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08-10 14: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轨道 内装 车辆 机构
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日渐明显。必然会对交通产生一定的压力,轨道车辆的发展无疑为这增加了一条解决途径。随着个城市轨道车辆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及电车等轨道车辆的需求量增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是各制造厂家不断的追求,同时人们对车内装饰的安全性和豪华美观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轨道车辆中起密封和装饰作用的侧墙板、立罩板采用一般单独成型再组装,其材质为金属或者玻璃钢结构,典型的立罩板与侧墙板接口为插接结构,安装好侧墙板之后,立罩板翻边插接到侧墙板型材内部,组装时采用搭接的结构会存在以下的问题和现象:首先,为保证整体的装车效果,需提高门立罩的平面度,侧墙板的直线度等精度技术要求;其次,安装时需要调整侧墙板、立罩板的位置,以保证安装后的缝隙美观,定位和固定操作较为繁琐。因此,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内装侧墙机构,提高车体的整体结构刚度和强度,消除安装时侧墙板、立罩板之间的接缝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体的整体结构刚度和强度差、以及侧墙板、立罩板之间的接缝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包括侧墙和门立罩,所述侧墙和门立罩均具有玻璃钢主体和背部骨架,所述侧墙和门立罩的玻璃钢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玻璃钢主体背部粘接有所述背部骨架,所述背部骨架由若干纵梁及横梁组成,所述背部骨架上开设若干个减重孔,所述侧墙上方与车辆顶部的车体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门立罩为u型结构,所述门立罩安装在车辆的门区立柱上。

目前的轨道车辆侧墙和门立罩大都采用模块化结构,每块侧墙和门立罩都会使用螺钉和搭扣安装到车体上,安装时先将门立罩和侧墙放置到车体适当位置处,先对其粗定位,再微调位置用螺钉或者搭扣依次固定车体内壁上。安装过程中,需严格测量控制侧墙和门立罩的安装位置,保证接缝均匀,平面过渡不能有明显凸台。因此,采用传统的结构安装,操作比较耗时,而侧墙和门立罩缝隙有配合要求,调整工作量大。本实用新型的侧墙和门立罩为玻璃钢一体成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结合有限元模拟与产品试验系统化设计,把两种不同玻璃钢零件及其凸起、加强、翻边等特征全部一体成型,并结合产品的受力特点对其加强材料的材质、结构、安装位置等进行全面优化设计,并在玻璃钢背部粘接有骨架支撑,整体强度高不易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门立罩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到门区立柱上。

作为优选,在所述侧墙和门立罩的一体式结构下方固定安装有底部罩板,所述底部罩板与所述车辆的车体安装座连接。

所述侧墙上设置有窗区。所述侧墙上方通过安装支架与车辆顶部的车体内壁可拆卸连接。

所述门区立柱上安装检修门;所述门立罩上安装有扶手和检修口,作为优选,所述扶手可采用直径35mm不锈钢管焊接组成,扶手两端为铸件,焊接后喷塑处理,保证美观及抓握舒适性。门立罩上上带有检修口,便于日常维护过程中对门机构检修,可以实现检查门的快速拆卸功能。

所述玻璃钢主体和所述背部骨架粘接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背部骨架为铝骨架。背部骨架的材质采用密度较低的铝型材焊接结构,强度较高,塑性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结构简单,侧墙和门立罩为玻璃钢一体成型,结构稳定性高,提高了车体的整体强度,简化了装车工艺,有利于定位调整,提高了装车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前期的挡缝配件制造费用,模块化安装外形美观,使客室整体更加美观大方,可有效的改善现有的技术问题;同时节约了传统方法中安装相邻两个侧墙板和门立罩缝隙之间的遮挡物的总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体的整体结构刚度和强度差、以及侧墙板、立罩板之间的接缝的问题。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包括侧墙2和门立罩1,所述侧墙2和门立罩1均具有玻璃钢主体和背部骨架,没有特殊的说明,侧墙2的玻璃钢主体21和背部骨架22可以代替门立罩的玻璃钢主体和背部骨架,所述侧墙2和门立罩1的玻璃钢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玻璃钢主体21背部粘接有所述背部骨架22,所述背部骨架22由若干纵梁及横梁组成,所述背部骨架22上开设若干个减重孔23,所述侧墙2上方与车辆顶部的车体内壁通过安装支架3可拆卸连接,所述门立罩1为u型结构,所述门立罩1可通过紧固螺钉安装在车辆的门区立柱4上。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玻璃钢主体21和所述背部骨架22粘接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背部骨架22为铝骨架。在所述侧墙2和门立罩1的一体式结构下方固定安装有底部罩板7,所述底部罩板7与所述车辆的车体安装座连接。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侧墙2上设置有窗区6。所述门区立柱4上安装检修门5;所述门立罩1上安装有扶手12和检修口11,所述扶手可采用直径35mm不锈钢管焊接组成,扶手两端为铸件,焊接后喷塑处理,保证美观及抓握舒适性。门立罩1上带有检修口11,便于日常维护过程中对门机构检修,可以实现检查门的快速拆卸功能。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和中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墙和门立罩,所述侧墙和门立罩均具有玻璃钢主体和背部骨架,所述侧墙和门立罩的玻璃钢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玻璃钢主体背部粘接有所述背部骨架,所述背部骨架由若干纵梁及横梁组成,所述背部骨架上开设若干个减重孔,所述侧墙上方与车辆顶部的车体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门立罩为u型结构,所述门立罩安装在车辆的门区立柱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墙和门立罩的一体式结构下方固定安装有底部罩板,所述底部罩板与所述车辆的车体安装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上设置有窗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上方通过安装支架与车辆顶部的车体内壁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区立柱上安装检修门;所述门立罩上安装有扶手和检修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钢主体和所述背部骨架粘接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背部骨架为铝骨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侧墙机构。该机构对包括侧墙和门立罩,所述侧墙和门立罩均具有玻璃钢主体和背部骨架,所述侧墙和门立罩的玻璃钢主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玻璃钢主体背部粘接有所述背部骨架,所述背部骨架由若干纵梁及横梁组成,所述背部骨架上开设若干个减重孔,所述侧墙上方与车辆顶部的车体内壁可拆卸连接,所述门立罩为U型结构,所述门立罩安装在车辆的门区立柱上。该机构结构稳定性高,提高了车体的整体强度,节约了传统方法中安装相邻两个侧墙板和门立罩缝隙之间的遮挡物的总的工作量。

技术研发人员:霍庆威;王济法;姜康;聂长海;蔡亦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欧特美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2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