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自动顶升救灾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7:1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救灾 机器人 平台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自动顶升救灾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四足机器人(1)和千斤顶(2),所述四足机器人(1)包括机架(12)和连接在机架(12)上的机腿(11),所述机腿(11)包括大腿部(111)、小腿部(112)和拉杆(113),大腿部(111)上端具有大腿舵机(114),大腿舵机(114)固定在机架(12)上,在机架(12)上设置有基架板(123),所述千斤顶(2)固定在基架板(12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自动顶升救灾平台,其特征在于,大腿部(111)下端与小腿部(112)铰接,拉杆(113)的一端与小腿部(112)上端铰接,通过拉杆(113)拉动小腿部(112),使得大腿部(111)和小腿部(112)之间可相对旋转,在机腿(11)上设置有与拉杆(113)铰接的拉杆舵机(1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自动顶升救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舵机(115)安装在大腿部(111)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自动顶升救灾平台,其特征在于,大腿部(111)和/或小腿部(112)包括两块结构相同的基板(1111),在两块基板(111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1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自动顶升救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11)具有镂空。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自动顶升救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部(111)上设置有机身大腿连接键(116),机身大腿连接键(116)一端固定在机架(12)上,另一端与外侧基板(1111)的上端铰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自动顶升救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腿部(111)与小腿部(112)通过轴承铰接,所述大腿部(111)与大腿舵机(114)通过轴承铰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自动顶升救灾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2)包括机架管(121)和端板(122),多根机架管(121)设置为上下两层,所述基架板(123)设置在下层机架管(121)上,多根机架管(121)的两端通过端板(122)固定。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自动顶升救灾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2)上还设置有腿部外摆舵机(124),腿部外摆舵机(124)与机腿(11)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自动顶升救灾平台,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2)上设置有千斤顶舵机(22),千斤顶舵机(22)通过双摇杆结构组件(23)与液压活塞杆(24)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自动顶升救灾平台,包括四足机器人(1)和千斤顶(2),四足机器人(1)包括机架(12)和连接在机架(12)上的机腿(11),机腿(11)包括大腿部(111)、小腿部(112)和拉杆(113),大腿部(111)上端具有大腿舵机(114),大腿舵机(114)固定在机架(12)上,在机架(12)上设置有基架板(123),千斤顶(2)固定在基架板(123)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基于四足机器人的自动顶升救灾平台,具有结构强度高、受力稳定均匀、承重能力强、可适应多种地形等诸多优点,利于快速的抢险救灾。利于快速的抢险救灾。利于快速的抢险救灾。


技术研发人员:姜洲 李天珍 杨龙飞 吴雨桐 万泱泱 王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2.07
技术公布日:2021/10/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