂直相连,该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沿壳体2内部与之配合的第二通道延伸直至壳体2外部,在长边靠近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弹簧6,在握把3的下部穿过卡板7上的开口,延伸进入第一通道,该卡板7的一侧与第二连杆8的一端连接,该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沿壳体1内部与之配合的第三通道延伸直至壳体1外部,在与卡板7的一侧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弹簧6,该握把3的顶面通过拉带9与内腔的顶部链接。这样,暴露在壳体1外面的第一连杆5连同卡扣4上的弹簧可以充当开关按钮,起到控制将握把3锁定在壳体1内部或者解除握3把在壳体1内部的锁定作用,即当按下第一连杆5,对应的弹簧被压缩,同时使卡扣4的短边与握把3的台阶脱离,握把3下移直至其上的台阶卡在卡板7上,握把3的下部暴露在壳体外面,形成固定模式的握把3,如图5所示;当需要转换为悬吊模式时,如图6所示,暴露在壳体2外面的第二连杆8和对应的弹簧充当切换按钮,起到握把3在固定式和悬吊式之间的切换作用,即按下第二连杆8,对应的弹簧被压缩,同时卡板7和握把3的台阶脱离,握把3完全暴露在壳体2的外面,借助拉带9悬挂在壳体2上,形成悬吊模式。

当需要再变为固定模式时,只需要再按下第二连杆8,将握把3上移进入壳体2内部,此时可以在握把3上设置指示线,只要指示线进入壳体2,就可以松开第二连杆8,握把3上的台阶就可以卡在卡板7上,形式固定式,或者继续上移握把3直至碰到卡扣4,再松开第二连杆8,然后握把3会下落直到其上的台阶卡在卡板7上,也可以形式固定模式。

在实现锁定的时候,要同时按下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8,直到握把3的顶面碰到内腔的顶部,再松开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8,此时握把3会下落直到其上的台阶卡在卡扣4上,完成锁定。为了将握把3与内腔之间的刚性接触变为柔性接触,可以在握把3的顶面也设置多个弹簧6,对碰撞产生缓冲,同时在解除锁定的时候,还可以进一步推动握把3下落。

可以将握把3整体设计成l形结构,其短边与卡扣4的短边配合,在握把3的下部设置有供乘客的手通过的开口,在其顶面设置与第一连杆5配合的凹槽,连同第二通道,对第一连杆5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同样,与第二连杆8配合的第三通道也是这个作用。

另外,可以单独设置开关按钮和切换按钮,只要它们分别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即可,这样可以增加按钮的多样性和美观性,也可以将开关按钮和切换按钮采用类似圆珠笔式的按压加锁定结构形式按钮,从而使固定模式和悬吊模式的转换操作更加方便。还可以将壳体2设置上下两个部分,它们与横拉杆1相互配合,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横拉杆1上,方便拆卸,拆卸来后,可以看到内部的传动机构,便于维修。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