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双组份纳米溶胶型液体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1-09-22 22: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硬化剂 溶胶 纳米 建筑材料 液体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组份纳米溶胶型液体硬化剂,其特征在于,该液体硬化剂由a组分溶液和b组分溶液组成;其中,a组分溶液由以下成分混合而成:浓度0.05~0.8mol/l的四氟化硅溶液15~30%、固含量15%~35%的二氧化硅溶胶10~35%、表面活性剂0.6~1%、蒸馏水;b组分溶液由以下成分混合而成:拟薄水铝石5~25%、质量分数为5%~28%的氨水1~4%、硅烷偶联剂0.1~0.5%、蒸馏水;所述各组分溶液中各成分的百分比均为质量占比,是指相应成分在双组份纳米溶胶型液体硬化剂总质量中的百分占比;余量为蒸馏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硅溶胶中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5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200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薄水铝石的分子式为alooh
·
nh2o,n=0.2~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是3

脲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r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双

(三乙氧基甲硅烷基)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6.权利要求1所述双组份纳米溶胶型液体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所述质量占比关系称量或配制四氟化硅溶液、二氧化硅溶胶、表面活性剂、拟薄水铝石、氨水、硅烷偶联剂和蒸馏水,备用;(2)向一个反应容器中加入一半用量的蒸馏水,继续加入四氟化硅溶液后进行搅拌;调节反应容器中的温度至25~40℃,依次加入二氧化硅溶胶和表面活性剂,以300~1000rmp的速度搅拌15~65min;降至室温获得混合均匀的a组分溶液,备用;(3)向另一个反应容器中加入剩余用量的蒸馏水,依次加入拟薄水铝石、硅烷偶联剂和氨水,在25~40℃条件下以150~300rmp的速率搅拌30~60min;降至室温获得混合均匀的b组分溶液,备用;所述四氟化硅溶液的浓度为0.05~0.8mol/l;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固含量为15%~35%,平均粒径为15nm;所述氨水的质量分数为5%~28%。7.权利要求1所述双组份纳米溶胶型液体硬化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地坪研磨设备对混凝土地面表层进行处理,晾干;(2)将a组分溶液喷涂或滚涂至地面上,用拖布来回涂布均匀,并在10min内使其保持湿润,反应充分;(3)待a组分溶液充分渗透并与混凝土反应完成后,将b组分溶液均匀地喷涂至地面上,反应0.1~24h;(4)采用地坪研磨设备以0.1~1min/m的推进速度对已喷涂过b溶液的地面进行研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组份溶液用量为0.1~2kg/m2,b组份溶液用量为0.01~0.5kg/m2。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建材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双组份纳米溶胶型液体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液体硬化剂由A组分溶液和B组分溶液组成;A组分溶液由四氟化硅溶液、二氧化硅溶胶、表面活性剂和蒸馏水混合而成:B组分溶液由拟薄水铝石、氨水、硅烷偶联剂和蒸馏水混合而成。本发明的两种单组分溶液不会发生内部反应,能够长时间保存。所用成分能与混凝土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填充并密实了孔洞,牢固地填充并形成整体结构;该产品制备工艺简单,对环境无污染,且原料简单,成本低,可直接大面积滚涂或喷涂至混凝土表面进行施工,特别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 张启龙 夏晨 林伟峰 陈盈盈 杨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7.18
技术公布日:2021/9/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