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可调节折耳的电动头枕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5: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可调节 设计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头枕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调节折耳的电动头枕。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头枕通常只能上下调节或者前后倾斜,很少有可以两侧随意折叠的头枕结构,而具有两侧折耳的头枕可以让客户躺在座椅上时更有安全感和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座椅头枕不具有可以随意调节的两侧折耳,无法适应客户的更多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调节折耳的电动头枕来解决上述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可调节折耳的电动头枕,包括插杆,与座椅固定连接;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与插杆连接并能够相对固定;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前端,并由支撑主体支撑固定;中间板上固定有折耳电机;折耳,所述折耳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中间板前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折耳的一端与所述中间板铰接,折耳的另一端由所述折耳电机驱动旋转,以使两个所述折耳与中间板的夹角改变。
5.进一步的,所述折耳电机的输出轴与电机活灵杆传动配合,所述电机活灵杆上设有两个长型槽,两个所述折耳分别通过两个所述长型槽与所述电机活灵杆连接;当折耳电机启动时,折耳能够在长型槽内侧向滑动。
6.进一步的,所述插杆呈管状结构,插杆上设有穿线孔,折耳电机的导线经所述插杆的内部与外部电源连接。
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折耳上设有适于穿过中间板的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与所述中间板之间设有阻尼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电机座、前后活动板和前后调节电机,所述前后调节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座上,前后调节电机与所述前后活动板传动配合,所述前后活动板位于所述中间板和电机座之间,前后活动板与所述中间板铰接于第三转轴。
9.进一步的,所述前后活动板上设有多个穿过所述电机座的筋板。
10.进一步的,所述插杆呈u形结构,所述插杆与所述电机座的顶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插杆上固定有倾角调节电机,所述倾角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与电机座的底部传动配合,当倾角调节电机启动时,电机座相对倾角调节电机的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运动,所述电机座绕所述第一转轴旋转。
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折耳与中间板的夹角大小为0
°
~29.5
°

12.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座的前端还转动连接有摆动板,所述电机座与摆动板的转动
连接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平行布置,当所述前后活动板处于最后方时,所述中间板贴合所述摆动板的前端设置;当所述前后活动板向前运动时,所述中间板与所述摆动板分离。
13.进一步的,所述倾角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具有外螺纹,所述电机座的底部铰接有活接螺母,所述活接螺母与所述倾角调节电机的输出轴螺纹连接。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折耳的电动头枕,折耳的两端分别与中间板的铰接轴和与折耳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从而使折耳的整个端面得到支撑,当角度调节完成后,不会出现晃动现象,结构稳定可靠,且折耳通过折耳电机调节旋转角度,操作简单省力,可实现折耳角度的高精度调节。
16.(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折耳的电动头枕,通过前后活动板控制前板作前后运动,满足客户更多需求。
17.(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可调节折耳的电动头枕,通过插接板将两个折耳与同一电机连接,使两个折耳能够同步运动,保证头枕的对称性。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大幅调节倾角的电动头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分解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倾角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从前端观察);
21.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倾角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从后端观察);
23.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
24.图6是图4中c处放大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倾角调节组件的后视图;
26.图8是图7的a

a向剖视图;
27.图9是图7的b

b向剖视图;
28.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前板与前后活动板的装配示意图;
29.图11是图10中的d处放大图;
30.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前板的分解示意图;
31.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折耳组件的主视图;
32.图14是图13的d

d向剖视图;
33.图15是图13的e

e向剖视图;
34.图16是图13的侧视图;
35.图17是图16的e

e向剖视图。
36.图中,1、插杆,101、穿线孔,2、电机座、201、长槽,3、前板,301、中间板,302、折耳,4、后板,5、泡沫,6、倾角调节电机,7、第一转轴,8、活接螺母,9、安装板,10、导线,11、阻尼结构,1101、阻尼块,1102、阻尼弹簧,12、摆动板,13、第二转轴,14、前后调节电机,15、前后活动板,1501、筋板,16、第三转轴,17、铰接轴,18、折耳电机,19、倾角调节组件,20、前后调节
组件,21、折耳组件,22、电机活灵杆,2201、长型槽,23、插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本实用新型中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的术语“前”是指电动头枕上朝向客户的方向,“后”是指电动头枕上背对客户的方向。
39.实施例一
40.如图1、图12

图17所示,一种具有可调节折耳302的电动头枕,包括插杆1、支撑主体、中间板301和折耳302,插杆1与座椅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主体与插杆1连接并能够相对固定;中间板301位于所述支撑主体的前端,并由所述支撑主体支撑固定;中间板301上固定有折耳电机18;折耳302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中间板301前端的左右两侧,两个折耳302的一端与中间板301铰接,折耳302的另一端由折耳电机18驱动旋转,以使两个折耳302与中间板301的夹角改变。
41.中间板301和两个折耳302组成前板3,插杆1用于与座椅连接并且向上延伸,从而将座椅与支撑主体相互关联,支撑主体作为主要的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中间板301和折耳302,中间板301和折耳302的外周通常包裹有泡沫5,用于提高客户使用的舒适度。如图1,中间板301为宽度尺寸较大的面板,两个折耳302位于中间板301的前方,并且分布在中间板301的左右两侧,中间板301上固定有两个铰接轴17,两个铰接轴17分布与两个折耳302铰接,当折耳302与中间板301平行时,中间板301可以支撑折耳302,当折耳电机18启动时,两个折耳302绕各自的铰接轴17旋转。
42.折耳电机18与折耳302的连接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如下结构:折耳电机18的输出轴与电机活灵杆22传动配合,电机活灵杆22上设有两个长型槽2201,两个折耳302分别通过两个长型槽2201与电机活灵杆22连接;当折耳电机18启动时,折耳302能够在长型槽2201内侧向滑动。如图17所示,长型槽2201沿左右方向延伸,折耳302通过限位螺钉与长型槽2201连接,限位螺钉和折耳302将电机活灵杆22沿限位螺钉的轴向限位,折耳电机18的输出轴与限位螺钉同轴设置,当折耳电机18启动时,电机活灵杆22沿折耳电机18输出轴的轴向运动,电机活灵杆22带动折耳302前后运动,同时折耳302可以在长型槽2201内侧向滑动,从而使折耳302绕铰接轴17旋转。
43.折耳电机18与电机活灵杆22的传动配合是指将折耳电机18的输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电机活灵杆22的直线运动,具体可以但不仅限于采用如下结构:如图14所示,折耳电机18的输出轴上具有外螺纹,电机活灵杆22的中心具有螺纹孔,折耳电机18的输出轴与电机活灵杆22螺纹连接。
44.折耳302的折弯运动通过折耳电机18精确控制,可以实现任意角度的控制,作为优选的,两个折耳302与中间板301的夹角大小为0
°
~29.5
°
,根据实际使用需要,折耳302在与中间板301平行的状态和折耳302的外侧向前翻转至与中间板301呈29.5
°
状态之间转换。
45.图1中将控制折耳302折叠动作的机构称为折耳组件21,折耳组件21包含折耳302、
中间板301、折耳电机18这几个主要部件。
46.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头枕的调节通过电动控制,为了避免导线10裸露在外部,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如下改进:如图4所示,插杆1呈管状结构,插杆1上设有穿线孔101,折耳电机18的导线10经插杆1的内部与外部电源连接。
47.实施例二
48.为了避免折耳302相对中间板301旋转时,折耳302的活动端出现晃动,本实施例在两个折耳302上设有适于穿过中间板301的插接板23,插接板23与中间板301之间设有阻尼结构11。如图15所示,插接板23沿前后方向贯穿中间板301,当折耳302相对中间板301翻转时,插接板23与中间板301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对折耳302起到限位作用,阻尼结构11为机械结构中常用的减震结构,本实施例中,阻尼结构11包括阻尼块1101和阻尼弹簧1102,阻尼块1101上具有两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供中间板301的凸块穿过,另一个通孔容纳阻尼弹簧1102,阻尼弹簧1102的两端通过阻尼块1101抵在插接板23的上下两端。
49.实施例三
50.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头枕的前后调节功能,具体结构如下:
51.所述支撑主体包括电机座2、前后活动板15和前后调节电机14,前后调节电机14固定于电机座2上,前后调节电机14与前后活动板15传动配合,前后活动板15位于中间板301和电机座2之间,前后活动板15与中间板301铰接于第三转轴16,这些结构即为图1中的前后调节组件20。
52.如图1、图8、图10和图11所示,前后调节电机14固定在电机座2的后端,电机座2的后侧通过后板4包裹,前后调节电机14与前后活动板15传动配合,传动配合方式与折耳电机18的传动配合相同,第三转轴16位于前后活动板15的下部、并沿左右方向布置,前后活动板15的后端设置多个穿过电机座2的筋板1501,通过筋板1501与电机座2的限位,使前后活动板15前后运动过程中不会侧向歪斜,第三转轴16的设置使前后活动板15及时带动中间板301运动,当前后活动板15向前运动时,中间板301被向前顶出,同时折耳302也一同向前运动;当前后活动板15向后运动时,手动按压泡沫5即可使折耳302和中间板301后退。
53.实施例四
5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增加了头枕的倾角调节功能,具体结构如下(也就是图1中的倾角调节组件19):
55.插杆1呈u形结构,插杆1与电机座2的顶部转动连接于第一转轴7,插杆1上固定有倾角调节电机6,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与电机座2的底部传动配合,当倾角调节电机6启动时,电机座2相对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运动,电机座2绕第一转轴7旋转。由于前后活动板15、中间板301和折耳302均与直接或者间接电机座2连接,因此电机座2旋转时,中间板301和折耳302也能够同步旋转,从而实现头枕倾角的调节。
56.如图6

图8所示,插杆1架设在电机座2的顶部,插杆1顶部的横杆上固定两个支耳,第一转轴7同时与支耳和电机座2铰接,插杆1上固定有倾角调节电机6,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与电机座2的底部传动配合,当倾角调节电机6启动时,电机座2相对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沿前后方向运动,电机座2绕第一转轴7旋转。如图2和图4所示,插杆1的两个竖杆上横跨固定有安装板9,倾角调节电机6固定在安装板9上,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向后方延伸,可以水平向后方延伸,也可以略微倾斜。当倾角调节电机6启动时,电机座2的底部绕第
一转轴7向前或者向后翻转,从而使头枕倾斜。
57.由于头枕的倾角调节是指向前或者向后倾斜,因此第一转轴7水平设置,并且与前后方向垂直,也就是第一转轴7与第三转轴16平行,第一转轴7为电机座2的旋转支点,当倾角调节电机6停止工作时,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与电机座2的底部相对固定,从而对电机座2的底部起到支撑作用,电机座2的顶部和底部均有支撑点,有效避免电动头枕晃动。
58.作为优选的,电机座2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
°
~29
°
,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中间板301的前端面与竖直方向的角度范围为0
°
~29
°
,即中间板301可以在竖直状态与仰躺至29
°
状态之间转变。
59.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与电机座2的传动配合同折耳电机18与电机活灵杆22的传动配合方式相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电机座2的底部沿前后运动是绕第一转轴7的旋转运动,而非沿倾角调节电机6输出轴的直线运动,因此,如图5和图8所示,电机座2的底部铰接有活接螺母8,活接螺母8与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螺纹连接。活接螺母8与电机座2的铰接可以使电机座2与倾角调节电机6的输出轴的角度可调,避免卡死。
60.为了减少倾角调节电机6输出轴的受力,作为优选的,电机座2的两侧设有适于插杆1穿过的长槽201,长槽201与插杆1之间也可以设置阻尼结构11,当电机座2翻转时,插杆1在长槽201内的位置发生变化,阻尼结构11可以减少结构振动,使倾斜头枕部翻转更平稳。如图9所示,此处的阻尼结构11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长槽201内,阻尼块1101上具有两个通孔,其中一个通孔供u形插杆1穿过,另一个通孔内放置阻尼弹簧1102,阻尼块1101采用弹性材质制成,阻尼弹簧1102用于挤压阻尼块1101。
61.实施例五
62.电机座2主要作为安装基座使用,由于内部空间的限制,因此电机座2的端面形状很难与中间板301吻合,为此,本实施例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作如下改进,电机座2的前端还转动连接有摆动板12,电机座2与摆动板12的转动连接于第二转轴13,第二转轴13与第一转轴7平行布置,当前后活动板15处于最后方时,中间板301贴合摆动板12的前端设置;当前后活动板15向前运动时,中间板301与摆动板12分离。
63.如图3和图8所示,第二转轴13位于电机座2的下部前方,摆动板12的下部铰接在第二转轴13上,摆动板12的前端面形状与中间板301部分吻合,摆动板12的中心空出一定空间容纳前后活动板15,中间板301仅贴合在摆动板12的前端,与摆动板12没有相互固定,当前后活动板15向前运动时,摆动板12不动,中间板301被向前顶出,此时中间板301与摆动板12分离,不可以进行倾角调节操作;当前后活动板15向后运动时,手动按压中间板301即可使其后退,此时中间板301贴合在摆动板12前端,可以进行倾角调节操作。当电机座2的底部作倾斜运动时,摆动板12的底部随电机座2一同向前或者向后运动,摆动板12的上部可以直接由电机座2支撑,当摆动板12旋转时,第二转轴13为移动轴,头枕绕第一转轴7旋转。当摆动板12翻转时,摆动板12带动中间板301运动,同时中间板301带动前后活动板15运动,因此整个头枕都可以同步翻转。
6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5.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66.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7.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