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驾驶室及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收获 驾驶室 降温 功能


1.本实用新型涉及收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驾驶室及收获机。


背景技术:

2.收获机由于使用场地的特殊性,作业时门窗不能开启,因此驾驶室内的温度较高,需要采取降温措施。目前市场上应用的降温装置有空调降温和风扇降温,空调降温价格昂贵,风扇降温效率低,且风无法均布于驾驶室内,降温不均匀。对于东北地区玉米收获季来说,环境温度低,收获机驾驶室内闷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驾驶室及收获机,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所述驾驶室本体的顶部设有内外贯穿的进风口,且所述驾驶室本体上还设有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处固定安装有风扇,在所述驾驶室本体内固定设有罩住所述风扇的导风罩,所述导风罩的底部及侧壁上均匀间隔布设有多个内外贯穿的出风口。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降温时,首先风扇通过进风口将外界的新风送至导风罩内,并从导风罩底部及侧壁上的多个出风口排出,以对驾驶室均匀降温;而且,通过导风罩对新风进行分散处理,避免新风直接对着驾驶人员吹而造成不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快速的降低驾驶室内的温度,且降温均匀,保证驾驶室内的舒适度。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8.进一步,位于所述导风罩侧壁上的多个所述出风口分别与导风管一的一端连通,多根所述导风管一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并敞口。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温时通过导风管一将新风导至驾驶室内的各个部位,使得驾驶室均匀降温处理,保证驾驶室内的舒适度。
10.进一步,每根所述导风管一上间隔布设有若干内外贯穿的小孔。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进一步使得新风在驾驶室内均匀分布,降温均匀。
12.进一步,多根所述导风管一的另一端分别与多根导风管二的一端连通,多根导风管二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并敞口。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温时通过导风管二进一步将新风导至驾驶室内的各个部位,使得驾驶室均匀降温处理,保证驾驶室内的舒适度。
14.进一步,每根所述导风管二上均间隔布设有若干内外贯穿的圆孔。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进一步使得新风在驾驶
室内均匀分布,降温均匀。
16.进一步,所述导风罩呈上端敞口的筒状结构,所述风扇的上端与所述驾驶室本体固定连接,且其位于所述导风罩的上端内。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与风扇的形状相匹配,便于安装,且占用空间小。
18.进一步,所述导风罩的底部水平转动的安装有用于调节盖,所述调节盖上设有多个与多个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的调节孔;转动所述调节盖,至每个所述调节孔与对应的所述出风口全部或部分重合,以调节所述出风口的大小。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降温过程中,当需要调节出风时,手动转动调节盖,至每个调节孔与对应的出风口全部或部分重合,以调节出风口的大小,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20.进一步,所述调节盖与所述导风罩的底部螺纹连接。
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省时省力。
22.进一步,所述排风口处固定安装有排风扇。
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降温过程中,通过排风扇将驾驶室内降温后的风从排风口排出,使得驾驶室与外界形成循环气流,提高降温的效果。
24.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收获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驾驶室。
2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快速的降低驾驶室内的温度,且降温均匀,保证驾驶室内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风罩导风时出风口全开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风罩导风时出风口不分开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30.1、驾驶室本体,2、排风口,3、风扇,4、导风罩,5、出风口,6、导风管一,7、小孔,8、导风管二,9、圆孔,10、调节盖,11、调节孔,12、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32.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1,驾驶室本体1的顶部设有内外贯穿的进风口,且驾驶室本体1上还设有排风口2;进风口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风扇3,在驾驶室本体1内固定设有罩住风扇3的导风罩4,导风罩4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驾驶室顶部,也可以固定于风扇3的外壳上;导风罩4的底部及侧壁上均匀间隔布设有多个内外贯穿的出风口5。降温时,首先风扇3通过进风口将外界的新风送至导风罩4内,并从导风罩4底部及侧壁上的多个出风口5排出,以对驾驶室均匀降温;而且,通过导风罩4对新风进行分散处理,避免新风直接对着驾驶人员吹而造成不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快速的降低驾驶室内的温度,且降温均匀,保证驾驶室内的舒适
度。
33.实施例1
34.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位于导风罩4侧壁上的多个出风口5分别与导风管一6的一端连通,多根导风管一6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并敞口。该方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温时通过导风管一6将新风导至驾驶室内的各个部位,使得驾驶室均匀降温处理,保证驾驶室内的舒适度。
35.上述多根导风管一6可以直接贴合在驾驶室的内顶壁。
36.实施例2
37.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根导风管一6上间隔布设有若干内外贯穿的小孔7,导风管一6内的新风可以通过小孔7分散于驾驶室内的各个部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进一步使得新风在驾驶室内均匀分布,降温均匀。
38.上述多个小孔7中,部分小孔7沿导风管一6的轴向分布,部分沿导风管一6的周向分布。
39.实施例3
40.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多根导风管一6的另一端分别与多根导风管二8的一端连通,多根导风管二8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并敞口,且其分别与对应的导风管二8一体成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温时通过导风管二8进一步将新风导至驾驶室内的各个部位,使得驾驶室均匀降温处理,保证驾驶室内的舒适度。
41.上述多根导风管二8优先贴近驾驶室侧壁安装,且不会影响驾驶室的正常使用。
42.实施例4
43.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每根导风管二8上均间隔布设有若干内外贯穿的圆孔9,导风管二8内的新风可以通过圆孔9分散于驾驶室内的各个部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进一步使得新风在驾驶室内均匀分布,降温均匀。
44.上述多个圆孔9中,部分圆孔9沿导风管二8的轴向分布,部分沿导风管二8的周向分布。
45.上述小孔7和圆孔9可以择一设置,也可以同时设置,优选后者,新风在驾驶室内分布更为均匀,而且风力不会很轻,营造舒适环境。
46.实施例5
47.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导风罩4呈上端敞口的筒状结构,风扇3的上端通过螺栓与驾驶室本体1固定连接,且其位于导风罩4的上端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与风扇3的形状相匹配,便于安装,且占用空间小。
48.实施例6
49.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导风罩4的底部水平转动的安装有用于调节盖10,调节盖10上设有多个与多个出风口5一一对应的调节孔11;转动调节盖10,至每个调节孔11与对应的出风口5全部或部分重合,以调节出风口5的大小。降温过程中,当需要调节出风时,手动转动调节盖10,至每个调节孔11与对应的出风口5全部或部分重合,以调节出风口5的大小,营造更为舒适的驾驶室环境,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50.上述每个出风口5的尺寸可以与每个调节孔11的孔径相等,也可以不等,具体根据需求进行设计,优选二者相等。
51.以出风口5为圆孔,且其孔径与调节孔11的孔径相等为例,调节风量时,手动转动调节盖10,当多个出风口5与多个调节孔11一一对应并使其边缘刚好与对应的调节孔11边缘重合时,此时为出风口5和调节孔11全部重合,且出风量最大;当每个出风口5的边缘与对应调节孔11的边缘错开时,此时出风口5与调节孔11为部分重合。
52.实施例7
53.在实施例六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调节盖10与导风罩4的底部螺纹连接,即导风罩4的底部边缘上设有外螺纹,调节盖10上设有与上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省时省力。
54.上述调节盖10可以始终在导风罩4上转动,但是不会固定住,而且需要一定的外力才能转动。
55.实施例8
56.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排风口2处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排风扇12。降温过程中,通过排风扇12将驾驶室内降温后的风从排风口2排出,使得驾驶室与外界形成循环气流,提高降温的效果。
57.实施例9
58.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收获机,包括如上所述的驾驶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快速的降低驾驶室内的温度,且降温均匀,保证驾驶室内的舒适度。
5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60.降温时,首先风扇3通过进风口将外界的新风送至导风罩4内,部分新风从导风罩4底部多个出风口5进入驾驶室内;同时,还有一部分新风进入导风管一6和导风管二8内,并分别从多个小孔7和圆孔9进入驾驶室内的各个区域,以对驾驶室均匀降温;
61.另外,当需要调节出风时,手动转动调节盖10,至每个调节孔11与对应的出风口5全部或部分重合,以调节出风口5的大小,营造更为舒适的驾驶室环境。
6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到的电子部件均采用现有技术,并且上述各个部件与控制器(型号tc

scr)电连接,控制器与各个部件之间的控制电路为现有技术。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