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滑靴升降机构、钢轨探伤装置、钢轨探伤系统和钢轨探伤车的制作方法

2021-07-06 18: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探伤 钢轨 升降 轨道 装置
滑靴升降机构、钢轨探伤装置、钢轨探伤系统和钢轨探伤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探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滑靴升降机构、钢轨探伤装置、钢轨探伤系统和钢轨探伤车。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在货运、客运中占有重要位置。轨道交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轨道线路在长期使用后或产生严重磨损或裂纹,影响轨道交通安全,钢轨探伤车是对钢轨裂纹探伤的养护车辆,是保障轨道运输的重要设备。

目前,世界各国大多采用超声波脉反射法对钢轨的伤损及裂纹进行检测。但根据所用探头组合布局的不同,从结构上来说主要有轮式探伤系统和靴式探伤系统两种。其中,轮式探伤系统是将探头安装在探轮中,保持探头位置不动,探轮中填充满液体介质,探伤工作时,探轮在钢轨上做滚动,探头发送信号经过液体介质、探轮最终作用在钢轨上并接收反射的回波信号;而靴式探伤系统则是将探头安装在滑靴上,采用滑靴与钢轨表面接触,进而确保探头与钢轨表面形成耦合接触的方式进行探伤,这种方式更有利于超声波信号的传播和接收。

然而,目前的钢轨探伤系统在沿钢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钢轨的高低起伏,滑靴容易与钢轨产生分离,导致钢轨探伤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滑靴升降机构、钢轨探伤装置和钢轨探伤车,其能够使得滑靴在钢轨探伤装置沿钢轨运动及探伤过程中,始终与钢轨保持一定的压紧力接触,且能自适应地针对轨道高低不平顺状况进行调整,使得安装在滑靴上的探头和钢轨之间形成良好的耦合接触,确保超声波的传播和接收,从而保证钢轨探伤装置的正常工作,有利于增强钢轨探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滑靴升降机构,其包括升降杆、限位件、升降套、升降轴及弹性件;升降杆的一端与限位件连接,升降轴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升降套且部分位于升降套内,升降轴的一端位于升降套外部,以形成用于与滑靴连接的连接端,升降轴远离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件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槽,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作用于升降套和升降轴,用于提供使升降套远离连接端的部位抵持限位件,以及使第一限位槽远离连接端的一端抵持限位件的力;限位件能在升降杆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运动,从而驱动升降套和升降轴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而实现与升降轴的连接端相连接的滑靴相对于钢轨升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滑靴下降过程中,当滑靴抵持钢轨后,限位件离开第一限位槽远离连接端的一端,升降套在限位件的驱动下压缩弹性件以相对于升降轴滑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件能运动至第一限位槽的中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件包括呈夹角连接的连接部和限位部,连接部与升降杆连接,限位部与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与升降杆螺纹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与限位部相互垂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限位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与连接部呈夹角连接,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互连接且分别与连接部垂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限位件穿设在两个第一限位槽中且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限位件设置有与升降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升降轴的远离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连通的内孔,升降杆连接限位件的一端伸入升降轴的内孔或者限位件连接升降杆的部位伸出内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孔一端开口以供升降杆伸入,另一端封口以形成底壁,底壁与连接端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限位槽靠近连接端的一端与连接端的距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升降套远离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件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槽,弹性件用于提供使第二限位槽靠近连接端的一端抵持限位件的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限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限位件同时与两个第二限位槽滑动配合。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升降杆连接限位件的一端位于升降套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升降套远离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件插接固定的插孔,弹性件用于提供使插孔的内壁抵持限位件的力。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为螺旋弹簧且套设于升降轴,螺旋弹簧一端抵持升降套,另一端作用于升降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升降轴的连接端螺纹连接有用于与滑靴连接的关节轴承,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升降套和关节轴承,从而分别作用于升降套和升降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升降轴的连接端螺纹连接有关节轴承和锁紧螺母,锁紧螺母抵紧关节轴承,连接端套设有垫圈,垫圈抵持锁紧螺母背离关节轴承的一侧,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持升降套和垫圈,从而分别作用于升降套和升降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升降杆包括杆体和转接套,转接套的两端分别与杆体和限位件螺纹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套包括用于与杆体连接的上圆柱和用于与限位件连接的下圆柱,所述上圆柱的外周设置有锁入所述杆体的内螺纹孔的第一外螺纹,所述下圆柱具有与所述限位件的第二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导向座,升降套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于导向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座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内腔,升降套至少部分滑动配合于内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升降杆沿第一方向与导向座滑动配合,升降杆与限位件连接的一端位于导向座内,升降杆远离限位件的一端形成驱动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置在导向座的上端外壁的可转动的提手及与提手转动连接的连杆,连杆远离提手的一端与驱动端转动连接,连杆能随提手的转动而运动,以驱动升降杆相对于导向座沿第一方向运动,从而驱动限位件相对于导向座沿第一方向运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手连接有把手,把手用于驱动提手转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轨探伤装置,其包括滑靴和上述的滑靴升降机构,滑靴升降机构与滑靴连接,用于驱动滑靴相对于钢轨升降,滑靴设置有用于检测钢轨裂纹或伤损的超声波探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滑靴升降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滑靴的两端相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滑靴配置有多组超声波探头,用于分别检测钢轨的轨头、轨腰及轨底的伤损。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轨探伤系统,其包括多通道超声波检测仪、液体耦合剂储存箱、泵送装置和上述的钢轨探伤装置,多通道超声波检测仪与钢轨探伤装置中的超声波探头通信连接,液体耦合剂储存箱内的耦合剂通过泵送装置输送至滑靴,以使滑靴完成耦合剂的分配并喷洒在钢轨上,以在钢轨和超声波探头之间形成用于超声波探伤的液体膜层。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轨探伤车,其包括能够在轨道上行走的走行车辆和上述的钢轨探伤系统,钢轨探伤系统设置于走行车辆上,用于在走行车辆沿钢轨运动的过程中对钢轨进行探伤。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钢轨探伤车,其包括能够在轨道上行走的走行车辆和上述的钢轨探伤系统,钢轨探伤系统有两个钢轨探伤装置,且两个钢轨探伤装置分别安装于走行车辆的车架的相对的两侧,用于对轨道线路上相对设置的两股钢轨进行探伤检测。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滑靴升降机构在非工作状态时,可以通过升降杆提升限位件,从而带动升降轴及升降套向上移动,进而带动滑靴脱离钢轨轨面;在需要工作时,可以通过升降杆下降限位件,从而带动升降轴和升降套向下移动,进而带动滑靴下降并与钢轨轨面接触,此时限位件与升降轴的第一限位槽的远离连接端的一端脱离接触,以允许滑靴因钢轨轨面的不平整而有一定的上下移动,滑靴上下移动的距离不超过限位件与升降轴的第一限位槽的上端和下端之间的距离。而弹性件可以保持滑靴在工作状态时对钢轨的压紧力,保证滑靴始终接触钢轨表面,使得探头与钢轨之间形成良好的耦合接触,确保了超声波的正常传播和接收,从而保证了钢轨探伤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靴升降机构在驱动滑靴下降以接触钢轨时,首先限位件会在升降杆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以驱动升降套和升降轴共同沿第一方向向下运动,当升降轴的连接端连接的滑靴与钢轨接触时,由于钢轨的抵持限位,升降轴不再向下运动而相对于钢轨保持静止,由于限位件会离开第一限位槽远离连接端的一端以继续向下运动,且升降轴与升降套沿第一方向滑动配合,因此升降套也会在限位件的驱动下压缩弹性件以相对于升降轴滑动,以继续向下运动预设距离。此时,由于限位件的抵持限位,升降套无法上升,而升降轴能沿第一方向在一定范围内升降,但是由于弹性件的作用,升降轴始终具有向下运动以接触钢轨表面的趋势。

这样,当滑靴在沿钢轨运动的过程中,当钢轨变高时,升降轴可以压缩弹性件以上升,当钢轨变低时,升降轴可以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下降,即无论钢轨是变高还是变低,滑靴都能与钢轨保持一定压力下的接触,从而保证钢轨探伤装置及钢轨探伤车的正常工作,有效提高钢轨探伤装置对不同线路状态的适应性,确保钢轨探伤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并且还有利于保护钢轨,避免不必要的磨损。

同时,本发明的滑靴升降机构结构设计巧妙,布局紧凑,占用空间小,并且安装、拆卸简单,方便车辆行走和探伤作业,从工作状态到非工作状态的切换容易,能够充分满足钢轨探伤车的快速拆装与操作简便的需求,同时还有效降低了钢轨探伤装置的总体体积和重量,尤其适用于对轻量化有严格要求的中小型钢轨探伤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钢轨探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钢轨探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靴升降机构处于上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滑靴升降机构处于下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轴与滑靴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滑靴升降机构驱动滑靴远离钢轨的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滑靴升降机构驱动滑靴远离钢轨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滑靴升降机构驱动滑靴接触钢轨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滑靴升降机构驱动滑靴接触钢轨的状态示意图。

图标:10-滑靴升降机构;20-钢轨探伤装置;30-横梁;100-导向座;110-内腔;120-提手;130-连杆;140-把手;200-升降杆;210-杆体;220-转接套;300-限位件;310-连接部;320-限位部;322-第一限位部;324-第二限位部;400-升降套;410-第二限位槽;420-支撑柱;500-升降轴;510-连接端;520-第一限位槽;530-内孔;532-底壁;540-关节轴承;550-锁紧螺母;560-垫圈;600-弹性件;700-滑靴。

具体实施方式

轨道交通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轨道交通在货运、客运中占有重要位置。轨道交通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轨道线路在长期使用后或产生严重磨损或裂纹,影响轨道交通安全,钢轨探伤车是对钢轨进行裂纹探伤的养护车辆,是保障轨道运输安全的重要设备。

钢轨探伤车一般由走行车辆和钢轨探伤系统组成,探伤系统安装于走行上,并随走行沿钢轨运动,以对钢轨进行探伤。目前,主流的探伤系统一般有两种:轮式探伤系统和靴式探伤系统。其中,靴式探伤系统采用滑靴(用于安装探头)在钢轨表面直接接触的方式进行超声波探伤,具有信号传播和接收稳定、探伤效率高的特点。然而现有的钢轨探伤车在沿钢轨运动的过程中,安装有探头的滑靴容易与钢轨分离,导致钢轨探伤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滑靴升降机构、钢轨探伤装置、钢轨探伤系统及钢轨探伤车,该滑靴升降机构能在需要进行探伤工作时驱动滑靴下降至接触钢轨的位置并与其保持一定压紧力的接触,并且在钢轨探伤装置沿钢轨运动探伤的过程中,无论钢轨变高还是变低,滑靴及其上安装的探头可以跟随钢轨位置的高低变化自适应地调整,都能始终与钢轨保持一定压紧力的接触,确保超声波等信号的传播和接收,从而保证钢轨探伤装置及钢轨探伤车的正常工作。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轨探伤车包括能够在轨道上行走的走行车辆和钢轨探伤系统。钢轨探伤系统设置于走行车辆上,用于在走行车辆沿钢轨运动的过程中对钢轨进行探伤。

其中,走行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类型,只要其能驱动钢轨探伤系统沿钢轨运动即可。本实施例中,走行车辆可以采用agv(automatedguidedvehicle,自动导航车)小车。其它实施例中,走行车辆也可以选用普通车辆。

进一步地,钢轨探伤系统包括多通道超声波检测仪、液体耦合剂储存箱、泵送装置和钢轨探伤装置,多通道超声波检测仪与所述钢轨探伤装置中的超声波探头通信连接,所述液体耦合剂储存箱内的耦合剂通过所述泵送装置输送至所述滑靴,以使所述滑靴完成所述耦合剂的分配并喷洒在钢轨上,以在所述钢轨和所述超声波探头之间形成用于超声波探伤的液体膜层。

所述多通道超声波探伤检测仪能够实时显示多组探头工作状态,优选具有a型、b型探伤数据实时处理、显示、标记、存储及回放功能,进一步优选a显和b显探伤数据同时显示或可以切换分别显示。进一步优选所述多通道超声波探伤检测仪具备距离补偿功能、里程校准功能、限速设置等功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钢轨探伤装置有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所述走行车辆的车架的相对的两侧,用于对轨道线路上相对设置的两股钢轨同时进行探伤检测。其它实施例中,钢轨探伤装置也可以仅设置一个。

请参照图1或者图2,钢轨探伤装置20包括滑靴700和滑靴升降机构10,滑靴升降机构10与滑靴700连接,用于驱动滑靴700相对于钢轨升降,所述滑靴700设置有用于检测钢轨裂纹或伤损的超声波探头。具体地,所述滑靴700配置有多组超声波探头,用于分别检测钢轨的轨头、轨腰及轨底的伤损。

本实施例中,滑靴升降机构1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与所述滑靴700的两端相连接。具体地,其中一个滑靴升降机构10与滑靴700的第一端铰接,铰接轴大致与两股钢轨所在平面平行,另外一个滑靴升降机构10与滑靴700的第二端铰接,铰接轴也大致与两股钢轨所在平面平行且与另一个铰接轴垂直。这样,滑靴的两端就可以在对应的滑靴升降机构10驱动下单独升降,而不需要让两个滑靴升降机构10驱动滑靴700的两端同时升降。其它实施例中,滑靴升降机构10也可以仅有一个,其与滑靴700的中部连接,用于驱动滑靴700相对于钢轨升降。

详细地,请参照图3和图4,滑靴升降机构10固定安装在横梁30上,其包括导向座100、升降杆200、限位件300、升降套400、升降轴500及弹性件600。升降杆200的一端与限位件300连接,升降套400沿第一方向x滑动配合于导向座100,升降轴500沿第一方向x(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大致垂直于钢轨所在的平面或者地面)滑动配合于升降套400且部分位于升降套400内,升降轴500的一端位于升降套400外部,以形成用于与滑靴700连接的连接端510,升降轴500设置有与限位件300沿第一方向x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槽520,第一限位槽520沿第一方向x延伸。弹性件600的两端分别作用于升降套400和升降轴500,用于提供使升降套400远离连接端510的部位抵持限位件300,以及使第一限位槽520远离连接端510的一端抵持限位件300的力;

限位件300能在升降杆200的驱动下相对于导向座100沿第一方向x运动,从而驱动升降套400和升降轴500相对于导向座100沿第一方向x运动,进而实现与升降轴500的连接端510相连接的滑靴700相对于钢轨升降。在升降杆200下降过程中,当滑靴700抵持钢轨后,限位件300离开升降轴500第一限位槽520远离连接端510的一端,升降套400在限位件300的驱动下压缩弹性件600以相对于升降轴500滑动。

滑靴升降机构10在驱动滑靴700下降以接触钢轨时,首先限位件300会在升降杆200的驱动下沿第一方向x向下运动,以驱动升降套400和升降轴500共同沿第一方向x向下运动,当升降轴500的连接端510连接的滑靴700与钢轨接触时,由于钢轨的抵持限位,升降轴500不再向下运动而相对于钢轨保持静止,由于限位件300会离开第一限位槽520远离连接端510的一端以继续向下运动,且升降轴500与升降套400沿第一方向x滑动配合的,因此升降套400也会在限位件300的驱动下压缩弹性件600以相对于升降轴500滑动,以继续向下运动预设距离。此时,由于限位件300的抵持限位,升降套400无法上升,升降轴500还能在一定范围内升降,但是由于弹性件600的作用,升降轴500始终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这样,当滑靴700在沿钢轨运动的过程中,当钢轨变高时,升降轴500可以压缩弹簧以上升,当钢轨变低时,升降轴500可以在弹簧的作用下下降,即无论钢轨是变高还是变低,滑靴700都能与钢轨保持接触,从而保证钢轨探伤装置20及钢轨探伤车的正常工作。

其中,导向座100固定安装于横梁30上。具体地,两个滑靴升降机构10的导向座100分别一体成型于横梁30的两端,即加工横梁30时直接在其两端加工成型出导向座100。其它实施例中,两个滑靴升降机构10的导向座100也可以可拆卸地安装于横梁30的两端。

导向座100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导向座100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中空结构,其内设置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内腔110,内腔110一端不完全封口以供升降杆200穿设,另一端开口。导向座100的横截面为方形,上述“横截面”指的是垂直于导向座100延伸方向的平面。其它实施例中,导向座100也可以为实心结构,导向座100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圆形。

导向座100的外壁设置有可转动的提手120及与提手120转动连接的连杆130及与提手120固定连接的把手140。详细地,导向座100封口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两个支撑柱420,两个支撑柱420间隔设置且均沿第一方向x延伸。提手120大致呈u形,其开口的两端且分别与两个支撑柱420转动连接,封口的端部与连杆130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130的另一端与升降杆200的一端转动连接,三个转轴(提手120开口的两端与两个支撑柱420之间的转轴、提手120封口的端部于连杆130之间的转轴及连杆130于升降杆200之间的转轴)相互平行且均沿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本实施例中,第二方向y大致与钢轨的延伸方向平行)延伸。

升降杆200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设置于导向座100。本实施例中,升降杆200沿第一方向x与导向座100滑动配合,且两者滑动配合处位于导向座100封口的一端。升降杆200贯穿内腔110不完全封口的一端,升降杆200连接限位件300的一端位于导向座100内且伸入升降轴500和升降套400,另一端位于导向座100外以形成与连杆130远离提手120的一端铰接的驱动端。其它实施例中,升降杆200也可以不与导向座滑动接触,而仅仅是穿过导向座;升降杆200也可以全部位于导向座100的外壁上(比如当导向座100为实心结构时)。

升降杆200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结构,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连接和装配,升降杆200包括杆体210和转接套220,转接套220同时与杆体210和限位件300螺纹连接。详细地,杆体210与导向座100滑动配合且一端位于导向座100的外部以形成上述的驱动端,另一端位于导向座100的内部且与转接套220的一端螺纹连接,转接套220远离杆体210的一端与限位件300螺纹连接。进一步地,转接套220上设置有第一外螺纹和第一内螺纹,杆体210上设置有与第一外螺纹连接的第二内螺纹,限位件300的用于与升降杆200的杆体210连接的部位的外周面设置有与第一内螺纹配合的第二外螺纹。具体地,所述转接套220包括用于与杆体210连接的上圆柱和用于与限位部320连接的下圆柱,上圆柱的外周设置有用于锁入杆体210的内螺纹孔的第一外螺纹,下圆柱具有用于与限位件300的第二外螺纹连接的内螺纹孔。其它实施例中,升降杆200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即杆体210和转接套220构成一个整体结构,可以一体制得。

当提手120在把手140的驱动下绕第一轴线相对于两个支撑柱转动时,连杆130会在提手120的驱动下绕第二轴线相对于提手120转动同时靠近或者远离导向座100,升降杆200则会在连杆130的驱动下绕第三轴线相对于连杆转动同时相对于导向座100沿第一方向x滑动,以驱动限位件300相对于导向座100沿第一方向x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线、第二轴线及第三轴线均大致平行于钢轨所在平面。

限位件300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结构,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限位件300包括呈夹角连接的连接部310和限位部320,连接部310与升降杆200连接,限位部320与第一限位槽520滑动配合。这样设置限位件300的结构的目的在于方便限位件300在与升降杆200连接的同时与第一限位槽520配合。

限位件300穿设于第一限位槽520中并与升降套400的一端相抵持,用于限制所述升降套400相对于所述升降轴500和所述限位件300在第一方向x上的运动范围。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310沿第一方向x延伸,限位部320沿第二方向y延伸,即连接部310和限位部320垂直(即两者的夹角为90°),以使限位件300大致呈t形。进一步地,限位部32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限位部322和第二限位部324,第一限位部322和第二限位部324长度相等且两者分别与连接部310呈夹角连接,具体为垂直连接,以使限位件300形成t形结构。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322和第二限位部324相互连接且两者相对于连接部310对称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其它实施例中,为了简化限位件300的结构,降低其制造成本,限位件300也可以为l形结构,即连接部310的一端与限位部320的一端相互垂直连接。

升降轴500的连接端510位于导向座100的外部,而远离连接端510的一端位于导向座100的内部且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520连通的内孔530。内孔530一端开口以供升降杆200连接限位件300的一端伸入,或者供限件300连接升降杆200的部位伸出,另一端封口以形成底壁532。底壁532与连接端510的距离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限位槽520靠近连接端510的一端与连接端510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520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腰型孔。第一限位槽520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于内孔530的两侧,两个第一限位槽520均与内孔530连通。限位件300同时穿设于两个第一限位槽520中且沿第一方向x滑动配合,详细地,第一限位部322和第二限位部324分别与两个第一限位槽520滑动配合。

升降套400至少一部分滑动连接于导向座100的内腔110,以提高升降套400与导向座100的配合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升降套400一端始终位于导向座100内,另一端能伸出或者缩回导向座100内。升降套400远离连接端510的部位设置有与限位件300滑动配合的第二限位槽410,第二限位槽410设置在升降套400上且始终位于导向座100内的一端且沿第一方向x延伸,弹性件600用于提供使第二限位槽410靠近连接端510的一端抵持限位件300的力。

为了提高升降套400与限位件300之间配合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槽410也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腰型孔,这样还可以方便t形的限位件300的安装和装配。第二限位槽410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置。两个第二限位槽410分别与限位件300滑动配合。详细地,两个第二限位槽410分别与第一限位部322和第二限位部324配合。

需要说明的是,其它实施例中,升降套400也可以不设置第二限位槽410,此时,限位件300直接抵持升降套400远离弹性件600或者远离连接端510的端部,或者,升降套400远离所述连接端510的一端设置有与限位件300插接固定的插孔,此时弹性件600用于提供使插孔的内壁抵持限位件300的力。但是,如果第二限位槽410为通孔,则限位件300难以进行安装和拆卸,此时需要改变限位件300的结构,比如可以采用穿过通孔的直杆,即限位件300不再包括连接部310,仅包括限位部320,所述限位件300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升降杆200螺纹连接的螺纹孔。

弹性件600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00为螺旋弹簧且套设于升降轴500,螺旋弹簧一端抵持升降套400,另一端作用于升降轴500。其它实施例中,弹性件600也可以为具有弹力的橡胶套,橡胶套套设于升降轴500且两端分别抵持升降套400和升降轴500;弹性件600也可以设置于升降轴500的内孔530中且一端抵持底壁532,另一端抵持限位件30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升降轴500的连接端510螺纹连接有关节轴承540和锁紧螺母550,关节轴承540与滑靴700连接,锁紧螺母550抵紧关节轴承540,连接端510套设有垫圈560,垫圈560抵持锁紧螺母550背离关节轴承540的一侧,弹性件600同时抵持升降套400和垫圈560,以同时作用于升降套400和升降轴500。

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锁紧螺母550和垫圈560,而仅设置关节轴承540。此时,弹性件600同时抵持升降套400和关节轴承540,以同时作用于升降套400和升降轴500。

弹性件600的设置可以使得钢轨探伤装置20工作时保持一定的压紧力以使滑靴700贴紧轨面,滑靴700在限位件300的限制下运动的位置不超过升降轴500的第一限位槽520的高度,这一高度是有效避开轨面障碍物或者允许滑靴下降的高度。当提手120提升时,限位件300向上运动抵持升降轴500的第一限位槽520的上侧后,继续提升滑靴700以及钢轨探伤装置20,弹性件600在此状态下增加少许压缩,最大不超过第一限位槽520允许的上下活动高度,这时是非工作状态,滑靴700脱离接触轨面,有利于车辆的行走和减少阻力,防止异常碰撞。

同时,本实施例的弹性件600由于升降套400的设置,可以避免弹性件600直接与限位件300抵持,有效改善弹性件600的工作状态。直接与限位件300抵持虽然也能提供压紧力,但是会增大弹性件600的压缩量,导致弹性件600容易过早地失效或者工作状态时压紧力降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钢轨探伤装置20的工作过程及效果如下:

没有工作时,请参照图3、图7或图8,将把手140翻转到如图3所示的位置,通过提手120的向上运动,带动限位件300和升降轴500的整体向上运动,进而带动滑靴700远离钢轨,此时,由于弹性件600的作用,第一限位槽520远离连接端510的一端抵持限位件300的限位部320的上方,第二限位槽410靠近连接端510的一端抵持限位件300的限位部320的下方。

需要工作时,请参照图4、图9或图10,先使滑靴700位于待探伤钢轨的上方,然后操作人员手持把手140并翻转预设角度(比如180°)即可,把手翻转后的位置如图4所示。由于把手140的驱动,升降杆200与限位件300会同时相对于导向座100沿第一方向x向下运动预设距离,从而使得升降套400和升降轴500相对于导向座100沿第一方向x向下运动,以使滑靴700靠近并接触钢轨。此时,由于弹性件600的作用,第二限位槽410靠近连接端510的一端仍然抵持限位件300,但是第一限位槽520远离连接端510的一端离开限位件300,限位件300大致位于第一限位槽520的中部,以使滑靴700能沿第一方向x上在一定范围内升降,且产生沿第一方向x下降的趋势。

最后,车辆驱动钢轨探伤装置20沿钢轨运动。当钢轨变高时,滑靴700能够在钢轨的驱动下上升,此时弹性件600被压缩;当钢轨变低时,滑靴700能够在弹性件600的作用下下降,此时弹性件600被释放。即无论钢轨变高还是变低,滑靴700及其上安装的探头都能与钢轨保持一定压紧力的接触以进行探伤,从而保证钢轨探伤装置20及钢轨探伤车的正常工作,有效提高钢轨探伤装置20对不同线路状态的适应性,确保钢轨探伤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并且还能够避免滑靴700与钢轨表面的不必要的磨损,有利于保护钢轨,延长钢轨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