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头枕和座椅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地头 座椅 车辆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枕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头枕和座椅及车辆。


背景技术:

2.在具有头枕的座椅中,例如车辆的座椅中,头枕能够起到支撑头部和缓解疲劳的作用。例如,在车辆发生追尾时,人体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此时车辆加速或减速的压力都集中在人体脆弱的颈部和头部,而头枕则对此起缓冲作用,保护人体头部。由于不同的乘员具有不同的身高,所以,为了适应不同的乘员,头枕优选设置为可调节式。现有的电动调节式头枕的常规头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乘员的需求,但是存在头枕为有级调节,舒适性低;驱动机构设置在座椅靠背上,头枕安装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噪音和振动比较大等问题。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型的头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头枕为有级调节,舒适性低;驱动机构设置在座椅靠背上,头枕安装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噪音和振动比较大等的问题,提供一种头枕,该头枕为无级调节,头枕安装简单,生产成本低且具有隔音降噪的功能。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头枕,所述头枕包括头枕本体和支撑所述头枕本体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架和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的移动架,其中,所述头枕本体固接所述移动架;所述头枕包括驱动所述移动架和所述固定架间距无级调节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头枕本体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头枕本体,并将驱动机构设置为可无级调节所述移动架和所述固定架间距,实现了头枕可以根据需要无级调节的同时安装简单,生产成本低且隔音降噪。
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所述移动架和所述固定架并能够驱动所述移动架动作的螺杆和驱动所述螺杆旋转的电机总成。
6.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总成固接所述移动架,所述移动架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电机总成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头枕包括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中以将所述电机总成固接在所述移动架上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头枕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移动架或所述电机总成之间的降噪减震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减震降噪结构包括围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外周的橡胶套,所述橡胶套包括套筒本体和从所述套筒本体的两端分别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圈和第二径向圈,所述橡胶套以所述第一径向圈和所述第二径向圈分别覆盖在所述移动架朝向所述电机总成的第一表面和背离所述电机总成的第二表面的方式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中。
8.进一步的,所述头枕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橡胶套之间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为硬度大于所述橡胶套的硬度的套筒结构,且,所述限位结构在螺杆长度延伸的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橡胶套的长度。
9.进一步的,所述头枕包括连接所述螺杆和所述固定架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
连接结构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螺杆连接孔,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螺杆连接孔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导杆和固接多个所述导杆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架的u型结构,其中,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指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安装在所述u型结构中,其中,多个所述导杆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间隔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钣金结构和第二钣金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头枕导柱和限位柱,所述连接架包括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所述第一钣金结构和第二钣金结构的弧形卡,所述头枕导柱卡接所述弧形卡;所述限位柱卡接所述第二钣金结构。
12.进一步的,所述螺杆连接孔包括形成在所述头枕导柱上的螺纹孔;所述头枕导柱包括连接块状和从所述连接块状的两端向外延伸的两个耳柱,所述螺纹孔开设在所述连接块状上,所述弧形卡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置的两个弧形的卡臂,两个所述卡臂以凹面相对的方式对置,且两个所述卡臂的悬臂端距离大于零,两个所述卡臂合抱围成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两个所述耳柱分别容纳在对应的所述容纳空间内。
13.进一步的,所述螺杆连接孔包括形成在所述限位柱上的过孔,所述限位柱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柱体和从所述柱体的两端径向延伸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过孔形成在所述柱体上,所述限位柱设置为卡接所述第二钣金结构时,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二凸缘在所述第一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钣金结构的两侧。
14.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架上开设有与所述导杆对应设置的多个安装导孔;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导孔设置为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腰形孔;所述头枕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腰形孔两端的多个弹片。
15.进一步的,所述头枕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导杆和所述安装导孔的衬套;所述衬套采用由多片弧形板周向围设成的分体式衬套。
16.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以上所述的头枕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头枕的座椅本体。
17.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座椅。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头枕组成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支架及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1中的橡胶套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图1中的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1中的头枕导柱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图1中的限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25.图8是图1中的支架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图8中沿a

a局部剖视图;
27.图10是图8中沿b

b局部剖视图;
28.图11是图8中沿c

c局部剖视图;
29.图12是图1中的支架的安装状态结构示意图;
30.图13是图1中的支架的工作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14是图13的仰视图;
32.图15是图1中的支架和驱动机构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33.图16是图15中沿e

e局部剖视图;
34.图17是图15中沿f

f局部剖视图;
35.图18是图15的侧视图;
36.图19是图18中沿g

g局部剖视图;
37.图20是图1中的头枕的一种工作状态;
38.图21是图20的局部剖视图;
39.图22是图1中的头枕的第二种工作状态;
40.图23是图22的局部剖视图。
41.附图标记说明
42.头枕本体1;上壳体11;头枕发泡12;头枕套13;支架2;固定架21;导杆211;防割衬套212;连接架213;第三连接结构214;u型结构2130;第一钣金结构2131;第二钣金结构2132;弧形卡2133;卡臂21331;移动架22;安装导孔221;径向凸台2211;卡孔2212;驱动机构3;螺杆31;电机总成32;橡胶套4;套筒本体41;一径向圈42;第二径向圈43;第一连接结构5;限位结构6;第二连接结构7;头枕导柱71;螺纹孔711;连接块状712;耳柱713;限位柱72;过孔720;柱体721;第一凸缘722;第二凸缘723;弹片8;衬套9;台肩91;卡爪92;导线10。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背离”、“朝向”、“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与实际使用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相对应;“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4.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45.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头枕,如图1、20

23所示:所述头枕包括头枕本体1和支撑所述头枕本体1的支架2,如图2、图8、图13、图15所示,所述支架2包括固定架21和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固定架(21)上的移动架22,其中,所述头枕本体1固接所述移动架22;所述头枕包括驱动所述移动架22和所述固定架21间距无级调节的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安装在所述头枕本体1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驱动机构3安装在所述头枕本体1,并将驱动机构3设置为可无级调节所述移动架22和所述固定架21的间距,实现了头枕可以根据需要无级调节的同时安装简单,生产成本低且隔音降噪。
46.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连接所述移动架22和所述固定架21并能够驱动所述移动架22动作的螺杆31和驱动所述螺杆31旋转的电机总成32。通过利用电机总成32驱动螺杆31进而驱动移动架22相对固定架21运动,实现与移动架22固接的头枕本体1无级调节。这样,头枕本体1可以随移动架22沿螺杆31的长度方向相对固定架21移动,在设定的范围内实
现头枕本体1连续的调节,可以适应不同身高乘员的需求,使得尽可能多的乘员能够处于最舒适的位置。其中,电机总成32可固接固定架21或移动架22,然后通过驱动螺杆31旋转,使得固定架21和移动架22相对移动,实现头枕本体1的位置调节。
47.可选地,所述头枕包括控制所述电机总成32通断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可设置在门板、扶手、座椅侧护板等任意能较好的满足人机工程的位置以提高乘员操作舒适性。其中,控制开关优选为美观易操作的按钮式。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乘员的操作舒适性,头枕的调节还可使用控制触摸屏、ai姿势识别、语音识别的形式来实现。
48.可选地,如图14所示,所述电机总成32固接所述移动架22,由于头枕通常安装在座椅靠背上,这样设置,可以将电机总成32安装在靠近座椅靠背的位置以优化固定架21的受力;如图13所示,所述移动架22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20,所述电机总成32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21,所述头枕包括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20和所述第二安装孔321中以将所述电机总成32固接在所述移动架22上的第一连接结构5,所述头枕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5和所述移动架22或所述电机总成32之间的降噪减震结构。由于乘员耳朵距离头枕较近,放置头枕内的驱动机构3产生的噪音对于乘员听觉影响明显,通过设置减震降噪结构,可以在电机总成32和移动架22之间形成阻尼,降低电机总成32工作时引起的振动和产生的噪音。
49.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减震降噪结构包括围设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5外周的橡胶套4,所述橡胶套4包括套筒本体41和从所述套筒本体41的两端分别径向延伸的第一径向圈42和第二径向圈43,所述橡胶套4以所述第一径向圈42和所述第二径向圈43分别覆盖在所述移动架22朝向所述电机总成32的第一表面和背离所述电机总成32的第二表面的方式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20中。这样,可以使得第一连接结构5和移动架22之间、移动架22和电机总成32之间均具有缓冲减震结构,其中,第一径向圈42在电机总成32和移动架22之间形成缓冲,套筒本体41及第二径向圈43在第一连接结构5和移动架22之间全方位形成缓冲,进一步降低电机总成32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50.可选地,如图1、11所示,所述头枕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结构5和所述橡胶套之间的限位结构6;所述限位结构6设置为硬度大于所述橡胶套4的硬度的套筒结构,且,所述限位结构6在螺杆31长度延伸的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橡胶套4的长度。这样,可以给橡胶套4以支撑,防止橡胶套4被过多的压缩,进而可以提高橡胶套4的使用寿命。
51.可选地,所述头枕包括连接所述螺杆31和所述固定架21的第二连接结构7,所述第二连接结构7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螺杆连接孔,所述螺杆31穿设在所述螺杆连接孔中,所述第二连接结构7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固定架21上。通过将第二连接结构7可拆卸的固定在固定架21上这种方式安装螺杆31可以降低螺杆31的安装和拆卸难度。
52.其中,电机总成32通过驱动螺杆31在第二连接结构7上的螺杆连接孔中旋转实现驱动头枕本体1运动,电机总成32的驱动轴可以被替代为软轴、蜗杆结构与斜齿轮、蜗轮齿配合实现驱动头枕本体1按既定的路线运动。通常,头枕用于安装在座椅靠背的上方,头枕沿座椅靠背进行升降。
53.可选地,所述固定架21包括平行设置的多个导杆211和固接多个所述导杆211的连接架213,所述连接架213上形成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架213的u型结构2130,其中,所述u型结构2130的开口指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所述第二连接结构7安装在所述u型结构2130中,通过设置这样的u型结构2130,在安装电机总成32的时候,可以将
穿设有螺杆31的第二连接结构7从第二方向推入u型结构2130中,这种方式既结构简单,又连接可靠,而且可以提高电机总成32的安装和拆卸效率;其中,多个所述导杆211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三方向间隔设置以从多点支撑连接架213,有效防止连接架213转动,进而提高乘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21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导杆211。既有效防止连接架213转动又节约材料。
54.可选地,所述导杆211包括固接连接架213的第一节杆和背离所述连接架213的第二节杆;第一节杆和第二节杆组成的平面位于垂直于第三方向的平面内且第一节杆和第二节杆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以使得导杆211的造型和座椅靠背的造型匹配。
55.可选地,如图4、图16所示,所述连接架213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钣金结构2131和第二钣金结构2132,以在强度可以得到保证的同时有效减轻重量且便于维修;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连接结构7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头枕导柱71和限位柱72;通过设置头枕导柱71可以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限制螺杆31移动,通过设置限位柱72可以在第一方向限制螺杆31任意移动,使得螺杆31只在旋转的时候边旋转边和移动架22及头枕本体1一起相对固定架21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连接架213包括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所述第一钣金结构2131和第二钣金结构2132的弧形卡2133,所述头枕导柱71卡接所述弧形卡2133;所述限位柱72卡接所述第二钣金结构2132。其中,头枕导柱71用于限定螺杆31的中心线的位置以保证螺杆31和第一节杆平行,从而保证头枕本体1能够和移动架22一起以第一节杆为轨道移动。
56.可选地,连接架213包括垂直连接第一钣金结构2131和第二钣金结构2132的第三钣金结构;第一钣金结构2131、第二钣金结构2132和第三钣金结构为一体以增大连接架213的刚度和强度。
57.可选地,弧形卡2133除了固接第一钣金结构2131和第二钣金结构2132,还固接第三钣金结构以使得弧形卡2133连接更可靠。
58.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螺杆连接孔包括形成在所述头枕导柱71上的螺纹孔711以穿设螺杆31;所述头枕导柱71包括连接块状712和从所述连接块状712的两端向外延伸的两个耳柱713,所述螺纹孔711开设在所述连接块状712上,所述弧形卡2133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对置的两个弧形的卡臂21331,两个所述卡臂21331以凹面相对的方式对置,且两个所述卡臂21331的悬臂端距离大于零,两个所述卡臂21331合抱围成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两个所述耳柱713分别容纳在对应的所述容纳空间内。由于u型结构2130从第三方向双向限定了头枕导柱71的运动,并从第二方向的一侧限定了头枕导柱71的运动,再通过耳柱713容纳在上述容纳空间内,这样,利用弧形卡2133和u型结构2130配合限定了头枕导柱71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的运动范围,从而限定螺杆31轴线位置。
59.可选地,由于在加工制造的时候存在一定的误差,为了消除该误差对头枕调节运动的影响,设置耳柱713可在上述容纳空间内以第三方向为轴线转动,使得螺杆31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平面内转动一定角度,以确保螺杆31的轴线和第一节杆的平行度在许可范围内。
60.可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螺杆连接孔包括形成在所述限位柱72上的过孔720,所述限位柱72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柱体721和从所述柱体721的两端径向延伸的第一凸缘722和第二凸缘723,所述过孔720形成在所述柱体721上,所述限位柱72设置为卡接所述
第二钣金结构2132时,所述第一凸缘722和所述第二凸缘723在所述第一方向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钣金结构2132的两侧。通过设置第二凸缘723和第一凸缘722从第一方向上限定了限位柱72的移动,进而保证螺杆31在非旋转状态下无法在第一方向上任意移动,从而保证在许可范围内头枕本体1的位置可控地停留在任意位置。
61.可选地,如图12所示,所述移动架22上开设有与所述导杆211对应设置的多个安装导孔221;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导孔221设置为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腰形孔;所述头枕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布置在所述腰形孔两端的多个弹片8。由于制造时存在制造误差,通过设置腰形孔,可以减小由于误差引起的装配难度大的问题,通过设置弹片8,利用弹片8的变形降低导杆211在腰形孔中的振动,既能提高安装效率,又能保证导杆211不晃动,运动平顺,提高头枕的舒适性。
62.可选地,如图12所示,所述头枕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导杆211和所述安装导孔221的衬套9;所述衬套9采用由多片弧形板周向围设成的分体式衬套。由于第一节杆和第二节杆之间有一定的夹角,移动架22上用于安装导杆211的安装导孔221要和导杆211之间存在间隙,这样才能使得导杆211顺利穿过安装导孔221。但是,由于移动架22需要以第一节杆上为轨道沿第一方向移动,所以为了保证头枕的舒适性,移动架22和导杆211之间的间隙不能过大,所以设置为分体式衬的套衬套9,这样,当移动架22穿过第二节杆,进入到第以节杆位置后,将衬套9打开包围在第一节杆的外周,然后沿第一节杆滑行移动架22,使得衬套9进入安装导孔221中。
63.如12所示的一种实施例的衬套9,该衬套9设置为两片弧形板围成,其中,两片弧形板的一边开口,另一边可拆卸连接,这种形式的衬套9也可采用具有纵向切口的套筒结构。
64.可选地,如9所示,所述衬套9上具有卡爪92;卡爪92的固定端靠近连接架213,卡爪92的悬臂端背离连接架213,安装导孔221上设置有与卡爪92对应设置的卡孔2212,这样安装衬套9的时候,如图12所示,将移动架22移动至第一节杆处,将衬套9包覆在第一节杆上,且此时,移动架22位于衬套9和连接架213之间,然后将移动架22和衬套9相对运动,将衬套9推如安装导孔221中,从而使得卡爪92进入卡孔2212,进而将衬套9于移动架22固定。
6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头枕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导杆211,所述移动架22上开设有连个安装导孔221;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导孔221设置为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腰形孔;在该腰形孔中沿所述第三方向间隔布置两个弹片8且,两个弹片8分别安装在该腰形孔中的导杆211的内外两侧,并位于套设在该导杆211上的衬套9的外侧,如图19所示,弹片8的中部支撑在衬套9的外壁上,如图14所示,弹片8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卡入装配在移动架22上的弹片槽p中,如图19所示,弹片8结合移动架22上的弹性特征q,可消除固定架21由于制造公差导致导杆211间距在第三方向间距尺寸的变化而导致衬套9第三方向的浮动,从而减小整个头枕的晃动间隙,提高乘员舒适性。
66.可选地,如图10所示,衬套9朝向连接架213的一端设置有台肩91,安装导孔221的壁上设置有径向凸台2211。这样,当安装衬套9的时候,只需要用力将移动架22和衬套9相向推动,通过台肩91和径向凸台2211自动止位。可极大的提高安装效率。
67.可选地,如9、12所示,卡孔2212为通孔。这样,当需要拆卸衬套9和移动架22的时候,从卡孔2212的外部可以按压卡爪92,从而使得衬套9和移动架22之间连接解除,这种设置使得拆装简单快捷。
68.可选地,如图1

2、14、15、18

23所示,所述第一导杆211为空心结构,与所述电机总成32电连接的导线10从多个所述第一导杆211中任意一个导杆的中空部位穿过,导线10的末端安装有第三连接结构214,以通过该第三连接结构214连通安装在座椅靠背中的电源线。既整齐,又美观,且安全。
69.可选地,导杆211的末端设置线束防割衬套212,防止导线10被导杆211割裂。
70.可选地,所述头枕本体1包括套设在支架2上的上壳体11、安装在所述上壳体11上以提高乘员舒适性的头枕发泡12及包覆上壳体11和所述头枕发泡12可以起到美观卫生的头枕套13。
71.优选地,头枕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111以限定头枕本体1移动的第一极限位位置,如图21、23所示,第一限位111为形成在上壳体11上向内突出的突起结构。这样,当头枕本体1沿第一方向朝向座椅靠背方向移动的时候,当第一限位111抵挡连接架213时,头枕本体1停止运行。
72.为了限制头枕本体1沿第一方向向背离座椅靠背的方向移动,移动架22或驱动机构3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当第二限位运行到指定位置时头枕本体1停止继续前进。一种实施例中,第二限位设置在电机总成32上,当第二限位随着电机总成32及头枕本体1一同移动的时候,当第二限位抵挡连接架213的时候,头枕本体1停止前进。
73.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包括以上所述的头枕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头枕的座椅本体。该座椅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同上述头枕,在此不再赘述。
74.进一步的,座椅本体具有用于安装头枕的头枕安装孔,头枕安装孔处设置有锁紧结构,头枕通过将导杆211安装在该头枕安装孔处,然后通过锁紧结构固定头枕。
75.进一步的,座椅本体中设置有用于电连接电机总成32的电源线,从导杆211中延伸至座椅本体的导线10.通过连接在导线10末端的第三连接结构214和该电源线连接。
76.进一步的,座椅本体包括座椅骨架和座椅套,导线10末端的第三连接结构214和该电源线座椅套内连接,美观大方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性。
77.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座椅。该车辆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同上述座椅,在此不再赘述。
7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