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物流运输装载箱的卸货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2: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卸货 机构 装载 运输 物流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卸货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流运输装载箱的卸货机构。


背景技术:

2.物流运输技术主要包括运输设施和运输作业两大类,前者属于运输硬技术,后者属于运输软技术,而现有的物流运输装载箱,由于集装箱较大型,如使用吊车卸下集装箱,那么物流运输所耗费的成本较高,而如果使用人力卸下集装箱,在将集装箱卸下的过程中极为不便,集装箱很容易翻倒,故而,设计出一种卸货机构,节省搬运工人的体力等作用。
3.当卸货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卸货机构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行进行使用,由于固定性不足,容易在装卸的时候造成整个装置具有不稳固的现象,延长了工作的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物流运输装载箱的卸货机构,解决了当卸货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卸货机构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行进行使用,由于固定性不足,容易在装卸的时候造成整个装置具有不稳固的现象,延长了工作的时间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物流运输装载箱的卸货机构,包括底板和固定装置,所述底板下端左侧设置有移动轮,并且底板上端左侧与第一转动座相连接,所述固定装置位于底板右端,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方框、外壳、把手、支撑机构、第一连杆、移动块、第二连杆、螺杆和转轮,所述方框内部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外壳下端与方框相连接,所述把手下端紧固于外壳,所述支撑机构上端位于外壳内部,所述第一连杆下端与支撑机构相连接,所述移动块外部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下端与移动块相连接,所述螺杆与移动块内部过盈配合,所述转轮前端套设有螺杆。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座上端与第二转动座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座上端紧固于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端与边板下端贴合固定,所述边板左端与第一滚筒转动连接,并且边板右端下侧与第三连接座上端贴合固定,所述第一滚筒前端与减速箱相连接,并且第一滚筒外部设置有传送带,所述减速箱左端与电机右端插接,所述电机左端设置有电源线,所述传送带右端设置有第二滚筒,所述第二滚筒与边板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座下端与液压缸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液压缸下端与第四连接座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座下端紧固于底板。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限位筒、滑框、滑板、支撑板和接触板,所述限位筒前端嵌入于滑框中部,并且限位筒内部与螺杆转动连接,所述滑框内部与滑板滑动安装,所述滑板下端与支撑板右端贴合固定,所述支撑板外部安装在方框内部,所述接触板上端与支撑板下端贴合固定。
10.进一步的,所述方框左端与底板右端贴合固定,并且方框与滑框下端贴合固定。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下端与支撑机构的连接之处设置有第一转动件,并且第一连杆设置有两组。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杆上端设置有第二转动件,并且第二转动件上端与外壳内壁顶端贴合固定。
13.进一步的,所述滑框后端设置有轴承,并且轴承内部与螺杆前端转动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滑板设置有两组,并且后端的滑板内部设置有卡槽。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由不锈钢制成。
16.进一步的,所述接触板由橡胶制成。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为解决当卸货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卸货机构移动至合适的位置进行进行使用,由于固定性不足,容易在装卸的时候造成整个装置具有不稳固的现象,延长了工作的时间的问题,通过底板右端设置了固定装置,由转轮带动螺杆与限位筒与轴承内部进行转动连接,螺杆与移动块过盈配合,使得移动块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转动连接,并且通过第一转动件推动支撑板从方框内部移出,使得接触板与地面接触,起到支撑的作用,限位筒进行限位,从而起到了提升装置的固定性,进一步提升了稳固性的作用,缩短了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20.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底板

1、移动轮

2、第一转动座

3、第二转动座

4、连接板

5、边板

6、第一滚筒

7、减速箱

8、电机

9、电源线

10、传送带

11、第二滚筒

12、第三连接座

13、液压缸

14、第四连接座

15、固定装置

16、方框

161、外壳

162、把手

163、支撑机构

164、第一连杆

165、移动块

166、第二连杆

167、螺杆

168、转轮

169、限位筒

1641、滑框

1642、滑板

1643、支撑板

1644、接触板

1645、第一转动件

1601、第二转动件

1602、轴承

1603、卡槽

1604。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8.请参阅图1

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物流运输装载箱的卸货机构,包括底板1和固定装置16,底板1下端左侧设置有移动轮2,并且底板1上端左侧与第一转动座3相连接,第一转动座3上端与第二转动座4下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座4上端紧固于连接板5,
连接板5上端与边板6下端贴合固定,边板6左端与第一滚筒7转动连接,并且边板6右端下侧与第三连接座13上端贴合固定,第一滚筒7前端与减速箱8相连接,并且第一滚筒7外部设置有传送带11,减速箱8左端与电机9右端插接,电机9左端设置有电源线10,传送带11右端设置有第二滚筒12,第二滚筒12与边板6右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接座13下端与液压缸14上端转动连接,液压缸14下端与第四连接座15上端转动连接,第四连接座15下端紧固于底板1,固定装置16位于底板1右端。
29.请参阅图3

4,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物流运输装载箱的卸货机构,固定装置16包括方框161、外壳162、把手163、支撑机构164、第一连杆165、移动块166、第二连杆167、螺杆168和转轮169,方框161内部安装有支撑机构164,方框161左端与底板1右端贴合固定,并且方框161与滑框1642下端贴合固定,有利于安装有支撑板1644,实现收纳的作用,外壳162下端与方框161相连接,把手163下端紧固于外壳162,支撑机构164上端位于外壳162内部,有利于与地面接触,实现支撑的作用,第一连杆165下端与支撑机构164相连接,第一连杆165下端与支撑机构164的连接之处设置有第一转动件1601,并且第一连杆165设置有两组,有利于实现转动连接的作用,起到了连接的作用,移动块166外部设置有第一连杆165,第二连杆167下端与移动块166相连接,第二连杆167上端设置有第二转动件1602,并且第二转动件1602上端与外壳162内壁顶端贴合固定,有利于与外壳162相连接,实现固定的作用,螺杆168与移动块166内部过盈配合,有利于带动移动块166进行移动,实现转动的作用,转轮169前端套设有螺杆168。
30.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物流运输装载箱的卸货机构,支撑机构164包括限位筒1641、滑框1642、滑板1643、支撑板1644和接触板1645,限位筒1641前端嵌入于滑框1642中部,并且限位筒1641内部与螺杆168转动连接,有利于实现限位的作用,滑框1642内部与滑板1643滑动安装,滑框1642后端设置有轴承1603,并且轴承1603内部与螺杆168前端转动连接,有利于与滑板1643进行滑动,实现连接的作用,滑板1643下端与支撑板1644右端贴合固定,滑板1643设置有两组,并且后端的滑板1643内部设置有卡槽1604,有利于卡槽1604内部与限位筒1641滑动,起到了方便移动的作用,支撑板1644外部安装在方框161内部,有利于推出方框161内部,实现支撑的作用,接触板1645上端与支撑板1644下端贴合固定,有利于与地面相接触,实现防滑的作用。
31.工作原理如下:
32.第一,使用前,使用者手握固定装置16中的把手163进行施加推力,接着使得移动轮2带动底板1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上,紧接着电源线10与外部的供电设备相连接,然后,液压缸14下端与第四连接座15转动,同时,第四连接座15上端通过第三连接座13与边板6进行转动连接,使得传送带11右端位于外部的运货车车尾处,此时,边板6左端通过连接板5带动第二转动座4与第一转动座3进行转动,实现角度调节的作用;
33.第二,最后,手握转轮169带动螺杆168与轴承1603进行转动,螺杆168与移动块166过盈配合,使得移动块166带动第二连杆167上端通过第二转动件1602与外壳162内部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杆165下端通过第一转动件1601推动支撑机构164穿出方框161;
34.第三,即第一连杆165下端通过第一转动件1601推动支撑板1644穿出方框161,并且支撑板1644带动滑板1643与滑框1642进行滑动安装,进而提升了装置的稳固性,接触板1645与地面接触,实现防滑的作用,限位筒1641起到了限制螺杆168转动的作用,其中,卡槽
1604起到了连接的作用,从而起到了提升装置的固定性,进一步提升了稳固性的作用,缩短了工作时间;
35.第四,使用时,首先电机9通过减速箱8带动第一滚筒7进行转动,第一滚筒7通过传送带11带动第二滚筒12进行转动,实现了传送的作用,起到了装卸的作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