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热缩固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5:0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固化 光纤 加工设备 装置


1.本技术涉及光纤加工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缩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2.光纤固化炉为光纤加工生产中的常见设备,其目的在于加热固化各种光纤连接器头、皮线跳纤、光纤跳纤、光纤连接器、尾纤等光通讯器件,还适用于电子行业及其它各种行业中的零部件加热、树脂固化和烘干的生产工艺。
3.具体加热固化方式如下:将光纤固定于夹具中,光纤的待加热部位则位于导热块的定位槽,通过导热块的导热,以对光纤进行热缩固化。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车间温度较低时,热交换速度过大,导热块的热量极易流失至外部空气中,从而导致热缩固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热缩固化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热缩固化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缩固化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热缩固化装置,包括加热炉体和移动式热风组件,其中加热炉体上设有导热块,所述导热块设有多个间隔排布且用于放置光纤的定位槽;所述移动式热风组件的出风端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方,且所述移动式热风组件的出风端沿定位槽排布方向移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首先将光纤放置于定位槽内,通过导热块的热量传递,以对光纤进行加热,而通过设置移动式热风组件,其对光纤的上部进行加热,即多方位加热,以有效为光纤进行补充式加热,从而提高热缩固化效率,并且出风端的可移动,以扫动式加热,进而均匀加热和提高热缩固化的效果。
8.可选的,所述移动式热风组件包括热风机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热风机的出风端朝向所述定位槽方向设置,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热风机沿定位槽排布方向移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直线驱动机构,以带动热风机直线移动,以扫动式加热,进而均匀加热和提高热缩固化的效果。
10.可选的,还包括位于导热块正上方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下表面用于抵接光纤。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未用移动式热风组件时,盖板能够起到保温作用,以减少光纤的加热部位因过于外露而导致热量散失的情况发生,从而提高热缩固化效率,并且盖板起到一定的压力定位的作用,以减少光纤因热形变而脱离定位槽的情况发生,以提高热缩固化效果。
12.可选的,所述移动式热风组件包括条形壳体、热风机和驱动机构,所述条形壳体位于所述导热块的正上方,所述热风机用于往条形壳体内部送入热风;所述条形壳体具有下开口,所述条形壳体下开口转动连接有多个等距间隔排布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将所述条形壳体下开口分隔为多个出风通口,所述转动轴设有挡风板;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挡风板依次转动以依次开启或关闭出风通口。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热风机启动,以往条形壳体内灌入正压热风,然后驱动机构带动转动轴依次转动,从而带动挡风板依次转动,以逐渐开启出风通口,以加热对应的定位槽内的光纤;期间,由于出风通口为逐渐开启和逐渐关闭,可以理解为条形壳体的出风端一直在移动变化,且移动变化沿定位槽的排布方向,因此实现扫动式加热,进而均匀加热和提高热缩固化的效果。
14.可选的,所述挡风板的个数等于所述出风通口的个数减一;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条、驱动结构,所述转动轴固定有用于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齿条的长度等于相邻转动轴之间间距的三倍,所述齿条的齿数等于齿轮齿数的一半;驱动结构用于带动齿条沿定位槽排布方向移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驱动结构带动齿条移动,移动的齿条依次与齿轮进行啮合,以依次带动转动轴转动和挡风板进行偏转,挡风板偏转180
°
的过程,为从关闭一侧的出风通口的状态至关闭另一侧的出风通口的状态的过程,并且齿条能够与多个齿轮啮合,即能够带动多个不同位置的挡风板进行不同角度的偏转,即当上一个出风通口逐渐关闭时,下一个出风通口正逐渐开启,从而能够实现出风通口的移动变化和启闭变化相结合;如此一来,由于整体出风端的通径变化较小,使得条形壳体内的气压保持较为稳定,以确保对光纤的均匀加热;二来,始终为三个出风通口处于开启状态,其中中间的出风通口处于完全开启,两侧的出风通口处于部分开启,即实现了主加热和辅助预热的效果,首先位于行进路径上的第一出风通口为半开启状态,能够对于前方的光纤进行小热量的定向预热,而行进路径中的第二出风通口为全开启状态,能够对预热后的光纤进行集中时补充加热,而行进路径下的第三出风通口也为半开启状态,以对集中时补充加热后的光纤进行小热量的留热,即实现了光纤加热过程中预热、集中加热、留热,以显著提高光纤加热效果和显著降低加热所产生的形变残次。
16.可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条状的环形输送带,所述环形输送带位于所述齿轮的竖直方向上的一侧,所述齿条为柔性材质,所述齿条设于环形输送带的外表面,所述齿条设为两条;当其中一个齿条与位于尾端的转动轴的齿轮结束啮合时,另一个齿条与位于首端的转动轴的齿轮开始啮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带动出风端的单向重复移动,从而提高热缩固化的均匀效果,并且双齿条的设置,能够确保出风端的移动效率。
18.可选的,所述挡风板的两宽侧面均设有多个随动板,所述随动板的一侧与所述挡风板铰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引导出风方向,以更加集中出风,减少热风的外逸浪费。
20.可选的,所述挡风板的自由侧转动连接有柱状橡胶条,所述橡胶条的外周壁用于抵接于所述转动轴的外周壁。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条的弹性形变填充,能够有效减少挡风板与相邻转动轴之间的间隙,以减少热风的外泄,从而提高热风的利用率。
22.可选的,所述条形壳体的下部设有一一对应所述定位槽设置的多组挡风凸块,一组所述挡风凸块包括两个插入定位槽内的挡风凸块,两个挡风凸块之间形成供热风通过的加热区,所述定位槽的侧壁还贯穿设有连通相邻加热区的通风槽。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风凸块的阻挡,能够有效减少定位槽内的热风外逸,以确保热风尽可能位于加热区中,以对光纤进行集中加热;而通风槽则可以让加热区内的热风部分外逸至相邻加热区内,以进行预热或留热。
24.可选的,所述通风槽设有弹性膜片,所述弹性膜片用于启闭通风槽。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风压较大时(集中热风时),弹性膜片受到风压而形变避让,以开启通风槽,从而实现集中加热时通风槽开启的效果,以减少边缘热风(小风压)的外逸。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移动式热风组件,能够对光纤进行移动式补充加热,从而提高热缩固化效率,并且均匀加热,以提高热缩固化的效果;通过设置出风通口为逐渐开启和逐渐关闭,以实现条形壳体的出风端沿定位槽的排布方向进行移动变化,从而实现扫动式加热,进而均匀加热和提高热缩固化的效果;通过设置齿条能够与多个齿轮啮合,以实现出风通口的移动变化和启闭变化相结合,以实现了光纤加热过程中预热、集中加热、留热,以显著提高光纤加热效果和显著降低加热所产生的形变残次。
附图说明
27.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实施例2的条形壳体翻开状态的示意图。
31.图5是实施例2的条形壳体的剖面图。
32.图6是实施例2的条形壳体的另一方位的剖面图。
33.图7是实施例2的用于体现挡风板翻转状态顺序的示意图。
34.图8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5.图9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36.图10是实施例3的用于体现随动板的状态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1、加热炉体;2、移动式热风组件;11、导热块;111、定位槽;112、通风槽;113、弹性膜片;1131、插片;12、模板;121、定位孔;13、粘接条;14、盖板;21、热风机;22、直线驱动机构;23、条形壳体;230、出风通口;231、挡风凸块;232、转动轴;2321、凹槽;233、挡风板;235、橡胶条;2351、凸齿;239、把手;241、环形输送带;242、齿条;243、齿轮;25、随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附图1

10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本技术实施例1公开一种热缩固化装置。参照图1,热缩固化装置包括加热炉体1,其中加热炉体1上设有导热块11和模板12,其中加热炉体1用于对金属导热块11进行加热,导热块11为条形结构,导热块11上表面开设有多个定位槽111,各定位槽111沿导热块11长度方向等距排布,模板12上设有定位孔121。
40.使用时,将多个光纤一一对应卡入定位槽111,光纤的连接头则卡入定位孔121内,从而完成光纤的固定,然后启动加热炉体1,以加热导热块11,从而对光纤进行热缩固化。并且,模板12上还设有沿导热块11长度方向设置的粘接条13,粘接条13的粘接面朝上设置,其用于粘接固定光纤,以进一步提高光纤的位置稳定性。
41.为了进一步提高光纤的热缩固化效率,热缩固化装置还包括移动式热风组件2,移动式热风组件2包括热风机21和直线驱动机构22,其中热风机21位于导热块11的正上方,热风机21的出风端朝下设置,直线驱动机构22用于驱动热风机21直线移动,直线驱动机构22可以为电动推杆、液压缸、丝杆传动结构或气缸等具有线性驱动能力的机构。
42.热风机21的热风能够对光纤的上部(从定位槽111外露的部位)进行加热,即多方位加热,以有效为光纤进行补充式加热,从而提高热缩固化效率,并且通过直线驱动机构22的带动运动,以扫动式加热,进而均匀加热和提高热缩固化的效果。
43.如图2所示,热缩固化装置还包括盖板14,盖板14为长条形结构,当未用移动式热风组件2时,可将盖板14盖在光纤从定位槽111的外露部位,以进行保温,从而减少光纤的加热部位因过于外露而导致热量散失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热缩固化效率。
44.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图4所示,移动式热风组件2包括条形壳体23、热风机21和驱动机构,其中热风机21固定于条形壳体23的上表面,热风机21的出风端与条形壳体23连通,即热风机21用于往条形壳体23内腔灌入正压热风。
45.如图3所示,条形壳体23的长度方向沿导热块11的长度方向设置,条形壳体23的一端与加热炉体1铰接连接,条形壳体23的上表面设有耐热硅橡胶制成的把手239,把手239用于带动条形壳体23进行翻转;条形壳体23的侧面固定有多组一一对应定位槽111设置的挡风凸块231,一组挡风凸块231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条形壳体23相对侧面上的挡风凸块231,当条形壳体23盖在导热块11上方时,其上的挡风凸块231插入定位槽111内且抵接于光纤上壁,此时条形壳体23与导热块11之间具有间距。
46.如图5所示,条形壳体23具有下开口,条形壳体23的下开口设有多个转动轴232,转动轴232与条形壳体23之间的转动连接位置设有阻尼橡胶环(图中未标出),即转动轴232的转动具有阻尼感;转动轴232沿条形壳体23的宽度方向设置,且各转动轴232沿条形壳体23长度方向等距间隔排布。
47.如图5所示,转动轴232将条形壳体23下开口分隔为多个出风通口230,转动轴232设有挡风板233,挡风板233的个数等于出风通口230的个数减一,挡风板233的一长侧边与转动轴232固定连接。
48.如图6所示,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挡风板233转动以启闭出风通口230,以控制条形壳体23内的热风经由出风通口230而对光纤的加热;驱动机构包括齿条242、条形的环形输送带241和设于条形壳体23内且用于驱动环形输送带241运行的驱动电机(图中未标出);转动轴232固定有齿轮243,环形输送带241位于齿轮243的正上方,环形输送带241的长度方向为条形壳体23的长度方向,齿条242为柔性材质,如硅胶等,齿条242的长度等于相邻转动轴232之间间距的三倍,齿条242的齿数等于齿轮243齿数的一半,齿条242为两个,且两个齿条242分别固定于环形输送带241的外表面,即随着环形输送带241的运行,齿条242依次与各齿轮243啮合,从而带动各挡风板233依次偏转,并且当其中一个齿条242与位于尾端的转动轴232的齿轮243结束啮合时,另一个齿条242与位于首端的转动轴232的齿轮243开始啮合。
49.使用时,环形输送带241带动齿条242移动,移动的齿条242依次与齿轮243进行啮合,以依次带动转动轴232转动和挡风板233进行偏转,如图7所示,挡风板233偏转180
°
的过程,为从关闭一侧的出风通口230的状态至关闭另一侧的出风通口230的状态的过程,并且齿条242能够同时带动多个不同位置的挡风板233进行不同角度的偏转,即当上一个出风通口230逐渐关闭时,下一个出风通口230正逐渐开启,从而能够实现出风通口230的移动变化和启闭变化相结合。
50.因此始终有三个出风通口230处于开启状态,位于行进路径上的第一出风通口230为半开启状态,能够对于前方的光纤进行小热量的定向预热,而行进路径中的第二出风通口230为全开启状态,能够对预热后的光纤进行集中时补充加热,而行进路径下的第三出风通口230也为半开启状态,以对集中时补充加热后的光纤进行小热量的留热,即实现了光纤加热过程中预热、集中加热、留热,以显著提高光纤加热效果和显著降低加热所产生的形变残次。
51.并且,为了减少挡风板233处于关闭出风通口230时的热气外泄,做出了如下设置,如图8所示,挡风板233的自由侧转动连接有柱状的橡胶条235,橡胶条235的外周壁凸出构造有多个圆周排布的凸齿2351,相邻转动轴232的外周壁开设有用于适配凸齿2351的凹槽2321,即通过橡胶条235的弹性形变填充以及凸齿2351和凹槽2321的配合,能够有效减少挡风板233与相邻转动轴232之间的间隙,以减少热风的外泄,从而提高热风的利用率。
52.如图9所示,定位槽111的侧壁还贯穿设有通风槽112,通风槽112用于连通相邻两个定位槽111之间的空间,通风槽112内设有两个弹性膜片113,弹性膜片113为硅橡胶,弹性膜片113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插片1131,插片1131与通风槽112内壁插接配合,两个弹性膜片113的自由侧相抵接,以用于关闭通风槽112。
53.当热风对其中一个定位槽111进行集中加热时,较高压力的热风灌注于定位槽111内,能够迫使弹性膜片113形变避让,以开启通风槽112,使得部分热风能够进入相邻定位槽111内,以为该定位槽111的光纤进行留热或预热。
54.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如下设置,如图10所示,挡风板233的两相对宽侧面均设有多个随动板25,随动板25为金属薄板,随动板25与挡风板233等长设置,随动板25的一长侧边与挡风板233通过合页铰接连接。
55.当挡风板233转动时,随动板25受重力而部分处于竖直状态和部分贴合挡风板233表面的状态,而处于竖直状态的随动板25能够以热风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以使条形壳体23内的热风尽可能较为集中,从而提高集中加热的效果。
5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