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动转辙机自动开闭器的制作方法

2021-07-06 20: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转辙机 开闭 机械 提供


1.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指提供一种电动转辙机自动开闭器。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电动转辙机自动开闭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金属柱状物位移的两个工作位,实现断开与闭合(请参见2018年4月6日公布的cn 107878502 a中国专利),这种结构构造虽然简单直接,但存在诸多缺陷:一是开闭器处于长期(长时)工作时,零件表面磨损严重,需要定期进行碎屑检查、清理;二是开闭器触点一般为裸露状态,表面会被传动机构中的润滑油冷凝物、转辙机的灰尘附着而形成一层不导电的膜层,如此会导致开闭器出现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转辙机自动开闭器。
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应用的技术方案是:
5.提供了一种电动转辙机自动开闭器,包括封闭体、组装于封闭体中的电性件以及在封闭体中配合并驱使电性件作循环通路/开路的制动件,其中:
6.封闭体,包括底座和盖板,底座具有基本部及倾斜部,基本部排列有上下贯穿线柱孔,倾斜部上面为盖平面,下面为倾斜面,盖平面向下面镂空形成活动腔,在活动腔两侧形成有贯穿倾斜部左、右侧转轴孔,盖板覆盖活动腔;
7.电性件,包括适配于线柱孔的接线柱和稳固在接线柱上的接触片,接触片包括相对称的左、右触片,左、右触片分别包括左、右弹片和左、右触部,左弹片与右弹片处于活动腔并以此形成运动区,左触部与右触部向相对方向弯折并抵接形成通路;
8.制动件,包括转轴、活页、绝缘部、弹簧,绝缘部以垂立形式设在活页正面,活页具有耳部和凸部形成的开口向下的镂空部,耳部具有耳孔,转轴贯穿耳孔并通过两端适配左、右侧转轴孔将活页定位于活动腔的左、右弹片下方,以使绝缘部处于运动区,弹簧顶持在镂空部与活动腔腔底之间,使得活页在弹簧作用下带动绝缘部位移,以此撑开相抵接的左、右触部而形成开路。
9.进一步优选:基本部具有接线面,线柱孔排列在接线面,活动腔在靠近基本部一侧形成缺口,缺口底面与接线面水平。
10.进一步优选:缺口具有两侧面,沿缺口两侧面分别向下开设有左、右隙缝,左、右隙缝直线向基本部延伸并止于不穿透相对于倾斜部的侧面,并且向下开设的深度止于不穿透倾斜面。
11.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盖平面分布有螺丝孔,盖板对应螺丝孔设有盖螺丝孔,盖板通过螺丝穿过盖螺丝孔与螺丝孔拧紧,以此使倾斜部形成封闭的整体。
12.进一步优选:接线柱包括螺杆部和适配螺杆部螺纹段的螺帽以及适配在螺纹段并通过螺帽压紧的垫圈和弹性垫圈,螺纹段通过线柱孔露于接线面。
13.进一步优选:左触片还具有左基部和左脚部,其中:
14.左脚部在左基部上方向左侧垂直并具有适配接线柱左穿孔,左弹片处于左基部前侧并连接左触部,左弹片形成有左弧形部或左倾斜部,左触部连接左弧形部自由端或左倾斜部自由端;
15.右脚部还具有右基部和右脚部,其中:
16.右脚部在右基部上方向右侧垂直并具有适配与接线柱相邻的接线柱的右穿孔,右弹片处于右基部前侧并连接右触部,右弹片形成有右弧形部或右倾斜部,右触部连接于与左弧形部自由端相对的右弧形部自由端或连接于与左倾斜部自由端相对的右倾斜部自由端。
17.进一步优选:左基部适配左隙缝,以使左弹片处于活动腔;右基部相对于左基部适配右隙缝,使右弹片处于活动腔,运动区是左弹片与右弹片之间动态区域。
18.进一步优选:活页具有基板,耳部以凸出形式形成于基板后侧,在基板正面设有立座,立座中心具有内螺纹孔,绝缘部套在立座外围并通过螺丝适配内螺纹孔,以此将绝缘部稳固于基板上。
19.进一步优选:凸部形成在基板上,镂空部开口形成于基板背面。
20.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进一步包括永磁铁,永磁铁通过平移或旋转到靠近或远离倾斜部时,改变对基板的磁力来驱动活页上的绝缘部位移,以此绝缘部位移而改变左触部与右触部的通路与开路状态。
2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一是结构简单,易于制成,制造成本低且体积小;二是通过无接触磁力驱动,避免了正压接触磨损,从而提升了产品使用寿命;三是密封好,内部零件不会受到外界灰尘、水汽、油污的影响,极大提升了开闭器的耐环境性能;四是开闭器在长期工作时避免了磨损掉屑影响功能实现,减少了产品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22.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23.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25.图3是重点呈现本实施例内部(左触部与右触部形成通路)的立体示意图。
26.图4是重点呈现本实施例内部(左触部与右触部形成通路)的俯视示意图。
27.图5是重点呈现本实施例内部(左触部与右触部形成开路)的立体示意图。
28.图6是重点呈现本实施例内部(左触部与右触部形成开路)的俯视示意图。
29.图7是本实施例中制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30.图8是本实施例中制动件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31.图9是模拟本实施例中永磁铁位移到开闭器距离远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
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33.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34.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35.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36.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37.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39.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9所示,图中提供了一种电动转辙机自动开闭器,图中的自动开闭器包括封闭体10、组装于封闭体10中的电性件20以及在封闭体10中配合并驱使电性件20作循环通路/断路的制动件30,其中:
40.封闭体10,包括底座11和盖板12,底座11具有基本部111及倾斜部112,其中:基本部111具有接线面1111,在接线面1111上排列有贯穿上下的容接线柱21穿插的线柱孔1112,相对于接线面1111的倾斜部112具有高出接线面1111的盖平面1122,相对于盖平面1122的下面为向基本部111倾斜的倾斜面1121,盖平面1122向倾斜面1121镂空成活动腔1124,活动腔1124在靠近基本部111一侧形成缺口1126,缺口1126底面与接线面1111水平,沿缺口1126两侧面分别向下开设有左、右隙缝(未标注),左、右隙缝直线向基本部111延伸并止于不穿透相对于倾斜部112侧面,并且向下开设的深度止于不穿透倾斜面1121。本例中,靠近盖平面1122四边分布有螺丝孔1123,在倾斜部112的左、右侧(未标注)形成有贯通活动腔1124的相对应的可适配转轴31转轴孔1125;盖板12为全面覆盖盖平面1122的平板结构,并且包括适配缺口1126封闭的块121,在盖板12上沿周边对应螺丝孔1123设有盖螺丝孔(未标注),若干螺丝122通过盖螺丝孔与螺丝孔1123拧紧,以此使倾斜部112形成封闭的整体;
41.电性件20,包括接线柱21和接触片22,其中:接线柱21包括螺杆部211和适配螺杆部211螺纹段的螺帽212;接触片22包括相对称的左触片221和右触片222,左触片221具有左基部2211、左脚部2212、左弹片2213和左触部2214,其中:左脚部2212在左基部2211上方向左侧垂直并具有左穿孔2215,左弹片2213处于左基部2211前侧并连接左触部2214,左弹片
2213形成有左弧形部(未标注),左触部2214连接左弧形部自由端;右脚部2222在右基部2221上方向右侧垂直并具有右穿孔2225,右弹片2223处于右基部2221前侧并连接右触部2224,右弹片2223形成有右弧形部(未标注),右触部2224连接右弧形部自由端。本例中,螺杆部211从基本部111底部装入线柱孔1112,以使螺纹段通过线柱孔1112而凸出接线面1111,左触片221通过左穿孔2215套在螺纹段,以使左基部2211落入左隙缝中,并使左弹片2213处于活动腔1124;右触片222与左触片221是对称构件,右触片222通过右穿孔2225套在相邻的另一螺杆部211的螺纹段上,以使右基部2221落入右隙缝中,并使右弹片2223处于活动腔1124,左弹片2213与右弹片2223在活动腔1124形成运动区y,以使左触部2214与右触部2224抵接,以形成导通的通路(请参阅图3和图4);
42.制动件30,包括转轴31、活页32、绝缘部33、弹簧34,其中:活页32具有基板321,在基板321后侧凸出基板形成耳部3211,耳部3211形成有适配转轴31的耳孔3231;基板321正面设有立座322,立座322中心具有内螺纹孔3221,绝缘部33套在立座322外围并通过螺丝332适配内螺纹孔3221以此将绝缘部33稳固在基板321上。基板321具有凸部323,凸部323形成镂空部324且镂空部324开口在基板321背面,弹簧34设在镂空部324并且上端抵持镂空部324顶面,弹簧34下端凸出于开口外。组装时,制动件30通过转轴31适配转轴孔1125而定位于活动腔1124,以使基板321能在活动腔1124中处于左、右弹片2213、2223下方作向上/向下的扇形运动,此时,基板321上的绝缘部33处于靠近左、右触部2214、2224的运动区y。本例中,设于镂空部324弹簧34的下端抵持活动腔1124腔底,以此弹性撑起基板321并使得基板321上的绝缘部33位移而顶开左弹片2213与右弹片2223,以使原本抵接导通的左、右触部2214、2224实现分离,以形成不导通的断路(请参见图5和图6)。
43.在上述实施例中(请结合参阅图9),电动转辙机自动开闭器通过无接触磁力驱动活页32带动绝缘部33位移,并通过绝缘部33位移而抵持靠近左、右触部2214、2224的左、右弹片2213、2223内面,以撑起左、右触部2214、2224分离,从而实现两相对触点断开/连接。本例中,无接触磁力是指永磁铁(未图示)产生的磁力,其中:永磁铁的位置可以在开闭器内部,也可以在开闭器外部。当永磁铁在外部时,其运动方式可以是平移,也可以是旋转,通过位置与角度的变化,改变磁力作用位置,从而用于驱动内部零件(在本例中是指“活页32”、“绝缘部33”和“接触片22”)实现位移。内部零件复位则采用弹簧或者扭簧实现。磁铁在内部时,通过外部钢制或者铁质零件位移,在磁力的作用下,带动磁铁发生移动或者旋转,进而改变触点的连接状态,零件复位采用弹簧或者扭簧实现。
44.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动转辙机自动开闭器为全密封结构,包含(但不限于)采用胶条密封、粘接密封等方式。由于采用无接触磁力驱动,因此自动开闭器可以做成全密闭结构,内部不会受到外界灰尘、水汽、油污的影响,极大提升了开闭器的耐环境性能。
45.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采用无接触磁力驱动,因此零件则是无磨损的正压接触,包括(但不限于)的方式是:弹片变形压接、弹片位移接触。通过无摩擦的接触方式避免了自动开闭器在工作时出现磨损、掉屑的情况,影响正常功能实现。
46.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47.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
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